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553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NAS高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核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10的要求结合检测中心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做出了《公正声明》,并制定了相应的《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反对商业贿赂控制程序》。

填表说明:

1.“自查结果说明”栏能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2.本核查表只针对CNAS-CL01制订,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能用说明的核查情况请填写在相应的核查表中。

4.1.3

不论实验中心的工作是在固定设施内进行,还是在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者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其组织和运作是否按实验中心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

《质量管理手册》KG/QM004-2014/4.1组织/4.6.5;

4.6.10

《检测结果的质量与控制程序》KG/PD030-2014

现在的检测活动是在固定的设施里进行的,没有移动的设施。

组织运作按照实验中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

4.1.4.

若实验中心的母体不是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组织,是否明确了该组织中涉及或影响实验中心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关键人员的职责,以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组织/3.6组织结构;

3.8主要人员职责

检测中心外部组织机构图对外部的分工进行了明确,检测中心独立进行检测。

明确了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不承担检测以外的工作。

注:

参考CNAS-CL01:

2006准则4.1.4.注1,注2。

4.1.5

实验中心是否:

a)有管理和技术人员,不考虑他们的其他职责,

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包括实施、

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识别偏离管理体系或偏离检测/校准工作程序情况,并能采取措施预防或尽可能减少这类偏离?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3.8职责和权限

检测中心通过对体系文件宣贯,各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权利。

各检测中心配备监督人员对检测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具体根据《检测结果的质量与控制程序》进行。

b)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免受任何可能对他

们的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3.2/3.5公正性说明;

3.6组织

《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反对商业贿赂控制程序》KG/PD001-2014

检测中心员工按照《公正性声明》进行检测活动,具体按照《公正性保证程序》执行。

c)有政策和程序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包括电子储

存、传输结果和所有权得到保护?

《质量管理手册》KG/QM005-2014公正声明

《公司机密、客户机密与专有权保护程序》KG/PD002-2014

检测中心全体人员严格保守客户的机密信息,具体按照《公司机密、客户机密与专有权保护程序》执行。

d)有政策和程序以避免实验中心卷入任何可能会降

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的活动?

《公司机密、客户机密与专有权保护程序》KG/PD002-2014《检测结果的质量与控制程序》KG/PD030-2014

检测中心做出了《公正性声明》,并且制定了《公正性管理程序》和《质量监督工作程序》,确保公正性的执行。

e)确定实验中心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其在母体组织

中的地位,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此内容亦可用组织机构图表明)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3.6/3.7组织机构图

组织机构图对检测中心的组织和管理机构有详细的体现,包括实验中心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间的关系。

f)明确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

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质量管理手册》KG/QM11-2014/3.8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及任职条件,3.9检测中心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

《质量管理手册》定义了所有从事检测活动人员、监督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

g)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

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的监督?

《质量管理手册》KG/QM11-2014/3.8.9监督人员;

KG/PD012-2014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KG/PD018-2014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

监督人员和检测中心负责对检测人员进行监督。

h)有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提供确保

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

《质量管理手册》KG/QM027-2014人员/

KG/QM011-2014组织/KG/QM028-2014设施和环境条件/KG/PD018-2014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

检测中心任命了2名技术负责人(其中1名为技术主管),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全面的技术运作,以及确保所需的资源。

i)指定一名人员作为质量主管(或别的称谓,其

可能还有何其它职务和责任),明确其责任和权力,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与质量相关的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遵循;

其能有直接渠道与对决定实验中心政策和资源的最高管理者有直接的渠道?

《质量管理手册》KG/QM027-2014人员/KG/QM011-2014组织/KG/PD018-2014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

检测中心任命了1名质量负责人,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体系的管理和改进,可以随时直接与中心主任进行沟通。

j)指定关键管理人员(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

和质量经理等)的代理人?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组织/KG/QM042-2014关键管理人员代理人委派一览表

检测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中心负责人、均有相应代理人,确保体系运作。

k)确保实验中心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

须性,了解管理体系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组织/3.9检测中心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3.8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及任职条件/KG/MP-04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检测中心对管理体系进行了宣贯,确保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并制定了《信息交流控制程序》,保证内部的沟通。

2006准则4.1.5.注。

4.1.6

最高管理者是否能确保在实验中心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组织/3.8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及任职条件/KG/MP-04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检测中心主要以会议、内部网络、书面文件及布告栏等方式进行内部沟通,并执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4.2管理体系

4.2.1

实验中心是否已建立、实施并维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1.目的

本检测中心按照CNAS-CL01:

2006的要求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

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是否适当程度地文件化,以达到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质量所需的程度?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6.管理体系的文件构成

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次:

《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报告。

体系文件是否使相关人员知悉、理解、可得到并执行?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7.管理体系的运行;

KG/QM036-2014实验中心管理体系运行图

本检测中心所有的管理体系文件都发放到了相应的部门和岗位,并进行了培训、考核。

4.2.2

实验中心是否在质量手册中明确阐明了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声明?

