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776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10分)[1]某孔、轴配合,已知轴的尺寸为

,最大间隙Xmax=+0.007mm,最大过盈Ymax=-0.037mm,试计算孔的尺寸,并说明该配合是什么基准制,什么配合类别。

(12分)[2]按如图所示的间距尺寸加工孔。

用尺寸链求解孔1和孔2间尺寸的变化范围。

(6分)[3]试根据表中已有的数值,计算并填写该表空格中的数值(单位为mm)。

ES

EI

TH

es

ei

Ts

Xmax

Xmin

Xav

Tf

10

0.022 

+0.057

+0.035

(12分)[4]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40mm,要求配合的间隙为(+0.025~+0.066)mm,计算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10分)[5]已知零件图,计算后回答问题

1、Φ50孔,若Da=Φ50.015,f=0.020,问孔是否合格?

2、Φ70的轴,若da=Φ69.990,f=0.025,问轴是否合格?

(9分)[6]已知某仪器的测量极限误差

用该仪器测量工件:

(1)如果测量一次,测得值为10.365mm,写出测量结果。

(2)如果重复测量4次,测得值分别为10.367mm、10.368mm、10.367mm、10.366mm、

写出测量结果。

(3)要使测量结果的极限误差汽

不超过

0.001mm,应重复测量多少次?

(7分)[7]分析、计算图所示零件两孔中心距的变化范围。

====================答案====================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23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1分)[1]错(1分)[2]对(1分)[3]错(1分)[4]错(1分)[5]错

(2分)[1]基轴(2分)[2]独立原则(2分)[3]相同(2分)[4]检验;

测量(2分)[5]工作尺寸;

制造

(2分)[1]A(2分)[2]A

(2分)[1]AB

(4分)[1]冷拉钢材;

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孔、活塞上的两个销孔的配合;

与滚动轴承外圈配合的外壳孔等。

(5分)[2]随机误差超出±

3σ的概率只有0.0027,即进行370次等精度测量中,可能只有一次测得值超出±

3σ的范围,而在随机测量时一般测量次数都不会很多,所以超出±

3σ的随机误差就很难出现,因此把其定义为极限偏差。

(4分)[3]零件的实际几何要素向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其理想要素的方向(和)或位置由基准和(或)基准与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10分)[1]该配合为基轴制配合,轴的上偏差es=0,下偏差为-0.022;

因为Ymax=EI-es,所以EI=Ymax+es=0+(-0.037)=-0.037

因为Xmax=ES-ei,所以ES=Xmax+ei=(+0.007)+(-0.022)=-0.015

所以孔的尺寸为

,为过渡配合。

(12分)[2]建立尺寸链

增环为A1,减环为A2,A0为封闭环。

A0的基本尺寸为60-25=35mm

=(+0.05)-0=+0.05mm

=0-(+0.05)=-0.05mm

所以孔1和孔2间尺寸的变化范围为34.95~35.05mm。

(6分)[3]

+0.022

0.022

-0.013

-0.035

+0.013

0.044 

(12分)[4]带配合为间隙配合,要求的配合公差为

=0.066-0.025=0.041mm

查公差表,取孔为7级,

=0.025mm,轴为6级,

=0.016mm

因为0.016+0.025=0.041=

,因此满足要求。

采用基孔制,孔的公差带为

mm。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时,轴的上偏差就是基本偏差,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f,即公差带为

(10分)[5]1、Φ50孔为最大实体要求,合格条件为:

Dfe≥DmmvsDa≤Dlms

Dmmvs=Dmms–t=φ50.0-0.01=φ49.99

Dfe=Da-f=φ50.015-0.020=φ49.995≥Dmmvs=φ49.99

Dlms=φ50.025

Da=Φ50.015≤Dlms=φ50.025

故孔合格。

2、Φ70的轴为包容要求,合格条件为:

dfe≤dmmsda≥dlms

dmms=φ70.0

dfe=da+f=φ69.990+0.025=φ70.015≥dmms=φ70.00

dlms=φ69.970

da=Φ69.990≥dlms=φ69.970

故轴不合格。

(9分)[6]解:

(1)

(2)

测量结果为

(3)16次

(7分)[7]解:

图中标注的是最大实体要求同时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而基准本身又遵守包容要求,当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可以补偿给位置度公差,同时,当基准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其基准可以浮动,所以,中心距的变化范围是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

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7.()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10.()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16.()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27.()测量内圆锥使用塞规,而测量外圆锥使用环规。

28.()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29.()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30.()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同一齿轮的三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可以取不同的精度等级相组合。

二、选择题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标准化)。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

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es)。

A.ESB.EIC.esD.ei

3.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

4.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5-13)。

A.IT1~IT7B.IT2~IT5C.IT5~IT13D.IT8~IT14

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过度)。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6.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

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

9.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A.0.04mmB.0.08mmC.0.012mmD.0.16mm

10.轴的直径为

,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

mm,则直线度公差的最大值可为()。

A.

mmB.

mmC.

mmD.

mm

11.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12.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B.尺寸最大C.不合格D.变形最小

13.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14.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实际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15.如果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40.05mm和Φ40.03mm的两个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横截面的圆度误差为()。

A.0.02mmB.0.04mmC.0.01mmD.0.015mm

16.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最大极限尺寸D.最小极限尺寸

17.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

A.定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

18.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

A.定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

19.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A.1B.2C.3D.4

20.电动轮廓仪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A.针描B.印模C.干涉D.光切

21.某滚动轴承的内圈转动、外圈固定,则当它受方向固定的径向负荷作用时,外圈所受的是()。

A.定向负荷B.摆动负荷C.旋转负荷

22.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轴承的径向游隙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D.轴承的工作温度

