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79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C.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履行“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

B.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提着食盒送餐上门,到电话点菜,再到网络或手机APP叫餐,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外卖正以横扫世界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中国已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

外卖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给环境也增加了负担——每天,送餐员将成千上万份外卖送上人们的餐桌,其中有大量塑料制成的外卖餐盒。

在环保组织看来,这些一次性餐具,不仅浪费,而且带来了环保风险。

塑料垃圾污染,是令世界各国头疼的问题。

那么在国外餐厅外卖的食物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包装?

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澳大利亚餐厅外卖食物一般使用纸袋或纸盒,为了迎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使用餐盒的也不在少数。

如购买日本寿司时,他们会用不含双酚A的塑料餐盒。

不仅如此,所有超市里的外卖塑料餐盒上都标有不含有双酚A标识。

英国的外卖非常普遍,一次性打包盒、塑料袋已经成为城市的头号垃圾。

英国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大多可以降解回收,或者是纸质,以及能够用微波炉加热的材料,不过英国政府对此并没有强制规定。

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对于一次性餐具也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法国近期通过一项新的法律,要求碟、碗、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须基于生物原料进行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

这一禁令将于2020年生效。

日本的外卖餐具很多并不是一次性的,像盖饭、乌冬面等一般是用瓷碗或者漆碗送来,客人用餐完毕后会把碗冲洗干净放在门外,餐厅派人取回餐具。

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处理规定,外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在个人使用后要按照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来分类丢弃,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回收这些分类好的垃圾。

(摘编自2018年6月20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14-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亿元)增长率%

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继到店堂食、回家吃饭后,网络外卖已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但重油、重盐的外卖难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称,英国人的肥胖形势之严峻好比一颗“公共健康的定时炸弹”,这引起了很多健康专家的担忧。

据英国医学杂志调查,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人外出就餐的比率增加了29%,与此同时,外卖店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钟情于外卖的英国人每年消费金额高达294亿英镑。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超重和肥胖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外卖店的员工或邻居肥胖的几率是常人的两倍。

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专家托马斯博士认为,外出就餐往往不如家庭烹饪健康,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采取措施限制外卖店,可以对人们的饮食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成人在外用餐或叫外卖很可能导致比在家吃饭多摄入35%的邻苯二甲酸盐,干扰内分泌,对青少年影响更大。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人们不必彻底拒绝外卖,而是要认识到在家吃饭可以减少摄入邻苯二甲酸盐,尽可能吃自己烹调的食物。

忙碌的现代生活,叫外卖在所难免,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正餐时,尽量选低油低脂低盐的餐品,在非正餐选择上要多选新鲜的水果或蔬菜制品,而不要经常喝含糖饮料。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17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但塑料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B.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

C.研究表明,英国人的肥胖形势非常严峻,这应与他们钟情于外卖有直接关系。

D.外卖市场增速放缓,表明投资者已从最初的狂热渐渐趋于冷静理智甚至退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外卖发展更为迅猛,他不仅为人们带来便利,还改变着人们的餐饮消费习惯。

B.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对外卖食物包装提出了严格要求,有效控制了塑料垃圾污染。

C.在外用餐或叫外卖会导致比在家里吃饭摄入更多的邻苯二甲酸盐,所以人们应尽可能在家吃饭。

D.重油、重盐的外卖,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所以在城镇尤其是工作场所,限制外卖店是必然趋势。

6.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准备投资餐饮外卖行业,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他提出几点建议。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虚拟

毕飞宇

深夜四点,我被手机叫醒了,是父亲打过来的。

一看到父亲的号码我就知道,我的祖父,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没了。

都没有来得及悲伤,我即刻叫醒我的女儿,赶紧的,太爷爷没了。

祖父却没有死,好好的。

看见我把女儿都带过来了,祖父有点不高兴,说:

“这么冷,你把孩子叫过来做什么?

