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6841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nalysisofRelationshipBetweenTaxRevenue

andGDPinthePeriod

Abstract:

Firstly,fromatheoreticalpointofview,constitutesatargetontaxrevenueandGDPcorrelationbetweenanalyzed.AnalysisoftaxrevenueandGDPgrowth,synchronization,obtaineda"

taxconsistentwiththetrendofGDPgrowth,butgrowthdoesnotnecessarilysync"

conclusion.

Inthispaper,empiricalresearchasthemainresearchmethodsandtostandardizetheresearchasanaidinempiricalresearchandqualitativeanalysisandquantitativeanalysisusingcomparativeanalysisofhistoryandrealityofdomesticandforeignverticalandhorizontalcomparisontothebasicconclusionis:

RelationshipbetweentaxrevenueandGDPcycle,subjecttotaxandeconomicrelations,andinfluencedbythepoliciesandadministration.Economiccyclehaveadecisiveimpactontherevenuecycle,withalargeoffice,wasoverwhelmedandwalkaway,smallofficedifferent,thattherewerevolatility.

Keywords:

Revenue;

GDP;

CycleRelations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选择“税收与GDP的周期关系分析”作为本文的主题,其最主要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整体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这一时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现时期,表现为: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尚待调整,这些都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因此,按照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原理,探索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规律,对于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合理、稳定地增长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研究意义

税收收入与GDP关系,其目的在于找出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客观关系,进而科学运用这种客观关系的规律指导人们的行为,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二)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高培勇认为: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市场机制日渐发挥其主导作用经济增长态势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表现出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区域差距显著、经济增长的“高增长”与“高成本”并存、环境和资源压力,加剧经济增长的自主驱动力不足等,这些矛盾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罗天怡、罗超荣、孙若骁认为:

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而税收是GDP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凭借国家权力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既定的对象和标准,非惩罚性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方式。

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以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税收收入规模的大小。

影响税收增长的经济指标分析物价的变动、经济的增长和宏观税负的变动都是影响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故我们可以采用基期和代表期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GDP增长率、宏观税收负担来作为考察影响税收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

马拴友认为衡量税收与经济增长通常用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等概念,通过对税收弹性系数的研究,可以从纵向了解一国宏观税负的升降趋势,并从经济的角度对其高低轻重做出一个合理判断与解释。

在税收收入占一国的财政收入绝对比重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满足政府的支出需要,税收弹性系数通常应保持在大于或等于1的水平上。

宏观税负反映了税收与国民经济总量的关系,税收弹性则反映了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变化关系。

2、国外研究概况

凯恩斯主义认为,如同消费要受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一样,税收也受到国民收入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形式表示为:

T=f(Y)。

为了便于研究国民收入与税率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边际税率,凯恩斯将这种关系线性化,表述为:

T=T0+tY其中T0为基础税收,t为边际税率,且0<

t<

1。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税收与国民收入存在着这种正向比例关系。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大,国家的税收额也会随之增大。

现实生活中国家税收与国民收入之间可能并非存在着这种标准的线性关系,但凯恩斯主义的这种观点却明显的说明了税收收入与国民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本着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证分析为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原则,将规范分析和实证考察相结合,运用调查、归纳和总结等方法调整和使用所掌握的材料,力求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2、创新之处

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使理论分析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在研究思路上,对宏观税负、税收征管和税收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以山西省为例,对税收与GDP关系做了实证分析,明确了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税收与GDP关系的定位

(一)税收与GDP关系的定位

税收的总量与增长、结构与周期、税负与弹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一切特征皆由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因素的相应特征共同决定,因此,税收的每一个特征的分析都是三因素独立影响及共变影响的结构分析。

其中,经济因素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性因素,包括经济总体影响和结构变动影响。

其中,经济总体影响以GDP来反映,经济结构影响以资产、生产、分配、使用结构来反映。

再加上政策和征管因素影响就是税收特征分析的完整体系。

决定税收的三因素同时决定税收的周期,因此,税收周期是比经济周期更为复杂的现象。

(二)GDP是最大的税源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分别从价值构成、收入分配和使用去向三个角度,用生产法、收入法、使用法三种核算方法来反映最终成果的形成分配和使用过程。

