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520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4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瑞9788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波特率

起始位

数据位

停止位

校验位

接口

串口1

1200

1

8

RS-232

串口2

1.3.2主要技术指标

表3工作环境

正常工作温度

25℃(常温)

0~50℃

极限工作温度

-20~70℃

储存及运输

-25~85℃

表4电磁兼容试验

试验项目

满足标准类型

快速瞬变干扰

国标GB/T14598.10

静电放电

国标GB/T14598.14

脉冲群干扰

国标GB/T14598.13

工频磁场抗扰度

国标GB/T17626.8

浪涌(冲击)抗扰度

国标GB/T17626.5

表5绝缘及耐压试验

绝缘试验

国标GB/T14598.3

冲击电压试验

2.装置构成

2.1机箱插件配置

RCS-9788通道切换装置采用4U标准插箱结构,背插式结构,采用110V/220V直流/交流电源供电。

装置由以下插件构成:

1.DC1、DC2,电源板,2块;

2.COM,切换控制通信接口板,1块;

3.SW1-SW16,通道切换板,16块;

表6机箱插件配置

插件序号

宽度(mm)

插件名称

40

电源插件1(DC)

2

20

通信接口板(COM)

3-18

切换板1-16(SW1-16)

19

电源插件2(DC)

图2装置正面布置图

图3装置背面布置图

2.2安装及开孔尺寸

装置采用4U标准机箱,用嵌入式安装于屏上。

机箱安装和屏面开孔尺寸分别下图。

图4机箱安装尺寸图

图5屏面开孔尺寸图

2.3装置端子定义

下图是RCS-9788的端子定义图。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插件是电源插件(DC1、DC2),第二个插件是通信接口插件(COM),第三到第十八号插件是16块切换插件(SW1、SW2、…、SW16)。

图6装置端子定义图

上图中,MA、MB、CA、CB是四个RJ45插座。

MA和MB分别联A组串口服务器(对应于前置机A)和B组串口服务器(对应于前置机B),而CA和CB分别联A组通道设备(对应于主通道的调制解调器或光隔离板)和B组通道设备(对应于备通道的调制解调器或光隔离板)。

MA、MB插座信号定义见表6,CA、CB插座信号定义见表7。

表7MA、MB插座(RJ45)信号定义

引脚号

信号定义

接线

与8脚短接

RTS

接到对应前置机A(B)的串口服务器对应串口的RTS

3

GND

4

TXD

接到对应前置机A(B)的串口服务器对应串口的TXD

5

RXD

接到对应前置机A(B)的串口服务器对应串口的RXD

6

7

CTS

接到对应前置机A(B)的串口服务器对应串口的CTS

与1脚短接

表8CA、CB插座(RJ45)信号定义

接到通道A(B)对应串口的RXD

接到通道A(B)对应串口的CTS

接到通道A(B)对应串口的TXD

接到通道A(B)对应串口的RTS

RXC

接到通道A(B)对应串口的RXC

时钟信号

表9电源插件(DC)端子信号定义

101

电源正

接直流110V/220V正端,或AC220V-L

102

电源负

接直流110V/220V负端,或AC220V-N

103

不接

104

105

106

接大地

表10接口板(COM)端子信号定义1

201

RXD1

输入:

RS232接收数据

202

TXD1

输出:

RS232发送数据

203

信号地

204

RXD2

205

TXD2

206

207

装置告警

自检异常

208

209

装置闭锁

装置失电

210

211

JL.TX1

级联口1

212

JL.RX1

213

JL.GND

214

JL.TX2

级联口2

215

JL.RX2

216

3.装置原理

3.1装置构成

RCS-9788由电源、通信接口和切换开关三部分组成(图7)。

各个部分的功能详见后面的叙述。

图7RCS-9788通道切换装置构成

3.2可靠的双电源

RCS-9788配两块电源插件(DC1和DC2)。

电源插件的输入电压为直流110V/220V或交流220V。

电源插件的输出电压为直流24V,并联之后供给其他插件使用。

两块电源插件互为热备用,提高装置的供电可靠性。

在通信接口和全部的切换开关插件上,都有DC24V转5V的电压转换模块,每个插件的5V工作电源都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单块插件的损坏不影响其他插件的正常工作。

