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742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法复习题2docWord文件下载.docx

②提、按、顿、挫:

在毛笔运行过程中,根据字的笔画变化和书写者的情感需要,进行提笔、按笔、顿笔与挫笔,使写出来的笔画发生轻重、粗细、起伏、跌宕的变化,显示出笔画的力度、节奏和气韵。

提笔:

是将笔锋上提,使笔锋敛合。

按笔:

将笔锋下按,笔毫铺开。

运笔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一般交错使用提笔与按笔。

顿笔:

是提与按在笔画特定处的具体运用。

顿笔是将笔锋下按并稍作停笔,这样笔锋接触纸重、注墨多,顿处的笔画则显得粗壮。

挫笔:

是指顿笔后,将笔锋稍稍提起,并转动笔锋,以改变行笔方向的笔法。

7、方笔与圆笔:

主要是指笔画的外部形态而言的。

方笔,是指笔画的棱角突出、明显。

而圆笔,则是指笔画的外部轮廓多呈圆弧状。

8、中国书法五种用墨之法为:

浓、淡、枯、渴、涨

9、中国书法结字的基本原则:

①对称均衡、重心平衡;

②因字立形,取其真意;

③对比调和,多样统一;

④点画呼应、血脉贯通。

10、中国书法有几种字体?

五种,篆、隶、楷、草、行。

11、大篆包括了几种文字?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12、小篆是什么时代的标准字体?

它的基本笔画有哪些?

秦朝、横、竖、弧、园。

13、秦汉时帛书及汉朝的汉简?

是写在帛或竹简上的书体,如:

《武威汉简》、《居延汉简》这些帛简的出土发现,对后世书法有很大的意义。

14、汉朝是隶书发展的高峰,主要代表作有?

有:

《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等。

15、汉魏时期的章草亦有很高成就,书法家的代表是谁?

张芝、陆机成就最高,陆机的《平复帖》对后世影响深远。

16、正书是什么时代形成的,正书之祖是谁?

东汉末、三国,钟繇。

17、今草的创始人是谁?

张芝

18、自古字仰钟王,指的是谁?

是指汉魏时的钟繇和东晋的王羲之。

19、完善楷书之法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位书法家?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么?

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是“兰亭序”,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0、“二王”指的是谁与谁?

书圣是对谁的尊称?

“二王”指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

书圣是后人对王羲之的尊称

21、王羲之的老师指的是谁?

卫夫人,卫烁。

22.与东晋秀丽书风相比,北方当时盛行雄强朴茂的书风,即北魏书风,后称北碑,代表作有《龙门十二品》、《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等。

刘宋时期《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也极富雄强稚拙之趣。

23、唐朝是楷书的全盛时代,形成了主导整个楷书领域里的主要体系。

以谁为代表的书风给楷书体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以欧阳询、禇遂良、颜真卿、柳公权。

24、唐初四大家是谁?

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

欧阳询的代表作:

《九成宫碑》等。

禇遂良的代表作:

《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25、现在存世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真迹而是临摹本,是唐朝谁?

冯承素摹本、虞世南摹本、禇遂良摹本、欧阳询摹本,另有定武兰亭石刻本。

26、中唐最杰出的书法家是谁?

主要代表作?

颜真卿,楷书有《多宝塔字帖》、《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告身帖》等。

27、天下第二行书是?

颜真卿书写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其它帖如《争座位帖》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28、唐朝草书亦出现两个非常著名人物,被称为狂旭颠素是?

代表作为?

张旭与怀素,张旭的代表作为《古诗四帖》,怀素的代表作为《怀素自叙帖》。

29、晚唐最杰出的书法家是谁?

柳公权,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30、五代杰出书法家的代表是谁?

杨凝式—杨疯子,他的作品《韭花帖》,承前启后,对后世影响很大。

31、“宋四家”是指哪四家?

代表作各有哪些?

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行书《黄州寒食帖》;

黄庭坚的行书《松风阁》,草书《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帖》等;

米芾的行书《多景楼帖》、《蜀素帖》、《苕溪诗帖》、《研山铭》等。

蔡襄的《再拜远蒙》、《启近曾明仲》等。

32、天下第三行书是指谁的什么作品?

相对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和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33、元代杰出书法家的代表是谁?

赵孟頫

34、晚明最杰出的书法家代表是谁?

董其昌,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董其昌都是学习“二王”的典范。

董其昌自谓赵得其形,自己则得其神。

35、明朝的几个敢于创新的大书家有?

王铎,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祝允明、文征明等。

36、明清的草书大家主要指?

王铎、傅山。

37、清朝的书家有?

