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849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docx

资料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资料:

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2009年03月24日13:

53:

36 来源:

中华新闻报

中华新闻报曝光虚假新闻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一致呼吁清除假新闻媒体监督法规健全双管齐下

3月18日,中华新闻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本报记者文章《深海围“鲨”、猎“鲨”行动系严重造假新闻,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疏于核实受处罚》。

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国内外各大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或转载、或摘编,纷纷发表时评,强烈谴责“假新闻”的制造者;网络论坛的网民呼声也此起彼伏,更有读者直接致电本报社,他们都表示,支持新闻打假,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从严从重,严打“假新闻”。

  曝光假新闻各大媒体反响强烈

3月18日当天,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以读报的形式,转发本报文章并配以主播评论。

其实,早前一点时间,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以及央视网、凤凰网等各大主流媒体和商业门户网站都以新兴媒体的快速优势在当天凌晨就率先转载了该文,它们在各自版面的主要位置,统一使用标题为《炮制护航假新闻者被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随后,各地方主流媒体、网站都纷纷予以转载,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台湾《中国时报》等境外大批中文报纸、网站也于当天转文。

稍晚一点时间至次日,各大媒体还就此事发表评论员文章,共同声讨造假,他们都称,“假新闻”令新闻界蒙羞。

声讨假新闻各大媒体旗帜鲜明

3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为谢昱航的文章《从造假者的大胆看我们新闻消费的质量》。

该文在援引摘编本报报道相关内容后,作者惊叹:

“不得不惊叹造假者的胆量。

我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是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自然引人关注,再加上有别于其他媒体报道的猎奇性情节,当然更吸引人。

难怪各大网站争相重点推出这则假报道。

”随后,文章大声问责:

“造假胆量,是突然产生的吗?

这样肆无忌惮地造假,难道没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文章分析说,媒体是有把关人的。

把关人重要职责之一,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一开始,编辑对海军护航的假新闻也有怀疑,但是仅凭作者的口头保证,这种怀疑就被打消了。

编辑的质疑之所以这么轻易终止,除了受以前没出事的经验影响外,肯定也与他们追求哄动新闻的急切心理有关。

这种心态,削减了编辑人员的质疑精神和认真态度。

文章中,作者为这样易于求证的“假新闻”却没有能够查实而扼腕叹息,为这样的“假新闻”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慢性伤害而大声疾呼:

媒体竞争,不应该只看商业,而应该更注重高效和优质。

3月21日,上海《新民晚报》发表署名杨涛的评论文章《扼制造假关键在提高违法成本》。

文章一开始便援引最近的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和本报报道的护航“假新闻”事件,发问“造假为何这么多?

文章分析说,造假的成因很多,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在于法治的不健全,致使造假者付出极低的成本,却可能获得成百倍的利润。

文章以食品制造、学术造假案以及政界、新闻界的“造假”为例,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学习国外一些做法,即:

加大法治,向造假者开火,不仅仅是“假一罚十”甚至是要“假一罚百”。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在政绩上,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加大打击力度,要让造假者颗粒无收、倾家荡产。

造假者一旦被发现,不仅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更要接受法律严惩,需要承担的成本之高,令造假者心惊胆寒,绝对“下不为例”。

3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结合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对于“假新闻”的强烈反应,发表综述文章《网络假新闻多,是缺少竞争所致?

》,文章分析了国内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主的“假新闻”的成因和危害,提出应该立法规范。

文章援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时表示,今年将坚决打击假冒记者以及他们所炮制的假新闻。

南京日报属下新闻网站龙虎网则于3月18日发表题为《造护航假新闻者被罚“说好话”假新闻同样要严惩》的评论文章。

文章开篇指出:

《华西都市报》和《青岛早报》的“长篇纪实报道”《剑指黄金水道——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说好话”的假新闻。

但假的就是假的,哪怕是歌功颂德的“正面报道”!

文章说,前几天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倪萍、姜昆等一大批文化界的政协委员对某些媒体发起“攻击”,成了政协会上的“另类新闻”。

他们的声讨目标都是某些媒体未经采访,从不核实,便擅自刊发人物专访类文章及其各种个人八卦小道消息。

文章分析,这样的事情屡出不鲜,最终却都不了了之,实在令人叹息,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些造假确实“都是说好话”,似乎并未侵害他人的名誉,告他什么呢?