3.3智能通信接口板

RCS-9788配一块通信接口板(COM)。

通信接口板上对外有两个串口:

串口1(RXD1、TXD1)和串口2(RXD2、TXD2);

两个级联接口:

级联口1(JL.TXD1、JL.RXD1)和级联口2(JL.TXD2、JL.RXD2);

通信接口板还有一个串口0,用于和各切换板通信(见图8)。

图8通信接口板框图

串口1和串口2分别连接到前置机A和前置机B。

前置机A通过RCS-9788的串口1给RCS-9788发通道切换命令,前置机B通过RCS-9788的串口2给RCS-9788发通道切换命令。

通信接口板上的单片机接收来自于前置机A和前置机B的命令,若地址匹配,则通过串口0转发命令至切换开关,由切换开关执行通道切换命令。

若地址不匹配,则不转发命令。

级联口1和级联口2分别连接至下一台RCS-9788的串口1和串口2,这样可以形成多台RCS-9788的级联。

级联总数不能超过16台(最多16台)。

RCS-9788切换插件依靠地址识别命令。

地址为8位长度。

高4位地址即每台RCS-9788的基地址,低4位地址由切换插件的位置决定。

每台RCS-9788有一个基地址,这个基地址可以通过位于通信接口板上的四个跳线器(W1、W2、W3、W4)设定。

W1为最低位,W4为最高位。

最多可设置16台装置。

每台RCS-9788有16个切换开关(SW1、SW2、…、SW16),切换开关的地址由切换插件所在的插槽位置和基地址共同确定,不必另外设定。

第一个切换开关(SW1)的地址为基地址加0,第二个切换开关(SW2)的地址为基地址加1,如此类推,第16个切换开关(SW16)的地址为基地址加15。

通过级联,可控制的切换开关数多达256个。

3.4下行切换

下行切换是指对前置机侧两组发送信号(MA.TXD、MA.RTS和MB.TXD、MB.RTS)与通道侧两组接收信号(CA.RXD、CA.CTS和CB.RXD、CB.CTS)之间的切换。

信号的传播方向是从调度端/集控站传向远端。

下行切换的切换方式有四种:

方式0(M0)、方式1(M1)、方式2(M2)、方式3(M3),见9。

B1B0是控制命令/拨动开关的状态。

图中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MA和MB分别代表两个串口,这两个串口一个来自于A主机,另一个来自于B主机,CA和CB分别代表两个通道,这两个通道对应于一个主通道和一个备用通道

图9下行切换的四种方式

3.5上行切换

上行切换是指对前置机侧两组接收信号(MA.RXD、MA.CTS和MB.RXD、MB.CTS)与通道侧两组发送信号(CA.TXD、CA.RTS和CB.TXD、CB.RTS)之间的切换。

信号的传播方向是从远端传向本端。

上行切换的切换方式也有四种:

方式0(M0)、方式1(M1)、方式2(M2)、方式3(M3),见10。

B3B2是控制命令/拨动开关的状态。

图中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

图10上行切换的四种方式

无论是下行切换的四种模式还是上行切换四种模式,都可以通过RCS-9788的手动切换和自动切换功能实现。

3.6手动切换

手动切换是通过RCS-9788面板上对应的四个拨动开关(BS1、BS2、BS3、BS4),控制切换开关,实现下行切换和上行切换功能。

每一个切换开关都设有一组这样的拨动开关。

BS1、BS2、BS3、BS4标识在面板上并没有印出,BS1对应于最上面的拨动开关(第一个拨动开关),BS2对应于第二个拨动开关,BS3对应于第三个拨动开关,BS4对应于第四个拨动开关(最下面的拨动开关)。

