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543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docx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陶瓷产业是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相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

随着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陶瓷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为振兴我市陶瓷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加快我市陶瓷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结合玉溪实际,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 充分认识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陶瓷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对外交往的文化符号和代名词。

陶瓷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伟大的创新精神,更彰显着地域文明的深厚底蕴。

充分发掘、利用玉溪陶瓷文化,振兴玉溪陶瓷业,有利于弘扬玉溪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又一张玉溪文化名片;有利于优化玉溪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特色县域经济。

  

  作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溪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新石器时代,玉溪就有人类使用陶器的痕迹。

玉溪窑源于宋,盛于元明,止于清,约有600多年历史,是明代除景德镇以外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华宁陶历经明、清的兴盛和建国后的发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艺技术,以其绿白釉为代表的各类陶器造型丰富,工艺精湛,器质细腻,釉色斑斓;易门陶瓷烧制也已有300多年历史。

受多种原因影响,清末以后玉溪陶瓷产业影响力逐步衰减。

近年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虽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产业分散、总量偏小,档次较低、品种单一,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资源消耗大、创新能力弱,高端人才匮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玉溪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

但我们也应看到,玉溪陶瓷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和机遇:

一是陶瓷产业发达地区普遍的资源枯竭趋势带来的后发资源优势明显;二是昆玉红旅游文化经济带建设和工艺美术品消费时代来临带来的公众对工艺美术品需求的扩大;三是城镇化带来的工业陶瓷需求的巨大市场空间;四是六百多年陶瓷发展史带来的陶瓷文化积淀、技术人才与经验的积累优势;五是桥头堡建设、滇中经济区建设带来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型发展战略机遇。

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玉溪陶瓷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发展,为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工业强市和文化旅游兴市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原料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支撑、文化为灵魂,树品牌、强品质、扩产能,统筹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做强做大玉溪陶瓷产业,使陶瓷产业成为树立玉溪文化形象、优化经济结构、吸纳剩余劳动力、涵盖二三次产业的特色产业。

  

  

(二)总体思路  

  紧紧抓住“东瓷西进”的机遇,以玉溪窑青花瓷为整体核心文化标识,以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卫浴陶瓷和功能陶瓷为产业发展方向。

以艺术陶瓷重塑玉溪陶瓷形象、再造玉溪文化形象,打造玉溪又一张文化名片;以工业陶瓷增强产业实力,扩大玉溪陶瓷产业影响力。

以人才、工艺、科技、品质、品位为控制点,实施四大战略:

依靠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发展战略,依托龙头企业实现品牌发展战略,依托大项目实现融合发展战略,依托科技支撑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促进工业陶瓷和艺术陶瓷、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按照“引进一批、扶持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总抓手,以建立完备的产业链条为导向,紧紧围绕影响陶瓷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玉溪陶瓷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质优良、品牌突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把玉溪建设成为云南最大的陶瓷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陶瓷创意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工业基地、面向南亚和东南亚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

  

2、 结构目标:

形成涵盖陶瓷文化旅游-会展-研发设计-原辅料-陶瓷机械-陶瓷化工-陶瓷产品生产-物流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相互配套、融合发展的现代陶瓷产业链,形成高中端建筑陶瓷、卫浴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包装陶瓷、特种陶瓷和陶瓷文化创意及陶瓷旅游文化的产业格局;建成“五个区域性基地”(陶瓷装备、建筑卫生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化工色釉料)和“五个区域性中心”(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会展商务、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打造玉溪“西部陶瓷之乡”文化名片。

  

3、 总量目标:

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市陶瓷产业规模产值力争实现70亿元以上目标,玉溪陶瓷文化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陶瓷文化创意和陶瓷旅游文化产业较快发展,陶瓷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 产业布局和重点环节  

  

(一)产业布局  

  结合玉溪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分布特点,以红塔区、华宁县、易门县为主体,规划建设三个区域性陶瓷产业园区:

  

