企业管理概论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703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企业管理概论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概论2.docx

《企业管理概论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概论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管理概论2.docx

企业管理概论2

126简述技术评价的内容?

答:

(1)技术价值的评价。

这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做出评价,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技术的行进性,如技术的指标、参数、结构、方法、特征,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等;二是技术的适用性,如技术的扩散效应、相关技术的匹配、实用程度、形成的技术优势等。

(2)经济价值的评价。

这主要是对技术的经济性做出评价。

其评价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市场角度进行评价,如市场竞争能力、需要程度、销路等;也可以从效益上进行评价,如新技术的投资、成本、利润、价格、回收期等。

(3)社会价值的评价。

这主要是对技术从社会角度上做出评价。

如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应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要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和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合理利用资源等。

127简述价值工程的定义?

答:

对价值工程作出如下定义:

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这个定义包含着几方面的含义:

(1)价值工程的性质属于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2)价值工程的中心内容是对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和不断创新。

(3)旨在提高功能对成本的分析和创新有明确的方向---旨在提高价值。

若把价值的定义结合起来,便应理解为比值。

(4)价值工程通常是由多个领域协作而开发的活动。

128简述价值工程的对象?

答:

价值工程的对象界定为:

凡为获取功能而发生费用的事物,均可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如产品、工艺、工程、服务或它们的组成部分等。

价值工程初期的主要应用对象是产品,后来逐渐拓展到工艺、工程、服务领域。

考虑到价值工程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会不断扩展其工作对象,所以从价值工程的性质可以界定到凡为猎取功能而发生费用的任何事物,都可能视为价值工程的对象。

假如在某种情况下获取功能是免费的,比如一般情况下呼吸的空气等,则应用价值工程便失去意义。

129.简述功能的二重性?

答:

产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通常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1)功能载体具有客观物质性;

(2)使用者对此物质性感到满足程度的主观精神性。

因此,功能作为满足需求的属性便带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精神性两方面,称为功能的二重性。

在计算功能数量的时候,必须带有客观和主观二重性。

价值工程在进行功能分析的时候,必须要用某种数量形式表述出对象的功能的大小(或多少)。

价值工程的功能概念中突出功能的数量,在运作过程中对功能的定量化要求非常坚决。

这种坚决态度出自价值工程本身的价值定义,只有在功能表述出数量的前提下,才可与成本比较出价值量。

再下一步才能谈到提高价值的创新。

假如没有功能计量,计算不出价值量,也就无法按价值工程运作。

(3)价值工程对功能计量的精确度采取宽松的态度。

就是说,既要表述出功能量,又不一定要求计算精确,宜精则精、难精则粗。

涉及主观精神性的功能量是很难精确测算的。

当把不同性质的功能汇合成产品的总功能时,汇总计算的模式也很难精确。

130简述功能的种类?

答:

(1)使用功能和品位功能。

使用功能就是具有物质使用意义的功能,它的特性通常带有客观性。

品位功能是与使用精神感觉、主观意识有关的功能,如贵重功能、美学功能、外观功能、欣赏功能等。

(2)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必要功能是指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

不必要功能是指对象所具有的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无关的功能。

不必要功能的出现,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失误,有的则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需求。

价值工程引导设计者应尽量剔除不必要功能以节约成本。

(3)不足功能与过剩功能。

不足功能是指对象尚未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的必要功能。

发现不足功能是价值工程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过剩功能是指对象所具有的,超过使用者的需求的必要功能。

过剩功能应当剔除掉,以节约成本。

(4)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是与对象的主要目的直接有关的功能,是对象存在的主要理由。

131简述价值工程的目的?

答: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亦即价值工程预期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同时又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求的功能,沿着这样的途径去运作,最终就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通常情况下,价值工程追求的最终获得效益是指生产方和使用方的总体效益。

生产方多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它们通过价值工程活动可以最终获得增加利润和技术进步等效益。

使用方多是消费者、操作者、居民或者政府机构。

价值工程活动可以最终给他们带来的效益是:

享受产品或设施上更令人满意的功能,或者节省费用支出。

132试述功能系统分析的步骤?