手动下行切换见下表。

表11手动下行切换

BS1(b1b0=xx,xx为二进制数)

左边(10)

中间(11)

右边(01)

BS2

(b3b2=xx)

左边

(10)

手动切换:

M1

半自动:

M1/M3

M3

中间

(11)

M1/M0

自动切换:

M0/M1/M2/M3

M3/M2

右边

(01)

M0

M0/M2

M2

表中,BS1、BS2拨动开关各有三个状态位置:

左边、右边和中间,所以两个拨动开关共有九种组合。

其中,四种组合(M0、M1、M2、M3)实现完全手动切换。

自动切换不起作用。

一种组合(M0/M1/M2/M3)即BS1、BS2拨动开关处于中间位置,实现完全自动切换。

另外四种组合即BS1、BS2拨动开关一个处于中间位置,另外一个不在中间位置,实现半自动切换。

半自动切换组合最好不用,要么完全手动切换,要么完全自动切换,不要用半自动切换。

上行切换由BS3、BS4控制,其他同下行切换。

手动上行切换见下表。

表12手动上行切换

BS3(b5b4=xx,xx为二进制数)

BS4

(b7b6=xx)

3.7自动切换

RCS-9788有2个与2个前置机通信的RS-232串口,每个切换开关(SW1、SW2、…、SW16)都是智能的切换开关,可以接收报文,根据报文内容,实现下行和上行自动切换功能。

自动切换时,每个切换开关有一个地址(ADDR)。

规定SW1的地址为基址加0,SW2的地址为基址加1,……,SW16的地址为基址加15(参见3.3小节)。

两个串口的参数设定见第一章的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小节。

3.7.1切换报文

报文格式:

共10个字节(BYTE),其中:

前六个字节为报文头;

ADDR:

切换开关的地址,一个字节(BYTE)

ADDR=0-255,最多256个切换开关;

FUN:

功能码,一个字节(BYTE)

FUN=0x55,切换命令;

FUN=0xAA,查询切换状态;

FUN=其他,无效报文;

DATA:

命令码(FUN=0x55)或状态码(FUN=0xAA),一个字节(BYTE)

命令码格式:

(FUN=0x55)

B1B0=00,下行切换到――方式0(M0);

B1B0=01,下行切换到――方式1(M1);

B1B0=10,下行切换到――方式2(M2);

B1B0=11,下行切换到――方式3(M3);

B3B2=00,上行切换到――方式0(M0);

B3B2=01,上行切换到――方式1(M1);

B3B2=10,上行切换到――方式2(M2);

B3B2=11,上行切换到――方式3(M3);

状态码格式:

(FUN=0xAA)

B1B0=00,下行切换状态――方式0(M0);

B1B0=01,下行切换状态――方式1(M1);

B1B0=10,下行切换状态――方式2(M2);

B1B0=11,下行切换状态――方式3(M3);

B3B2=00,上行切换状态――方式0(M0);

B3B2=01,上行切换状态――方式1(M1);

B3B2=10,上行切换状态――方式2(M2);

B3B2=11,上行切换状态――方式3(M3);

S0=0,拨动开关状态――BS1处于手动状态;

S0=1,拨动开关状态――BS1处于自动状态;

S1=0,拨动开关状态――BS2处于手动状态;

S1=1,拨动开关状态――BS2处于自动状态;

S2=0,拨动开关状态――BS3处于手动状态;

S2=1,拨动开关状态――BS3处于自动状态;

S3=0,拨动开关状态――BS4处于手动状态;

S3=1,拨动开关状态――BS4处于自动状态;

CHK:

校验码,一个字节(BYTE)

CHK=报文前九个字节异或后取反;

3.7.2报文交换过程

切换开关接收到一个命令报文(FUN=0x55),执行一次切换操作。

切换操作完毕后,不回答报文。

切换开关接收到一个查询状态报文(FUN=0xAA),不执行切换操作,只回答一个状态报文。

RCS-9789通道切换装置(V4.1)

