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665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物理试题卷.doc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

物理试题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 在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

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3.“捏橡皮泥”“用弹弓打鸟”是同学们在儿童阶段都做过的活动,那么,可以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是利用了橡皮泥的 ,拉紧的弹弓可以把玻璃球射得很远,这利用了橡皮筋的 。

(两空均选填“弹性”或“塑性”)

4.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

该定律具体表述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5.如图所示为某款雪地自行车,它的前轮被替换成滑雪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 ,后轮则被改装成履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使该车便于雪地骑行。

6.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

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弹簧。

7.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 ,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第6页(共6页)

第7题图 第9题图

8.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

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10.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按一定距离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他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 转化为 (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7、18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

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

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舟舟同学是一位发育正常的初中生,下列关于他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重力约为60N B.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

C.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100N D.对地压强约为1.5×104Pa

12.波波同学非常喜欢体育运动,跳远是他运动会的强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波波蹬地向前助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波波在踏板前速度明显加快,但他的运动状态却没有改变

C.波波在踏板腾空时不受重力作用

D.波波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领奖台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甲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如图所示图像,不.能.表示一定条件下哪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的之间的关系

C.功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D.浮力和排开液体密度的关系

15.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W有用

W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

η=

×100%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17.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 )

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 D.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

18.中国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第一步是通过神五、神六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再平安返

回。

第二步是突破太空行走技术、交汇对接技术和空间实验室技术。

第三步是2020年掌握空间站技术,即长期载人航天和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的技术。

以下不.能.在空间站失重条件下完成的实验是()

A.用天平和用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B.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C.用杠杆和钩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D.用两块磁铁研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

8分)

19.春节期间,小华和爸爸坐车出去旅行,车上悬挂了一个玉石挂件,小华用细线拴了一个氦气球在座位上,当汽车刹车时,玉石挂件和氦气球会怎么运动,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20.小明游泳后坐在池边休息,脚浸在水中感受到了压力。

已知池中水的深度为H,小明脚掌离水底深度为h,脚掌总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

请问小明脚掌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大?

21.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的箱子匀速提升

5m,动滑轮的质量为10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F/N

22.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像。

求:

(1)圆柱体的质量; 30

(2)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的体积; 20

(4)圆柱体的密度。

(g取10N/kg)

10

0 4 8

12h/cm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

(1)如图1所示,实际上它是个测量 的仪表,表中指针所示的值是 。

(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 、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

如图2甲、乙所示,现要测量一个重约为1.5N的物体,应选用 弹簧测力计测量结果更准确。

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N

气球

0 0

0.5

1.0

1.5

2.0

2.5

甲 乙

图1

图2

0.5

1.0

1.5

2.0

2.5



图3 图4

(3)如图3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 。

(4)如图4,小明通过观察气球的 来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由他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当压力相同时, ,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a

b

A

B

24.如图甲所示,明明和同学们在探究“杠杆的

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

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

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

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

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 甲

“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

这样做的好处是: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且可以排除 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杠杆调节平衡后,明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同学们根据这些数据得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这个结论是否可靠?

理由是 。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乙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 Fb。

原因是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时,Fa的力臂

Fb的力臂。

(填“大于、小于、等于”)

25.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

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

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3次:

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g取10N/kg)

(1)请把表格内的数据填全。

实验

次数

1

2

3

木块对木板压力

/N10

10

弹簧测力计示数

/N4.0

4.0

8.0

滑动摩擦力

/N4.0

4.0

(2)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以上三次实验操作中均要求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因为 是一对平衡力。

26.共享单车一经推出倍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小聪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与小车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

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回家后他找来了小车、秒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二是正确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聪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

小聪测量的结果如下表,他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于是重新测量并进行了修正。

你认为小聪第三次测量时间偏小的原因,除了秒表的使用和小车开始的位置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外,还有一种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可能是 ;经过对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实验次数

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

时间t/s

1

0

2.5

2

50

2.5

3

100

2.0

4

150

2.5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聪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距斜面底端不同距离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的时间.他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三是正确的。

请对小聪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① ;

② 。

(4)接着小聪又作出:

“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他

(选填“需”或“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

如需要,说出方案,如不需要,说出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