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489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7.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物理上学期双休日辅导资料.doc

1第一课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梳理: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000m;1dm=0.1m;换算关系:

1cm=0.01m;1mm=0.001m;1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

1h=60min1min=60s。

4.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代替法5.误差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2)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3)减少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与错误区别: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强化训练: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C)A秒B千米C米D厘米2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工具的是(D)A刻度尺B螺旋测微器C游标卡尺D石英钟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D)(3题图)2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可能避免5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A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B_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

6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所示,所表示的时间为_3_min_38_s,合_218_s。

7.(2018山西)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C)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8.(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B)A、1.8mB、3.3mC、4.8mD、5.5m9.一本无皮书共300页,用刻度尺测得它的总厚度为9mm,则这本书一张纸的厚度为(B)A.0.12mmB.0.06mmC.0.03mmD.6000mm10.要测量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B)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据B.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拉直后再用刻度尺量出细线的长度C.用拉长的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D.上述方法都不能测量出曲线的长度11、(2016湘潭)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纽扣的直径是1.12cm。

12.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mm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mm(3)一课桌的高为0.72m(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dm13.(2018广州)如图所示,是常用的5号电池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的(5题图)(6题图)(11题图)(8题图)(13题图)3高度为(D)A.14mmB.145mmC.500mmD.50.0mm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二、运动的描述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强化训练:

1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_静止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3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对同座的乘客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汽车_为参照物;小红对小明说“车真快!

”是选定了_地面_为参照物。

4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

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

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B)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5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3题图)4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7.以下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行走时看到月亮也在走,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航天飞机跟空间站对接时,说航天飞机在运动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的C、静止物体可以选作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D、同一个物体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以得出运动的结论,也可以得出静止的结论8.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9、(2014河北)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又看到了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C)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10.(2012武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1.(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列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12.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摄下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子和附近的甲、乙两支火炬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12题图)甲乙5第二课时运动的快慢测平均速度一、运动的快慢知识梳理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2)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2.速度:

(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换算关系:

1m/s=3.6km/h。

(3)计算公式:

v=ts其中:

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

s=vt,t=vs。

强化训练:

1如图所示,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相同_路程_比较_时间_的方法。

2(2018安徽)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大客机C919每小时通过的距离是920km。

_3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_机械运动_;南充到成都的铁路线长大约为219km,动车运行的时间大约1.5h,则动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146_km/h。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A)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5.(2018杭州)一个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为(A)A.1.2m/sB.24m/minC.36km/hD.48dm/s6.赤峰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5102km,如果将来要建成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可达3102km/h,到那时如果我们要从赤峰坐高铁直达北京,列车按此速度运行需要的时间是(1题图)6(C)A1minB10minC100minD1000min7.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B)A6m/sB6.25m/sC6.75m/sD7.5m/s8.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D)A32B31C34D439.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往贵阳的距离约为3.2105m,则(D)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km/sD.该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km/h10.一个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D)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不动D.无法判断11.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一个方向行驶,甲感觉顺丰,乙感觉没风,丙感觉逆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骑车速度最快的是丙;12.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C)A甲图和丙图B.甲图和丁图C乙图和丙图D.乙图和丁图1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12题图)vvsstttt(9题图)(13题图)714.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从交通标志牌到宝天曼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40km/h,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桥最快要用几分钟。

(1)0.8103;

(2)100二、测平均速度知识梳理1.测量原理: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2.测理工具:

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强化训练1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的物体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C)A比实际值偏大B与实际值相同C比实际值偏小D不能确定2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s内通过的距离是4m,第3s内通过的距离是6m,第4s内通过的距离是8m,这个物体做_变速运动_运动。

4小球沿一个曲面滚动,间隔相等时间所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可知小球的运动速度先变_大_,后变_小_。

52012年暑假,张欢与爸妈一起去上海旅游。

他们从合肥站乘坐D3025次动车用了3h到达上海虹桥站。

已知合肥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铁路里程为457km,则他们乘坐的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_153.2_km/h。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保持_很小_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时间_。

如图所示,若秒表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0.12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4题图)(6题图)宝天曼桥18km40(14题图)8度_小于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7、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机装置分别拍摄到四个小球的闪光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8、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同时开始计时,经过t1秒后,熄灭蚊香。

(3)再用棉线和刻度尺测出剩余蚊香长度L1。

(4)用公式V=S/t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是V=(L-L1)/t1。

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

(5)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算出蚊香还能燃烧的时间为t2=L1t1/(L-L1)。

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据图像可以判断(C)A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10.(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

3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348车次;(9题图)(10题图)9T=0.5h=30min,爷爷9:

35开车出发,经过30min后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10:

05,由于到站时火车G1386正好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爷孙俩只能上G1348车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40km/h10第三课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强化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振动_产生的,_振动_停止,声音就消失。

2.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农民从管的一端用锄头敲了一下,另一农民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了3次响声,这几次响声依次是由钢管空气水传来的。

3.小丽等同学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乒乓球被弹起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放大法(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放大法”或“类比法”)。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B)A用光将鱼吸到网内B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跑了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上听到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声音5.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A)3题图11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6.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7.吹笛子发声的主要是(B)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C)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9.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当温度发生改变时,传播速度也发生改变10.以下几种乐器中,关于其发出乐音的物理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B)锣二胡钢琴长号A、锣是通过打击锣面,带动空气振动而发声的B、二胡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C、钢琴是通过打击木板表面而发出乐音的D、长号发声时,管壁和空气都没有振动11.(2018山西)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

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C)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12.在探究声音产生的活动中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活动中,小明列举了以下四种体验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D)A把发声的音叉的叉股靠到水面,看到水花四溅B将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感受到讲话时声带在振动C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当敲鼓时,小纸屑上下跳动(11题图)12D一粒石子落入水中后,水波从石子击中处向四周传播13.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离高山m,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m。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

650;710三、声音的特性知识梳理1.频率: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

3.人耳听觉范围:

20HZ-20000HZ4.音调:

(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

5.响度: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响度的。

6.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

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强化训练1发声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_频率_。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频率_决定的。

_频率越高_音调越高;_频率越低_音调越低。

2(2018海南)端午节期间,我省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13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大C.鼓声属于超声波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3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音调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快_的缘故。

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生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生相比,音调高的是_女生_,响度大的是_男生_。

4(2018天津)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5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B)A能感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7弦乐器与管乐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A)。

A音调B音色C响度和音色D响度、音色和音调8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9.(2018广州)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改变的是响度)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是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10.(2014青岛)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11.(2012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D)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10题图14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12.(2018武汉)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13.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

水灌得越满,则上方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故音调将会越高,据此可以判断瓶内水的多少。

AB(11题图)CD(12题图)(13题图)15第四课时声音的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