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739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18(63.6%)

中等师范学校

130(16%)

普通高中

普通初中

12(1.5%)

综合大学

100(12.3%)

其他

21(2.6%)

学历

专科或专科以下

37(4.6%)

本科(含在读)

608(75.2%)

硕士课程班(含在读)

115(14.2%)

硕士研究生(含在读)

27(3.3%)

教育硕士(含在读)

22(2.7%)

教龄

3年以下

82(10.1%)

3-5年

91(11.2%)

6-10年

163(20%)

11-15年

214(26.3%)

16-20年

142(17.5%)

20年以上

121(14.9%)

职称

小(中)三

3(0.4%)

小(中)二

199(24.4%)

小(中)一

359(44%)

小(中)高

没评职称

40(4.9%)

职务

教师

787(96.8%)

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

26(3.2%)

学校类型1

小学

236(29.1%)

初中

161(19.8%)

59(7.3%)

完全中学

286(35.2%)

职业高中

70(8.6%)

学校类型2

市区

676(83%)

县城

4(0.5%)

乡镇

65(8%)

农村

69(8.5%)

学校类型3

省重点校(示范校)

231(28.5%)

地市(州)级重点校

118(14.5%)

一般学校

406(50.1%)

薄弱学校

56(6.9%)

(二)个案分析我区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分析。

(略)

(三)文献研究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

课题组搜集了全国及北京市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文件、相关规定等,查阅了有关材料,包括培训项目档案、培训课表、培训讲义、学员评价表、总结报告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政策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以我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为依据,通过对部分培训者、学校领导、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以及有代表性学区及学校和近十几年来培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制度、模式和质量保障机制。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总体情况

“十五”时期以来,区各级领导站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层面上,立足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始终以“教师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理念作指导,坚持“统筹规划、服务基层、突出重点、开放创新、整体推进”的原则,整体规划设计区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整合培训资源,按照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突出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全体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力度。

完善市、区、学校三级培训机构协调配合,构建灵活开放的培训体系,分层次、有秩序、高质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培训主要分两大部分推进

1.承担市、区重大培训项目

每个项目有特定目标和推进方式,项目主题的确定本着贴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贴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问题,贴近于行政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

重点培训项目的确定注意了;

以项目培训需求调研为基础确定项目主题;

以项目培训目标为载体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和教学计划;

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确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形式与模式;

以项目制度为抓手确定培训项目流程与程序,以项目实施评估为机制确定培训项目的检测标准。

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满意。

2.推进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

将教师素质提高的终极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

对于新手教师,注重以实践任务为主线;

对于3至5年的初级教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旨在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对于中高级教师要以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实现“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他们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

其次,根据现阶段教师素质构成中条件性知识不足,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不强的两大局限,突出阶段性的任务重点。

运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帮助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教育质量观、师生观和学生观的转变,提高他们的教学监控能力,实现个体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把握知识发展的脉搏,既反映社会发展对教师知识素质的要求,又照顾教师的个体素质发展的内在需要,注重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建构,求博、求新,加强针对性、实效性。

3.基本解决了四大难题

(1)各级领导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和指导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规定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将学校继教管理纳入校长政绩考核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

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人、奖惩到人,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解决了认识问题,达成共识;

(2)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全程依法办事。

教育法规执行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有序开展,模式多样,质量不断提高。

真正解决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

(3)根据教师的发展阶段不同、需求也会不同,进行分层分类的培训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以必修课为重点,结合各层次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夯实学科知识基础,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以选修课为辅,选取具有普遍性的培训内容,更新教师的知识,拓展教师的视野,活跃教师的思维,满足教师的需求。

解决了培训力量开放、多样的问题;

(4)倾斜农村,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教师间的差异,融通教育资源。

4.存在问题

(1)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培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培训的实效性依然是主要问题;

(3)一般教师的全员培训质量需要提高,对“校本培训”、“研训一体”等主要方式的理解与效果评估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4)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包括远程)发展不平衡,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

(二)培训制度层面

1.培训制度的现状(如表2)

表2 教师们对培训制度的认识情况

题目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12.您是否知道参加教师培训是您的权利和义务

知道

776

95.2

不知道

39

4.8

13.您认为将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是否合理

合理

357

43.9

部分合理

376

46.2

不合理

81

10

14.您参加过您所在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吗

参加过

366

44.9

很少参加

177

21.7

根本没参加过

272

33.4

15.1您是否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

664

81.9

147

18.1

15.2您认为校长履行好这一责任了吗

520

64.8

较好

263

32.8

不好

19

2.4

16、您认为现有培训政策最能体现谁的利益

242

29.8

学校

486

59.9

培训机构

84

10.3

在制度层面,绝大多数教师(95.2%)知道参加教师培训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将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是合理的,他们(90%)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并认为校长较好地履行了这一责任;