”祖父神情淡然,但他的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这一次我真的知道了,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

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退了出去。

祖父望着父亲的背影,很轻地咳嗽了两声。

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当年是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祖父把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他的学生,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的身上。

父亲没有考上大学,而祖父的五十七个学生有三十一个考上了。

在当年,这是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

省报派来的记者为祖父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整整一个版,标题很吓人——春蚕到死丝方尽。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突然有了愧疚。

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儿子的“感受”。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它把父亲击倒了,附带着还把父亲的自信心给砸烂了。

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他盯着自己的脚尖,告诉“春蚕”:

“你忙你的去吧。

父亲是祖父一辈子的痛,像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

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

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不是父亲,而是他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这些人是他当年的心肝宝贝。

人名的后面则是长长的单位与职务,我不可能记住的。

祖父却记得清清楚楚,诸如世界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与之匹配的自然是院士、教授、副省长、董事长……

祖父安安静静的,一直想说什么,可他就是不说,只能是我开口了。

我轻声说: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心思走的,你呢,什么心思都没有,了无牵挂。

你蛮有福的。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

“我有福,但心思还是有的。

我立即接过祖父的话,说:

“嗨,不是就爸爸那点事嘛。

那一代人不上大学的多了,爷爷,这不算事。

祖父说:

“这件事吧,我有责任。

我呢,痛苦了很长时间。

突然有那么一天,我释怀了。

我早就不再为这件事苦恼了。

祖父的话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胸口顿时松了一下,我笑了。

祖父像孩子一样也笑了,说:

“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

祖父无力的指头再一次抓住我的手了。

因为发力,都颤抖了。

他不再微笑,祖父有话要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是羞于启齿的样子。

我说:

“爷爷,你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呢?

祖父睁开眼睛,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

“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

嗨!

这算什么事呢。

“你想要多少个花圈?

祖父憋了半天,他轻声却又是清晰地说:

“当年荣校长是182个。

我数过两遍。

——我对“荣爷爷”的葬礼至今还有模糊的印象:

那是1982年的春天,57岁的荣校长在给同学上历史课,就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他倒了下去。

在80年代初期的小县城,绝大部分葬礼只有十来个花圈,182,说“铺天盖地”一点都不过分。

就是在那一刻,我对死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它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又体面又庄严。

那天祖父穿着他的第一身西服,领着我,在花圈之间不停地徘徊,“182”这组数字就此成了祖父的梦,成了祖父关于死亡的理想和标尺,岁岁年年都在萦绕。

第二天中午,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不行了。

在弥留之际他似乎经历了一场大醉,说了一大堆的人名,人名的后面还附上了长长的单位和职务。

祖父躺在那里自言自语,仿佛主持一场盛大却又是虚拟的会议……

我望着我的祖父——他此时又瘦又小,是黑色的,像一个麦克,一把就能抓起来。

我不敢弄出任何动静,我不想听麦克的回音,只是默默地转发了祖父的最后一条微博,祖父留给这个世界的微博极为洒脱:

“也许是最后一条了。

心绪太平。

桃李满天下。

来吧,无恨、无悔、无怨、无憾。

”同时我也通过这条微博向这个世界通报了祖父仙逝的消息,但此后微博长久寂寞,无人回应。

这一天特别特别冷,愿意前来参加葬礼的人算是给了天大的脸面。

老实说,我不关心葬礼的人数,我唯一关心的是花圈的数量。

但花圈的数量让我揪心,别说“铺天盖地”了,几乎都构不成一个体面的葬礼。

女儿问我:

“爸,怎么就这么几个花圈?