《质量管理手册》KG/QM006-201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本检测中心制定了“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服务规范”的质量方针,并做出了解释,制定了质量目标。

是否制定了总体目标并在管理评审时加以评审?

质量方针声明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并包括下列内容:

《质量管理手册》KG/QM006-201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4.2管理体系/KG/PD017-2014

《管理评审程序》

本检测中心制定的质量目标:

检测报告差错为零;

客户投诉率:

≤1%;

客户满意度:

≥90%。

由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后进行了颁布,在2014年12月18日的管理评审中进行了评审。

a)实验中心管理层关于为客户服务的良好职业行为

和为客户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质量的承诺?

《质量管理手册》KG/QM005-2014公正性声明;

KG/QM006-201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KG/PD001-2014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反对商业贿赂控制程序

检测中心发布了《公正性声明》并明确了质量承诺。

b)有关管理层对实验中心提供的服务标准的声明?

《质量管理手册》KG/QM006-2014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检测中心在质量承诺中明确了相应的服务标准。

c)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体系的目的?

检测中心制定了质量方针,并明确提出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d)实验中心所有与检测和校准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

与之相关的质量文件,并在工作中执行这些政

策和程序?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3.职责;

通过宣贯和培训的方式使人员熟悉管理体系文件,并通过监督、管理确保执行。

e)实验中心管理层对遵守CNAS-CL01:

2006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质量管理手册》KG/QM020-2014改进

KG/QM012-2014管理体系;

KG/PD013-2014纠正措施程序;

KG/PD014-2014预防措施程序

管理层对体系的改进提供相应资源,遵守质量承诺,确保体系的不断改进。

2006准则4.2.2.注。

4.2.3

最高管理者是否提供了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KG/PD013-2014纠正措施程序;

检测中心主任通过内审、管理评审、质量控制分析、能力验证活动以及持续改进提供相应的资源。

4.2.4

最高管理者是否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7.3/7.4;

KG/PD011-2014服务客户及投诉处理程序;

KG/PD012-2014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检测中心采用会议、邮件等多种沟通方式将重要性传达到组织。

4.2.5

质量手册是否包括或指明了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中所用文件的架构?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2-2014管理体系/6管理体系的文件构成;

《质量管理手册》中阐述了程序文件、作业规程、记录及报告等体系文件的结构。

4.2.6

质量手册是否明确了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包括他们确保遵循CNAS-CL01:

2006的责任?

《质量管理手册》KG/QM027-2014人员/4.1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1-2014组织/3.8.2质量负责人职责;

3.8.3技术负责人职责

按照CNAS-CL01:

2006对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作用和责任进行了明确。

4.2.7

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最高管理者是否能确保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KG/PD012-2014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由质量负责人对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4.3文件控制

4.3.1

总则

实验中心是否建立并保持有关程序,以控制构成其管理体系的所有(内部制订或来自外部的)文件?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3;

KG/PD003-2014文件控制程序

检测中心对内部制定的和外来的对工作质量有影响的文件建立文件化程序进行控制,保证管理体系有效性。

实验中心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对所有体系文件管理。

2006准则4.3.1.注1,注2。

4.3.2

4.3.2.1

文件批准和发布

作为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发给实验中心人员的所有文件,在发布之前是否由授权人员审查并批准使用?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控制要求;

检测中心所有管理体系文件发布前,均须由质量负责人或者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中心主任批准。

是否建立了以识别管理体系中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和分发的控制清单或等同的文件控制程序,并可随时得到、查阅,以防止使用无效和/或作废的文件?

综合管理室建立《受控文件清单》和《文件控制程序》,并作好文件的发放、更换、回收等记录,防止使用无效(或)作废的文件,分发到各个部门。

当前暂无作废文件。

4.3.2.2

所用程序是否确保:

a)在对实验中心有效运行起重要作有的作业场所,

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授权版本?