65%以上教师曾参加过所在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

绝大部分教师(81.9%)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

97%的教师认为校长较好地履行了自身责任;

半数以上的教师(59.9%)认为现有培训政策最能够体现学校的利益,关于现有培训最能够体现谁的利益,教师们的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学校、教师、培训机构。

2.对培训制度现状的深入分析

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列联表等方法结合起来(附件2),得到如下结果:

(1)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年龄大的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

(2)硕士研究生(含在读)对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这一制度了解较少;

(3)相对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而言,完全中学和职业高中的教师更多地认为培训的受益者是学校和培训机构,而不是教师;

(4)最认可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方面工作的:

教龄长,学历低,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小学教师;

最不认可校长工作的:

普通高中教师,薄弱学校教师;

(5)认为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合理的:

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

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不合理的:

农村被调查者,其次是市区被调查者。

综上,地区经济差异可能导致了上述若干问题的产生。

城市学校和农村薄弱校之间在地区经济、教育资源、培训模式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了教师对校长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工作性质的差异是的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对于教育政策方面的考虑存在差异。

3.相关培训制度

当前最主要的文件包括: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朝阳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和制度十余种,政策制度实际落实执行的情况非常到位。

有效地促进了继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培训模式层面

1.主要培训模式

(1)“研训一体”模式

“研训一体”是“九五”期间出现的培训模式,“十五”期间由笼统的认识,提升到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操作模式。

如“春风化雨”项目中表现于“市、区(县)、学区、校四级联动,培训分为三个阶段,“任务驱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初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培训”则体现于充分利用学员原有的经验,对于学科教育中的问题“碰撞—聚焦—合作研究—成果推广”。

(2)网络与自学和校本研修结合模式

为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一方面注意学员自主选择性强和交互性强的优势,为学员提供更为自主、灵活的学习机会,补充校本研修中封闭与资源匮乏的不足;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理论结合实际,培训成果容易转化,缓解工学矛盾等优势,补足网络学习广种薄收的缺陷,提高培训效率。

根据学科特点和培训对象的实际,不同项目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在公共必修课“师德教育”中网络与自学和校本研修结合采取的体验、交流、展示形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则采取网络自学、问题为中心的辅导、实践诊断与研讨的形式;

✧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项目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作业与交流、成果展示的形式。

(3)以行动研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模式

例如:

“促进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优质课堂教学”项目,采取了定点下校、课堂行为研究、行为跟进、讲评的形式进行。

“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贴近农村教师实际需求、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基地,以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为培训重点”以学员行动研究为主线,从课堂观察入手,以同上一节课“一对几”指导等方式。

清晰地展示了高水准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做。

鲜明的对比,使农村教师从被动地听旁人点评,到积极主动地找差距谈问题,从教学细节中品味指导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主动反思、剖析自己教学薄弱的环节,增长并锤炼他们的教育智慧。

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4)脱产带薪

以“基于结果”的培训质量管理模式开辟大面积教师脱产培训的先河;

以通过测—训—摩—练—测的统一标识方式推进,发挥区县积极性,区县承办,培训资源共享。

以统一培训目标、统一培训内容、统一操作步骤、统一培训成果形式和检测标准、统一质量监控;

以制定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提高教学设计四项技能和提高教学实施六项技能)标准,规定“过程指标”、“结果指标”,“数据收集方式”、围绕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展开,通过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夯实,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5)研修工作站

选择名校、名师建立“教师研修工作站”,由一名导师,带2-3名远郊教师,零距离地,影子似的跟着指导教师学习。

(6)特级教师专题研修工作室

“特级教师工作室”是以特级教师为中心,以风格相近的、具有一定实力或潜力的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研究团体。

根据研究兴趣,按照主题组班。

主持人发制,主持人确定主题、内容、形式、师资、成果。

(7)合作培训模式

主动倡导开放的培训观念。

“十五”期间,开放与合作意识大大提高,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培训必须打破种种界限,加强与区县和其它高校的协作,整合全市乃至境内外优质资源,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培训才能成功。

积极探索培训合作形式。

我们以项目运作方式开展培训,尝试的多种合作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培训的开放性。

例如“英语1+1教师培训”项目采取引进国外教师授课的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项目采取了院校系所联合办学的方式等。

在合作中充分发挥朝阳教育学院专业引领与统筹、协调和培训主渠道的作用。

合作培训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各自分担一部分培训任务,而是在共同的培训理念、表示性方法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优势互补。

2.培训模式的看法(如表3)

