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789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方针Word文件下载.docx

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使竹脚手架在搭设和使用中,确保安全,技术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定。

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竹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

3、本规范规定了以毛竹为主,主材料采用铅丝绑扎的竹脚手架搭设和使用的安全技术要求,禁止杆件、钢竹、木竹混用。

4、不得搭设单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4米。

5、采用竹脚手架施工的建筑工程,除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并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佳林路、永林路路口。

因外墙涂料墙面翻新,需搭设外脚手架进行施工作业,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8米,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

二、脚手架选用材质:

为了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下,本工程选用毛竹,其材质应无腐烂、枯脆虫蛀及裂纹的毛竹。

竹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必须符合:

1、立杆、大横杆、顶撑、剪刀撑等不小于75mm;

2、小横杆不得小于90mm;

3、搁栅、栏杆不小于60mm。

脚手板采用竹制脚手片,规格为1.3m×

0.8m,其材质应无霉变,脆断现象,竹片编制紧密,厚度适中,铁丝采用10#铁丝,无生锈、易断现象。

三、毛竹脚手架搭设构造要求

1、本工程檐高为16.5米,可按常规要求搭设脚手架。

2、搭设顺序:

先竖立杆→装顶撑→装第一步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绑紧放在顶撑上端→装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绑紧再与横向和纵向水平杆交叉点同时绑紧→装纵向扫地杆放在横向扫地杆上方与立杆绑紧→铺设第一步脚手片→装第二步横向水平杆→装第二步顶撑→装二步纵向水平杆→设剪刀撑→加临时斜撑与第二步外立杆绑紧(设置连墙件后拆除)→挂立网依次向上搭设。

四、立杆

1、立杆基础:

原土整平夯实,并在外侧设置20cm×

20cm排水明沟;

2、立杆放置要求:

脚手架步距为1.8m,立杆横距为1.3m,纵距为1.5m,除有凹凸处不能按规定需铺设立人板外,其余均离墙不得大于20cm,立杆位置应根据墙体长度统一安排布置,纵向间距不得不大于1.5m。

五、小横杆设置

1、小横杆设置在大横杆的一方,顶撑的上端。

2、小横杆两端各伸出立杆净长度不少于10cm并应尽量保持一致。

六、杆件搭接

1、立杆、剪力撑、大横杆和其他杆件均采用搭接,其中立杆、剪力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大横杆不小于2m,且均用10#铅丝双股并联绑扎3道以上。

2、相邻杆件搭接错开一个档距,同一平面上的接头不得超过50%。

3、毛竹脚手架必须设置顶撑,顶撑能有效地搁在小横杆上,不得移位、偏离。

顶撑设置到位、有效、与立杆绑扎用10#铅丝双股并联绑扎3道。

六、脚手片

1、采用竹笆脚手片,垂直墙面铺设(每片四角用不细于18#铅丝,绑牢在纵向水平杆上)放置脚手片时,左右两头要搁置均匀,相邻两片要挤紧铺开,交接处要平整,无探头板。

脚手片完好无损,破损的及时更换。

2、因檐高低本工程脚手片应满铺二排以上。

七、拉结点

1、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1m以内范围内按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顶部80cm以内范围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设一拉结点。

2、拉结点采用2根并联8#铅丝加套管的柔性拉结(既拉又撑)。

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有效的临时拉结点,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八、剪刀撑

1、脚手架外侧应设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大于9m,与地面交叉成45°

~60°

角,自上而下、左右连续设置。

设置时与其它杆件的交叉点互相连接(绑扎)。

底部斜杆应深埋超过30cm。

2、中间剪刀撑的净距离不应大于9m。

九、斜道

1、斜道为之字形搭设,依附在外脚手架上。

2、斜道宽度为1.2m,坡度不大于1:

3,转角处应设置平台。

3、斜道进出口应搭设双层护头棚。

4、斜道所铺设的脚手片上每隔40cm设置防滑条。

十、临时扶手和栏杆

1、脚手架从第二步起必须设置临时扶手和栏杆,高度为0.3m和1.2m二道,顶排应设置三道,高度分别为0.3m、0.9m和1.3m处。

十一、安全网

1、斜道外侧下料平台临边口,架体外侧采用合格的安全网进行封闭。

2、安全网用不少于18#铅丝绑扎,张挂严密,设于脚手架外立杆内侧。

十二、脚手架安全管理措施

1、脚手架作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要持证上岗并不得带病作业(指对上岗作业有影响的疾病)。

2、作业人员搭设前应进行交底,并办理有关手续。

3、搭设架子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和安全防护用品及登高作业系好安全带。

4、脚手架分段检查验收,及时改进存在问题,符合要求方准投入使用。

5、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撑等任意搁置在脚手架上。

6、施工中未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和搭设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将架子上的任何部位私自拆除。