1、 建设玉溪陶瓷艺术创意园。

依托玉溪窑厚重的历史文化,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地理优势和交通节点优势,以玉溪窑精品青花瓷和艺术创意陶瓷为方向,以打造高端包装用瓷、精品艺术陶瓷为目标,逐步形成集艺术展示、陶瓷鉴赏、观光休闲、互动体验、购物娱乐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创意园区。

  

2、 建设华宁陶瓷产业园。

以华宁陶为统一标识,以艺术精品和实用产品为目标,规划建设陶文化产业园区和陶瓷工业园区。

陶文化产业园区以华宁现有工艺陶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依托,以工艺美术陶为方向,规划建设华宁陶文化产业基地、云南工艺美术陶瓷交易中心、陶乡旅游文化一条街、陶文化旅游小镇、陶瓷精品街区等,逐步形成省内最大的工艺美术陶生产集聚地和交易中心;华宁陶工业园区要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手段,以高中档卫浴陶瓷生产为主要方向,同时整合“泉乡文化”资源、“桔乡文化”资源,精心设计休闲旅游文化线路和文化活动,打响“三乡”文化品牌,最终形成以陶文化为核心的独具华宁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

  

3、 建设易门陶瓷工业园区。

以易门现有陶瓷工业为基础,以建筑陶瓷和功能陶瓷为主体。

一方面采取重点招商、招重点商的选择式招商方式,对现有建筑陶瓷提档升级,并规划建设西南建筑陶瓷交易中心、云南省陶瓷检测中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科技优势、政策优势、区域位置优势,瞄准陶瓷产业前沿方向,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争在超导陶瓷、敏感陶瓷、电容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等功能陶瓷方面突破并发展壮大,同时整合水城文化、菌乡文化、红色文化、滇铜文化等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发展上,要特别注重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基于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能耗和污染、增强陶瓷材料的使用效能、合理利用陶瓷废料的发展理念,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最大限度的减少陶瓷材料的环境负荷,减少环境压力,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保持资源平衡、能源平衡和环境平衡,建设环境协调性陶瓷产业。

  

  在园区的规划建设上,要特别注重陶瓷产业链延伸,留足发展的空间和余地,形成工、商、贸为一体产业集群区,兼具文化旅游良好互动发展。

  

  

(二)重点环节  

1、 编制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在充分分析全国陶瓷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滇中经济区建设、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和玉溪实际,制定玉溪陶瓷产业五年和十年发展规划,明确玉溪陶瓷产业发展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重点、空间布局、时序布局、实现路径、生态保护等。

  

2、 着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和旅游文化产业  

  鼓励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发高附加值的瓷文化创意产品,打造玉溪瓷文化品牌。

鼓励陶瓷工艺大师加强艺术创新创作,支持大师参加各类陶瓷设计大赛、艺术作品展等;鼓励企业与大师共建研发创意中心,吸引一批全国知名的陶瓷艺术大师到玉溪设立工作室,提高陶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实现艺术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路子,形成名家汇聚、名作荟萃、名人辈出的生动局面,提升玉溪陶瓷文化影响力;推动陶瓷企业广泛开展工业创意设计,拓宽工艺美术陶瓷应用范围,将各种文化、科技元素融入陶瓷工艺中,创新产品结构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玉溪陶瓷艺术创意园、华宁陶瓷产业园、易门陶瓷工业园,结合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扶持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陶瓷旅游文化景点,发展陶瓷旅游、陶瓷文化、陶瓷会展、陶瓷物流等相关产业。

  

3、 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陶瓷产业园区为载体,引进一批陶瓷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品牌,促进玉溪陶瓷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跨越发展;加强项目策划生成,重点围绕原料生产、机械设备、产品设计、窑炉设计、陶瓷化工、现代物流等环节生成项目,强化项目招商,努力填补陶瓷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以“转型、提档、改造、升级”为抓手,重点培育一批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品牌卓著、个性化强的本土龙头企业。

  

