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660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docx

教育学高分题库精编附带答案与解析11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实现培养人的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

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2.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

A.上课B.智育

C.教学D.教育

3.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A.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D.学生的学习活动

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句话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6.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

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7.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8.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9.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A.教育性B.指导性C.间接性D.交往性

10.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1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A.获得直接经验B.进行科学实验

C.进行社会实践D.学习间接经验

12.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坚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凯洛夫

13.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赫尔巴特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

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教育思想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之一

1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6.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是()

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介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六章教学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17.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B.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辨证统一的活动

C.教学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D.学生的“自学”不属于教学活动

18.对于备课的认识错误的是()

A.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B.认真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C.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

D.教师只需要在上课前进行备课,平时则不需要

19.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工作。

A.唯一B.中心C.必要D.辅助

20.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

21.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

2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原则与下列()相一致。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学而知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温故而知新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论语》B.《学记》C.《四书章句集注》D.《孟子》

24.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孔子B.墨翟C.董仲舒D.朱熹

25.下面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学而时习之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性相近,习相远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启发性D.巩固性

2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启发性B.循序渐进

C.直观性D.因材施教

28.《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中贯彻()的原则。

A.启发性B.循序渐进

C.直观性D.因材施教

29.备课的要求不包括()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批改作业

30.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错误的做法是()

A.钻研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B.通过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弄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

C.掌握学科的重点、难点所在

D.只看教科书,不看任何参考资料

31.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A.启发性B.循序渐进

C.直观性D.因材施教

32.()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上课B.智育C.教学D.教育

3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4.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5.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是()

A.上课B.智育C.写作业D.德育

36.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明了、联合、系统和()四阶段。

A.分析B.综合C.方法D.统合

37.《学记》中“不陵节而施”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38.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巩固性D.启发性

39.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40.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是()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41.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教学目标明确B.教学内容准确

C.教学结构合理D.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不作任何约束

42.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4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44.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

45.中小学“双基教育”中的“双基”是指()

A.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D.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46.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47.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

48.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教材。

A.熟悉B.分析C.概括D.理解

49.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不包括()

A.作业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B.明确规定作业完成的时间

C.对学生一视同仁,布置难度相同的作业

D.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

50.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A.检查复习B.布置课外作业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

51.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B.和谐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好课

52.教师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是通过()

A.布置作业B.检查作业C.课外辅导D.课后练习

53.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应该在()制定出来。

A.学期或学年开始前B.定好课题计划后

C.学期结束后D.上课前

54.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师()的目的。

A.讲授新教材B.上课C.批改作业D.巩固新教材

55.“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辨证统一的。

”这句话说的是()的规律。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56.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强调的是()教学原则。

A.启发性B.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C.理论联系实际D.直观性

57.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

58.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

5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身上

B.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C.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做中学”

D.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60.讲授法的优点不包括()

A.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B.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有限的教师可以教更多的学生

61.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

62.最早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

63.对班级授课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D.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64.()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现场教学

65.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的运用。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66.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A.讲授法B.实验法C.参观法D.演示法

67.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发现法

68.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

6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70.教学工作的基础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71.1951年()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

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怀特海

72.选择与教学方法的基运用本依据不包括()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D.学校的要求

73.()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A.教学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74.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形成性评价

75.从评价的作用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76.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机,往往是()

A.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B.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C.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D.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是不一致的

77.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A.自主化B.社会化C.虚构化D.教育化

78.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A.上课B.日常生活C.娱乐D.游戏

79.“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B.生活化方法C.移情法D.直接法

80.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想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

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

B.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停止教育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

81.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B.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82.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规则游戏。

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体育游戏D.表演游戏

83.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

A.安全原则B.经济原则C.卫生原则D.豪华原则

84.下列关于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B.游戏应当有强制性的外在目的

C.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D.游戏是在假象的情景中发展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我国普通教育教学任务的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E.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2.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途径的有效性

E.认识的交往性

3.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E.在教学中应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

A.激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5.教学原则包括()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D.发扬教学民主

E.引导学生自学

7.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B.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E.发扬教学民主

8.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复式教学就是同时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E.教学的教学效果很差复式

9.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为了使上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A.重点突出B.方法得当C.目标明确D.表达清晰

E.内容正确

11.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B.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E.发扬教学民主

1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B.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C.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E.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

13.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A.准备好问题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D.善于启发诱导

E.做好归纳、小结

1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A.讨论法B.练习法C.谈话法D.讲授法

E.实验法

15.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分为()

A.练习课B.实验课C.讲授课D.复习课

E.演示课

16.“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这句话的依据是()

A.教学所占时间最多B.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进行的D.教学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17.下列关于练习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

B.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C.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D.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E.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18.教学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为()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19.下列对于教学原则的认识正确的有()

A.教学原则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B.“杂施而不逊”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

20.进行教学评价要遵循()原则。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严格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

E.指导性原则

三、填空题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

2.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3.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4.备课分个人备课和两种。

5.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

6.在教和学的协同活动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7.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8.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9.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和教材。

10.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经验,它的学习以经验为基础。

11.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1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

13.课外作业的形式包括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和书面作业。

14.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5.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16.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与学生的学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

1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1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19.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

20.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例如孔子要求。

21.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为基础。

22.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文化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23.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24.分组教学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各个学生的个别差异的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些国家出现。

25.现场教学可以以为单位,也可以以或为单位。

26.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名教师使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2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方面。

28.备课的内容包括:

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

29.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0.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和。

31.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程序式三种。

32.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

3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也称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35.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区分度和难度。

3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37.讲授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四种方式。

38.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三种。

39.根据评价目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0.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四、判断题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

3.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

4.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

()

5.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的教的活动。

()

6.知识越多,智商越高。

()

7.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

8.《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

9.“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

10.“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赞科夫提出来的。

()

11.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12.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

13.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1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内部分组。

(错)

【解析】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是外部分组。

15.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看是否完成了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

16.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17.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错)

18.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错)

19.观察、实验、测量、社会调查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的形式。

()

20.平时考查中的口头提问是在课中进行的,而检查书面作业则是在课外进行的。

()

21.现场教学只能以班级为单位。

()

22.依据指导思想的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纳并为两大类:

注入式和启发式。

()

23.外部分组是指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

(错)

【解析】内部分组是指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