我取出钱包,来到殡仪馆的花圈出租处,要来纸,要来笔,要来墨。

我努力回忆祖父酩酊大醉的那些夜晚,那些人名我不可能记得住,那些单位和职务我同样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罗绍林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茅开民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KGR课题首席教授石见锋遥寄哀思

……

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选自《钟山》2014年第1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围绕祖父的死,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祖父形象,揭示了老一代人的理想追求及其对家庭的影响,向读者提出了如何认识和对待前辈人的理想信仰的问题。

B.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才生,可见祖父对学生念念不忘,这与后文学生对祖父去世的淡漠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于世情冷漠和教育问题的反思。

C.祖父的丧事中,花圈数量让人揪心,“我”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为冷清的丧事增添了些许温情,这一情节暗示“我”理解了祖父的理想追求。

D.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及倒叙的方式,讲述了父亲与祖父之间的一段恩怨往事,文脉清晰,现实与往事过渡自然,颇似《祝福》中对祥林嫂故事的处理。

8.小说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是“虚拟”,但结尾却说“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这样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10-13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

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

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

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

和尝诣导,导小极

,对之疲睡。

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

“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

赞中宗,保全江表。

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导觉之,和曰:

“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由是遂知名。

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

导问和:

“卿何所闻?

”答曰: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

和奏:

“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

”迁尚书仆射。

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

既练

,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

和谓所亲曰:

“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

”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

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

“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

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

若弗纠正,无以齐物。

皆可下太常夺服。

”诏从之。

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

顾和传》,有删改)

【注】

小极:

困倦、小病。

叶:

同“协”。

练:

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就像头顶两只角。

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C.“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基本相近。

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

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

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

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

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5分)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夕①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

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

B.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C.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

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15.本诗颔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该联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是:

“,”。

(2)杜甫的《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进而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3)苏轼的《赤壁赋》中,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想起从前在张家界溪边徒步的情形,那里的山势地貌远比黑森林山区险峻壮观,游客__________,每隔一两里路,就有一个休息区,供给茶水小吃,各种招呼声____________;

猴家族们在山林和溪水里嬉戏玩耍,( 

 

 

)。

这里的山林是静谧安详的,__________的游客点缀其间,说话也是窃窃私语,声音稍大点就有山谷的回声。

我们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德国落差最高的瀑布。

这一路走来的清凉惬意,森林的寂寥,已是十分难得的体验。

看完瀑布,顺着山路往下,就走到了热闹的小镇主街。

黑森林博物馆是老房子改建的二层楼博物馆,门面小小的,进去才感受到什么叫_____________。

博物馆的宣传手册上写着:

“就从这里开始黑森林时间之旅吧!

”从黑森林少女的红球帽,到新娘子类似苗族女子的沉重头饰,从农庄家居布置到手工作坊的各式各样的工具,从乡村化妆舞会的面具到制作精美的管风琴,音乐盒,从民间传说里的妖魔鬼怪木偶到本地山脉开采的矿石宝石……仍然就这样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间”,黑森林人漫长的两百多个冬天过去了。

黑森林人对时间如此执着,而时间也在印证着黑森林人的勤勉质朴,心思巧妙。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黑森林人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仍然就这样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间”。

B.就这样,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间”,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

C.漫长的两百多个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就这样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消耗着“时间”。

D.就这样,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黑森林人仍然守在作坊里一点一滴地琢磨着“时间”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时窜出几只,向游客讨了食物,欢欢喜喜地捧了吃

B.不时窜出几只,欢欢喜喜地捧着吃向游客讨来的食物

C.向游客讨了食物欢欢喜喜地捧着吃,不时窜出几只来

D.欢欢喜喜地捧着吃向游客讨了食物,不时窜出几只来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摩肩接踵 

不绝于耳 

三三两两 

别有洞天

B.熙熙攘攘 

稀稀拉拉 

引人入胜

C.摩肩接踵 

不绝如缕 

D.熙熙攘攘 

2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辞,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王褒、贾谊等人的诗赋,编成《楚辞》一书,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

B.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乃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完成门阀化,最终成为庶族的选举工具。

C.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D.歌行体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诗歌体裁。

南朝宋的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自创格调,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