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618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docx

高中文言文助学与模拟115281

助学与模拟.高考文言文

115.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

朋友对巨伯说:

“我现在快死了,你可以赶快离开。

”巨伯回答道:

“我远道来看你,你让我离开,败坏‘义’而求活命,哪里是我巨伯的行为!

”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

“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下来?

”荀巨伯说:

“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代朋友的姓名。

“贼兵相互告诉说:

”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

”便率军撤回。

全城人的生命财产到得到了保全。

116.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时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

管仲因贫穷,经常沾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

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当小白被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齐桓公任用,在齐国主持政事,齐桓公因此也成霸业,多次联合各国诸侯主持盟会,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这都是管仲的谋划。

管仲说:

“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

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

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

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

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

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117.柳子厚风范

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

子厚流着眼泪说道:

“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

”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

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

呜呼!

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

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

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

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前面说到的那种人都是这副嘴脸。

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

118.黄仙裳鼎力相助

黄仙裳早年参加童子试,被州太守陈澹仙所赏识,后来陈做了给事中,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牢狱中,很贫困。

黄卖掉了他靠近城墙的土地,得到了一百两银子,把所有钱都给了陈,还和他一起在监牢里住。

陈后来被释放,两人同时离开南京。

陈死后,黄赶赴桐乡吊唁他。

到的时候,正好是陈的忌日,大哭哀号,把过路人都感动了。

119.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

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打算规劝晋灵公,士季说:

“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

“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

“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诗·大雅,荡》说:

‘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诗·大雅·烝民》又说:

‘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

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

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吨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

“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

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

”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

“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

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

“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

”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

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120.包惊几笃于友谊

包惊几对朋友间的友情很忠诚,与吴东湖是好朋友。

吴东湖死后,包惊几照料吴家极其周到。

后来,当包惊将自己的女儿要出嫁的时候,他听说吴东湖的女儿将要嫁人,但因家中贫穷不能自备嫁妆,他就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送给她,自己的女儿晚了一年才出嫁。

当时的人们都以此赞扬他。

121.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琴声)。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

“好啊!

(琴声)高峻的样子像泰山!

”(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

“好啊!

(琴声)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只能)在岩石下(躲雨);(伯牙)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这时)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

“您听曲子好啊,好啊!

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122.萧何远虑

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

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

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

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123.赵人养猫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

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

"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

"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

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

124.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入侵边境。

文帝便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任命祝兹侯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

以便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去尉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直奔驰进入,从将军到下属官兵都骑马迎送。

之后到达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披持铠甲,兵刃锐利,弓弩张开,弓弦拉满。

天子的前导来到军营,不能进入。

前导说:

"天子就要到了!

"军门都尉说:

"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

"我要进去慰劳军队。

"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

营门的守卫士官对皇帝的车马随从说:

"将军有规定,军营里不准驱马奔驰。

"于是天子就拉紧缰绳慢慢行进。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拿武器拱手行礼说:

"穿戴盔甲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

"天子被他感动了,马上变得面容庄重,靠在车着横木上向官兵致意。

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

"皇帝特来慰劳将军。

"完成劳军的礼仪后离去。

一出营门,群臣都露出惊怪之色。

文帝说:

"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从前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像是儿戏,他们的将军本来就可能受袭击被俘虏。

至于亚夫,怎么可能去侵犯他呢!

"称赞他很久。

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除了。

文帝便授予周亚夫中尉的官职。

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

"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担当领兵重任的。

"文帝去世后,景帝授予周亚夫车骑将军的官职。

125.疏广论遗产

疏广回归乡里后,天天让家里摆设酒食,邀请族人老朋友及宾客,一起娱乐.多次询问家里的余金还有多少,崔家人去买东西回来供养亲朋.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相信的兄弟老人说:

"子孙后代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几乎是不可以立下这样的产业,如今每天这样饮食,耗费将尽.应该像您家一样,劝说他买田治宅."老人就用闲暇时间给疏广讲了这些话,疏广说:

"我并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不顾念子孙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应该能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如今又增加了这么多赢余的钱财,它只能教子孙怠惰罢了.贤能而多有钱财,那么就会捐弃其志向;如果愚蠢而又多有钱财,那么就更助长了他们的过错.况且富人,是众人所怨恨的啊;我既然没有办法来教化子孙,也不想助长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恨.更何况这些金钱,是圣上恩赐我用来养老的啊,所以我希望与乡党宗族共飨圣上的恩赐,来尽我的余日,不也可以吗!