税收收入既来自生产过程,也来自分配和使用过程,因此可以说GDP是最大口径的税源。

(三)价格上升与税收增长的关系

价格总水平对税收的影响既直接又深刻,价格增长具有推动税收优先增长的特点。

在增加值一定的情况下,从增加值的构成看,当价格上升时,劳动者报酬没有跟随物价自动上涨的指数化机制,其增长慢于增加值的增速;

折旧按固定资产原值计提,增长率也慢于增加值的增速;

价格上升更多地体现为利润的快速扩张,企业所得税以固定比例同步增长,两项都快于增加值的增速。

在增值率下降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带来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其增速快于增加值的增速,主要以收入为税基的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增长将快于增加值的增长。

结论是:

价格上升具有使税收优先增长的特征,反之,价格下降具有首先影响税收增长的作用。

(四)税收与宏观税负的关系

1、宏观税负与三因素

宏观税负由经济结构、政策及征管水平决定,体现了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总量对宏观税负没有直接影响。

公式如下:

实际税负=(税收收入/代理税基)×

100%

=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

征管因素

公式中,代理税基代表纯经济因素,可通过经济分析找到、找准与税基内涵最为接近的经济指标,但不一定是税法规定的严格税基。

其中,特别关注的是经济因素影响主要体现为经济结构的影响。

2、宏观税负与经济结构

总体税负与分量税负的关系反映出经济结构和分量税负结构状况对总体税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两类因素的影响:

一是分量税负的高低。

与宏观税负相比,用税收分量与其所对应的税基分量相比得到的分量税负是更接近税收负担内涵的指标,能更客观地描述实际税负的高低。

分量税负越高,总体税负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是受分量税基占GDP比重的影响。

这个比重完整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影响。

当较高的分量税负对应的分量税基占GDP比重提高时,总体税负提高,而当较低的分量税负对应的分量税基占GDP比重提高时,总体税负下降。

分量税负和分量税基占GDP比重,决定了宏观税负的水平和变动趋势。

3、宏观税负形成机理中的经济结构因素

经济结构对税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产业结构影响,通过生产法GDP的结构来体现。

生产法GDP是总产出扣减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即经过企业运营在中间投入上产生的附加值。

一般来说,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税负较轻,第二产业税负较高,第三产业税负最高。

(2)分配结构影响,通过收入法GDP的结构来体现。

在收入法GDP中,生产税净额之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项分别包含着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生产型增值税对固定资本含税不允许扣除,折旧中也含税。

(3)使用结构影响,通过使用法GDP结构来体现,主要是对外依存度对进出口环节货物劳务税的影响。

使用法GDP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构成,即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

其中,消费比重的提高,会提高产销率,促进企业货币回笼,减少企业欠税,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收负担。

投资比重的提高对税收的影响,既有先扩大生产规模后产生税收的滞后影响,降低当期税负的作用;

又因投资的可消费性,会稳定或提高税负,其净影响是不确定的。

进出口的影响则最复杂,一方面GDP中包含的是净出口,而税收包括进出口双向,税收与税基关系对称,与GDP核算不对称;

另一方面,进出口总额的大幅波动会引起税收的较大波动。

(4)税制结构影响。

现行税制对货物劳务税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间接税比重高则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基大,税负高;

反之反然。

(5)经济运行条件,即广义资产结构影响。

广义资产包括资源资产和财产,是一定时期经济运行的起点和终点。

一定价值量的资产如果产生的税收快于GDP的增长,则税负提高,反之则下降。

三、税收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一)经济周期的成因及特征

经济总体上由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构成。

经济周期综合表现为GDP的大幅波动和结构的剧烈变化,在不同时期出现特征大体相同的波动特征。

通常,经济周期包括上行期和下行期两个大的时期;

经济上行期与下行期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并推动下一个完整周期的开始。

1、上行期的形成

经济周期由四个方向引起,即:

一定程度的生产波动,一定程度的分配结构显变,一定程度的使用波动,所有这些结构性动因在基础层面上都表现为资产价格或资产价值的显著波动。

上升动因可能主要由一因、二因或多因叠加,引起资产价格或资产价值上升,导致GDP快速增长,短期结构升级,短期赢利水平上升,短期就业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短期经济增长预期膨胀,并进一步推动膨胀升级。

