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617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4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docx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二、教学目的任务:

1、注意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5、认真备课、上课。

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

6、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

形的魅力

第二周:

形体的组合

第三周:

抽象雕塑

第四周:

多样与统一

第五周:

静物写生

第六周:

喜怒哀乐

第七周:

夸张的脸

第八周:

十二生肖

第九周:

学画山水画

第十一周:

风的魅力

第十二周:

微观世界

第十三周:

会亮的玩具

第十四周:

电脑美术

第十五周:

旅游节

第十六周:

舞台布景

第七周: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第十八周:

复习考试

 

 

 

 

 

 

 

本学期总第1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

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

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

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

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

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三、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2、  师小结:

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3、  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本学期总第2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

课题: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具学具:

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

生答:

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

《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

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

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师小结:

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本学期总第3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

课题:

第三课抽象雕塑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

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具学具:

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

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

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

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

(学生讨论)

师小结:

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

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本学期总第4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

课题:

第四课多样与统一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

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

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

为什么?

2、导入课题:

《多样与统一》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

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

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

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

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

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本学期总第5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日期:

3、18

课题:

第四课多样与统一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

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作品。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

(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

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

4、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本学期总第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

3、23

课题:

静物写生

教学目的:

1、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掌握组织和布置静物的一般方法。

探索形体结构特征。

色调变化及物体质感、量感的一般规律,明确画调子的任务,逐步掌握素描的全面因素,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

2、按照正确的作画方法和步骤,根据每个作业的具体任务,充分运用线条和明暗,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光线、色调、空间、体积以及质感、量感等特点,使画面成为艺术的整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

静物写生的意义;静物组合的原则;质感、量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

讲授、示范、课堂作业评解。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一、静物写生的意义

(所谓静物,一般系指适合于在室内进行写生的室内用具,如小型家具、文具、炊具、食品、室内装饰品、艺术品、玩具、乐器等等。

与几何形体相比,静物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亲切感,静物的各种造型、质感、色彩、用途及其美感更加丰富多采。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技法,积累更多的作画经验。

可以说,静物写生是艺术面向生活,走向生活和学会表现生活的开始。

二、静物组合的原则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这是首要的一点,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情调或意味。

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有构思,不要盲目拼凑一堆静物。

(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

(摆静物应先选一个主静物,一般形体较大,也就是要大于从属的静物,占据构图的主要位置,在构思和色调上起决定作用。

)选择从属的,也就是配角静物,其形体要小于或低于主静物。

搭配的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应考虑它们在大小、高低、方圆、深浅及质感上的变化,不要过于单一或过于杂乱,这样才能获得既有中心秩序,又有对比变化的较理想的效果。

(3)光线和背景。

光线的配置(一是为了使静物立体形象更为明显,二是为了增加情调美感。

不同的光线可以造成不同的情调。

)强光可增强物质的闪光感,产生富丽堂皇的美感,用于照射某些豪华静物组合更为理想;自然光或平光可产生安祥朴素的效果,适用于某些具有朴素风格的静物。

总之,同光线可以产生不同的形体效果、质感效果和美感效果,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法去表现。

因此,在静物组合写生中,应当选用不同的光线,多方面培养感受力和表现力。

设置灯光时,要十分注意光线造成的投影形象,尤其是出现在背景或衬布上的投影不要过大和过于清楚,应把投影当做整体构图形象的一部分。

静物组合的背景可利用墙壁或深远空间,也可以用衬布。

在选择衬布当背景时,衬布的深浅和质料应与静物的形态、质地、色调关系一起考虑。

色调关系应既和谐又有对比,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

从情调上说,较豪华的静物可以选用较豪华的衬布,朴素的静物可选用一般的粗布。

衬布最好以单纯的色调形式出现,不要有明显的花纹图案,以免造成花乱和喧宾夺主的后果。

(4)构图的形式美。

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静物,体现的情调如何,若想摆出较理想的组合关系,画出较理想的构图,就要认识构图形式美的一般规律。

静物写生形象比较丰富,是培养构图能力和认识构图形式美的良好机会,应引起重视。

(一般说来,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优点如下:

①集中而不单调;②稳定而不呆板;⑧饱满而不滞塞;④活泼而不散乱;⑤有主有次;⑥有远有近;⑦疏密相间;⑧黑白有序;⑨考虑动势;⑩不分割画面。

以上各点除“考虑动势”外,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静物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由于视觉心理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静物也会产生某种动势,给人某种动的感觉,包括动势的方向感、力量感等,从而影响构图的形式美。

如将一把茶壶放在桌子上,那么,茶壶嘴所指的方向就是茶壶的动势方向。

将两把茶壶放在桌子上,茶壶嘴同朝一个方向,可以使这种动势感加强并产生形式美;如果壶嘴朝着不同的方向,则会产生不同的动势和不同的形式美。

将一把水果刀放在桌子上或盘子里,其刀尖所指的方向构成它的动势方向;如果将两把水果刀放在一起,不同的摆法会产生不同的动势。

一个圆罐和一个苹果,如果单看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产生某种方向的动势;若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某种动势。

