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662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0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不能说“含有”、“具有”,故B错误。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错误。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离开了热传递,就没有热量这个概念。

4.如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从底端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拉力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

A.FA=FB,WA=WBB.FA>FB,WA>WB

C.FA<FB,WA<WBD.FA<FB,WA=WB

【答案】D

【解析】斜面AC的倾角∠

小于斜面BC的倾角∠

,根据Gh=FL,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物体沿AC运动时的拉力FA较小,即FA<FB;

斜面光滑摩擦力为0,所以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根据W=Gh可知,拉力所做功WA=WB;

故D正确为答案。

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零。

5.在扬城第一场雪降临的深夜,环卫工人们连夜洒盐化雪,防止雪水结冰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不便。

一辆正在洒盐的卡车,匀速驶上桥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无法确定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正在洒盐的卡车,匀速驶上桥顶的过程中,质量变小,速度保持不变,所以洒盐车的动能不断减小;

在驶上桥顶的过程中,高度增加,质量不断减小,所以无法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故C正确为答案。

6.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

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乙”表示)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甲方指示灯亮,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解析】由题,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

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甲方指示灯亮。

由此可知,两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并联,S甲控制乙方的指示灯,与乙方的灯串联。

S乙控制甲方的指示灯,与甲方的灯串联。

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7.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解析】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说明两个小灯泡是同一个规格的,接下来的操作是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然后分析数据,这样的结论才具有科学性,故选C。

8.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下面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的能量转化与此相同

【解析】由题,电火花发生器点燃盒内酒精,酒精燃烧膨胀做功,盒盖被打出去,因此将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

A.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进气门、排气门关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燃气剧烈燃烧,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D.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9.标有“220V10W”、“110V10W”和“36V10W”甲乙丙三只灯泡,若将它们分别接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其亮度

A.甲灯最亮B.乙灯最亮C.丙灯最亮D.一样亮

【解析】三只灯泡分别接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电功率等于各自的额定功率,因为三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所以它们的实际功率相同,亮度一样亮,故D正确为答案。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实际电功率。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

B.三只电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表A1的示数变小,电表V、A2的示数都不变

D.电表A1、A2的示数都变小,电表V的示数不变

...........................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电路串并联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辨别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一定值,当开关闭合时,标有“6V2W”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

若保持R不变,将L换成“6V3W”的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的实际功率为(设灯丝的电阻不变)

A.小于3WB.等于3WC.大于3WD.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

可得

,额定电压相同,电功率越大,电阻越小。

所以“6V3W”的灯泡的电阻比“6V2W”灯泡的电阻小。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若保持R不变,将L换成“6V3W”的灯泡,则灯泡两端电压变小,小于6V,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3W,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化,从而确定灯泡L两端的电压。

12.要测量一个阻值为数百欧的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器材有:

电源电压约3V,学生用电压表(量程0~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0~0.6A)、滑动变阻器(20Ω1A)、电阻箱(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在下面图示的电路中,能测出RX阻值的是

【解析】A.由图可知,被测电阻Rx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根据

好像能够测出Rx的阻值,但因为被测电阻是一个阻值为数百欧的电阻,即至少200Ω以上,则

,电路中的电流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0.02A,使用该电流表无法正确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故不能测出Rx的阻值。

B.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与待测电阻Rx并联,

C.由电路图可知,单刀双掷开关S接2时,电压表接线柱接反,不能测量出电压,故不能测出Rx的阻值。

D.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R与被测电阻Rx串联,当开关S1闭合时,电压表测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根据

可测出串联电路的电流;

再断开S1,闭合S2,测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可求出Rx两端的电压。

从而求得Rx的阻值。

电阻的测量,不仅会设计正确的方案,还要注意合理性。

二、填空题

13.某段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2A,那么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若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答案】

(1).3Ω

(2).3Ω

【解析】由欧姆定律

可得,这段导体的电阻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若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不变,仍为3Ω。

14.小明和小杰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图所示依次将绳子绕过两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

(1)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

(2)若小华的用力50N,则小明承受的拉力为__________N.