RCS-9789通道切换装置(以下简称RCS-9789)是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需要而开发的。

该装置用于厂站端,完成两个远动工作站(简称主、备机)与三个调度端之间,上行双通道及下行双通道的切换。

切换控制可通过手动实现,也可以由远动工作站通过RS232接口实现自动切换(见下图)。

图1RCS-9789通道切换装置简介

通道切换功能:

(7)切换开关数:

3组;

(8)切换通道数:

6个,对应3个调度,每个调度有2个通道;

(9)切换串口数:

6个,对应2个远动工作站(1个主机,1个备机),每个远动工作站有3个对调度通信的串口;

自动切换功能:

RCS-9789有2个RS-232串口分别与2个远动工作站通信,每个切换开关(SW1、SW2、SW3)都是智能的切换开关,可以接收2个远动工作站的控制命令,自动实现下行切换和上行切换功能

手动切换功能:

手动切换是通过RCS-9789面板上对应的四个拨动开关(BS1、BS2、BS3、BS4),控制切换开关(SW1、SW2、SW3),实现下行切换和上行切换功能。

双电源冗余供电功能:

RCS-9789采用双电源供电设计,保证装置有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提高装置供电的可靠性。

热拔插功能:

热拔插功能保证RCS-9789可以带电更换插件,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表格1工作电源参数

表格2通信接口板(COM)接口参数

1.3.2主要技术指标

表格3工作环境

0~40℃

-10~50℃

-25~70℃

表格4电磁兼容试验

表格5绝缘及耐压试验

2.装置结构

2.1装置面板布置

下图是装置的正面面板布置图。

图2装置正面布置图

下图是装置的背面面板布置图。

图3装置背面布置图

图4机箱安装尺寸图

图5屏面开孔尺寸图

图6是RCS-9789(全配置数字通道板)的端子定义图。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插件是电源插件(DC1、DC2),第二个插件是通信接口插件(COM),第三、第四、第五个插件是切换插件(SWI1、SWI2、SWI3),第六个插件是空插件,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个插件是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或数字通道板),也就是说可以混合配置。

数字通道板即指光电隔离板,模拟通道板即指调制解调器板。

图6装置端子定义图(全配置数字通道板)

2.4机箱插件配置

RCS-9789通道切换装置采用4U标准插箱结构,背插式结构。

●DC,电源板,2块;

●COM,切换控制通信接口板,1块;

●SWI,通道切换板,3块,各对应两个串口和两个通道;

●CHL,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6块,各对应一个通道。

表格6机箱插件

序号

宽度

RCS-9789

30

切换板1(SWI1)

切换板2(SWI2)

切换板3(SWI3)

空插件

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1A(CHL1A)

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1B(CHL1B)

9

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2A(CHL2A)

10

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2B(CHL2B)

11

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3A(CHL3A)

12

通道板(模拟通道板/数字通道板)3B(CHL3B)

13

2.5混合配置通道板

2.5.1机箱插件配置的变化

在有的应用当中,要求RCS-9789直接接入载波通道。

所以,RCS-9789有混合配置,即将某个数字通道板(光电隔离板)更换为模拟通道板(调制解调器板)。

这时,机箱端子定义会有变化。

2.5.2机箱端子定义的变化

当数字通道板通道板更换为模拟通道板时,对应的插件端子定义变为调制解调器的,反之亦然。

其他插件的端子定义不变。

图7是RCS-9789(全配置模拟通道板)的端子定义图,那么RCS-9789的端子定义也有些变化,具体变化见下图。

图7装置端子定义图(全配置模拟通道板)

2.5.3调制解调器的设定

为保证调制解调器正常工作,必须正确设定好调制解调器板上的跳线器。

具体设定见以下各表。

ON:

跳线连通。

OFF:

跳线断开。

表格7输入电平选择

输入电平

Rlever0

Rlever1

较高(-20~0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