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513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生物模块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模块复习课

[核心知识回顾]

一、走近细胞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__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____→个体→__________→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4.真核生物主要有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等。

提示:

1.细胞 系统 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圈

2.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菌 蓝藻 4.动物 真菌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细胞中的元素

(1)最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基本元素是__________。

(2)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细胞中的化合物

(1)蛋白质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基酸形成多肽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__________,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___千差万别。

(2)核酸

①基本单位:

__________。

②核酸的两种类型:

DNA(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核糖核酸)。

(3)糖类和脂质

①糖类的种类:

__________、二糖和__________。

②脂质的种类:

脂肪、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水的两种存在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细胞的组成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

(1)C C、H、O、N 

(2)C、H、O、N、S、P (3)C、H、O、N、S、P、K、Ca、Mg (4)Fe、Mn、Zn、Cu、B、Mo

2.

(1)C①

 ②脱水缩合 ③肽键(—CO—NH—) ④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空间结构 

(2)①核苷酸 ②脱氧核糖核酸 RNA (3)①单糖 多糖 ②磷脂 固醇 (4)自由水和结合水 (5)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

(1)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器

(1)液泡:

内有__________,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叶绿体:

能进行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所含有的细胞器。

(3)线粒体:

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

(4)内质网:

细胞内__________合成和加工及__________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

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__________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在植物细胞中与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6)核糖体:

生产__________的“机器”。

(7)中心体:

与细胞的__________有关。

(8)溶酶体:

含有多种__________,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3.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细胞膜、__________和核膜。

4.细胞核

(1)结构:

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体)。

(2)染色质和染色体为__________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

(1)脂质和蛋白质 蛋白质 

(2)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

(1)细胞液 

(2)光合作用 (3)有氧呼吸 (4)蛋白质 脂质 (5)蛋白质 细胞壁 (6)蛋白质 (7)有丝分裂 (8)水解酶

3.细胞器膜

4.

(2)同样的物质 (3)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四、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具有__________。

(2)半透膜两侧溶液之间具有__________。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基本支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分布:

有的_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_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__________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细胞膜的特性

(1)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能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

不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协助扩散:

需要__________,不需要__________。

(3)主动运输:

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提示:

1.

(1)半透膜 

(2)浓度差 2.

(1)磷脂双分子层 

(2)镶在 嵌入 贯穿于 3.

(1)流动性 

(2)选择透过性 4.

(1)载体 能量 

(2)载体 能量 (3)载体 能量

五、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酶

(1)化学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理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机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用特性:

高效性、专一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

(1)结构简式:

__________。

(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场所为__________,产生能量为__________;

第二阶段:

场所为__________,产生能量为__________;

第三阶段:

场所为__________,产生能量为__________。

(3)无氧呼吸的两种类型

①乳酸发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酒精发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外界环境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

(1)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反应阶段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暗反应阶段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

1.

(1)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催化 (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作用条件较温和

2.

(1)A—P~P~P 

(2)

3.

(1)C6H12O6+6O2+6H2O

12H2O+6CO2+能量 

(2)细胞质基质 少量 线粒体基质 少量 线粒体内膜 大量 (3)①C6H12O6

2C3H6O3+能量 ②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4)温度、O2浓度、CO2浓度

4.

(1)CO2+H2O

(CH2O)+O2 

(2)基粒类囊体膜 [H]、O2、ATP (3)叶绿体基质 (CH2O) (4)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

六、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__________影响了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

(2)__________对细胞的控制能力。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细胞周期

(1)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2)时间:

起点是__________时,终点是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3)划分: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1)间期: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__________。

(2)前期:

核膜和核仁消失,__________出现。

(3)中期:

__________排列在赤道板中央,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4)后期:

__________分裂,导致__________加倍,并分别移向两极。

(5)末期:

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形成__________,动物细胞__________。

5.细胞分化

(1)起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期:

__________。

(3)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4)特点:

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

6.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__________的细胞,仍然具有__________的潜能。

(2)原因:

细胞中含有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

细胞的衰老就是__________。

(2)多细胞生物:

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__________的过程。

8.衰老细胞的特征

(1)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萎缩。

(2)__________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3)__________积累,形成老年斑。

(4)__________改变。

(5)__________变大。

9.细胞凋亡

(1)概念:

由__________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

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10.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够__________。

②癌细胞的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

③癌细胞表面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__________。

(2)发生原因: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基因突变。

提示:

1.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细胞核

2.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无丝分裂

3.