答:

(1)功能定义。

对功能进行分析,正是为了在深入分析某种产品零件部件或作业的功能的基础上,用成本更低的办法来实现这些功能。

因此在对功能进行分析之前,必须对功能下一个定义。

对功能的分析就是要使设计者开阔设计思路,把注意力从具体结构转移到产品功能的研究上来,使设计出来的各种结构都是为了实现各种功能,使结构方案成为实现各种功能的具体手段。

(2)功能整理。

产品的功能有时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定义就可以明确的,可能要用多种意思来表达,因此必须加以归纳整理。

所谓功能整理,就是将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体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

(3)功能成本分析。

功能成本分析则是以功能为基准来计算与分析产品或零部件的成本。

但是,这种功能的成本往往不好计算。

一般来讲,功能总是通过某些零件来实现,因此功能的成本,又往往可以把它转化为零件、部件或某项操作,加以分析估算它们的成本,通过对零件、部件成本的计算再估算各种功能的成本。

(4)功能评价。

在V=F/C公式中:

当V=1时,表示实际成本与功能最低必需成本相适应,可以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当V<1时,表示实际成本比功能最低必需成本大,此时应该大力降低成本,使V趋近于1。

当V>1时,表示用较少的实际成本,实现了规定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允许适当提高功能。

所以,所谓功能评价,就是确定功能价值,进而利用功能价值与实际成本作比较的方法,以此来判断零件、部件或产品的设计方案的价值。

功能评价,相当于产品设计阶段小结,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如果V值很低,那么其改进潜力就较大,就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133简述劳动组织的内容?

答:

劳动组织的内容包括企业定员、作业组的组织、工作轮班的组织工作、工作地的组织工作等。

134简述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答: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短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订货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原有的计划指标,可以发现新的矛盾,及时组织新的平衡,从而保证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顺利实现。

生产作业计划也是组织均衡生产的重要保证。

通过作业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克服生产中的前松生紧的现象,从而为实现均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保证。

135简述搞好生产作业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答:

(1)计划性。

生产作业控制必须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生产控制的灵活性必须服从计划的原则性,要围绕完成任务来开展高度业务。

同时,调度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协助计划人员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质量。

(2)权威性。

生产作业控制必须高度集中统一。

各级调度部门是同级生产指挥员的强有力助手,他们按计划和临时生产任务的要求,发布调度命令,下一级生产单位和同级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坚决执行。

(3)预防性。

生产作业控制要以预防为主。

这就要求做好生产准备工作,预防不协调现象的发生。

贯彻预防为主的政策,控制工作才能取得主动权。

136简述定量库存控制法及其优缺点?

答:

定量库存控制法,也叫连续检查控制法、永续盘点法,其做法是每次物资出库时,都要盘点剩余物资,如果库存量等于或者低于事先规定的订购点,就按规定的订购批量发出订购指令。

定量库存控制法的优点是:

(1)能随时掌握库存动态,及时提出订购,不易出现缺货;

(2)保险储备量较少;(3)每次订购量固定,能采用经济订购批量;(4)控制方法比较简便,尤其便于应用计算机管理。

它的缺点是:

A订购时间不定,不易作周密的采购计划;B不能及时调整订货数量,难以适应需要量变化大的情况;C未能突出重点物资的管理。

137简述定期库存控制法及其优缺点?

答:

定期库存控制法,又称周期检查控制法、定期盘点法。

这种方法就是定期盘点库存,订购批量根据盘点时的实际库存量和下一个进货周期的预计需求量而定。

如果目前库存储备较少,或者预计需求量增加,此时则可适当增加订购批量,反之就要减少订购批量。

定期库存控制法的优点是:

(1)订购时间固定,有利于对采购计划作较为周密的安排。

(2)订购批量依据实际库存和预计需求量而定,能够灵活调整订购数量,可以较好地适应需要量变化大的情况。

(3)有利于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物资,对重点物资加强控制。

缺点:

每次都要盘点库存物资,调整订购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由于定期盘点,可能对有些物资储备的变动情况掌握得不够及时,造成缺货。

138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管理思想?

答:

(1)系统观念。

供应链是由用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等共同参与、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网络式组织,它不再是分散地由各个企业独立处理各自的业务,而是以整个供应链为对象,通过信息共享、流程重组等手段,使所有关联的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有机衔接,增强活动之间的协同性,进而提高各个企业的作业效率。

所以,基于供应链的系统观念是供应链管理的最重要的管理理念。

(2)集成化的思想和方法。

供应链管理必须采用集成化的思想和方法,依托Internet/Intranet信息化平台,把各个节点企业的作业活动镶嵌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中。

(3)战略合作。

供应链管理注重参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参与企业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经济、技术及作业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众多企业之间的合作质量,使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运作更加顺畅,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强。

139简述设备综合管理的含义及其主要特点?

答:

设备综合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和实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标,采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和手段,对设备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主要特点是:

(1)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2)对设备的一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3)实行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管理。

140试述库存控制的任务?

