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80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资本论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论Word下载.docx

《资本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本论Word下载.docx

批判了古典经济学,但又吸收了其中精华的部分:

古典经济学首先提出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将其吸收并创造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三)马克思写作出版《资本论》的

经过

v第一阶段、1843—1851年

v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1851年马克思到达英国,并被允许进入英国图书馆。

v1947年《哲学的贫困》——《资本论》的胚芽

第二阶段、1852—1867年

v《1857—1858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一稿

v《1862—1863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二稿

v《1863—1865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三稿

v第三阶段、1868—1883年

v期间再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

v第四阶段、1883—1895(恩格斯去世)

v这期间恩格斯花了十年时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

v《资本论》第四卷是由考茨基整理出版的。

v第四卷:

剩余价值学说史(剩余价值理论)(理论史)

v第一册1914年

v第二册1926年由考茨基整理出版

v第三册1929年

二、《资本论》的中心、结构、脉络和方法

v

(一)以剩余价值为中心

四卷结构

v研究对象

v一卷直接生产过程

v二卷流通过程

v三卷生产的总过程

v四卷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

v研究中心

v剩余价值的生产

v剩余价值的实现

v剩余价值的分割

v批判资产阶级关于剩余价值理论上的错误

(二)脉络

v四卷之间有严密的内在联系:

v一卷:

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v1、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其中劳动二重性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的核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v2、在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首先从货币转化为资本入手提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劳动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

v3、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劳动者劳动创造的价值达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v4、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的后果,导致资本主义本身的灭亡。

二卷:

剩余价值是怎样实现的

v1、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的循环周转来实现的,这是有条件的,但资本主义私有制很难满足这个条件。

v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要按比例协调发展,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只能导致资本主义非均衡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卷:

剩余价值是如何分割的

v1、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形成了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在职能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

v2、非职能资本家只能获得利息,银行资本家只能获得银行利润,利息只能小于平均利润,是对平均利润的分割。

v3、土地所有者和地租,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的转化。

v4、对三卷进行总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现象上表现为各种收入及其源泉,也就是说资本产生利润,土地生产地租,劳动生产工资,这种三位一体的公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卷:

剩余价值理论发展史

指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上的错误。

(三)方法:

唯物辩证法

v1、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v研究方法:

从实际出发,充分占有资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内在联系和本质的方法。

马克思认为研究方法是“从思维的行程来看,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也就是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律”。

v叙述方法:

根据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将其表述出来,这种表述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

2、历史法和逻辑法

v3、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v规范分析法:

从既定条件出发,分析主要因素,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

v实证分析法:

从客观事实分析,找到问题,分析弊端,最后用一种经济模式加以描述。

4、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三、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一)资本论的地位和作用:

1、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在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

•2、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3、是分析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4、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指导精髓。

(二)现实意义

v《资本论》阐释的适合一切生产方式的生产和交换一般规律,仍然具有普遍意义。

v《资本论》对商品经济及其范畴的深刻分析,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v《资本论》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科学预见。

(三)怎样学习《资本论》

•1、掌握精髓思想,即不僵化教条也不全盘否定

•2、完整准确地把握基本理论。

不强加、不曲解。

《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中心:

说明《资本论》研究对象、目的和阶级性

一共13段,分四层意思: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联系以及必须运用抽象法问题。

1-4

2、资本论研究对象和任务5-9

3、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4、预告以后各卷的内容和欢迎科学批评12-13

一、《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

是初篇和续篇的关系

哪一部是初篇?

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万事开头难,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困难的

¡

1、对经济的细胞—商品形式的分析比对经济成熟形式的分析更困难。

因为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和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涉及到货币的起源问题,这个问题从亚里士多德到李嘉图二千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要解决。

2、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又不能用化学试剂

抽象力:

指人脑从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中抽取和概括其本质特征的能力。

社会科学不能用自然科学的直观实验方法,而只能用科学的抽象方法进行。

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社会形式意义上的商品形式和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的细胞形式。

形式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与内容对应的表现形式,一个是与生产力对应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

这里的商品是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细胞,“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这里的形式是指劳动产品或商品的具体社会形式。

“经济的细胞形式”这里的形式是表现形式。

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

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

三、《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P1倒数第二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生产方式,是指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它决定着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从而属于广义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

《第一版序言》第5―9段就是说明这个问题。

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P1倒数第二段             这句话引自古罗马著名诗人昆图斯﹒贺雷西﹒弗拉克(公元前65—4年)的《讽刺诗集》第一卷第1首中的一句:

“只要换一个名字,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马克思引用此话,是为了说明尽管经济落后的德国,与经济较发达的英国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但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来未来的景象,因而《资本论》以英国为例证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和机制,将普遍适用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

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死人抓住活人!