傅山、何绍基、刘墉、郑板桥、金农、邓石如、赵之谦、翁同和、钱南园、翁方纲、康有为等。

38、“台阁体”、“馆阁体”:

①文体名。

指流行于馆阁中的力求典雅庄重的文体。

②书体名。

指流行于明清时期馆阁及科举考场曾盛行一种“黑、光、方、亮”的没有个性的书体。

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

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

39、清末民初的尊碑抑帖的著名人物是?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的书法理论专著。

40、“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是指哪个朝代的哪两位书法家?

清代刘墉、王文治

41、中国书法?

书法是美化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构成艺术,是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纸、水等媒介,抒达书者心绪,表现、折射书家的思想、学识、修养、个性与感受,形成有意味的视觉构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中国书法是“形学”(清康有为)、是构成艺术,是靠毛笔灵活多变的运动和水墨浓、淡、枯、渴、涨的丰富变化,在宣纸上留下斑斑迹相,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

中国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毛笔是书家手指的延伸,毛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曲折等,都受书家主观的驱使,成为他抒发与发泄情绪、情感、思想的的载体。

通常有"

字如其人"

、"

书为心画"

的说法,意思是说:

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

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

总之,中国书法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实用书写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它的形式法则和表现技巧,最终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沈尹默说: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讲得多么生动形象,言简意深。

但他只谈及了书法艺术特性的一个方面,更有许多人从书法艺术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甚或把书法的发展历程看做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缩影。

千百年来,书法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没有哪门艺术能像书法那样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大凡认识汉字的人大都对书法感兴趣,但又有谁能轻易道出书法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隧的艺术底蕴。

在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书法文化既广泛包融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又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既是展示性强、受众面广、平易亲近的大众文化,又是蕴含哲理、博大精深的精英文化,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书法是美化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纸、水等媒介而抒达书者心绪的一种艺术。

42、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性)本质是什么?

(书者用笔书写自己的精神情感,寄托一个有生命的形象时的情绪。

43、中国书法艺术的四大要素和一个灵魂是什么?

(笔法、结字、章法、墨法,抒情写意)

44、中国书法艺术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技法,书写技巧与方法;

艺术,表现情感及艺术性;

道法,禅道,蕴涵的品德与哲学思想。

45、书法家应具备哪些素质?

要对书法的灵性与感觉;

要对书法艺术及本质的清晰认知;

要有较高、较全面的文化素养;

要有扎实的传统书法技法功力;

要有创新思维与能力;

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46、书法作品大致有多少种款式?

主要有:

中堂、条幅、通屏、对联(龙门联)、横披、匾额、手卷、折页、扇面。

47、构成书法作品的结构一般有?

正文、上款、下款、钤印等。

48、书法中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清尚态的说法。

49、结体:

亦称“结字”、“间架”“结构”。

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

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

元赵盂頫《兰亭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

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

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

“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

间架既明,则学用笔。

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

”又云:

“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

”可见,结字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50、章法:

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

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

亦称“大章法”。

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

明张绅《书法通释》云:

“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

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

故云:

‘一点成一字之规;

一字乃终篇之主’”。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评书法》云:

“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

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

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

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

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51、汉字与书法:

中国书法对文化的象征是通过汉字的媒介进行的,汉字不仅是书写表现的对象,而且是书法通往文化世界的桥梁。

汉字起源于画图,有“书画同源”之说。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汉字就开始萌芽。

到了商朝后期,出现了相当成熟的汉字系统——甲骨文。

汉字自身的“以形示义”的本质行征,尤其它的形美,和谐、对称、平衡,造字之始书法的胚芽便在其中了,这种独特的形式构成本身就具有潜在的艺术特质,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最初的表现对象。

丰富而优美的汉字造型,加之,毛笔运用所产生丰富多变的笔法体系,给人们创造书法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在书写实践与使用过程中,为满足统一化、便捷化的实用性需要,不断创造新的点画,书体、字形也在不断地演变。

自大篆之后,先后出现了小篆、隶、草、楷、行等多种书体的发展阶段。

字形(包括笔画形态)也遵循着从繁到简,从象形到逐步概括、抽象的大轨迹不断变化。

这不仅丰富了汉字的视觉形象,而且也增加了汉字的抽象意味,从而使书法对汉字形体的演变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

也使得书法艺术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直观的视觉形象与非直观的抽象性、象征性意蕴巧妙结合的艺术。

总之,汉字与书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52、汉字的艺术特质:

中国书法的奥妙正是由书法与汉字的关系决定的。

我们知道,书法的造型基础是汉字,而汉字本身就具有潜在的艺术特质,正如钱穆先生所说:

“中国文字亦可说是由中国人独特创造,而又别具风格的一种代表中国性的艺术品。

我们只有用看艺术作品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字,才能了解其趣味。

”事实上,中国人自来就是把文字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

汉字的这种艺术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其一,汉字是迄今惟一尚存的表意文字,其母型则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文字。

