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524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9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docx

新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第一课土壤的组成

1、土壤中既有生物,也有非生物。

2、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沙等非生物,土壤中还有小虫子、植物的根、动物的卵等生物。

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4、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

5、比较农田土和校园土

小石子

沙粒

小树枝

小虫

颗粒大小

农田土

很少

较少

较多

较多

较小

校园土

较多

较多

较少

较少

较大

6、寻找土壤中的水分

实验材料: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玻璃片、土壤

实验方法:

将湿润的土块儿放到蒸发皿里,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

加热后,玻璃片上出现了小水珠

实验结论:

土壤中含有水分

7、寻找土壤中的空气

实验材料:

水、烧杯、干燥的土壤

实验方法:

将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

实验现象:

产生了气泡

实验结论:

土壤中有空气

8、还有那些办法可以找到土壤中的空气和水?

证明土壤中有水:

①将土壤放入塑料袋,第二天塑料袋上有水,说明土壤中有水

②用纸巾包住土壤,过一会儿纸巾变潮湿了,说明土壤中有水

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①蚯蚓在地底下能活,说明里面有氧气

②土壤放入塑料袋中,塑料袋底部扎个小孔,用力挤压,土壤体积变小,说明里面有空气。

第二课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黏质土。

3、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5、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6、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

比较项目

土壤类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颗粒粗细

较粗

较细

颜色深浅

较浅

较深

成团难易

不容易

容易

较容易

渗水能力

较强

保水能力

较强

7、如图中实验所示,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相同的条件:

150ml水、土的多少。

(2)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土的种类

(3)实验现象:

沙质土渗水90ml,黏质土

渗水56ml,壤土渗水67ml。

(4)实验结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8、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土壤类型

土壤性质

是否适合植物生长

沙质土

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昼夜温差较大

西瓜

黏质土

含沙粒很少,质地黏重,土壤透气性差,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

不适合大多数植

物生长

壤土

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较好,耐旱耐涝

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第二课保护土壤资源

1、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部分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是由水土流失造成的。

4、水土流失与植物覆盖、坡度大小、降水量等有关。

5、保护土壤资源的办法有:

护林防火、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止放牧

6、连线

紫色土东北地区

黑土四川盆地、云南、江南等地

红壤黄土高原

黄土江南丘陵地区

7、模拟水土流失与植物覆盖有关的实验

提出的问题

水土流失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的猜测

水土流失与植物覆盖有关

实验方法

①号盒子不种植物,②号盒子种植物,在同样的坡度下,用等量的水冲刷土壤

不同的条件

植物覆盖

相同的条件

坡度大小、降水高度、降水量

实验现象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①,含泥沙较多的是①。

实验结论

水土流失与植物覆盖有关,有植物覆盖,水土流失不严重;没有植物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8、模拟水土流失与坡度大小有关的实验

提出的问题

水土流失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的猜测

水土流失与坡度大小有关

实验方法

③号盒子的坡度小,④号盒子坡度大,两个盒子都不种植物,用等量的水冲刷土壤

不同的条件

坡度大小

相同的条件

植物覆盖、降水高度、降水量

实验现象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④,含泥沙较多的是④。

实验结论

水土流失与坡度大小有关,坡度高,水土流失严重;坡度低,水土流失不严重。

 

第三课河流和湖泊

1、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2、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体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境内。

3、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9个省区。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4、洗衣服用水、浇花用水以及我们的食用水都是淡水。

5、河流、湖泊、冰川等是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资源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6、河流和湖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饮用水、农业用水、生产用水等

7、我国的河流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等

8、我国的湖泊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白洋淀、滇池等

9、节约用水的方法:

(1)及时关水龙头

(2)淘米水洗菜、浇花(3)洗脸水冲厕所

第四课植物的器官

1、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有笔直挺拔的白杨,有花朵艳丽的月季,有郁郁葱葱的小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2、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中,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叶或芽。

3、一般来讲,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都是植物的器官。

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4、植物的器官由6部分组成,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5、植物的根分为:

直根、须根、变态根。

6、植物的茎分为:

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7、根的作用包括:

固着、输送水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

8、茎的作用包括:

输导、支撑、贮藏营养物质。

9、叶的作用: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

10、观察植物的根和茎

植物

根的特点

茎的特点

大葱

须根

直立茎

胡萝卜

变态根

直立茎

芹菜

直根

直立茎

土豆

须根

块茎

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中,植物的茎大都有分节,节上有叶或芽。

11、设计实验证明根有吸水的作用

实验材料:

带根的大葱、自来水、红墨水

实验方法:

将葱根的下半部分浸泡在水中,向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几分钟,观察葱茎和葱叶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上半部分葱根逐渐变红,过一会儿茎也逐渐变红了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2、设计实验证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材料:

茼蒿、自来水、红墨水

实验方法:

将茼蒿的茎段放入滴有红墨水的烧杯中,静置几分钟,观察茼蒿的茎横切面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茼蒿的茎逐渐变红,横切面有许多小红点

实验结论: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13、连线

 

第六课植物的繁殖

1、一粒种子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株,有些植物的叶片上又可以长出一棵新植株,这些植株经过生长发育又可产生新的后代。

2、繁殖月季的方法包括扦插、嫁接 和压条等。

3、很多植物依靠种子繁殖,也有一些植物可以依靠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4、发芽的马铃薯是不能食用的,但仍可用来繁殖后代。

5、植物的繁殖方式

剪下一小段月季枝条,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的月季植株

把一株月季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上,长成新的月季植株

将月季枝条的一段压入土中,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月季植株

扦插

嫁接

压条

分根

组织培养

6、写出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

大豆:

种子繁殖大蒜:

茎繁殖洋葱:

茎繁殖莲藕:

茎繁殖

马铃薯:

茎繁殖甘薯:

茎繁殖姜:

茎繁殖多肉:

叶繁殖

麻山药:

茎繁殖

 

第七课植物的一生

1、植物的生存时间有长有短,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

2、花生的果实喜欢在黑暗中生长。

花朵在地上授粉后,花基部会迅速伸长下垂,并且逐渐变硬,钻入土壤中,形成果实。

3、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充足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都是必需的。

4、花生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5、植物的一生一般都要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这一过程。

6、看图写出杏树的一生

第八课卵生与胎生

1、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得物种得以延续。

2、母鸡妈妈在巢中用体温孵蛋,大约21天左右,小鸡破而出。

养鸡场中利用孵化箱,模拟鸡巢中的孵化环境,温度控制在36℃—40℃范围内,小鸡也可以顺利孵化。

3、不是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在孵化的第5天左右用手电照蛋,能够看到明显胚胎的鸡蛋,才是能够孵化出小鸡的鸡蛋。

4、小鸡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相对湿度、通风换气等条件。

4、像小鸡这样,胚胎在卵中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卵生。

5、胚胎在妈妈身体里发育的生殖方式叫做胎生。

6、比较卵生和胎生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常见动物举例

青蛙、乌龟、蝴蝶、鸭子、鸡

猫、狗、兔子、蝙蝠、羊、牛

胚胎发育的位置

母体外发育

母体子宫

动物出生的方式

卵生

胎生

胚胎获取营养的来源

卵黄、蛋白

母体胎盘

7、有一种动物叫水螅。

当周围环境适宜时,它能长出与母体相似的小芽,小芽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一个新的、能独立生活的小水螅,这种繁殖方式叫做出芽生殖。

8、水螅的繁殖方式既不属于卵生也不属于胎生。

第九课

1、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3、蚕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食物、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4、蚕的一生

 

5、蜻蜓的一生

 

6、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四个阶段。

第十课我在长大

1、长大的标志不仅仅是身体外形上的长高、长大,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能也在不断增长,思想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人的一生经历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3、人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又通过养育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4、所有的生物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现象。

5、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一生所做的事也不相同。

但每种生物的生存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

6、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技能发展

技能

10个月

会说话

1岁

会走路

3岁

会背古诗

10岁

会做简单的家务

20岁

能参加社会活动

6、比较人、动物和植物的一生

生命周期的长短

一生要做的事

几十年

长大、学习······

十几年

看家护院、陪伴主人······

大树

几百年

生长、开花、结果······

 

第十一课呼吸

1、观察胸廓在呼吸时的变化

吸气时

呼气时

胸围

65厘米

71厘米

吸气时胸围增大,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围变小,胸廓收缩。

呼吸时,气体进出肺,使胸廓扩大和缩小。

2、实验探究一

烧杯A

烧杯B

实验过程

用气筒向烧杯A打气

用吸管向烧杯B吹气

实验现象

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了

实验结论

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3、实验探究二

广口瓶A

广口瓶B

实验过程

把点燃的木条放入收集的空气中

把点燃的木条放入收集的呼出气体中

实验现象

木条继续燃烧

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实验结论

呼吸时,吸入了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

4、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人体通过呼吸,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身体,同时排出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