4、 着力建设完善的原料保障体系  

  严格陶土资源管理,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集约经营、持续发展的目的。

对全市陶土资源进行科学勘探、评估,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区域、分类别、分品位、分阶段地进行开采,并根据主产区布局合理设置采矿权;采矿权通过招拍挂公开出让,严惩无证开采;采矿权设置要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规模开采、安全开采、环保开采;鼓励和支持专业化陶土原料开采和加工企业,鼓励陶瓷企业和原料开采加工企业跨区域利用其他地区和国外陶土资源,推进我市陶瓷业可持续发展。

各县区要制定《陶土资源保护与开发计划》,划定陶土资源保护区域,统筹管理、有序开采、有偿使用,切实保护玉溪陶土资源,为加快玉溪陶瓷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玉溪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 着力建设雄厚的技术支撑体系  

  支持建立陶瓷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质量监督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陶瓷行业提供各种技术援助、技术咨询、行业检测和专业测试等服务;引导和鼓励陶瓷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重点突破功能陶瓷、特种陶瓷、陶瓷烧成技术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修订工作,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组织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省内外大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实现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系列化和高档化;鼓励建筑陶瓷、卫浴陶瓷和日用陶瓷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改造传统生产设备流程,加快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改造,优先选用无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型原料和配方,推行干法生产工艺和低温快烧技术,推广自动注浆、滚压成型、自动施釉及喷墨、印花、微波烧成等先进设备及技术,推进陶瓷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协调型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企业自愿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机制,加强陶瓷生产“三废”(废物、废气、废水)综合回收循环利用工艺研究,培育一批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鼓励工艺陶瓷企业结合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引进使用先进的燃气窑炉,逐步淘汰煤窑等落后设备,配套引进资源综合回收、自动控温等先进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和能耗,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和绿色发展。

  

6、 着力建设知名品牌体系  

  加强品牌建设力度,建设一个包括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名品、名人、名企的品牌体系。

申报玉溪陶瓷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打造玉溪陶瓷品牌商标,实施“玉溪陶瓷”商标使用许可管理制度,提升玉溪陶瓷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实施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引导企业按照“名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区域品牌”思路,借助各种高端平台,强化品牌展示,释放品牌效应,推动产品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引导企业统一推广“玉溪陶瓷”区域品牌和使用玉溪陶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产品,提高玉溪陶瓷产业竞争力;制定品牌激励制度,鼓励陶瓷企业争创自主品牌;引导陶瓷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并实施专利技术;加大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宣传力度,支持和培育企业争创云南名牌产品,支持企业采取上网、参展、开展产品地理标识认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知名度。

  

7、 着力建设市场体系  

  引导企业制定和建立陶瓷生产标准体系,建立包括陶土配比、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监控体系,鼓励陶瓷企业通过ISO9000或GB/T19000认证、日用陶的双绿色品质(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环境标志产品/GCP)认证,创建“绿色保护标志”、“绿色建材产品”,提高玉溪陶瓷工艺水平和质量水平;制定《陶瓷行业自律公约》、《陶瓷产业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全面加强玉溪陶瓷产业质量监管、产品保护、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建设云南省陶瓷博物馆、云南省工艺美术陶瓷展览和交易中心、云南省建筑陶瓷和卫浴陶瓷专业市场,定期举办陶瓷文化宣传、陶瓷产品宣传推广的大型活动,使之成为云南陶瓷集中宣传展示的窗口,连接市场和陶瓷企业的桥梁和纽带;组织陶瓷企业参加南博会、文博会、泛亚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国西部博览会等知名展会,扩大玉溪陶知名度和覆盖面,开拓东盟、南亚等新兴市场;引导企业联合建立专业营销队伍,多方开拓市场;鼓励工艺美术陶瓷企业加大高级酒店用瓷、个性化用瓷、礼品瓷等市场占领;鼓励陶瓷企业投入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销售,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引导企业开拓旅游商品市场,建立幅射全省景区(点)的旅游纪念品营销网络,提升旅游陶瓷生产与销售总量。

  

