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5885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部编版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4.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人文主题

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日月潭的美,激发对日月潭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的词句。

2.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按要求完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画出生字词,并且多读几遍。

课时目标

1.认识“潭、湾”等10个生字,会写“湾、名、胜、迹、央”5个字。

2.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3个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及名字的来历。

4.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题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黄山奇石的神奇和有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台湾省,去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认识“潭”字。

讲解:

这个字与水有关,是指深的水池。

再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古诗“桃花潭水深千尺”,进一步理解字义。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停顿。

2.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学生把字音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三、学习第1自然段,随文识字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教师相机纠错或范读,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2.认识“湾、湖、绕、茂、盛、围、胜”7个生字。

(1)认识“湾、湖”。

出示句子: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引导学生认读“湾、湖”。

帮助学生了解“湾、湖、潭”的意思都与水有关,“湾”指的是水流弯曲的地方;“湖”指的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湖?

学生自由交流。

(2)认识“绕、茂、盛、围、胜”5个生字。

①指导学生读词语“环绕”,再读准“绕”的字音,引导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生字,与“晓、浇”区别形近字。

②指导学生读“茂盛”这个词语,出示树木茂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指导学生读准“周围”,试着用“周围”来说一句话,理解“周围”就是四周的意思。

④指导学生读“名胜古迹”这个词语,用“胜”组词,如:

胜利、取胜,理解“胜”有赢的意思,反义词是“输”;在“名胜古迹”这个词语中指的是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⑤指导学生读句子: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本茂盛、周围、名胜古迹”的意思。

3.请学生再读第1自然段,思考:

第1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预设:

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

板书:

位置、环境。

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提示:

第1自然段中的“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要重读,语速稍慢,表现出景区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美。

四、学习第2自然段,随文识字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教师相机纠错或范读。

2.认识“央、岛”2个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词语“中央”,可以用换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用“中”替换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央”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词语“小岛”,将“岛”和“鸟”字区别字形,引导记忆。

出示台湾岛图片、海南岛图片,请学生说说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叫做“岛”。

3.再读第2自然段。

提出要求: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一画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写了什么。

读了第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第2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4.出示句子: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点拨:

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我们都很熟悉,看看图片,你觉得作者这样形容日月潭的形状准确吗?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日月潭的形状美。

5.提问:

这个潭为什么叫日月潭?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6.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提示词,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词背诵。

日月潭很(  ),湖水(  )。

湖(  )有个(  )的小岛,把湖水(  ),北边像(  ),叫(  );南边像(  ),叫(  )。

(2)去掉关键词,学生尝试自主背诵。

同桌互相背给对方听,及时指出对方背得不对的地方。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背诵要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之上,给学生关键词,引导学生依据关键词回想课文,降低背诵的难度。

 

五、注重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湾、名、胜、迹、央”5个字。

2.指导书写“名”字。

(1)学生观察“名”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提示书写要点:

上下结构,“夕”书写时略偏左上,“口”略偏右下,“夕”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稍右位置起笔,重点观察横撇的位置。

“口”的主体居右下格。

(2)教师范写“名”字,学生书空。

学生试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再写两个,前后对比并修改。

3.指导书写“迹”字。

(1)学生观察“迹”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迹”字,提示书写要点:

半包围结构,先写“亦”,再写“辶”。

(3)学生描红一个,练写一个。

同桌互评。

学生再写一个,前后对比并修改。

4.学生自主练写“胜”和“央”两个字。

(1)学生自主观察,描红一个。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学生再写两个,教师展评。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互相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课时目标

1.认识“纱、童、境、引、客”5个生字,会写“丽、展、现、披”4个字。

2.学习第3、4、5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3.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日月潭 湖水 环绕 茂盛 周围 中央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2.检测第2自然段背诵情况。

同桌互相背给对方听,及时指出错误。

二、学习第2自然段,识字学词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教师相机纠错或范读。

2.引导学生思考:

这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

3.学生默读课文,引导思考: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晨星”,就是早晨的星星。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点点星光”和“隐隐约约”,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星光和灯光倒映在水面是隐隐约约的。

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5.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词背诵第3自然段。

清晨,湖面上飘着(  )。

天边的(  )和山上的(  ),(  )地倒映在(  )。

三、学习第4自然段,识字学词

1.请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要求读正确。

2.认识“纱、童、境”3个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轻纱、童话、仙境”3个词语。

(2)出示轻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轻的”,再与“沙”这个字区分让学生发现它们偏旁不相同,字义不相同。

(3)指导学生读准“童话”这个词语,并说说自己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仙境”,再用“境”组词(环境、处境等)。

(5)指导读句子: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感受日月潭的美。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把这句话读好。

设计意图:

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不能生硬地讲解修辞手法,而要将句子所描绘的景色通过图片、实物演示等方法让学生感觉或想象,体会句子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3.学生再读第4自然段。

(1)启发思考:

这一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

预设:

写了中午时的景色。

具体写了“太阳高照时”和“下雨时”的景色。

(2)启发思考:

这两个时间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预设:

太阳高照时看得很清晰;下雨时,周围景色一片朦胧。

(3)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4.请学生根据提示背诵第4自然段。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  )和(  ),都(  )展现在(  )。

要是下起(  ),日月潭好像(  ),周围的景物(  ),就像(  )。

四、学习第5自然段,识字学词

1.请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要求读正确。

2.认识“引、客”2个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吸引、游客”这2个词语。

(2)引导学生认识“引”字,组词:

引出、引来、引用……

(3)引导学生认识“客”字,知道“客”的反义词是“主”。

3.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哪里写了日月潭风光秀丽。

(预设:

第1~4自然段)

4.教师小结:

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5.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读准词语“风光秀丽、吸引、许许多多”,读出赞美、自豪的语气。

五、指导写字,示范描红

1.出示“丽、展、现、披”4个字,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字形特点,着重强调易错笔画。

“丽”字首笔长横要盖住下部;“展”字是半包围结构;“尸”居上偏左,右下部第二横右端超出“尸”;“现、披”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丽、展”。

3.学生描红一个,教师集中展示,指导。

4.学生再写两个,前后对比并修改。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朗读并背诵第2~4自然段。

2.完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注重情感的生成。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知道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再抓住“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为什么?

”这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学习交流,再请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