答:

(1)保证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供应存在许多企业自身控制不了的外部因素,如供应商交货延迟,铁路、公路等运输过程发生误期、损坏或丢失情况,电力等能源供应不足而耽误了正常生产等,因此,库存控制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保持生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通过对库存的监控与调节,使库存控制同生产作业控制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对生产系统的整体控制。

(3)在保证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物资储备,加速物资周转,降低生产成本。

141试述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答:

(1)定量库存控制法。

这种库存控制法也叫连续检查控制法、永续盘点法,其做法是每次物资出库时,都要盘点剩余物资,如果库存量等于或者低于事先规定的订购点,就按规定的订购批量发出订购指令。

由此可以看出,定量库存控制法的特点是订购点和订购批量固定,订购周期不固定。

定量库存控制法的优点是:

①能随时掌握库存动态,及时提出订购,不易出现缺货;②保险储备量较少;③每次订购量固定,能采用经济订购批量;④控制方法比较简便,尤其便于应用计算机管理。

它的缺点主要是:

A订购时间不定,不易作周密的采购计划;B不能及时调整订货数量,难以适应需要量变化大的情况;C未能突出重点物资的管理。

(2)定期库存控制法,又称周期检查控制法、定期盘点法。

这种方法就是定期盘点库存,订购批量根据盘点时的实际库存量和下一个进货周期的预计需求量而定。

如果目前库存储备较少,或者预计需求量增加,此时则可适当增加订购批量,反之就要减少订购批量。

定期库存控制法的优点是:

①订购时间固定,有利于对采购计划作较为周密的安排。

②订购批量依据实际库存和预计需求量而定,能够灵活调整订购数量,可以较好地适应需要量变化大的情况。

③有利于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物资,对重点物资加强控制。

但是,这种库存控制方法每次都要盘点库存物资,调整订购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由于定期盘点,可能对有些物资储备的变动情况掌握得不够及时,造成缺货。

142试述使用MRP的优点?

答:

(1)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生产运作管理方式,物料需求计划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确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期,编制所有构成最终产品的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内确定各生产部门进行加工生产的数量和时间,对外安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数量和时间。

(2)应用MRP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制品库存,及时反映出物料需求情况,合理安排加工时间,估算生产能力需求。

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可用于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3)MRP系统在实践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System,简称MRP),它以整个企业为对象,管理范围涵盖了销售、生产、库存、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和产、供、销、财等各个环节实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便达到连续均衡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物料的库存,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无效劳动,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

143简述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

答:

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其产品能达到:

满足规定的用途和需要,满足用户的期望,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符合社会有关法令的要求;同时,要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企业质量体系必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主要是批量资源,包括人才、专业技术和各种设备,这是支持质量体系和实施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软件”则是借助这些“硬件”主要是指资源,包括人才、专业技术和各种设备,这是支持质量体系和实施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软件”则是借助这些“硬件”所进行的各种质量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机构、职责和程序等。

它们形成了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

144简述我国对ISO9000系列标准的采用过程。

答:

我国在1988年等效采用了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编号为GB/T10300,1992年又等同采用了ISO9000系列标准,1994年及时等同转化了修订后的系列标准(1994年版),国家标准编号为GB/T9000--1994系列标准。

2000年12月15日ISO发布了2000年版ISO新的系列标准。

2000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了2000年版BG/T9000族国家标准,说明我国对跟踪研究和采用ISO9000族国际标准是十分重视的。

145企业怎样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

答:

一般来说,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质量体系时,应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企业的质量方针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执行质量职能和从事质量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动指南。

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方针,但不管什么企业的质量方针都应有很强的号召力。

(2)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完善质量文件。

每个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恰当地选择质量体系要素,并明确每一要素的控制内容和方法,按照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把企业的主要质量职能分解细化为具体的质量活动(包括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质量活动),使这些质量职能得以分配和落实。

(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

为了使企业的质量体系协调而有效地运转,使负有质量

职能的各个部门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建立一个专职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

这个机构(或人员)作为企业最高行政领导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参谋、助手和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企业各有关部门及各级的质量活动,是企业质量体系的厂内质量信息反馈与厂外质量信息反馈的中心。

(4)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与质量有关的信息流。

这些信息流包括:

市场需求动向、用户意见和要求、产品设计图纸、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不合格品率、质量成本等。

(5)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循环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转。

管理循环简称PDCA循环,是组织质量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是一个科学管理工作程序,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②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

③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④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革措施,要把每项措施的责任,制定措施执行计划,并预计其效果。

要把每项措施的责任者、时间进度、执行地点、完成的办法和应达到的目标具体落实下来。

以下四个步骤是计划阶段的具体化。

⑤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各项措施的实施。

这是执行阶段的具体化。

⑥把实行执行的工作结果同预定目标对比,检查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看是否达到预计效果。

这就是检查阶段的具体化。

⑦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行之有效的办法纳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用来指导以后再干,以巩固成绩,把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案,再干时引以为戒,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发生。

⑧把这一循环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转入下一循环继续解决。

146试述ISO9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答:

(1)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是现代化大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科学技术和国际间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许多产品往往由几个甚至几十个专业厂,或者由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几个公司联合生产,再由这些公司的代理商、子公司等分销。

为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必然要求协作厂或子公司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同时,由于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复杂产品由上万个零部件和电子元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的精度很高,如果其中任何一件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其后果往往给用户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时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重要了。

从用户来说,不再满足供应厂商地产品质量的一般担保,关心的是得到长期稳定使用的产品,因而要求生产方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提供能充分说明质量符合要求的客观证据。

从生产方来说,为避免由于产品质量责任而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并且要在被追究责任时能提供足够的证据为自己辩护,所以,有些企业为提高信誉和竞争力,在加强质量管理和开展质量保证同时,还向权威机构申请对其质量体系进行认证。

这是产生ISO9000系列标准的客观条件。

(2)另外,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相互合作、相互信赖和相互竞争日益增强。

近年来非价格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商品的质量、包装、品种往往是成交的首要条件,这就加剧了供应在质量方面的竞争。

为了实现国际间的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首先必须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建立质量体系,取得合作伙伴的相互信任。

用户不仅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还要对生产厂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价,这已成为贸易成交和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为了消除国际贸易中因认证体制不同而造成技术壁垒,客观上就要求建立国际统一的认证体制。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审委员会(ISO/CASCO)颁布了ISO/IEC48号指南《第三方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和注册的导则》,从而促进了国际间质量体系认证的协调和发展。

147试述ISO9000系列标准的内容简介?

答:

(1)ISO9000标准阐明了系列标准的一些关键术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一个组织应力求达到的质量目标以及质量体系环境的特点和质量体系标准的类型;规定了质量体系标准的应用范围以及三种质量保证模式选择的程序和选择的因素;还规定了证实和文件应包括的内容以及供需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应做的准备。

(2)ISO9000《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质量保证模式》,阐述了从产品设计/开发开始直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质量体系要求,适用于要求供方质量体系提供具有从合同评审、设计到售后服务都能进行严格控制的能力的足够证据,以保证在各个阶段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该标准强调对设计质量的控制,提出要对整个设计过程制定严格的控制和验证程序,并贯彻执行。

(3)ISO9000《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阐述了从采购开始直到产品交付的生产过程的质量体系要求,适用于要求供方质量体系提供具有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的能力的足够证明,以保证生产和安装阶段符合规定的地要求。

该标准强调预防为主,要求把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对产品质量的最终检验结合在一起。

(4)ISO9000《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阐述了从产品最终检验到成品交付的成品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体系要求,适用于要求供方质量体系提供具有对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进行严格控制的能力的足够证据,以保证在最终检验和试验阶段符合规定要求。

该标准强调检验把关,要求供方建立一套完善而有效的检验系统。

(5)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原则和应包括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含义、内容和要求等。

该标准指出,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并保护企业利益,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

148简述市场营销工作的具体作用?

答:

(1)营销工作是实现企业生产目的的必要条件,对企业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起着保证作用。

(2)营销工作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开拓市场的先锋,起着桥梁作用。

(3)营销工作为企业各项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起着指导作用。

(4)营销工作对企业改进各方面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促进作用。

149简述现代营销观念新发展的具体发现。

答:

随着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的确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营销观念也在深化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循环经济观念。

这是产品生产厂家在社会营销观念基础上应确立的新观点,是实现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明智消费观念;

(3)服务营销观念。

生产经营厂家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公道的商品,而且还要求提供最佳服务。

150试述新形势下市场开拓新谋略?

答:

(1)直复营销。

这是指企业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达成交易,使用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扩大市场所作出的谋划与方略。

(2)品牌营销。

这是指企业利用自主品牌,发挥其识别功能、促销功能、形象功能和增值功能,吸引顾客购买其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市场所作出的谋划与方略。

(3)顾客满意营销。

这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以达到顾客满意为目标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4)关系营销。

这是指企业把顾客看做是有多重利益关系、多层需要,存在潜在价值的对象,不断去发现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帮助顾客实现和扩大价值,与顾客建立一种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基础,培育长远市场所作出的谋划与方略。

(5)文化营销。

是指企业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追求,以员工共识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确立品牌文化寻求顾客所接受的价值信念为立业之本,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6)绿色营销。

这是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确立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到产品消费过程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7)整合营销。

这是使企业在努力兼顾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共同利益这一目标的驱动下,为更好地协调企业内、外系统的关系和活动,在总结成功经验、综合现代市场成功经营理念的基础上,以动态的观念,针对整个行业经营进入综合价值阶段,更加重视顾客的特点,努力把各种营销技巧、营销手段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细心地去发现潜在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所作出的长远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