"于是族人为他心说诚服.后来他就这样终老一生.

126.杜太后遗嘱

建隆二年,杜太后身体不适,宋太祖侍奉(杜太后)喝药不离左右。

(杜太后)病危时,召来赵普进宫接受遗命。

杜太后于是问宋太祖说:

“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

”宋太祖呜咽着不能回答。

杜太后执意问他,宋太祖说:

“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都是因为祖宗和太后您积德啊。

”杜太后说:

“不是这样的。

恰好是由于周世宗让幼小的儿子主宰天下罢了。

如果周朝有年长的皇帝,天下怎会被你所有?

你死后应当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

广阔的地域,要处理的事极多,能够立年长的皇帝,是社稷的福气啊。

”宋太祖叩头哭着说:

“怎敢不听从教诲。

”杜太后回过头对赵普说:

“你同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

”(杜太后)命令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誓书的最后写上“臣普书”。

(杜太后)把它藏在黄金做的箱子里,命令办事谨慎周密的宫人掌管它。

127.商鞅事魏

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

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

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

“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

”公叔座回答说:

“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

”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

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

“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

公叔座召来公孙鞅,道歉说:

“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

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

我当先忠于君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

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

你赶快离开吧,不快走马上就要被擒。

”公孙鞅说:

“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

”终于没有离开魏国。

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

“公叔座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难道不是糊涂了吗?

128.宁国主张伐陈

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侦察陈国。

使者报告说:

“陈国是不可以讨伐的。

”楚庄王说:

“什么缘故呢?

”(使者)回答说:

“城墙高,护城河深,积蓄很多。

”宁国说:

“陈国可以讨伐。

陈国是个小国家,然而财粮积蓄很多,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皇帝!

城墙高,护城河深,那么老百姓很疲惫了!

兴兵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

”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129.伊犁凿井

伊犁城里没有井,人们都从河里打水。

一个领导说:

“戈壁沙漠都是堆积的沙子,没有水,因此寸草不生。

现在城里有许多老树。

如果它的下面没有水,树怎么活呀?

”于是便把树连根拔起顺着根的走向向下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水,听古人说雍州土厚水深,其实是正确的。

130.华佗治病

一天,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视,告诉他们说:

“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到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

“象是遇到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

”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着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

131.曹绍夔捉“鬼”

洛阳有个僧人,房间中有个罄,每天夜里就自己鸣声。

僧人认为这很奇怪,恐惧而变成了疾病。

请求有道术的人用了各种办法禁止它,终究不能停止。

曹绍夔和僧人友好,过来询问他的疾病,僧人把所有的都告诉了他。

过了一会儿敲打寺庙里开放的钟,罄再次发出声音。

曹绍夔笑着说:

“明天可以摆设丰盛的菜肴,那是我可以为你除掉它。

”僧人虽然不相信曹绍夔的话,希望他或许有经验,于是摆设菜肴用来招待他。

曹绍夔吃完饭后,取出怀中的锉刀,磨锉罄的好几处,它的声响于是灭绝了。

僧人困苦地问他为什么,曹绍夔说:

“这个,的振动频率相同,敲击这边那边会响应。

”僧人很高兴,他的疾病于是就痊愈了。

132.客有过主人者

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

“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

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

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

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

“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

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

”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133.治水必躬亲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

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134.及之而后知

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晓得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

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讲说各种珍品的食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

接触实际才知道真相,经过实践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获得真正知识的呢?

