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750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doc

2015年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模拟一

班次姓名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C12K39O16Ca40Cu64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2.门窗紧闭的厨房内一旦发生煤气大量泄漏,极容易发生爆炸。

当你从室外进入厨房嗅到极浓的煤气异味时,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立即开启抽油烟机排出煤气,关闭煤气源B.立即打开门和窗,关闭煤气源

C.立即打开电灯,寻找泄漏处D.上述三者可同时进行

3.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4.已知O2与O3是氧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

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

当温度达到750℃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SO2

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不存在分子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Na

Cu

Al

Fe

熔点

97.5.C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95℃

2200℃

3000℃

5.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A.Cu和Na B.Fe与Cu C.Cu与Al D.Al与Na

6.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

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B.有2个氧原子C.有1个A原子D.有2个A原子

7.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2的缘故。

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

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

C.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与结晶平衡

D.在整个过程中NaCl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

8.2005年美国《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一种Al的超原子结构,这种超原子(Al13)是以1个Al原子在中心,12个Al原子在表面形成的三角二十面体结构。

这种超原子电子层最外层总共有40个电子时最稳定。

请预测稳定的Al13所带的电荷为(  )

A.+3 B.+2 C.0 D.-1

9.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10.某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

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Na2CO3或NaHCO3⑤肯定没有MgCl2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⑤

11.有下列仪器:

①烧杯;②锥形瓶;③圆底烧瓶;④试管;⑤蒸发皿,其中可以用作反应器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

12.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

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a

b

c

d

a

白↓

b

白↓

白↓

白↓

c

白↓

白↓

13.a、b、c、d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四种溶液中各一种,把它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

a、b、c、d依次是(  )

A.Na2CO3、AgNO3、HCl、BaCl2

B.AgNO3、Na2CO3、BaCl2、HCl

C.HCl、AgNO3、BaCl2、Na2CO3 D.BaCl2、HCl、Na2CO3、AgNO3

1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A.(100+A)g B.100g C.(100-180A/286)g D.(100-A·a%)g

15.通过化学变化不可能实现的是()

A.由分子生成新分子 B.由离子生成新离子

C.由原子生成新原子 D.由单质生成一种新单质

二、填空题

16.(10分)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的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O呈蓝色等。

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Ⅰ.查阅资料:

①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③Cu2O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

Cu2O+2H+=Cu+Cu2++H2O。

③3Cu+8HNO3=3Cu(NO3)2+2NO↑+4H2O④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

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g,取红色试样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总质量为cg。

(1)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

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就简述其化学原理;如果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就简述原因。

方案1:

方案2:

(2)方案3中,若确认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则a、b、c应符合的数学的关系为,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次称量。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是否变蓝判断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装置如图所示。

(3)简述该探究方案中,检验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说明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4)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你认为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B.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17.(10分)人们已经知道,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的含碳物质就有好多种,如:

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CaCO3等,还有很多有机物。

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报刊还陆续报道了新发现的:

⑥C60、⑦C3O2、⑧C4O3、⑨C5O3、⑩C12O10等。

请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某碳的氧化物中含氧量为50%,其化学式为,写出C和CO2在高温下化合为该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Cl2)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发生反应。

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据此可推知,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和。

三、计算题

18.(10分)将KOH和Ca(OH)2混合物1.86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当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消耗CO2的体积为224mL[已知该条件下CO2的密度为(44÷22.4)g/l,忽略CO2溶于水情况。

已知CaCO3+H2O+CO2=Ca(HCO3)2]

(1)生成沉淀的质量刚好最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原混合物中Ca(OH)2的质量为g。

(3)沉淀恰好溶解时,消耗CO2的体积为mL

(4)写出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体积V(mL)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5)在图示坐标系上,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m(g)与通入CO2的体积V(mL)的关系曲线。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1.B2.B3.C4.B5.A6.A7.C8.D9.C10.C11.B12.A13.C14.B15.C

(10分)

16

(1)方案1不合理,因为铜和氧化亚铜均可溶于稀硝酸形成蓝色溶液;方案2合理,因为氧化亚铜与稀硫酸生成Cu和Cu2+,导致溶液呈蓝色。

(2分)

(2)c<(9b-a)/8(2分),4(1分)

(3)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长颈漏斗中往试管中注水,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高于试管中的液面高度,一段时间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分)

(4)ABC(3分)

17

(1)③④⑦⑧⑨⑩

(2)C4O3

(3)5C+3CO22C4O3

(4)HClCCl4

18(10分)

(1)CO2+Ca(OH)2=CaCO3↓+H2O(1分)

(2)0.74g(2分)

(3)896mL(2分)

(4)(3分)

①0≤V<224m=V/224

②224≤V≤672m=1

③672≤V≤896m=1-(V-672)/224或m=(896-V)/224

(5)(2分)

 第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