8、 着力建设完善的人才体系  

  制定陶瓷产业人才培养中长期计划,依托玉溪师院、玉溪技师学院、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发展陶瓷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支持和鼓励企业引进工艺大师、陶瓷行业专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鼓励企业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通过举办陶艺大赛、委托培养人才、办培训班等方式,培养陶瓷产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本土“工艺大师”培养力度,鼓励支持陶瓷工艺者参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师”,推动大师队伍不断壮大;继续举办市级民族民间工艺师评选命名活动,鼓励更多工艺美术人才的涌现;制定民族民间工艺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政府扶持补贴政策,加大对民族民间工艺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宣传,形成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良好氛围。

  

四、 政策措施  

  

(一)大力营造陶瓷文化氛围  

1、 加强玉溪陶瓷文化研究,发掘提炼玉溪陶瓷文化内涵,注重提高玉溪陶瓷文化含量,为玉溪陶瓷植入“文化芯片”,增强玉溪陶瓷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古窑址保护,规划建设陶瓷博物馆,举办陶瓷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营造玉溪陶瓷文化氛围,把玉溪陶瓷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融入城镇化建设、融入经济发展、融入文化教育,增强玉溪人民文化自信、自强和自豪感。

  

2、 加强玉溪陶瓷宣传和推介。

策划玉溪陶瓷整体形象宣传推广计划,多渠道、多途径、多地点宣传方式对玉溪陶瓷文化进行整体宣传、整体营销,扩大玉溪陶瓷知名度,重塑“玉溪陶瓷”品牌。

  

  

(二)加强财税政策支持  

3、 从2019年起,市政府每年新增设立1000万元市级陶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原料基地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名人名牌名企名品建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支持陶瓷产业建设和发展,鼓励和支持相关县区设立陶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4、 支持园区发展、集群发展,在陶瓷主产地附近,规划建设陶瓷产业园区和陶瓷产业基地。

红塔区、易门县、华宁县等县区要制定支持陶瓷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陶瓷企业入驻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陶瓷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集聚发展,打造西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陶瓷产业基地。

  

5、 加大政府对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力度。

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陶瓷科研院所进驻产业园区,设立研发中心或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

对经认定的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鉴定中心,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6、 设立陶瓷科技创新奖,作为市科学技术奖的特设奖项,以鼓励在陶瓷新品种、新工艺、新器型、新装饰、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科研优秀成果,该奖每年评一次。

  

7、 积极支持陶瓷企业发展,对陶瓷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减免扶持。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8、 鼓励、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进入玉溪陶瓷行业。

对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或500万美元以上的陶瓷产业项目,按照最优惠原则,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给予重点支持;对新落户陶瓷产业园区的项目,提供包括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核准或备案、土地、环评、股权代办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对项目办理过程的代理和行政服务等实行全免费;对引资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玉发〔2019〕1号),按实际投资完成任务数由市政府给予项目引进方奖励。

  

9、 制定重点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陶瓷企业兼并整合、做大做强。

鼓励有条件的陶瓷企业上市融资。

对挂牌上市的企业由市政府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

  

10、 对新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需要使用建设用地的,按照土地管理有关政策给予优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11、 支持工艺大师、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带项目、资金、技术来玉溪创业,对领军人才或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和扶持。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2、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优质客户的金融服务,主动为优质客户评级授信,支持陶瓷企业树立诚信形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13、 建立和完善信贷担保机制,促进陶瓷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对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和生产性新建、扩建项目贷款,给予优先支持,实行优惠利率。

建立和完善担保机制,运用企业互保联保,实行手续简便和方式灵活的专项小额贷款等形式,采取经法律确认的个人生产资料和财产所有权、使用权以及知识产权进行抵押的办法,解决陶瓷企业贷款难问题。

  

五、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加快陶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陶瓷产业发展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研究制定相关对策措施,协调、指导和服务。

  

  

(二)明确部门职责。

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和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好。

  

  (三)扶持行业协会。

健全陶瓷行业协会市场协调、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服务会员企业等职能。

提高行业统一协调、民主协商、自律发展的能力;规范市场行为,杜绝恶性竞争,维护同业利益,确保市场开放、有序发展。

      

  (四)严格绩效考核。

制定陶瓷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对市直和县(区)有关单位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