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9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与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汇编Word下载.docx

利用局扇采取由外向里逐段排放的方法排放瓦斯。

四、控制风量的方法

1、捆扎风筒法

排放前,在回风口约8~10米处,将风筒用绳子捆扎一定程度,以增加阻力,控制通过风筒的风量,使排出的瓦斯在全风压汇合处沼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

捆风筒时,不能把风筒捆严,防止烧坏局扇。

2、三通法

在巷道送风敷设风筒时,在回风口一侧设一三通风筒,平时将三通未用的一头风筒封堵。

排放瓦斯启动风机前,将封堵一头放开,启动局扇,检查有无循环风,确认无循环风后开始排放瓦斯,通过三通控制进入独头巷道的风量,使排出的瓦斯在全风压汇合处沼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

3、风筒接头法

在回风口一侧全风压处将风筒接头拉成一定错距来调节送往巷道内的风量,使大部分风量从断口处短路进入回风道冲淡瓦斯,瓦斯检查人员必须同调风人员密切配合,根据瓦斯浓度指挥调风人员及时调风。

开始和“三通”调风法一样,送往巷道内的风量要小,然后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两风筒断开的距离或吻合程度。

随着两接头吻合程度的增加,送往巷道的风量也由小而大。

当两接头完全吻合后,送往巷道的风量近似最大值。

五、监测排放瓦斯浓度的方法

1、使用瓦斯检定器控制排放瓦斯浓度。

检测人员可站在新鲜风流中,用瓦斯检定器配合长伸缩管或长胶管伸向回风一测检测。

此时,瓦斯人员必须同调风人员密切配合。

2、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控制排放浓度。

检测人员应提前对便携式报警仪按允许排放浓度调到报警位置后,再吊挂在测点处进行监测,若巷道内排出的瓦斯超过允许浓度时,便携仪立即发 

 

出报警,调风人员应随时调节风量。

3、使用瓦斯报警断电仪控制排放浓度。

将允许排放瓦斯浓度调整到报警断电位置后,再把报警仪探头吊挂在全风压汇合处2~3米的棚梁上,声光信号挂在距排放口能看见的地方(约5~8米远)。

当巷道内排出的瓦斯超过允许浓度时,报警仪立即报警发出声光信号;

瓦斯浓度达到断电值时,报警仪立即切断局扇电源。

这种控制排放浓度的方法比较科学。

六、安全技术措施

1、排放前,救护队应严格检查瓦斯排放措施的落实情况,如站岗人员是否到位,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所有电器设备是否切断电源,其他人员是否撤到安全地点等。

2、启闭前,应首先启动局扇,排除闭前瓦斯。

启闭使用的非铜制工具,与砖、石头接触易产生火花,应派专人将水管拉到启闭地点,不停地向闭面及工具浇水,防止产生火花。

启闭的开口位置一般选择在密闭的中间部位。

3、排放过程中,严格控制排放速度,逐段进行排放,不得一风吹,不得盲目探险。

4、严格检查回风流整个沿线中的气体情况,救护队接风筒活动范围内的沼气浓度不得超过3%,在回风流中不得超过2%,在全风压汇合处沼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绝对禁止其他人员进行接风筒等工作。

5、排放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在运送风筒或接风筒过程中碰掉口具和鼻夹,队员的距离必须保持在彼此能够看到或听到音响信号的范围内。

6、排放结束后,救护队应与现场通风、安监部门一起进行检查,只有确定排放巷道内的沼气不超过1%,二氧化碳不超过1.5%,氧气浓度不抵于20%,且稳定30分钟后,气体浓度无变化,方可撤出工作地点。

矿山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油库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积极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指导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当矿山油库发生火灾、油品泄漏等重大突发事故时,应立即成立油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油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设立抢险救灾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1.1指挥部的组成

总指挥:

马应波

副总指挥:

戴开雁、李齐江

指挥部成员:

王建兴、巫家忠、赵增霖、彭满有、方永红、张云晖

指挥部职责:

油库火灾、油品泄漏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1.2应急管理办公室

应急办主任:

李齐江

应急办副主任:

方永红

应急专干:

马黑规、师明怀、黄兆海、杜晨光、高阳、王鹏

矿山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

1.2.1负责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协调各成员的抢险救援工作;

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

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质和隐患部位的消除。

1.2.2在本厂内统一布署各部门及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调用各类物资、设备等用于抢险救灾。

1.2.3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2.4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及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1.2.5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工作,根据情况的变化,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完善。

1.3医疗救护组:

组长:

普正学

组员:

郑巨伟、任进忠、李沅凌、李家田

职责:

对人员进行抢救,确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方案;

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

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1.4抢险施工组:

巫家忠

组员:

古亚伟、朱宝德、郭林祥、李向安、邰绍荣、龙贵昌

普绍祥、梁智、李显明、张宏林、郑雄伟、普鸿、钟建兴、

李晓刚

按应急办提供的指挥部批准的救援方案,利用各种机械设备负责现场的施工救援。

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及设备。

1.5后勤保障组:

王建兴

赵云明、赵云、张黎、李官福、兰红兵、孟妮、张建珠

及时提供事故抢救时所需的各种物资,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为整个抢救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1.6警戒组:

张正祥

保卫股

负责人员清点、事故现场警戒、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

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撤至安全地方,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1.7其他成员组按照各自长分工履行职责。

2、接警与通知

2.1矿山油库发生火灾、油品泄漏突发事故时,任何人员发现后都必须立即通过现场报警装置报警或拨打(基地)油库内部消防电话报告火警。

并立即用电话汇报到矿山事故应急管理办公室,汇报时要将时间、地点、波及范围、伤亡情况简要汇报清楚。

2.2应急管理办公室接到油库火灾事故电话报警后,立即将事故报告给矿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并电话通知其它救援组。

3、指挥与控制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接到油库事故电话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召开会议,立即成立油库事故救援指挥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任指挥长。

指挥长立即通知矿山警戒组、矿山义务消防队、矿山医疗救护组到事故现场抢险救护并向公司分管领导及安环部、乡安监站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简要经过、伤亡情况的初步估计;

通知建水急救中心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急救;

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4、警戒、治安及人员的疏散

矿山警戒组根据火焰辐射范围或油蒸汽扩散范围在油库内建立警戒区,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组织人员疏散和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安全巡逻,并负责对现场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工作。

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

5、医疗与卫生

矿山医疗救护组接到应急管领导小组的通知应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做好伤员救护时所需物品及处理的准备工作,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

(矿山救护车现场待命)。

6、事态监测、评估

矿山义务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队长指派专人对事态进行监测评估,滥测油库事故有无扩大的可能,并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财产损失情况做初步评估。

7、搜索和救援

7.1矿山警戒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展开事故现场的群众疏散及外围的警戒工作,对进入危险地段的路口、行人、车辆进行封堵,并做好维持现场治安工作。

7.2矿山义务消防队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展开救援。

7.2.1油品火灾的搜索救援

7.2.1.1如火从出油口冒出,救援人员应立即关闭出油口盖,用灭火毡盖住出油口。

7.2.1.2检查罐区排水管阀门是否关闭。

7.2.1.3救援人员对火灾现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清理、隔离控制火源。

7.2.1.4当火势较大自己无力控制时,应急指挥长应立即与建水消防支队联系,取得外部支援。

在外部援助到达后,消防灭火的指挥权交给建水消防支队。

7.2.1.5搜索救援出来的人员设备及时送往安全的地方。

7.2.2罐内油品大量泄漏的搜索救援

7.2.2.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做好随时扑救火灾的准备,并展开救援。

7.2.2.2设法将跑油罐内的油品导入其它油罐。

7.2.2.3救援人员佩带空气呼吸器(或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进行堵漏抢修。

并将现场的油及时冲掉,加速油蒸汽的扩散。

用泡沫将罐区内的油品覆盖住,抑制油蒸汽的挥发。

7.2.2.4油罐内的油品不再泄漏后,由指挥长派人更换损坏的阀门。

7.3矿山医疗救护组接到通知后,应携带抢救器材和药品前往事故现场,建立临时救护站,对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组织抢救,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并将受伤人员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7.4矿山后勤保障组接到通知后,随即待命,做好支援准备。

8、公共关系

未发生事故前,矿山要组织专人与周围村民进行沟通,教会矿区周围村民发生事故时紧急报警、急救和自救的常识。

当油库事故发生后,矿山应在第一时间内把所发生火灾事故的本来面目真实、准确、全面地告知公众,及时诚恳地向公众解释道歉,争取公众的谅解,求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9、救援人员安全

救援人员救援前应排除救援现场危险因素,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实施救援。

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10、事故调查处理

当事故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伤和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时,矿山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展开调查处理,调查处理过程中,要认真保护好现场,做好物证的搜集,要做到“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的。

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矿山要即时地将事故原因,救援过程,和事故处理结果及时准确地报公司安环部,并召集矿山职工召开会议,介绍分析事故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布置防患措施。

当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伤和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时,矿山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等待公司或上级部门来调查处理。

公司或上级部门来调查处理过程中,矿山要积极配合,如实反映事故过程,不得隐瞒事故真象和阻碍事故调查。

11、恢复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矿山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在事故现场隐患得到彻底消除,经救援总指挥同意,方能恢复生产。

12、附则

12.1本应急救援预案管单位为矿山应急管理办公室,每年修改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

12.2事故发生后,各组必须服从总指挥的统一调度,如因拖延时间,耽误抢险救援任务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12.3各组做好本预案的宣传工作,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本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注:

救援物资明细及通讯录见通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