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5285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去年我们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武汉2049开展远景发展战略研究。

刚才,李晓江院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构想。

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和1000万武汉人民,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个发展战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从今天开始,我们集中三天时间,对武汉2049进行研讨,希望同志们畅所欲言,共同谋划好武汉的未来。

中规院对武汉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描绘,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令人向往,催人奋进。

描述武汉的未来,需要不断深化对城市的认知,把握城市的本质特征。

这个本质特征是城市之魂,只有抓住了这个魂,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持续发展,永葆繁荣,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我认为:

江汉汇流、三镇鼎立、湖泊密布,是武汉城市格局之魂。

大江穿城,龟蛇相望,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城,大开大合的城市格局世界少有;

166个湖泊和东西向山系镶嵌城中,云水相依,湖山相映,铺染城市底色。

独特的城市格局,是武汉个性魅力之所在。

面向未来,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围绕这一格局,充分展现武汉大江大湖大城的大气灵秀之美。

天元之位、九省通衢,是武汉城市区位之魂。

武汉居中独厚,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辐射八方。

以武汉为中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覆盖全国10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

优越的城市区位,是武汉发展之基。

城市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和不断突出这一优势。

大学生数量世界之最,科教实力雄厚,是武汉城市活力之魂。

目前,武汉在校大学生130万,数量居世界城市之首,青春活力涌动,朝气蓬勃。

为数众多的青年学子,是武汉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武汉的未来。

我们要呵护他们、留住他们、守望他们,让他们的青春在武汉的发展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城市精神之魂。

敢为人先,是武汉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特质的集中体现;

追求卓越,是号召、是引领,是倡导的一种作风,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我们要用这种精神引领未来,汇聚全市力量,推动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遥望2049,我们的心中充满美好憧憬:

届时的中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届时的中国中部,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将实现全面崛起,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的核心地带之一,成为连接国际、贯通全国的核心枢纽,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届时的武汉,将成为中国中部中心,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中国中部中心,是2049武汉城市目标之魂。

展望40年后的武汉:

——综合实力雄厚。

届时,武汉将产生万亿元的产业、一批千亿元的企业,出现具有全球控制力和话语权的企业集团。

“武汉造”恢复“汉阳造”历史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制造业中心,在全球制造体系中都有一席之地。

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国际会议、知名展会常年在汉举办,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将进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市民。

——科学技术发达。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全市发展,武大、华科大将跻身世界名校行列,武汉将聚集一批科学大师。

前沿科学在这里传播,创新资源在这里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在这里追逐科学梦想,一批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在这里产生,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企业家从这里走向世界。

——都市大气恢宏。

大江大湖大武汉,三镇展大城雄姿,新城显现代风范。

“铁水公空”通达九州、连接世界,成为祖国的立交桥。

城市疏密有致、功能完善,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建筑各得其所,城市特色鲜明、风格独具。

——生态环境优美。

长江东去、汉水西来,母亲河承载着城市的生命,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城水相融、水天一色,百里滨江如画,清明上河图处处可见。

龟蛇对峙,挺起城市的脊梁;

群山环抱,绵延城市的文脉。

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田野风光与都市景观相映成趣,人与自然乐得其所。

届时的武汉,水美、地绿、天蓝,城市安静、祥和、闲适。

——文化魅力彰显。

汉派文化与各国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既有楚风汉韵、京腔汉调、“汉秀”演艺,又有美国百老汇音乐、俄罗斯芭蕾舞、意大利时装等异国文化精粹;

既能品尝到热干面的香、鸭脖子的辣、莲藕汤的鲜,又能享受法国大餐、英国威士忌、日本料理等异国美食。

书店、剧场、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遍布全城,处处流淌着人文气息,润泽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置身现实生活,畅想美好未来,我们应有怎样的智慧情怀、时空视角?

我们怎样斟酌沉吟、深思熟虑,才能看清这缤纷的现实和迷离的未来?