(1)连续分裂 

(2)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 (3)分裂间期 分裂期

4.

(1)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纺锤体 (3)染色体 (4)着丝点 染色体数目 (5)细胞板 母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5.

(1)一个或一种细胞 

(2)人体发育中 (3)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6.

(1)已经分化 发育成完整个体 

(2)遗传物质

7.

(1)个体衰老 

(2)普遍衰老 

8.

(2)酶的活性 (3)色素 (4)细胞通透性 (5)细胞核体积

9.

(1)基因 

(2)发育 内部环境

10.

(1)①无限增殖 ②形态、结构 ③糖蛋白 分散和转移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易错易混辨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  )

2.原核生物包括蓝藻和酵母菌。

(  )

3.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不同,但使用方法相同。

(  )

4.某肽链中含有4个肽键,该化合物应叫四肽。

(  )

5.同质量的糖类与脂肪氧化分解,脂肪消耗的氧多,产生的水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  )

6.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  )

7.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  )

8.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小。

(  )

9.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

10.有中心体的一定是动物细胞。

(  )

11.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  )

12.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  )

13.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  )

14.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相当于半透膜。

(  )

15.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  )

16.在细胞生命活动中,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  )

17.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  )

18.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  )

19.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甚至使酶永久失活。

(  )

20.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水解。

(  )

21.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  )

2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

23.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  )

24.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

(  )

25.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  )

26.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

27.CO2浓度不变、由光照到黑暗C3含量下降,C5、[H]、ATP和有机物量上升。

(  )

28.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  )

29.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

30.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  )

31.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前期,解体于末期;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消失于后期。

(  )

3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  )

3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  )

3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倍增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

(  )

35.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短。

(  )

36.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应选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  )

37.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  )

38.细胞癌变的原因是抑癌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

(  )

39.实验表明: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  )

40.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  )

提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高考真题感悟]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B [A对:

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与细胞的存活率,是组织和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细胞活性鉴定染色剂。

B错:

双缩脲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因为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也就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氨基酸的含量。

C对:

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常用的碱性染料为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D对:

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应现配现用。

可溶性还原糖中含有的醛基或酮基具有弱还原性,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Cu2+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氧化亚铜)沉淀。

]

2.(2018·全国卷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D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进行的场所,光反应可产生ATP,ATP合成需要相关酶的参与,因此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某些情况下,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B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的存在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基质中,它能参与编码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酶,D错误。

]

3.(2016·全国卷Ⅰ)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C [由题意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故A项错误。

消耗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故B项错误。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红细胞运输氧,进而影响有氧呼吸,影响ATP的合成,从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故C项正确。

离子泵是一种蛋白质,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破坏离子泵的结构,进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故D项错误。

]

4.(2017·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C [A错:

在细胞核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错: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适宜的条件下也有催化活性,如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可催化试管中的淀粉水解。

C对:

盐析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析出的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其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D错: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但保存时应在低温条件下。

]

5.(2017·全国卷Ⅱ)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C [A错:

0~4h内,开始一段时间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减小,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物质A溶液的浓度,当原生质体相对体积达到最小后又逐渐增大,说明部分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增大,从而使细胞吸水,表现为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逐渐增大。

B错:

因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故0~1h内细胞体积的变化量小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

C对:

据图可知,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大,表明细胞吸水,此时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错:

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减小,表明细胞失水,此时液泡中液体(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又小于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

]

6.(2017·全国卷Ⅲ)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A [A错: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红光区不吸收光能。

B对: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对:

题干中给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