氧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5、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6、

 

7、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人形管相当于气管和支气管,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

8、吸气时,膈肌向下移,胸腔向外扩张,,胸腔空间变大,肺扩张吸入空气;呼气时,膈肌向上移,胸腔向内收缩,,胸腔空间变小,肺收缩排出废气。

第十二课呼吸与健康

1、探究呼吸与运动的关系

提出的问题:

运动与呼吸有关系吗:

我的猜测:

运动与呼吸有关系。

运动剧烈,呼吸次数会增加。

实验方法:

测量平静时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快速跳绳1分钟,再次测量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

实验现象:

跳绳前

跳绳1分钟后

跳绳前后呼吸次数差

每分钟内呼吸次数

23

35

12

实验结论:

运动与呼吸有关系。

运动后呼吸加快。

2、运动后呼吸加快,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3、肺活量是指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气体的总量。

4、肺活量越大,肺供氧的能力越强。

5、科学锻炼,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肺活量,使呼吸系统更健康。

6、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通常由细菌或病毒侵染人体呼吸器官所引起,感冒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时散出的飞沫,都可能带有细菌或病毒。

我们应该不随地吐痰、出门戴口罩。

7、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8、香烟的烟雾中有很多化学物质,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

尼古丁能使人对香烟上瘾,焦油是一种致癌物质。

主动和被动吸烟对人体危害都很大,关爱呼吸系统健康,拒绝香烟的危害。

9、主动和被动吸烟对人体危害都很大。

8、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呼吸系统健康?

(1)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适当锻炼

(3)注意天气变化(4)不吸烟并拒绝二手烟

 

第十三课消化与吸收

1、食物在消化器官中被磨碎并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

2、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会穿过消化器官壁进入血液循环,被运往全身各处,这个过程叫做吸收。

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才能被身体利用。

3、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口腔是食物消化起始的地方,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唾液

6、成人的小肠长6米左右,大肠长1.5米左右。

7、写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7、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消化器官

作用

口腔

牙齿

初步磨碎食物

分泌唾液,初步磨碎食物,并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舌头

搅拌食物

唾液

湿润食物并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食道

将食物运送到胃

储存食物并进一步磨碎和消化,形成食糜

小肠

进一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大肠

吸收水分,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肛门

排出粪便

肝脏

分泌胆汁,帮助消化

胰腺

分泌胰液,帮助消化

第十四课消化与健康

1、牙齿是口腔消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

6岁之前长出的是乳牙,6—13岁乳牙会脱落,长出恒牙。

3、牙齿的作用:

门齿:

切割食物犬齿:

撕裂食物臼齿:

磨碎食物

4、龋齿是青少年常见的口腔疾病。

5、龋齿的形成:

细菌+糖=酸健康牙齿+酸=虫牙

6、正确刷牙的顺序:

 

7、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分析及建议

病人主要症状

病因分析

建议

每天大鱼大肉,喝很多酒,导致胃疼

酒精主要在胃部被吸收,喝酒对胃的伤害很大;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少饮酒或不饮酒,清淡饮食

打完球吃大量冷饮

冰淇淋、冰糕等冷饮温度太低,容易刺激肠胃,造成肠胃不适

多喝白开水,少吃或不吃冷饮,少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经常吃糖,牙齿出现黑洞,吃冷或热的食物,牙疼

牙齿里的细菌可使糖发酵分解、产酸,使牙齿遭到破坏,发生龋齿。

牙齿受损后对冷热刺激比较敏感,造成牙齿疼痛。

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尽量少吃或不吃糖,吃糖以后要尽快刷牙或漱口

8、保护消化系统的方法:

(1)细嚼慢咽

(2)多吃新鲜的蔬果,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4)不吃腐烂或不清洁的食物

(5)饮食清淡,少油少盐(6)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9、预防龋齿的方法:

(1)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少吃含糖高或刺激性的食物

(3)睡觉前不吃零食(4)定期检查牙齿

10、健康食谱

早餐:

一杯豆浆、2—3片面包、炒青菜、水果一个

午餐:

米饭、番茄炒蛋、香菇炒肉、清蒸鱼

晚餐:

馒头、紫菜蛋花汤、凉拌海带丝、腰果炒菜花、南瓜炖排骨

第十五课生态建筑

1、随着科技的发展,遮风挡雨和温暖舒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环保、节能、绿色成为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2、高效、环保、节能、绿色的建筑被称为“生态建筑”,是现代和未来高科技建筑的新样态。

3、上海世博中心设计建造了蔬菜屋顶花园、太阳能、雨水回收系统、节水器具和高效灌溉系统等,使世博中心成为世界文明的绿色场馆。

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著名的生态校园,屋顶的草坪使大楼冬暖夏凉,还能收集雨水用于灌溉。

5、设计学校生态建筑时,应注意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

6、植物平台可以让建筑环境优美。

7、粪便收集系统可以用来发电和做肥料。

8、比较生态建筑和普通建筑

普通建筑

生态建筑

环境保护

不考虑环保

绿色植物净化空气

节约能源

耗电耗能较高

节水节电,耗能较低

健康舒适

遮风挡雨,温暖舒适

绿色环保,健康舒适

空间使用

占地面积较大

节约空间

第十六课中国高铁

1、火车是我国人民外出旅行和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

2、20多年前,从石家庄乘火车到北京需要6个小时左右(火车行驶速度50—80千米/小时),现在仅需要1个多小时(火车行驶速度300—500千米/小时)。

3、中国高铁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这个世界。

4、优良的高铁性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

5、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范围

交通工具

常见速度范围

自行车

10—20千米/小时

汽车高速行驶

100—120千米/小时

第一代动车

200—250千米/小时

“和谐号”高铁

300—350千米/小时

飞机

600—900千米/小时

6、从安全、可靠、舒适、环保、服务等方面说一说高铁的特点

(1)信息化程度高,实时监控,安全系数比较高;

(2)自动化控制,速度快,正点率高,可全天候运营;

(3)减震隔音,没有摇晃感;

(4)座席宽敞,乘坐舒适方便,设有插座和USB接口;

(5)乘务员服务质量好,业务素质高。

7、高铁采用的先进技术

技术名称

图示

带来的便利

无砟轨道技术

列车运行平稳,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

动车组技术

多个车厢有动力,团结力量大,变速灵活,提高速度

火车制造技术

流线型设计,降低空气阻力,减轻列车自身重量,提高列车动力,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污染,节省能源

第十七课快递包裹

1、快递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流活动。

2、快递包裹一般包括揽收、分拣、运输、派送和签收等环节。

3、现代快递不断优化各个环节,不断采用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快递效率,方便的人们的生活。

4、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递模式不断更新。

大数据系统、无人机、无人车等技术让包裹能以更快的速度运抵千家万户。

5、与古代邮驿相比,现代快递有哪些优越性?

环节

古代邮驿

近代邮递

现代快递

快递的特点

揽收

人工揽收

邮箱

自主寄件

自主寄件,智能录入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分拣

无专门分拣

人工分拣

机器人分拣

机器人分拣,占地面积小,分拣效率高,可减少70%的人工工作量;降低物流成本。

运输

骑马

自行车

货车、飞机

交通工具升级,使运输速度大幅提升,全国范围3—5天即可送达

派送

······

人工派送

无人机派送

无人机运输,偏远地区的派件时效至少提高24小时。

签收

······

签名

快递签收机

快递签收机,条形码自动采集,记录签收人照片,快递丢失率降低。

第十八课我家的小菜园

(一)

1、阳台光照充足,是家庭种菜的好地方。

2、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地利用种植空间,可以解决阳台空间狭小的问题。

3、无土栽培不用天然土壤,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提供营养,蔬菜可以种在特制的管子中,种植密度大,节省空间。

4、阳台冬冷夏热,应选择种植耐热或耐寒性好的蔬菜;适合阳台种植的蔬菜还应具备生长周期短的特性。

第十九课我家的小菜园

(二)

1、搭建小菜园:

将种子播种在育苗盘中一搭建培养架→向水培架中加入营养液→将培育的蔬菜幼苗移入培养架。

2、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废材料制作育苗盘或搭建水培架,既环保又有创意。

3、菜园种植的蔬菜要经常观察、定期管理。

4、水、阳光、空气、温度等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