十三、竹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⒈选材:

使用生长四年以上的毛竹,青嫩、枯黄、虫蛀、腐烂,裂缝(透节二节以上)不得使用。

⒉绑扎:

使用水葱竹篾、广篾。

不得一扣绑三根。

⒊毛竹直径:

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抛撑、顶撑的小头有效直径应≥7cm。

横担(小横杆)≥9cm。

⒋架子高度在24m以内,24m以上应有编制设计方案和审批。

⒌砌筑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70kg/m2,装饰脚手架上的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0kg/m2。

(二)、立杆:

⒈放样:

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整平夯实。

⑴根据施工员的交底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立杆纵、横向间距,现场拉线,钉竹签放样。

⑵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和特点及施工要求确定架子的步距(应≤1.8),以及第一皮架子的高度。

⒉埋深30~50cm,下垫砧石,土质松软或挖坑有困难时,要绑扫地杆。

⒊横向间距:

1~1.2m,里立杆离墙≤20cm。

⒋纵向间距:

1.3~1.5m(误差土5cm)。

超过15m高的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外立杆应高出屋面1.2~1.5m。

⒌垂直度:

转角处≤10cm,架子中间≤15cm。

⒍立杆搭接长度:

不小于1.8m,而且接头要跨过一皮架,相邻立杆在同一步架内要互相错开,不得与顶撑搭接。

⒎立杆搭接接头要在顶撑右侧,交替进行,保持顶撑在中间的垂直度。

(三)、小横杆:

里端伸出里立杆15~35cm,离墙面5~10cm,外端伸出外立杆20cm以上。

(四)、顶撑:

顶撑应垂直,大头朝上,与立杆绑扎三道竹篾,且小头直径应大于小立杆直径的三分之二。

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五)、大横杆:

设四根(架宽在1.2m以内),绑在立杆里侧,接头置于立杆处(放在小横杆上),并绑扎牢固,上下层架接头应互相错开,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m,绑扎道数不得小于四道。

(六)、剪刀撑:

脚手架的转角处,两端以及中间,每隔15m的双跨内从下而上循序连续设置。

剪刀撑应头稍绑接,大头压小头,搭接长度大于1.5cm,绑扎不少于5道,与地面呈45°

~30°

底部应埋入上中30cm以上,当不能埋地时,应用不小于16#铅线牢固绑扎在立杆交合处。

根据需要也可设置纵向连续的多跨剪刀撑,但其最大宽度不得超过6跨。

(七)、连墙点与抛撑的设置:

三步以下架子每隔6~7根立杆设一根抛撑,埋入地下30cm。

三步以上架每隔二步四跨设一连墙点。

常用的方法是在墙内予埋10~12#镀锌铅丝双股(或钢筋环)拉住架子的内立杆,同时用一短木顶住墙面(也可用小横杆顶墙,粉刷时才锯掉)。

连墙点应尽量靠近架子立杆的节点,以加强架子的稳定性。

(八)、栏杆:

二步以上架在外立杆内侧须设置1.0m高的防护栏杆和立网,外立杆高出屋面1.2~1.5m防护栏杆绑二道。

(九)、脚手板:

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四角与大横杆用16#铅丝绑扎牢固。

每施工操作层上下要满铺三步以上脚手板,四角与大横杆要用16#铅丝绑扎牢固。

高层架尚应每隔四皮架铺满一皮架板,作为安全防护用。

脚手板铺设必须严密牢固。

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离墙面超过20cm的缝隙应防护。

防护的方法是一种用铺架板,另一种方法是用小安全网防护。

(十)、斜道:

三步以上架要搭斜道与平台,坡度≤1:

3

⒈行人斜道一般与架同宽。

⒉运料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

6为宜。

转弯平台宽度不得小于1.5m,面积不得小于6m2。

⒊斜道两侧及拐弯平台的外侧,均应设1m高的防护栏杆和立网防护。

⒋搭设方法:

同脚手架,但为了斜道的稳固,在斜道两侧外围和端部应设剪刀撑。

对于附在脚手架外侧的斜道(即利用脚手架外侧外立杆作为斜道的内立杆时)应加强脚手架连墙杆的设置。

对于独立的斜道应加密连墙杆。

⒌不上人屋面的竹架应设一道斜道上屋面。

(十一)、绑扎:

所有杆件相交处均应用竹篾绑牢。

(十二)、临街防护:

沿街道、居民密集处的脚手架外侧应采用防护竹笆全封隔绝,或采用立网全封闭,有条件的可以在立网全封闭的基础上在脚手架的外侧采用竹笆加强临街面的防护。

(十三)、验收:

搭设完毕或使用前,必须办理验收移交手续,方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