全球需求扩张,还将引发地区外贸规模膨胀。

2、下行期及其调整。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到实体经济无法支撑,实际资产的价值无法实现,原始的资产借贷关系无法维持,或收入期望显著下降之时,资产缩水,泡沫破灭,虚拟经济几近崩溃并全面影响实体经济。

虚实经济同向加倍影响效应显著,形成剧烈波动的经济周期。

危机时期,微观单位从微观利益出发自行决策,对生产、投资、消费的需求比正常时期要低。

这就是单独依靠私有部门永远解不开的“悖论”。

这时,只有政府依靠超市场能力,利用即期财政资金和未来债务收入等财政政策加大投资;

利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提振消费信心,改善投资预期,推动经济回暖。

3、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

经济下行期,资产数量萎缩价格降低,GDP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低级化,利润水平下降,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进出口总量下降,反之反势。

这些特征决定了税收周期的主要方面。

(二)税收周期的形成分析

1、税收增长率的周期性波动即是税收周期。

经济决定税收,因此经济周期对税收周期的形成起到基础性决定作用,但不是全部。

税收周期同时还受政策和征管周期的影响。

2、税收周期与经济周期相伴而生,但在波动程度和时间上不完全一致。

税收周期主要取决于经济周期,表现为GDP总量萎缩和增长放缓及经济结构的恶化。

在经济下行初期,税收下降幅度小于GDP下降幅度。

随着经济的逐步深度下行,税收下降幅度大于GDP的下降幅度,并进入负增长期。

当经济走出低谷,开始上行时,税收增幅与GDP增幅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开始超越GDP的增速,弹性大于1,并随经济增长的加速而以快于GDP增长的速度增长。

3、税收政策因素对税收周期的影响。

一方面,税制总体特征影响税收周期。

在我国现行税制具有一定的累进性,就是累进性税制能推动税收在经济上行期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而在下行期税收增速慢于经济增速,这正是税收稳定器作用内在机理的具体反映。

另一方面,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减税是必然选择,减收是直接影响。

4、征管因素对税收周期的影响。

在经济下行期,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纳税人为了生存,特别是为了维持资金短期不断裂,会强力抵抗一切成本费用的产生,节税、缓缴、欠税成了资金节约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社会舆论甚至厌税文化等构成的纳税环境,对税收征收形成巨大压力,征管难度加大。

四、税收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山西省税收收入进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

税收收入在年度以内,月、季、半年及各月、各季、各半年所形成的税收收入占全年税收收入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就是税收收入进度。

1、税收收入进度呈周期性波动

税收收入进度就一年内的情况看是呈波浪式上升运动形态,如果把税收收入进度各年度连续地看,税收收入进度呈螺旋式上升运动形态。

我们对山西省国税系统进行分析,会看到税收收入进度的周期性波动。

从半年的波动看,1995年山西省国税系统全年累计组织收入803762万元,上半年为395902万元,下半年为407860万元。

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为49%,低于50%,下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的比重为51%,高于50%。

可见半年的税收收入周期波动,表现为上半年为周期波动的低潮期,下半年为周期波动的高潮期。

2、税收收入进度周期性波动的因素分析

税收收入进度之所以呈周期性波动,是因为在一个税收年度里存在着若干个制约因素。

第一,生产进度影响税收收入进度。

山西省工业生产以能源重化工为主要产业,煤、电、化工和有色金属尤为突出。

第二,季节周期影响税收收入进度。

在月度周期中,上半年的三、四、五、六月份,下半年的九、十一、十二月份由于不受气候和节假日的影响,是工业产值的高速增长月份,税收收入进度也快。

第三,商品流通速度影响税收收入进度。

由生产规模和进度所决定,市场交换和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会波浪推进,受其影响税收收入的进度也呈波浪式运动。

第四,分配进度影响税收收入进度。

农民的分配主要在年末进行,使年末成为购买力增加的高峰时期。

城镇人口的分配较为均衡,但年末突然增加分配也是常有的事,由此影响到商品流通量,从而影响到税收收入进度。

第五,税收制度影响税收收入进度。

如有的税种,纳税时间在1、3、5、7日,纳税期限较短,税收收入较快,如果生产经营活动均衡,税收收入进度也会均衡。

有的税种以年为单位确定纳税时间,在年度内按月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这也会使税收收入进度出现波动。