23.标准对平键的键宽尺寸b规定有()公差带。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24.平键的()是配合尺寸。

A.键宽与槽宽B.键高与槽深C.键长与槽长D.键宽和键高

25.矩形花键联结采用的基准制为()。

A.基孔制B.基轴制C.非基准制D.基孔制或基轴制

26.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必检指标是()

A.齿厚偏差B.齿廓总偏差C.齿距累积误差D.螺旋线总偏差

27.保证齿轮传动平稳的公差项目是()。

A.齿向公差B.齿形公差C.齿厚极限偏差D.齿距累积公差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用于精密机床的分度机构,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传动平稳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29.齿轮副的侧隙用于()

A.补偿热变形B.补偿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C.储存润滑油D.以上三者

30.一个尺寸链中可以有()个封闭环。

A.1B.2C.3D.4

三、填空题

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互换和互换。

2.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采用原则。

3.GB/T321-1980规定数列作为优先数系;

R5系列中的优先数,每增加个数,则数值增加10倍。

4.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简称。

5.尺寸公差带具有和两个特性。

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

尺寸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

6.实际尺寸是通过得到的尺寸,但它并不一定是被测尺寸的真实大小。

7.配合公差带具有和两个特性。

配合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

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

8.为了以尽可能少的标准公差带形成最多种标准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即和。

9.位置公差可分为:

、和三类。

10.跳动公差分为公差和公差两种。

11.某孔的直径为

,则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允许的最大直线度公差为。

12.体外作用尺寸是工件尺寸和综合的结果,孔的体外作用尺寸总是(大于、等于或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轴的体外尺寸总是(大于、等于或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13.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的变动范围,不控制。

14.孔或轴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边界;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边界。

15.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误差,同时它也控制了端面的误差。

16.测量是将与进行比较,并确定其的实验过程。

17.按测量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测量,测量以及测量。

18.按“级”使用量块时量块尺寸为,按“等”使用时量块尺寸为。

19.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与其之差。

20.正态分布曲线中,σ决定了分布曲线的,

决定了分布曲线的。

21.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应把测量限制在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

22.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和。

23.按GB/T307.3-1996规定向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级,级广泛应用于一般精度机构中。

24.对于普通平键,键和键槽宽共有三种配合,它们分别是、和。

25.普通螺纹的和都必须在尺寸范围内才是合格的。

26.M24×

2-5g6g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大径公差带代号为,中径公差带代号为,螺距为,旋合长度为。

27.大径为30mm、螺距为2mm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28.直线尺寸链中公差最大的环是。

29.在建立尺寸链时应遵循原则。

30.尺寸链的组成环中,减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变动的组成环;

增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变动的组成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互换性?

互换性按程度分哪几类?

2.配合分哪几类?

各类配合中孔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有何特点?

3.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

为什么优先采用基孔制?

4.简述测量的含义和测量过程的四要素。

5.“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有何区别?

6.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各有何特征?

实际测量中对各类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7.表面结构中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什么?

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什么影响?

8.为什么在表面粗糙度轮廓标准中,除了规定“取样长度”外,还规定“评定长度”?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分别采用哪种基准制?

为什么?

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相对于以公称直径为零线的分布有何特点?

其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

10.与圆柱配合相比,圆锥配合有哪些优点?

11.简述对齿轮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

其中哪几项要求是精度要求?

12.求解尺寸链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各用于什么场合?

五.综合题

1.根据表1中给出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求出下列孔、轴的上下偏差数值:

(1).

(2).

表1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尺寸分段

(mm)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IT7

IT8

>

30~50

50~80

80~120

25

30

35

39

46

54

-50

-60

-72

+9

+11

+13

2.按图样

加工一孔,测得该孔横截面形状正确,实际尺寸处处皆为20.010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8mm,试述该孔的合格条件,并判断该孔是否合格。

3.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孔的两种图样标注方法,试根据标注的含义填写下表。

图1图3

图号

采用的公差原则的名称

边界名称及

边界尺寸(mm)

最大实体状态下的位置公差值(mm)

允许的最大位置误差值(mm)

实际尺寸合格范围(mm)

1

2

4.将下列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内孔尺寸为Φ30H7,遵守包容要求;

(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mm,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3)圆锥面对内孔的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4)内孔的轴线对右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01mm。

(5)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6.3µ

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µ

m。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1.√2.×

3.×

4.√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20.√

21.×

22.×

23.×

24.√25.√26.√27.√28.×

29.√30.√

1.A2.C3.C4.C5.C6.D7.B8.C9.D10.D

11.C12.C13.D14.D15.C16.B17.C18.D19.C20.A

21.A22.B23.C24.A25.A26.C27.B28.A29.D30.A

1.完全不完全

2.互换性

3.十进制5

安全预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

4.几何量公差公差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第四条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并规定在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并进行安全预评价。

5.大小位置公差值极限偏差

(2)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

6.测量

7.大小位置配合公差值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8.基孔制基轴制

9.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将环境污染引起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

直接经济损失有:

预防和医疗费用、死亡丧葬费;

间接经济损失有:

影响劳动工时造成的损失(包括病人和非医务人员护理、陪住费)。

这种方法一般通常用在对环境有明显毒害作用的特大型项目。

10.圆跳动全跳动

11.Φ50mmΦ49.99mmΦ0.04mm

1.法律12.实际形位误差小于大于

13.形位公差实际尺寸实际要素的变动

14.最大实体最大实体实效

以森林为例,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