【答案】

(1).滑轮组

(2).300N

【解析】

(1)由题图,两根木棍和绳子组成的机械相当于滑轮组。

小华在图A处拉绳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说明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2)若小华的用力50N,由图可知小明所拿木棍端有6段绳子,所以小明承受的拉力为F=50N×

6=300N;

15.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军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小明比小军先爬到竿顶,则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W1与小军克服重力做的功W2相比,W1__________W2;

小明爬竿的功率P1与小军爬竿的功率P2相比,则Pl__________P2(选填“>”、“<”或“=”).

【答案】

(1).=

(2).>

(1)由题,小明和小军体重相同,爬杆的高度相同,根据W=Gh可得,二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即W1=W2;

16.小明11月底观察到自己家里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当他12月底再观察时,发现电能表示为

,则他家12月份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kW•h,他家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宜超过__________W.若单独让空调工作,测得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空调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kW•h,空调的电功率是  

 

__________W.

【答案】

(1).150kW•h

(2).8800W(3).0.02kW•h(4).1200W

(1)小明家12月份消耗的电能为W=7475.6kWh-7325.6kWh=150kWh;

(2)由电能表铭牌可知,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允许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为40A,所以他家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最大总功率P总=UI最大=220V×

40A=8800W;

(3)根据电能表铭牌“3000r/kWh”,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所以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空调的功率

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明白电能表参数的含义是关键。

17.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力F1__________F2,拉力对滑轮组做的功W1__________W2(选填“>”、“<”或“=”).若将甲图中的物重减小,则其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2).=(3).变小

(1)由图可知,甲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甲=2,乙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乙=3,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可得:

,所以F1>F2.

(2)因为两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有用=G物h可得,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

动滑轮重相同,额外功W额相同,所以总功也相同,即W1=W2;

(3)若将图甲中的物重减小,则做的有用功减小,而额外功不变,根据

可知,机械效率变小。

18.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__________方式给水加热的.一台可装200kg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一段时间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

若燃烧焦炭来提供热量,则需要__________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c水=4.2×

103J/(kg•℃)、焦炭的热值q=3.0×

107J/kg]

【答案】

(1).热传递

(2).1.68×

107J(3).0.56kg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热传递方式给水加热的,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由

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

(3)若燃烧焦炭来提供热量,根据Q放=qm可得,

需要焦炭的质量

解题时要注意审题,物体的温度“升高到了”和“升高了”所表示的含义不同。

19.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1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油箱内油量的多少.则油量减小时,R1的电阻值__________,油量表指针偏转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此电路中R作用是__________.

【答案】

(1).变大

(2).减小(3).保护电路

【解析】由图可知,电阻R与R1串联,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所以串联在电路中。

当油量减小时,浮标下移,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向上移动,R1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R1的电阻值变大;

根据

,电路中电流变小,油量表指针偏移减小;

当油量最多时,滑片在R1的最下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不超过电流表量程,应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所以电路中R作用是保护电路。

20.如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1)在图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__________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2)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的(温度计示数上升量/加热时间);

(3)对图示的实验装置,请说出它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

(4)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答案】

(1).质量

(2).加热时间(3).缺少搅拌棒(4).乙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在图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2)根据转换法,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所以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为了受热均匀,要用到搅拌器,实验装置中缺少搅拌。

(4)因为水的比热容大,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于水的吸热能力,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故乙符合题意为答案。

21.在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每次更换电阻时,开关应__________.

(2)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3)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_______.

(4)若用此图来测量未知电阻,为减小误差,应采取__________方法.

【答案】

(1).断开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3).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换电压较低的电源)等(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为保护电路,每次更换电阻时,开关应断开。

(2)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电阻增大,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3)用20Ω的电阻替换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V,说明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太小,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或是电源电压太高。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应采取换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换电压较低的电源)等方法;

(4)若用此图来测量未知电阻,为减小误差,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22.有两只灯泡,A灯“6V6W”、B灯“6V3W”,A和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将A、B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在则1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J;

将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A灯电阻为__________Ω;

将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2A)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和A灯功率相等时,则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__________W.