大量资料表明,先民造字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俯仰观照而构筑自己的意中之象。

因此造字的过程也就是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过程。

这种以象示意的造字方法便从本质上奠定了汉字的表意性,使它成为一种有象可征、有意可寻、意象璧合、宛然在目的特殊代码。

汉字的这种卓异品貌不仅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绝好的造型基础,同时更给予后世书法家一份性灵上的启示,那就是将此造字法则作为艺术法则,回溯被汉字凝固了的自然空间,咀嚼酣然饱满的生命精神。

所谓“缅怀圣达立卦造字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

“观于物……一寓于书”,正朗然昭示出中国书法家在精神气度上秉承了汉字的造字精神(“造字之意”),并将它“一寓于书”。

所以,正如宗白华所说:

“中国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这一点就有艺术性。

原来是象形的,后来中国文字渐渐地越来越抽象……但是,骨子里头,还保留着这种精神,中国书法家研究、发挥这种精神,成为世界上独特的艺术。

”其二,汉字的构成元件是线条(汉字的点画实即各种线条样式的总称),这些线条不仅具有外在的丰富性,诸如点若高峰坠石,竖如悬针垂露,横似千里阵云等;

而且也具有内在的机变性,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

“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同时,这些线条又大多是由互相穿插来实现其整体化的,故极易形成一个个“回互飞腾”、“八面点画皆拱中心”的交构性空间,也易于和复杂的主客观世界形成同构效应。

汉字的这种以线为主的奇妙组合形成决定其可以成为审美对象。

事实上,中国的书法艺术正是将这些组成文字的线变成了展示丰富情韵的线,变成一条条贯穿宇宙和心灵的线,从而实现了从民族共同体的共性符号到展现个体生命的个性符号的超越。

其三,汉字形体基本上是呈方块形,其形体上又有朝揖、避就、向背、穿插、回抱、附丽、撑拄、繁简、大小、长短、疏密等具有造型意义的结构特征;

加之汉字的数量极多(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常用的大约有四、五千),构形上千姿百态,每个字的书写都得讲间架,讲布置,又无不受到形式美法则的制约;

更何况还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以及普遍存在的同字异构现象(据《汉字异字字典》的收字统计,古今汉字中有近万个字曾经有过或至今尚存异体,而这些异体的数量约有50000之多),这无疑也为书法艺术的提升、超越提供绝佳的用“武”之地,成为中国书法家可以用各种优化原则予以充实的理想空间。

其四,汉字是一种展开于空间的静态形体,但又在静中含飞动,含流转,体现出大自然的运动之势,在空间组合中展现时间流动的特点,从而成为一种富于暗示性的运动空间。

西晋书家卫恒在《四体书势.字势》中说:

“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

云---委蛇而上布;

星---离离以舒光;

禾---苯以垂颖;

山---嵯峨而连冈;

虫---跂跂其若动,鸟-----飞飞而未扬”。

今人杜子劲也形象地指出:

“写汉字像叠罗汉,有立的,有卧的,有板肩的,有伸脚的,不但要整齐,还要叠成花样,而且是好多种不同的花样。

”这两段话一古一今,一文一白,但都道及汉字中确实孕育着某种动势,是一种“飞飞而未扬”的抽象形式。

而中国的书法艺术“究其本质,乃是一种造型的运动之美,而非图案和死板的故作姿态。

”人们也常用“笔飞墨舞”来形容。

其五,汉字本是一种充满神秘性的符码。

从起源上看,图腾标志是最早的文字形态,其神圣性可想而知。

从作用上看,上古时代的文字,或用于沟通人神的占卜记录,或用于象征强权尊位的重器铭刻,或用于王天下者的重要史实记载,而垄断它们的又都是些统治阶层中的史官、贞人,其神圣性更是不言而喻。

中国人的文字崇拜意识就是这样历史的形成的。

而崇拜意识本身就是审美意识中的一种,于是,从文字崇拜向书法审美的转变,便成了合乎逻辑的发展。

撇开蒙昧时代不说,即便是在文明时代里,汉字崇拜意识也仍然很强烈,人们依然把它视为尊者的标志,神奇的符码,并用它来炫耀自己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文化的人在书写汉字时,总是如对至尊,诚惶诚恐,想方设法把汉字写得美观些,再美观些;

不通文墨者也总是尽可能地识些字、写好字,或者至少也要讨些名家文字来张于显要处,以示风雅;

甚至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为了与文明礼仪之邦元首的身分相符,也每每着力提高自已的书法修养;

至于选官取仕,书法自然是一大考核内容。

试想在这样的国情民情下,“书”怎能不讲究“法”,又怎能不成为“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汉字的构形,就不会有书法;