我们既要从起点看终点,从现在展望40年后的武汉;

也要从终点看起点,把自己置身2049,回望今天的武汉。

既要从全国乃至全球看武汉,参与、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中三角城市群建设,寻求区域发展优势,更要向内使力,着眼自身问题的解决和自我的发展。

从大尺度的时空转换中,把握城市长远发展规律。

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基本理念,分析哪些因素会变、哪些不会变,在变与不变中弄清“不做什么”、“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包括“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留下什么”,体现的既是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更是长远意识、责任意识、历史意识,“不能断了子孙的粮”。

面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问题,面向2049,可以肯定,工业化、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日益重要,我们应有底线思维。

社会对大拆大建的诟病、城市建设的不可逆性、社会的快速变化等等,都不容我们在重大问题上犯错,也不容我们犹豫迟疑,我们应有长远意识。

对历史缺乏应有的尊重,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不断消失,就会迷失城市文化,中断城市记忆,我们决不能让城市无处安放平静的心灵,我们一定要留住城市根脉。

“要做什么”,包括“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体现的既是主动作为、机遇意识,更是担当意识、使命意识。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

国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已在担纲新一轮国家民族复兴重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未来40年将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武汉在国家发展格局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武汉的人口规模与结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产业总量与结构、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资源与生态环境、社会结构与文化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把握得好都是机遇,把握不好都是挑战。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点,每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做到审时度势,把握规律,顺势而为,避免错失良机。

下面,围绕“不做什么”、“要做什么”,我重点谈八个问题。

(一)关于人口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人是城市活力之源。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的问题都将是事关城市未来的核心战略问题。

城市人口多少为宜?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必然会有不同的答案。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毕竟人及人口数量等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有太多太多的关联。

我们要规划建设好城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口战略放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总体把握城市人口的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深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规模结构条件下人的需求,以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天,我们仅从城市地位、城市使命、城市目标这个角度来分析。

人口的不断集中和集聚,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趋势。

纵观中外城市,都是在人口集聚中走向繁荣,在人口凋敝中走向衰败。

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增加了,而经济社会走向凋敝的;

也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减少了,而经济社会走向繁荣的。

人们公认的世界城市,大东京集聚了3600多万人,占日本人口的30%,大巴黎、大伦敦、大纽约地区分别聚集了1100万人、1500万人、1900万人,分别占本国人口的17%、25%、6%。

而曾经的“汽车之都”底特律,60年前为185万人,目前锐减到71万人,与之相伴随的是城市衰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一批特大城市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就是全国人口快速向这些城市集中。

截至去年底,北京、上海、广州常住人口分别高达2069万人、2380万人、1300万人。

深圳30年间人口激增50倍,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大都市。

广州人口快速增长,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武汉,与之伴随的是经济总量超过武汉。

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特别强调人的城市化,要求着力解决城市化慢于工业化的问题。

可以预见,国家新一轮城市化将主要在资源承载能力相对较强、人口规模相对偏小的中西部地区展开。

国家多部重要发展规划,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在中部地区培育人口集聚和产业集中的载体。

因此,不论我们是否愿意,也不管我们主观态度如何,也不管城市病有多严重,人口向包括武汉在内的特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将难以改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课题。

未来武汉人口总量一定会增长,而且是较大幅度增长。

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其中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2亿,按照西方国家大都市区平均吸纳60%全国人口的规律,将有9亿人集聚在国内主要大都市区,这意味着每个大都市区人口都将过亿,而包括武汉在内的中三角地区,人口规模也将数以亿计。

届时,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都会超过2000万,有的甚至可能达到3000万。

这将是可预测的趋势。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有专家指出,从土地、环境、住房、交通、产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分析,1246万人将是武汉市2020年人口发展的警戒线。

我们作何选择?

如果按现有条件顺其自然,就得放弃中国中部中心、复兴大武汉的目标,甘做二类甚至三类城市。

显然,这是每一个热爱武汉的市民所不愿意的。

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握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和规律,未雨绸缪、主动作为、积极应对。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城市的空间布局上,在土地的综合利用上,在城市功能的改造提升上,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在规划、建设、管理特大城市的能力、理念上,认清人口增长这一趋势,超前谋划,积极应对,为未来人口增长留下空间。

要有效防止人口过度集聚。

面对城市人口可能快速增长的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尽早制定武汉人口发展政策,促进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一致,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人口政策、产业政策,既注重以人兴业,又注重以业控人,注意避免人口过快增长、过度集聚。