所有岗位都已得到相应的最新版本文件。

b)是否对文件进行定期审查和必须时进行修订,

以确保持续适用和满足使用的要求?

已定期审查文件,必须时进行修订,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满足使用的要求,并填写了记录。

修改的文件发行前需经审核和批准。

c)无效或作废的文件是否及时从所有使用或分发

处撤除,或用其它方法保证防止误用?

检测中心及时撤除所有无效或作废文件,防止误用,并加盖作废章。

d)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作废文件,是否有适当的标记?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1.3

出于法律或知识保存目的而保留的作废文件,均加盖作废保留章。

4.3.2.3

实验中心制订的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有唯一性标识?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4.3文件控制/5.2.1;

检测中心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示。

该标识是否包括发布日期和/或修订标识、页号、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和发布机构?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2.1;

文件格式包括发布日期和/或修订标识、页号、总页数或表示文件结束的标记和发布机构文件。

4.3.3

4.3.3.1

文件变更

除非另有特别指定,文件的变更是否由原审查责任人进行审查和批准?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3.2

文件变更由原审批人负责审查和批准。

被指定的人员是否能获得进行审查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3.2

当指定其他人员审批时,被指定人员能获得进行审查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

4.3.3.2

如果可行的话,更改的或新的内容是否在文件或适当的附件中标明?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3.4

修改的内容有清晰的标注、签名缩写。

4.3.3.3

如果实验中心的文件控制系统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手写修改文件,是否确定了此类修改的程序和权限?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3.2;

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允许在文件再版之前对文件进行手写修改,文件的变更应由原审查责任人进行审查和批准,当指定其他人员审批时,被指定人员应获得进行审查和批准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合同有规定时,文件的更改需征得客户的同意或确认。

手写修改的文件,其修改处是否有清晰的标注、签名并注明更改日期?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4.3文件控制/4.5

《文件控制程序》KG/PD003-2014

修改之处有清晰的标注、签名缩写并注明日期。

手写修改的文件是否尽可能快地正式发布?

执行《文件控制程序》,修订的文件尽可能快地正式发布。

4.3.3.4

是否制订了程序,描述保存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文件如何进行更改和控制?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3-2014/文件控制5.3.6

《数据控制程序》KG/PD023-2014

制定并按照《数据控制程序》对保存在计算机内的文件进行更改和控制。

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4.1

实验中心是否建立和保持其程序,以评审检测和/或校准的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KG/PD004-2014

检测中心建立了《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作为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准则。

该程序是否确保:

a)包括所用方法在内的要求是否被充分地明确、

文件化并易于理解?

(见CNAS-CL01:

20065.4.2)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1

KG/PD00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

KG/PD021-2014检测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中心指定人员依据客户的要求,查找有关资料,编制检测方法。

确保双方理解。

b)实验中心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2.2;

检测中心在受理客户的各种业务时,对客户的要求、标书和合同均进行评审,确保能全面履行,满足客户要求。

c)选择适当的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以满足客户要求?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2.3;

KG/PD021-2014《检测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人员按照《检测方法确认程序》,根据业务和样品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检测方法,优先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分布的方法,开展检测工作。

d)工作开始前,实验中心和客户对要求、标书与合同之间的任何差异是否均已解决,每份合同是否均能得到实验中心和客户双方的接受?

检测中心制定测试方案与客户一同评审。

确保双方都能接受。

2006准则4.4.1.注1,注2,注3。

4.4.2

是否保存评审的记录,包括任何重大变化的记录?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3

包括具有任何重大变化在内的评审记录以及合同执行期间和客户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由综合管理室负责存档保存。

是否有在合同执行期间,与客户进行的关于客户要求或工作结果的相关讨论的记录并保存?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2

在执行合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沟通的有关记录由综合管理室进行保存。

2006准则4.4.2.注。

4.4.3

评审是否包括实验中心分包的任何工作?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4

合同评审的内容包括被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

检测中心暂无分包工作。

4.4.4.

对合同的任何偏离是否均通知了客户?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5

KG/PD00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5.4/5.5

合同偏离都由综合管理室通知客户。

必须得到客户的同意,具体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进行。

4.4.5

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是否重新进行合同评审?

合同修改内容是否通知到所有受影响的人员?

《质量管理手册》KG/QM01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4.6

KG/PD004-2014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5.4

合同签订后,如在工作中发现合同需要修改,必须重新进行评审,并将修改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