翻看五岳的地图,就以为了解山了,实际还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就以为懂得海了,实际还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讲说各种山珍海味的食谱,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还不如厨师尝一口。

135.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

"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

"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

"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

"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136.白圭经商有道

白圭是西周人。

当魏文侯在位时,李克正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

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他能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节省穿戴,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

因此他说:

“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

”因而,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

137.避风行船

在江湖上旅行就是怕大风。

冬天,风是逐渐刮起来的,行船的时候可以做准备;只是夏天,一转眼风就刮起来了,往往遭到灾难。

曾经听说在江湖上做买卖的人有一种办法,可以避免这种灾害。

一般夏天起风的现象,在午后发生。

想行船的人,一交五更就要起来,看见月亮星星光明洁净,四面一直到天边,一点云雾都没有,就可以出发;到了上午九十点钟就停船。

这样,再不会碰到大风了。

掉而改作“入”。

随后又改作“满”。

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139.李泰伯易一字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

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的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高兴的握住他的手请教。

(李泰伯)说:

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

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140.王安石改诗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

随后又改作“满”。

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141.王充论文与道

有文采的人堪称人中豪杰。

写出的文章犹如大树下有根,上有叶,内有干,外有皮。

文词的形式犹如枝叶、皮毛。

胸中有思想,落笔成文章,形式和思想内容相一致。

情真意切则能够文思敏捷,思想表达明晰。

人写文章就像公鸡长羽毛,再漂亮的羽毛也是长的身体上,文章辞藻华丽却没有思想内容,就如同公鸡白长了漂亮的羽毛。

142.一铀鼠画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

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

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

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

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

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143.农评《斗牛图》

马正惠公曾经(十分)珍爱他所藏的戴嵩的《斗牛图》。

在空余的一天里,他把这幅画陈列在厅前,有个缴租的老农看了暗自发笑。

公心里感到疑惑,就问其中的缘故。

老农回答道:

“我不知道画,但认识真的牛,牛它正当斗的时候,应把尾巴夹在两腿间,即使力气很大的壮汉也不能把它拉出来。

这图上画的牛都举着它们的尾巴,好象不象啊!

”马正惠公听了,为这番话叹服。

144.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

“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

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

“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

“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

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

“撤他的职!

最后,孟子说:

“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

你说这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145.海大鱼

靖郭君准备在薛筑城,谋士们大都劝阻。

靖郭君对通报的下人说:

“不要为那些人通报。

齐国有个请求拜见的人说:

“在下请求就说三个字。

多一个字,在下就甘愿受烹煮之刑。

”靖郭于是见了他。

那人快步进来说:

“海大鱼!

”于是回头就走。

君说:

“你且留下!

”那人说:

“在下不敢把死当儿戏!

”君说:

“没有那事了,接着说!

回答说:

“您没听说大鱼吗:

网抓它不住,钩钓它不到,它震动身体却离开了水,那么蝼蚁得意了。

现在的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您一直受着齐国的庇荫,还要在筑薛城干什么呢?

(有)齐国,就算将薛的城墙建得天一样高,又有什么益处呢。

君说:

“好!

”(便)放弃了在薛建城(的计划)。

146.武王克殷

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

“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

”太公回答:

“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

”武王说:

“不行。

”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

“你看怎么办?

”邵公回答说:

“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

”武王说:

“不行。

”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

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

”周公说:

“让他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

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

”武王说:

“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

”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

147.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臣司马光言:

先前,接奉圣旨,要我编纂历代君臣事迹。

不久,再接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

现在,全书已完全定稿。

我性情愚昧而且鲁莽,学术更是荒疏,所做的事,都在别人之下。

惟独对于历史,心有所爱,从幼到老,嗜好不倦。

深深的感觉到,自从司马迁、班固以来,史籍越来越多,普通人有的是时间,还读不完,更何况高高在上的君王,日理万机,哪有闲暇?

我常怀一种抱负,打算加以整理,删除多余的废话,摘取其中的精华,专门收集有关国家兴衰,人民悲欢,善可以为法,恶可以为戒的政治行为,编著一部编年史。

使先后顺序,明确呈现,内容篇幅,繁简适当。

只因为私人力量单薄,无法着手。

……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148.蒲松龄博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大磁罂,里面装者苦茶,而且还拿一包淡巴菰一种烟,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说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

每听说一件好玩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