【答案】

(1).540J

(2).4Ω(3).2.1W

(1)将A、B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两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电路的总功率P总=PA+PB=6W+3W=9W,则1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W=P总t=9W×

60s=540J;

(2)将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因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由图甲可知IA=IB=0.5A,此时A灯泡两端的电压UA=2V,

根据欧姆定律

可得,此时A灯电阻为

(3)将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2A)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和A灯功率相等,且通过滑动变阻器和A灯的电流相等,由P=UI可得,A灯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相等。

即UA’=UR=

由图甲可知,此时通过A灯的电流为0.7A,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R=URI=3V×

0.7A=2.1W;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从图像中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3.在下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从支点向动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动力臂L1;

F1使开瓶起子沿逆时针转动,阻力是瓶盖对开瓶起子的力,阻碍了杠杆的转动,所以阻力F2的方向竖直向下。

示意图如下:

力臂的画法,关键是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找到支点和力的作用线,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4.如下图,使两灯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2,请将所缺的导线补上______.

【解析】两灯并联,S是总开关,所以S在干路上,电流经过S后分流,一条支路经过L1;

S1只控制灯泡L2,因此S1和L2串联组成另一支路。

两条支路在L2左接线柱汇流后回到负极,电路图如下:

根据开关的作用,明确开关的位置,开关S在干路上,开关S1在支路上。

25.在下图中的○填上合适的电流表或电压表,让用电器都能工作_____.

【解析】闭合开关S,让用电器都能工作。

由图可知,上面的圆圈与电阻R1串联,应该是电流表;

如果下面的圆圈是电流表,会将电阻R1短路,因此下面的圆圈应该是电压表。

此时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

电路图如下:

26.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750N,重物在50s内被提升2m,在此过程中求:

(1)人所做的有用功____.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

(3)人做功的功率____.

【答案】

(1).2400J

(2).80%(3).60W

【解析】解:

(1)人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1200N×

2m=2400J;

(2)由图可知,承担重物和动滑轮重的绳子股数n=2,所以绳子下拉距离s=2×

2m=4m,

拉力做的功为W总=Fs=750N×

4m=3000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人做功的功率

答:

(1)人所做的有用功为24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3)人做功的功率为60W;

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标有“4V1.6W”的字样,定值电阻R=20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上标有“0~20Ω,1A”字样.求:

(1)小灯泡的电阻为多大____?

(2)若只闭合S,S1时,要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哪端移动_____?

此时消耗最小功率是多少W____?

(3)若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为0~0.6A,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为0~3V,当只闭合S与S2时,在不损坏用电器的前提下,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_____.

【答案】

(1).10Ω

(2).P向b移动(3).0.9W(4).5Ω—10Ω

【解析】试题分析:

(1)由P=U2/R可知,灯泡电阻:

RL=UL2额/PL额=(4V)2/1.6W=10Ω;

(2)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S1时两电阻串联,由P=U2/R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阻R越大,电路总功率越小,只闭合S、S1,滑片移至b端时电路总电阻最大,功率最小,最小功率:

P=U2/(R+R0最大)=(6V)2/(20Ω+20Ω)=0.9W;

(3)由P=UI可知,灯泡额定电流:

IL=PL额/UL额=1.6W/4V=0.4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当只闭合S与S2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的测量范围为0--0.6A,灯泡额定电流为0.4A,则电路最大电流:

I=0.4A,由I=U/R可知,R总最小=RL+R滑=U/I最大=6V/0.4A=15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

R滑最小=R总最小-RL=15Ω-10Ω=5Ω,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为0--3V,滑动变阻器两端最大电压:

U滑最大=3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电流最小,最小电流:

I最小=UL/RL=0.3A,由I=U/R可知,R滑最大=U滑最大/I最小=3V/0.3A=10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5Ω~10Ω。

【考点定位】电学综合计算

视频

28.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同学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左/右)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2)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平衡,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则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若仅使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改为斜向上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右

(2).便于测量力臂(3).0.5N(4).变大(5).动力臂变小(6).寻找杠杆平衡的规律

(1)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