要大力引进年轻人和各类专业人士。

城市的活力不但来自于人口的集聚和集中,更来自于人口的合理构成和素质。

城市的年轻人越多,劳动力人口越多,城市越有活力;

城市的科技教育人才越多,外来人才越多,移民越多,国际人士越多,城市越有活力。

因此,我们不能保守封闭,不能本位主义,要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各种环境,张开双臂,拥抱欢迎年轻人、外地人、外国人,在武汉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百万在汉大学生是武汉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最有可能留在武汉的一群人。

海内外学子、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教师、医生、律师,都是武汉未来发展十分稀缺的资源,我们要用最好的政策、最优的环境,吸引他们、留住他们在汉创新创业,成就梦想。

(二)关于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城市长盛不衰的源泉。

一国科技的中心,一般也是创新的中心、产业的中心、经济的中心。

回顾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敦,到十九世纪后期德国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再到二十世纪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因为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机遇而先后崛起。

反之,谁在科技创新上保守,谁就会被无情地淘汰。

比如柯达错过了数码时代,诺基亚错过了智能机时代等而走向了衰落。

因此,当今城市的管理者在规划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时,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科技优势不是与生俱来的。

与交通区位、自然禀赋不一样,科技经过培育可以在一个区域集聚、快速发展,科技优势可以再造。

与其说科技成就一个城市,不如说是城市主动作为,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支持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我们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谋划武汉的未来发展,就要有重视科技发展的远见卓识,始终注重培育创新文化、支持科学研究、追赶科技前沿,让科技创新成为武汉最突出的城市特质。

努力建设世界闻名的大学之城。

历史反复证明,发展科技关键在教育、核心在人才。

培养人才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关键的是大学。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文明的园地、思想的载体、创新的基地。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立国之本、民族之魂。

“现代大学之母”德国洪堡大学,与黑格尔、普朗克、爱因斯坦、马克思等一批巨擘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被黑格尔评价为“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我们更要把大学作为城市的立城之基。

大学与城市血脉相连,共生共荣。

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城市基本上是一个同义词。

武汉有78所大学,有武大、华科大等一批著名学府,这其中哪怕只有一所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哈佛、麻省、牛津,武汉就理所当然成为世界知名城市。

我们希望与在汉大学一起携手努力,共同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支持都不过分。

只要是有利于大学发展的事,我们都要坚决去做;

只要是不利于大学发展的事,我们都坚决不做;

只要是妨碍大学发展的事,我们都要坚决反对。

我们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我们的大学。

如果全市人民都有这样的共识,武汉一定会前途远大。

努力追赶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科技发展是有周期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

如果我们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就可以实现跨越发展,迎头赶上先进城市。

我们要在一些有优势的领域,集中优势兵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重点攻关突破。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培育和聚集一批站在全球科技前沿的名家大师,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

努力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一流科技园区。

科技的创新与科技的运用从来是互相促进的。

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也可以反过来说,没有硅谷也不可能有斯坦福的今天。

科技经济“两张皮”,科技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十分重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特别要加快培育创新文化,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资源,为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要特别关注科技革命对全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

科技革命常常改变历史的走向。

人类社会的很多意外、甚至战争,都与科技密切相关。

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都是颠覆性的,也是最难以预测的。

三四十年前第一部个人电脑、个人手机出现时,我们何曾想到人类社会会发生如此深刻的巨变。

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后,总有一些时代的弄潮儿勇立潮头,抢占先机,引领时代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和产业界都在密切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要积极应对,超前谋划。

根据现有的信息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领域:

一是以页岩气、生物质能源、智能电网等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可能改变能源供给和利用方式;

二是以机器人、3D打印、数字制造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可能改变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

三是新一代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社会的流通方式、交易方式、金融模式乃至社会管理模式;

四是移动互联、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楼宇、数字家庭乃至智能城市等,将改变人类的出行、看病、居住生活方式。

我们要在这些领域见微知著,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超前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布局,率先探索使用。

我们绝不能被动保守、徘徊观望,哪怕稍有松懈,就会被世界远远地甩在后面。

(三)关于产业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没有产业的实力就没有城市的实力。

当前,武汉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面临发展不够和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多重任务。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始终把制造业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

