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77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7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文档格式.docx

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

15.生活垃圾:

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HouseholdWaste)、商业垃圾(CommercialWaste)和建筑垃圾(ConstructionWaste)。

16.厌氧消化:

也称厌氧发酵,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转变为CH4和CO2的过程。

17.固化:

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固化材料)将其从流体或颗粒物形态转化成满足一定工程特性的不可流动的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使其不需容器仍能保持处理后的外形。

18.稳定化:

在危险废物过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以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减少有害组分的毒性、溶解迁移性。

最常用方法是通过降低有害物质的溶解性,减少因渗滤对环境的影响。

19.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20.固体废物处理:

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21.预处理:

是以机械处理为主涉及废物中某些组分的简易分离与浓集的废物处理方法。

22.一次发酵:

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过程称为一次发酵或主发酵。

23.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24.定期收集:

定期收集是指按固定的时间周期对特定废物进行收集的方式,适用于危险废物和大型垃圾的收集。

25.厌氧消化:

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利用微生物群落或游离酶对有机固体废物中的生物质分解降解作用,使其中的易腐生物质部分得以降解,并消除生物活性,转化为无腐败性的残渣的过程。

26.放射性固体废物:

指任何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其沾污、其比活度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废物。

二.填空题

1.按照污染特性可将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

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

3.按存在形式固体废物中的水分分为:

间隙水、毛细管水、表面吸附水、部水。

4.衡量物料固化处理效果的指标主要有浸出速率、抗压强度、体积变化因数。

5.根据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浮选药剂分为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6.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有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12.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包括:

收集、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13.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主要由汇流系统和输送系统两部分组成。

14.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包括浅埋处置、岩洞处置两种。

15.根据消化的温度,厌氧消化工艺可以分为高温消化工艺和自然温度消化工艺。

根据投料运转方式,厌氧消化可以分为连续消化工艺、半连续消化工艺、两步消化工艺等。

16.按热解温度的不同,可将热解分为高温热解、中温热解、低温热解。

17.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3R”原则指的是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18.按照固体废物的形态固体废物分为固态、半固态、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

19.依据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固体废物的污染包括化学型污染和病原体型污染。

20.按照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固体废物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它固体废物。

21.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包括:

生物学指标、化学指标、物理学指标、工艺指标。

22.渗滤液来自于入场垃圾含水量、地表水的渗入、地下水的渗入、降水。

23.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置技术包括有控共处置,单组分处置,多组分处置,预处理后再处置四种。

24.根据废物组成中各种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及弹性的差异,将机械分选方法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分选与弹跳分选。

25.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可将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

26.固体废物进行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引燃火源,并在着火条件下才会着火燃烧。

27.固体废物热处理方法有焚烧处理、热裂解、焙烧处理、干燥等。

28.固化技术按固化剂分为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性材料固化、玻璃固化等。

29.减少固体废物排放量的措施主要有:

选用合适的生产原料;

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废物综合利用。

30.固体废物的资源化途径主要有:

提取各种有价组分;

生产建筑材料;

生产农肥;

回收能源;

取代某种工业原料。

31.常用的机械能破碎方法主要有挤压、劈碎、剪切、磨剥、冲击破碎五种,低温破碎属于非机械能破碎方法。

32.固体废物的分选依据是固体废物中不同物料间的性质差异,筛选、重选、磁选、电选、浮选分别是根据废物中不同物料间的粒度、密度、磁性、导电性、润湿性差异实现分选的。

33.衡量固体废物化学浸出效果的主要指标包括:

目的组分的浸出率、浸出过程的选择性及浸出药剂用量。

37.废物焚烧过程实际控制的因素包括过量空气率、搅拌强度、温度和停留时间。

38.影响堆肥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有机物含量、含水率、供氧量、碳氮比等,一般认为:

当堆肥原料中易于分解或较易分解的有机物(包括纤维素等)已大部分分解,即达到了堆肥的腐熟程度。

39.固体废物管理的“三化”原则是指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40.固体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破碎段。