(一般地说,较小物体所处的位置,即是这组物体的动势指向,如果沿着这种指向在较小物体的前面再放一个更小的物体,这种动势就会更加强烈,形成一边倒的动势形式;如果在相反的方向放一个物体,则会使这种动势有所抵消,构成某种动势的平衡。

在静物组合中,背景的衬布也会构成某种动势。

衬布呈垂直状,动势最为稳定;如果是呈倾斜状,或它的折纹呈倾斜状,就会形成某种动势并带有方向性。

如果这种方向性和静物的动势方向相一致,则会加强静物的动势感;如果相反,则会减弱其动势感,产生某种视觉平衡。

以上所述只是构图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可以说,组织和摆放静物的过程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所以,应当学会组织静物,从而画出较理想的作品。

三、要点把握

1、色感与明度

(素描是一种单色的绘画艺术,因而关于对象的色彩感觉只能通过黑白灰色调的明度变化来表现。

因而在静物写生中,准确观察和判断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及其差异,对于色感的传达至关重要。

而明度关系的表达是一种相对关系的表达,我们无须也不可能在白纸与笔的墨色这一有限色调中表达出对象世界光与色的绝对强度。

)因此,需要学习的是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五调子”格局和规律,以黑白灰色调层次恰当的明度比例,来概括和表现出对象色彩的明度效果。

因此,画面黑白色调的分寸感是静物写生的重要训练内容。

我们需要在各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范围内,细致敏感地辨别和把握色彩明度的层次关系,以获得准确的色调依据。

2、质感的表现

由物体的物质属性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质感。

如玻璃表面的光洁、绸缎的柔软滑亮、陶瓷的粗糙、金属的坚硬等。

质感的获得源自人的视觉经验和触觉经验。

在静物写生中,质感的传达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它可训练我们视觉的敏感和写实效果的真实丰富。

3、量感的表现

由物体的重量带给人的视觉感知即为量感。

在绘画表现中体感和质感是造成物体量感的重要因素。

如果画面出现的是一个没有体积的平面,纵然表现出了质感,却难以产生量感。

而不同的质感又会唤起人们不同的量感经验,如绸缎的柔薄产生的轻感或陶瓷的粗厚产生的重感等。

 

第二课时

作业安排:

完成3-4张有特色的静物作业。

(静物的布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掌握,提倡由学生自己动手布置静物,然后加以指导)。

检查评价

1、画面上的构图安排是否适中、匀称。

每个物体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是否准确。

在构图上每件物体是否都被感觉是从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是否注意了光源的投射方向,掌握住各种调子总的关系,真实地画出了每一个物体的比例、结构、明暗色调和质感;

3、是否掌握了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在自己布置的静物中,也能体现出一定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

 

本学期总第7课时

课题:

第五课静物写生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3、体会写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

2、学习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

各种静物、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

师问:

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

2、导入课题:

《静物写生》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

哪一幅好看,为什么?

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

(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

三、拓展阶段:

1、写生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

师小结:

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

(学生讨论)

师小结:

(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3、写生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学生作业:

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

1、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

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

2、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

 

本学期总第8本单元第1课时

课题:

第六课喜怒哀乐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1、创设情景。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

(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

(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1、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

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

2、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⑴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⑵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

⑶题目自拟。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拓展:

1、回家后可以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写生时注重分析不同年龄层以及男女性别差异之间的表情差异。

2、可以适当进行速写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好人物的脸部表情。

本学期总第9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

4、1课型:

主备人:

课题:

喜怒哀乐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感受不同表情五官的变化。

2、欣赏运用方法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欢乐。

教学重点:

学习绘画人物的表情。

即:

喜、怒、哀、乐。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表情的特点进行绘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大屏播放汶川地震有关图片,指明学生说表情。

2、揭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新授

1、根据大屏提示,学生上台表演。

2、语言概括四种表情特征。

喜:

嘴角上翘,眼睛眯眯着。

怒:

眉头紧皱,咬牙切齿。

哀:

流泪哭了,张大嘴,眼睛闭上。

乐:

张着大嘴,眼睛眯眯着,有褶。

3、结合课本图例,学生分组讨论各种面部表情的画法,教师作总结。

画人笑:

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哭:

眉掉眼垂嘴角落。

画人怒:

立眉瞪眼牙紧咬。

画人愁:

皱眉缩眼嘴角掉。

4、教师讲解基本作画步骤。

①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②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③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④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5、在音乐背景下,学生作画。

三、学生作业展评

四、教师小结

课后拓展:

放学回家后,可以对父母、长辈进行人物头像描绘,注重分析不同年龄层以及男女性别差异间的表情差异。

 

本学期总第10课时本单元第2

课题:

第七课夸张的脸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

2、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