表3关于模式各项调查排名

排名

1

2

3

18.比较喜欢并愿意参加的教学模式

现场观摩

教学观摩

合作交流

20.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实践训练方式

案例教学

集体备课

21.1新教师培训应采取的模式

名师带教

技能训练

专题讲座

21.2教师职务培训应采取的模式

21.3骨干教师培训应采取的模式

课题研修

专题研讨

行动研究

22最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

师徒结对

观摩听课

科研课题研究

24.1网络培训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视频讲座

同伴合作学习

研讨互动

24.2网络培训中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专家在线答疑/同伴合作学习

25.最有收获的培训模式

集中培训

脱产进修

校本培训

26.最没收获的培训模式

远程教育

个人自学

28.有碍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原因

学校教学任务重、时间紧

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

培训活动形式化,无实效

29.希望通过培训获得的回报

个人业务提高,自己得到成长和发展

提高工资

减轻负担

30.最希望参加的教师培训

专业知识

学科教学论

教研与科研

(四)培训质量层面

1.培训质量的现状(见表4)

表4培训质量现状

问题陈述

不同意

少量

同意

基本

非常同意

31

培训机构组织了教师职务培训、骨干教师、新教师等不同层次的培训

7.8

49.7

39.4

32

我参加的培训都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3.3

11.4

57.4

27.9

33

我能够分析自己与培训目标的差距,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3.1

12.8

60.5

23.6

34

我参加的培训有适合培训对象的系列课程

55.8

20.4

35

培训机构组织了针对教育教学薄弱问题的专项培训

9.6

21.4

50.1

18.9

36

我参加的培训中没有重复参加培训的现象

9.2

18.8

50.5

21.5

37

我认为参加的培训适合自己教育教学的需要

4.6

54.8

21.8

38

80%以上培训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4.7

17.5

54.7

23.1

培训形式有利于使培训内容和自己的工作及原有经验建立联系

3.7

16.7

58.3

40

80%以上的培训选用了合适的师资

3.9

15

60

21.1

41

培训没有因人设课的现象

4.1

14.2

59.2

22.4

42

我能够方便地获得学习资源(指书籍、光盘、网站等形式)

4.9

21

54.1

20

43

培训资源都非常有用

5.5

22.6

53.8

44

培训资源来源多样

5.4

22.3

53

19.3

45

培训中出现问题,能够得到负责人的解决或答复

3.8

19.8

46

我能够阐述自己通过培训促进教学行为变化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例证

4

17.7

59.6

47

我认为骨干教师培训后能够发挥带头作用

5.7

18.4

54.3

21.6

48

学校形成校本研修制度,制定计划并实施

14

57.6

24.4

49

我尝试运用培训成果,并发现学生发生了可喜变化

53.1

20.5

50

培训后,我体验到培训的价值,愿意参加更多的培训

16

53.5

26.5

根本没参与

几乎没参与

有点参与

完全参与

51

我所在的地区有组织开展了师德教育

1.8

37.1

56.2

52

我所在的地区有组织开展了课改培训

1.6

4.3

31.4

62.7

我所在的地区有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

7.1

36.6

54

我所在的地区有组织开展了班主任培训

8.3

31.3

56.1

55

我所在的地区有组织开展了安全、心理健康教师培训

35.1

序号

问题陈述通过参加培训:

收获

不大

有些

较有

收获很大

56

我在课程、教学和学生等方面的知识得到提升

5.8

29.1

43.5

57

我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5.1

28.2

44.4

58

我掌握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

9.3

30.6

42.1

18

59

我掌握了班主任工作方法和艺术

12.6

30.2

40.9

16.4

我掌握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0.9

32.7

17.4

61

我更加了解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

26.8

44.1

22.1

62

培养了我的研究意识,掌握了研究的方法

7.9

27.3

43.3

(2)对培训制度现状的深入分析

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列联表等方法结合起来(附件3),得到如下结果:

①年龄越小,越认同自己参加的培训有适合培训对象的系列课程、培训中出现问题能够得到负责人的解决或答复、学校形成校本研修制度制定计划并实施;

越少参与所在的地区有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培训。

不同教龄的教师参与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程度不同。

具体参与程度如下表所示:

表5不同教龄的教师参与使得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认可度

认可度

5

6

②相对学历高的教师而言,学历低的教师更认同参加的培训都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参加的培训有适合培训对象的系列课程、参加的培训中没有重复参加培训的现象、参加的培训适合自己教育教学的需要、80%以上培训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和指导作用、培训没有因人设课的现象、我能够方便地获得学习资源(指书籍、光盘、网站等形式)、培训资源都非常有用、培训资源来源多样、培训中出现问题能够得到负责人的解决或答复、能够阐述自己通过培训促进教学行为变化和教学质量提高的例证、骨干教师培训后能够发挥带头作用、学校形成校本研修制度制定计划并实施,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