41.常用的破碎方式有压碎、劈碎,剪切,磨剥等。

42.非机械破碎是利用电能、热能等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的新方法,如低温破碎、热力破碎、超声波破碎、低压破碎等。

43.重力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各种力作用实现分选的过程。

44.固体废弃物的水分存在形式有间隙水,毛细管水,表面吸附水和部水,分别采用浓缩法,高速离心脱水,加热法,冷冻法方法脱除。

45.浮选所需药剂有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46.衡量稳定化/固化效果主要采用的是固化体的浸出速率,增容比,抗压强度等物理及化学指标。

47.固体废弃物固化技术主要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

塑性材料固化、玻璃固化、自胶结固化。

其中自胶结固化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大量硫酸钙,亚硫酸钙的废弃物。

48.好氧堆肥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升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腐熟阶段。

49.危险废弃物通常是指对人来、动植物以及环境的现在及将来构成危害,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毒性,传染性,易爆性等。

50.厌氧发酵的产物主要是甲烷。

51.生活垃圾的收集系统一般分为拖曳容器系统和固定容器系统两种。

52.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

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以及浮选等。

53.厌氧消化分为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

54.填埋场的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工程,基底防渗层工程,衬层,渗滤液导排与处理系统,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工程,雨水导排系统,最后覆盖系统工程等几个部分。

三、简答题

1. 

简述固体废物的种类和组成。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又成为城市固体废物,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HouseholdWaste)、商业垃圾(CommercialWaste)和建筑垃圾(ConstructionWaste).

工业固体废物:

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危险废物:

2.如何理解固体废物的二重性?

固体废物的二重性是指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

固体废物是在错误时间放在错误地点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间和空间特征。

从时间方面讲,它仅仅相对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资源的日渐枯竭,昨天的废物势必又将成为明天的资源。

从空间角度看,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者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

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

3.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及污染控制对策是什么

(1)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则。

减量化:

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另一方面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

资源化:

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无害化:

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的目的。

技术上问题不大,关键是经济问题。

(2)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对策:

①从污染源头开始改革或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少排废物。

②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第一种产品的废物作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

③强化对危险废物污染的控制实行从产生到最终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即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④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围制定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针和鼓励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

垃圾发电优惠

⑤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

⑥提高全民认识,做好科学研究和教育

4.垃圾的收集主要有哪些方式?

⑴混合收集:

混合收集是指统一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废物的方式。

⑵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是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

⑶定期收集:

⑷随时收集:

对于产生量无规律的固体废物,如采用非连续生产工艺或季节性生产的工厂产生的废物,通常采用随时收集的方式。

10.简述固体废物压实的原理。

压实是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减少空隙率,增大重减少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的一种操作技术。

具有减容和预稳定的作用。

采用高压压实,在分子间可能产生晶格的破坏使物质变性。

11.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硬度:

固体废物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破碎的难易程度

2.韧性:

脆性,柔性,延展性挠性,弹性等

3.解理:

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和极不完全解理

4.结构缺陷:

块物料机构缺陷少,难磨;

粗块物料多,易碎

12.如何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破碎方法?

选择破碎方法时,需视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特别是废物的硬度而定。

对坚硬废物应采用挤压破碎和冲击破碎;

对韧性废物应采用剪切破碎和冲击破碎或剪切破碎或碎,对脆性废物则采用劈碎,冲击破碎较好。

一般破碎机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碎方法联合作用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的,例如压碎和折断,冲击破碎和磨碎等。

13.破碎机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破碎固体废物常用的破碎机类型有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和球磨机等。

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粒度大小,要求的破碎比和破碎机的类型,每段破碎流程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选择破碎机类型时,必须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①需要的破碎能力;

②固体废物的性质(如破碎特性、硬度、密度、形状、含水率等);

③对破碎产品粒径大小、粒度组成、形状的要求;

④供料方式;