有的税种实行年末一次征收,年度中间不实行预缴,税收收入也体现在年度终了,使12月份的进度变快。

(二)我国税收与GDP周期关系的数量分析

我国税收与GDP周期波动从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周期运行情况看,有四个高峰年份和三个低增长年。

四个高峰年份分别是1994年、2000年、2004年和2007年,税收增长率分别为23.13%、22.79%、25.69%和31.39%,同期GDP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分别为13.10%、8.40%、10.10%和13.00%,说明GDP的增长率是税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同期,价格变动率相对为高,分别是20.61%、2.06%、6.91%和7.45%,说明价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税收增长率走势;

同期,税负变动率除1994年为-9.73%外,其他三年分别为10.99%、6.78%和8.22%,说明税负变动是决定税收增长波动的主因。

三个低增长年分别是1998年、2002年和2008年,税收增长率分别表现为10.55%、12.07%和17.01%,同期GDP的增长率也相对为低,分别为7.80%、9.10%和9.00%;

价格变动率也较低,分别是-0.86%、0.58%和7.20%;

税负变动率也最低,分别为3.44%、2.13%和0.13%。

从税收高增长与低增长两种趋势上看,税收周期是由GDP增长率、价格变动率和税负变动率决定的(详见表1)。

表1税收周期波动成因分析表单位:

%

年份

税收发展率

GDP发展率

价格变幅

税负变幅

税收增长率

GDP增长率

价格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

1994

123.13

113.10

120.61

90.27

23.13

13.10

20.61

-9.7

1995

117.81

110.90

113.74

93.40

17.81

10.90

13.74

-6.6

1996

118.03

110.00

106.44

100.81

18.03

10.00

6.44

0.81

1997

116.66

109.30

101.51

105.15

16.66

9.30

1.51

5.15

1998

110.55

107.80

99.14

103.44

10.55

7.80

-0.8

6

1999

113.44

107.60

98.74

106.77

13.44

7.60

-1.2

2000

122.79

108.40

102.06

110.99

22.79

8.40

2.06

10.99

2001

119.74

108.30

102.05

108.34

19.74

8.30

2.05

8.34

2002

112.07

109.10

100.58

102.13

12.07

9.10

0.58

2.13

2003

120.41

102.61

106.68

20.41

2.61

6.68

2004

125.69

110.10

106.91

106.78

25.69

10.10

6.91

6.78

2005

120.00

110.40

104.17

104.34

20.00

10.40

4.17

4.34

2006

121.93

111.60

103.28

105.79

21.93

11.60

3.28

5.79

2007

131.39

113.00

107.45

108.22

31.39

13.00

7.45

8.22

2008

117.01

109.00

107.20

100.13

17.01

9.00

7.20

0.13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财政年鉴计算得出

从下图中曲线走势清楚地显示出各时间序列的基本特征:

税收增长率剧烈波动,波幅最大,而GDP相当平稳,其原因就是本文分析的税收增长率还受价格水平、税负水平变动的影响。

从图中看到,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幅度相对为小,而税负水平的剧烈变动主导着税收增长率的波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税收周期的特征受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及征管水平的影响。

通过对税收与GD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实证分析。

分析了税收与GDP增长的同步性,可以得出了“税收与GDP增长趋势一致,但增长速度不一定同步”的结论。

五、总结

“税收”和“GDP”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正确的处理好“税收”和“GDP”是关系到全社会经济态势发展的关键。

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经济结构大调整以及加入WOT,将强力推进市场化和工业化。

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本转移和产业调整,对于拓宽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空间,主动承接国际先进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此,如何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促进税收与GDP增长的最佳组合和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中国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分析[J].《税务研究》,2005,3

[2]罗天怡,罗超荣,孙若骁.从税收构成看我国税收超GDP增长《消费导刊》.2007.8

[3]王家新,张伦俊.2004年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财贸经济》.2005.5

[4]中国税收报告委员会.《中国税收报告》(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马拴友著《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第1版

[6]张伦俊.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

[8]贾康《宏观经济基本面多种因素集合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