没有中国人对汉字的崇拜意识,同样也产生不了书法艺术。

53、学习书法的意义: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书法艺术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可以说它博大精深,影响广泛,通过学习可以感受先民之伟大,文化之悠久,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提高艺术修养。

艺术种类很多,除了书法之外,还有文学、诗歌、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等。

但是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是相通的。

因此,通过学习中国书法,可以提高艺术修养。

比如,书法的用笔、用墨与国画相通。

书法的结体从原理上与影视的画面构成是相通的,都讲求虚实相生,所以,深识书法结构的人,拿起摄像机或照相机,在构图上是不会太费力的。

书法与古文字紧密相连,通过读贴,能提高古文字的识别与阅读能力。

书法内容常常与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相联系,书者可以通过对书法内容的识读,可以激起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这些有利于提高文化修养。

丰富文化生活。

书法活动还是一项高雅的休闲方式,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书法可以使人心情平静。

或在家中静心观贴习字;

或到展览厅欣赏品评;

或在旅游风景区读碑释文,精神的自娱和享受美不可言,为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提高同学们书写汉字的能力和水平。

使大家的汉字写的更好、更漂亮,并字出有据;

加深、巩固中国历史知识,书法的发展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展开的,故而,学习书法可以加深、固历史知识。

提高思想境界。

历代书法家都是时代的精英和名人,他们的思想、情操、诗词、歌赋会通过书法传递给我们,启迪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

54、书法鉴赏:

是通过具体的感受、体验、分析、判断等方式对书法作品进行鉴别、理解、欣赏,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

书法鉴赏是寓鉴于赏,渗透着的理性的感性活动。

相对而言,“赏”偏于审美感知,重在从感性、直观的层面把握书法的形象,即形、势特征及其艺术精神;

“鉴”偏于审美判断,重在从理性层面,结合作者的书法师承,书法观念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所用工具材料等来审视作品,透过形式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纵横比较等方法突出作品特色,评价作品质量考查作品的影响等。

书法鉴赏的对象是“书法”(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字”)而不是书写的内容,(即通常所谓的“诗文”)诗文属于文学鉴赏的对象。

书法鉴赏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

历代名家的优秀作品自然是书法鉴赏是对象。

味同嚼蜡的字迹,不会受到人们的称赞。

书法鉴赏的对象是为作者之外的观者所能欣赏的书法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鉴赏是作品实现其社会价值与功能的唯一途径。

鉴赏者是鉴赏者的事,不管作者当初的动机如何,只要作品客观上具有书法艺术的某些特质,当时或后来的“旁观者”觉的它们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们就会成为审美对象,而不管这样审美价值有多少成份来自鉴赏者的发现或事后追认。

55、浅谈中国书法欣赏: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400年的历史。

书法艺术先后经历了秦汉的气势、魏晋的神韵、隋唐的法度、宋元的意态、明清的质朴,凝聚了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对于整个东方乃至世界艺术都产生着影响。

沈尹默先生曾说:

“世界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

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

一是欣赏书法作品视觉形象美,包括①欣赏笔画线条的美,主要看笔法娴熟、富于变化,笔画要有韵律感、节奏感、立体感和力度,在于观察书法家书写时意念是否集中,心气充沛,心气是否贯力于笔端;

②欣赏字的结体美,主要看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是否对称均衡、重心平衡;

是否因字立形,取其真意;

是否对比调和,多样统一;

是否点画呼应、血脉贯通。

是否使字的笔划搭配的适宜、得体、匀美,具有均衡和谐之美、变化之美。

还要结体中的力度。

真书结体中的力,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建筑式的结构应力。

行书的结体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衡之力,表现书法家巧妙地运用重心平衡的法则,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字。

而草书主要表现为一种运动之力,流动的笔画线条赋予草书结体以强烈的运动之势。

③欣赏书法作品的整体形象美既章法美。

整幅作品安排布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是否恰到好处,全局的“形”与“势”上,是否具有引力或张力。

④欣赏书法作品的用墨。

水墨者,字之血也。

墨法浓、淡、枯、渴、涨在书法上极为讲究。

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

观察作品是否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

观察墨迹在白纸上是否具有“黑白之趣”、气韵之美。

二是注意书法作品的神采美,神采之美除了传统意蕴之外,还表现书法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个性、时代气息等。

56、为什么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其本身就具备表情达意的功能?

通常口语的表达常以声调、语言、节奏、表情的变化,反映表达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素养等;

书法作为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也同样可以凭借笔形、字势、行气、布白、意蕴等的变化去反映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个性、素养、心境等,所以人们才有“书为心画”之说。

几千年来许多杰出的书法家通过书法作品来抒发自己的襟怀、志向,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同时也通过书法作品来美化环境、装点河山、激励后人。

57、学习书法的目的:

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了解书法书体的演变与各种书体;

掌握书法的一般技法;

懂得书法的形式美,具备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