⑤安装操作场所情况等。

磁选是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颗粒通过磁选机的磁场时,同时受到磁力和机械力(包括重力、离心力、介质阻力、摩擦力等)的作用。

磁性强的颗粒所受的磁力大于其所受的机械力,而磁性弱的或非磁性颗粒所受的磁力很小,其机械力大于磁力。

由于作用在各种颗粒上的磁力和机械力的合力不同,因而它们的运动轨迹不同。

因此,磁选分离的必要条件是磁性颗粒所受的磁力f磁必须大于它所受的机械力Σf机,而非磁性颗粒或磁性较小的磁性颗粒所受的磁力f非磁必须小于它所受的机械力Σf机,即满足以下条件:

据固废比磁化系数x0的大小,

强磁性物质:

(x0=7.5-38)×

10-6m3/kg,可在弱磁场磁选机中分离出这类物质;

弱磁性物质:

(x0=0.19-7.5)×

10-6m3/kg,可在强磁场磁选机中分离出这类物质;

非磁性物质:

(x0<0.19)×

10-6m3/kg,在磁选机上与磁选物质分离。

18.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浮选药剂主要有哪些?

每种药剂在浮选中起什么作用?

(1)捕收剂

作用:

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

特点:

①捕收作用强,具有足够的活性;

②有较高的选择性,最好只对某一种物质颗粒具有捕收作用;

③易溶于水、无毒、无臭,成分稳定,不易变质;

④价廉易得

(2)起泡剂

起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在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力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泡末层。

①用量少,能形成量多、分布均匀、大小适宜、韧性适当和黏度不大的气泡;

②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当的水溶性,无毒、无腐蚀性,便于使用;

③无捕收作用,对料浆的pH变化和料浆中的各种物质颗粒有较好的适应性;

(3)调整剂

主要是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

还可调整料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①活化剂能促进捕收剂与欲选物质颗粒的作用,提高欲选物质颗粒可浮选性的药剂;

②调整剂调整浆料的性质,使料浆对某些物质颗粒的浮选有利,而对另一些物质颗粒的浮选不利;

③抑制剂削弱非选物质颗粒与捕收剂之间的作用,抑制其可浮性,增大其与欲选物质颗粒之间的可浮性差异提高分选过程的选择性;

④分散与混凝剂调整料中细泥的分散,团聚与絮凝,以减小细泥对浮选的不利影响,改善和提高浮选效果。

20.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对危险废物、其它处理过程残渣及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

使危险废物中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减少后续处理与处置的潜在危险。

固化:

稳定化:

药剂稳定化处理:

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化;

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解毒处理

23.稳定化/固化处理的基本要什么?

具备一定的性能,即①抗浸出性;

②抗干湿性、抗冻融性;

③耐腐蚀性、不燃性;

④抗渗透性(固化产物);

⑤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化产物)。

25.简述各种稳定化/固化处理方法的原理.

药剂稳定化:

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低毒化学性质稳定的组分,具有相对持久性。

水泥固化:

废物被掺入水泥的基质中,水泥与废物中的水分或另外添加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后生成坚硬的水泥固化体

石灰固化:

以石灰和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物质(如粉煤灰、垃圾焚烧灰渣、水泥窑灰等)为固化基材对危险废物进行稳定化与固化处理的方法。

重金属被吸附于胶体结晶中,包裹起来的粘结性物质

沥青固化;

以沥青类材料作为固化剂,与危险废物在一定的温度、配料比、碱度和搅拌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使有害物质包容在沥青中并形成稳定固化体的过程。

沥青-憎水性物质、良好的黏结性、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耐腐蚀性。

石油蒸馏的残渣,其化学成分包括沥青质、油分、游离碳、胶质、沥青酸和石蜡等。

塑料固化:

以塑料为固化剂,与危险废物按一定的比例配料,并加入适量催化剂和填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共聚合固化,将危险废物包容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固化体的过程。

玻璃固化:

玻璃原料为固化剂,将其与危险废物以一定的配料比混合后,在1000~1500℃的高温下熔融,经退火后形成稳定形成稳定的玻璃固化体。

自胶结固化:

利用废物自身的胶结特性来达到固化目的的方法。

该技术主要用来处理含有大量硫酸钙和亚硫酸钙的废物,如磷石膏、烟道气脱硫废渣等。

26.安全填埋场的特点

1、规模小。

安全填埋场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相比而言,其规模要小得多。

主要原因是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比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要少得多。

2、选址方便。

正是因为工业废物的产生量远远没有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所以安全填埋场的选址比其它方式的填埋场要方便、灵活,随意选取一个小山沟或废物采石场就可满足相邻城市工业废除废物填埋一、二十年。

3、防渗要求高。

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相比,安全填埋场的防渗等级要高。

一般情况都需采用双重防渗层系统才能满足要求。

且HDPE防渗膜的厚度要求都在2.0mm以上。

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只需单层防渗层即可,且HDPE防渗膜的厚度只要在1.5mm以上即可。

4、填埋运行管理严格。

安全填埋场的填埋运行须要求分单元、分块填埋,且严格控制雨水进行危险废物中产生多余的有害渗滤液,造成危险的机率增大。

27.简述评价固化处理效果的指标。

浸出速率

 

抗压强度:

装桶贮存:

0.1~0.5MPa作建筑材料:

>

10MPa放射性固化体:

前>

5MPa,英>

20MPa

体积变化因数

28. 

分析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来进行的。

在堆肥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为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在微生物体外,由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于是微生物逐渐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29.固废物理处理工艺

基本工艺

前处理:

分选、破碎、筛分、混合、养分及水分调节

主发酵:

发酵仓或露天堆积,强制或翻堆搅拌供氧主发酵期4-12d

后发酵:

进一步分解难分解有机物,条堆或静态堆肥,20-30d

后处理:

分选设备去除塑料、玻璃金属、小石块;

加入N、P、K制复肥的影响因素

脱臭:

产生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

化学除臭剂;

碱、水溶液过滤;

熟堆肥、沸石等吸附剂吸附

贮存:

夏冬需贮存,容纳6个月的贮存设备;

干燥透气

影响因素

化学因素:

C/N比(30:

1);

含氧量(>

10%);

营养平衡;

pH值(5.5-8.5)。

物理因素:

温度(50-60℃);

颗粒度;

含水率(45-60%)

好氧堆肥的条件控制

⑴堆肥的有机物问题

⑵碳氮比控制

(3)堆肥水分控制

(4)堆肥温度控制:

温度升高是微生物活动剧烈程度的最好参数。

可通过通风来降低堆体温度,若无通风系统,则通过定期翻堆来实现通风控温。

(5)通风供氧问题

通风作用在于:

提供氧气,以促进微生物的发酵过程;

通过供气量的控制,调节最适温度;

在维持最适温度条件下,加大通风量可去除水分。

通风供氧方式包括:

自然扩散;

翻堆;

强制通风;

翻堆与强制通风结合;

被动通风。

强制通风控制方式:

通风速率恒定的时间控制;

通风速率变化的时间控制;

温度反馈控制;

(6)堆肥pH控制

pH表征微生物生活环境,同时也是揭示堆肥分解过程的一个标志。

pH在7.5-8.5时,可获得最大堆肥速率。

pH一般能通过堆肥过程自身得到调节,没必要添加中和剂,若pH过低,可通过通风来补救。

30. 

如何评价堆肥的腐熟程度?

1.物理学指标气味/粒度/色度

2.工艺指标温度耗氧速率400mg/(kg·

h)

3.化学指标pH/COD/BOD/VS/碳氮比/氮化物/腐殖酸

4.生物学指标呼吸作用/生物活性/发芽指数

32. 

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有哪些?

厌氧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配比大量报道和实验表明,厌氧消化的反应物碳氮比在(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