于是,客观上便是宽容纵容,为虎作伥,导致虚假新闻报道没完没了,无休无止,传媒的公信力遭受莫大的损伤!

文章最后指出:

从为名人“说好话”到为“海军护航”“说好话”,无论如何,这都是造假,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的传媒公信力,我们社会的诚信体系。

打击“假新闻”,我们为此鼓掌喝彩!

对任何虚假新闻炮制者严惩不贷,时不我待!

抨击假新闻网民声音不容忽视

网络网民言论一向多激情而略少思考,多偏激而略缺理性,然而,对于此次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打假新闻措施,网民却一致叫好,并且呼吁我们

《华西都市报》登有关我护航编队假新闻被查处

2009年03月09日08:

14:

3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日前,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刊登有关我护航编队虚假新闻的《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等行政处罚。

两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辞退或停职等处理。

2009年1月18日、19日,《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刊登了题为《深海围“鲨”》、《猎鲨行动》(《“海口”猎“鲨”》)等有关我舰艇编队索马里护航情况的稿件。

其中,《青岛早报》所登稿件系从《华西都市报》购买。

以上稿件均为社会自由撰稿人个人杜撰。

两报未遵守《关于加强军事新闻宣传管理的通知》相关规定,擅自刊登军事新闻,也未按照《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对稿件严格把关,致使虚假报道见报,并经网络转载、改编后在国内外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对于以上虚假报道,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对相关媒体和责任人做出处理。

2009年2月20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对《华西都市报》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责成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顿,并在全省给予通报批评。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对《青岛早报》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责成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改,在全省给予通报批评。

目前,《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分别刊发了更正致歉声明,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辞退、停职等处理。

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已将这起虚假新闻列入失实报道案例予以通报,并要求主管单位对《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加强监管。

杜撰该虚假新闻的社会自由撰稿人将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中国记协网>>热点聚焦

谢昱航:

从造假者的大胆看我们新闻消费的质量

2009年03月19日09:

00:

3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大中小】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

 

炮制护航假新闻者被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上月,一条关于我海军护航编队的爆炸性“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站上,文章称:

1月15日,我海军在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的三艘战舰遭到“不明国籍的潜艇”跟踪,并最终在曼德海峡西海岸成功将其逼出水面。

经有关部门查实,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新闻。

如今,假新闻的造假者已被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中国新闻出版报》3月18日)

不得不惊叹造假者的胆量。

我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是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自然引人关注,再加上有别于其他媒体报道的猎奇性情节,当然更吸引人。

难怪各大网站争相重点推出这则假报道。

造假胆量,是突然产生的吗?

这样肆无忌惮地造假,难道没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按常理,势必是曾经造假却安然无事,于是胆量越来越大,以致到无所顾忌的地步。

以前造假之所以没出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或是造假不是非常恶劣,或拼拼凑凑、裁裁剪剪,虽属闭门炮制但基本事实没问题;或是因为各种报道信息大多,假信息被掩盖,没引起多大注意;或是事件影响不大,没多少人去较真。

这样去推测,我们以前看了多少假新闻?

假新闻对人的影响,不会像假药假食品一样明显伤害人体,但假新闻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这是慢性伤害。

每年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产生的基数到底有多大?

媒体是有把关人的。

把关人重要职责之一,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一开始,编辑对海军护航的假新闻也有怀疑,但是仅凭作者的口头保证,这种怀疑就被打消了。

编辑的质疑之所以这么轻易终止,除了受以前没出事的经验影响外,肯定也与他们追求哄动新闻的急切心理有关。

这种心态,削减了编辑人员的质疑精神和认真态度。

近几年我国传媒业发展迅猛,媒体数量增加很快。

媒体多,需要信息资源多,这为新闻造假提供了空间。

有些媒体自身的新闻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只得借助其他社会力量,这为媒体自身增加了风险。

关于海军护航的假新闻,出自自由撰稿人之手,按理,这种新闻的真实性是好判断和求证的。

可编辑没有查实,除了不想失去一次报道独家新闻的机会,自身的报道条件有限也是重要原因。

媒体竞争是好事,竞争产生高效和优质。

在那些竞争很充分的国家和地区,一条假新闻可能影响一家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但在目前我们的媒体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下,媒体产业的进出都不是完全市场化,我们能看到媒体行业的竞争,但被淘汰者却并不多。

即使有停刊的,也多是因为其他原因,而非竞争失利。

如此竞争的后果,可能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假新闻泛滥。

(作者:

谢昱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