无论城市处于工业化的何种阶段,也无论未来经济社会如何变化,制造业始终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安身立命之本。

现在我们有的同志认为,武汉的工业已有相当的规模和比重,今后应该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即使要发展工业,也要集中精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不能再搞了。

这种“去工业化”的观点,已经被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证明是错误的。

我们也不要担心制造业会不会被淘汰,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和夕阳的产品。

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可以做到永葆活力。

衣食住行是人类永恒的需求,也是永恒的产业。

事实上,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机遇、空间十分有限,竞争异常激烈,机会稍纵即逝。

一个城市要保持长久的繁荣,也必须要有多元的产业结构。

世界上没有一个特大中心城市是只有新兴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

比如,上海有造船、石化、钢铁、汽车等,北京有汽车、石化、轻工等,天津有石化、飞机、冶金、棉纺等。

瑞士、意大利等国至今还有很受消费者欢迎的传统手工业,成为奢侈品。

因此,在我们未来发展中,既要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要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调整振兴;

既要注重发展服务业,又要抓住制造业这一安身立命的基础。

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阶段演进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能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在工业化后期,在服务经济完全形成之前,会出现一个阶段工业比重高、另一个阶段服务业比重高交替出现,产业结构螺旋式演进的现象。

我们关键是要把握这个总体趋势,不能片面强调某个年份、某个阶段服务经济的比重。

我们要遵循服务业发展规律,适时推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金融等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服务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有针对性的社会环境、产业政策和文化氛围,这是我们面临的更大课题。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孕育出一批可以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后进城市要把握这样的机遇。

我们要依托武汉不断积累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同时希望能从东风、烽火、凯迪、人福等企业中诞生世界级行业领军者,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产业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产业发展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

尤其是对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坚决改造或关停,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坚决关闭,对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上。

(四)关于交通

交通对城市的兴衰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乎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是交通枢纽。

世界上也有一些城市,因为交通方式变革,而被边缘化,甚至走向衰落。

历史上,汉口因水运而兴,成就了四大名镇之一的美名;

上世纪初,武汉又兼得铁路之便,成为近代工商业文明的发祥地。

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随着我国现代远洋运输和高速公路、航空的快速发展,武汉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下滑,与之相伴的是城市地位的下降。

当前,改革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启动内需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与沿海地区差距缩小,我国的对外交通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全国的交通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长江与汉江在这里交汇,中国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在这里交汇,完全有条件成为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再现“九省通衢”的辉煌。

首要任务是提升武汉在全国交通体系中的地位。

从地理上看,武汉之于中国,相当于芝加哥之于北美、法兰克福之于欧洲,交通地位一定是全国性的、枢纽性的。

如果武汉不能成为全国交通枢纽,就是我们作为不够,对不住武汉这座城市。

我们一定要发挥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综合施策,把武汉建设成为集铁水公空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航空方面,我们要加快建设T3航站楼,适时启动建设第二机场,努力建设中国中部门户机场。

在水运方面,我们要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促进铁水联运,连接长江上下游,打通中国近海和西太平洋近洋港口通道。

在铁路方面,规划建设东南、西北方向的高速铁路客运通道,形成“米字型”高铁网络,成为中国“高铁之心”。

高速公路也要进一步加宽、加密,完善网络,提高通行能力。

要着力破解市内交通出行难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通需求将成倍增长,对交通快捷、方便、舒适等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解决交通问题,将是中国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现在,我们对大城市的交通理念,基本上还停留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认知水平上,如果没有大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和出行方式的改变,交通难题将难以破解。

地铁是已知的在大城市最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

我们要加快发展以地铁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地铁城市”。

随着城市拆迁难度提高、成本加大,我们要把道路建设重点转移到地下,加大地下交通发展力度,形成地下交通网,把部分车流引入地下。

城市快速路网、环线、放射线是已知公认提高小汽车出行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们要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环线、过江通道和快速路建设。

立体交通、慢行交通(自行车、步行)、发达的微循环路网、人车分流已被证明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既要为车建路,更要为人让路。

要建立完善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和人性化的步行通道,把街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