死人指封建主义剥削,活人指资本主义剥削,指明了德国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折磨。

2目的:

本书揭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运动规律。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P2)

阐明了〈资本论〉的研究目的。

四、重点《资本论》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

1、马克思研究时是自由竞争时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阶级矛盾尖锐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种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了阶级性。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10-11

第10段: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

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

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我的观点是: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玫瑰色:

桃色。

揭示个人和经济关系,个人和阶级之间的辨证关系。

当时空想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一切罪恶都归结为资本家、地主的个人主观动机。

所以,马克思,认为任何个人都是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

要消灭剥削阶级和制度而不是个人。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论证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利益关系或阶级关系

(2)每个经济学家都代表各自的阶级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学。

⏹(3)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济问题直接关系到各阶级的物质利益,所以遇到的敌人比其它研究领域要多。

第二版跋

⏹中心:

说明当时德国不可能产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重点是说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一、修改说明

二、在德国只能产生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当时德国不能产生

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要有一定的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德国在封建割据、封建势力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缺乏政治经济学生存的基础。

它作为成品从英国和法国输入;

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直是学生。

拿英国来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

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

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还在李嘉图活着的时候,就有一个和他对立的人西斯蒙第批判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了。

从历史上看,英国和法国的具有一定科学成就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都是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处于潜伏的没有发展时期出现的。

3.《资本论》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

⏹基本方法:

⏹具体方法:

叙述方法、研究方法等

⏹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关系

⏹⑴叙述方法以研究方法为基础,因为通过各种事物现象的研究抓住为基础,因为其通过各种事物现象的研究抓住本质然后才能用文字把描述出来。

⏹⑵研究方法要有叙述方法来反映和提高。

驳斥德国资产阶级代言人对《资本论》的恶意攻击,论述《资本论》的方法论。

14-26

四、资本论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的辨证方法截然不同

⏹马克思的辩证法的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黒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本上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

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资本论》第1卷介绍

⏹共七篇25章,可分为三部分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是纯粹的生产过程。

⏹2、中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前提、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等问题。

第一卷正文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六篇工资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二《资本论》第1卷的结构

⏹1、第一部分是第一篇商品和货币,论述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部分是第二篇和第六篇,论述剩余价值理论。

⏹3、第三部分是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论述资本积累理论。

⏹三《资本论》第1卷的方法

⏹1、矛盾分析法

⏹2、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方法。

《资本论》第一卷正文

•概述:

•恩格斯在1886年的《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指出:

“第一卷是一部相当完整的著作,并且二十年来一直被当作一部独立的著作。

《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和中心

•主要把握三大理论;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资本积累理论

1.研究对象:

第一卷卷首:

资本的生产过程

2.中心:

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价值——剩余价值——资本积累

⏹这一逻辑顺序,是同经济发展的历史顺序相一致的。

《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框架)

1.《资本论》共七篇25章

第一篇(第一章~第三章)

⏹研究对象:

简单商品和商品生产

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

⏹地位: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篇~第六篇 

(第四章~第二十章)

⏹研究对象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中心     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

⏹地位  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核心

⏹资本主义生产核心问题

第七篇(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研究对象: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中心:

资本积累及其发展趋势

⏹地位:

《资本论》第一卷

⏹总结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资本论》第一卷三部分之间的关系

⏹Ⅰ从劳动价值论看:

⏹第一部分是分析劳动创造价值

⏹第二部分是分析劳动创造剩余价值

⏹第三部分是分析劳动创造整个资本

Ⅱ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看

⏹:

第一部分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本身,第三部分是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Ⅲ从资本积累看:

第一部分是分析资本积累前提,第二部分分析资本积累实体(即剩余价值)第三部分是分析资本积累的实质。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1、第一篇的研究对象:

是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商品和货币,它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又是反映简单商品生产关系的商品和货币。

2、地位:

马克思称第一篇是导言,就在于阐明资本发生的历史前提和出发点。

3、结构:

第一篇包括三章。

第一章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着重论述价值的形成和表现形式;

第二章分析商品的交换过程,论述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第三章分析货币的职能,进一步揭示货币的本质。

第一章商品

第一节说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第二节说明商品两个因素的形成

第三节说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

第四节说明价值的本质,揭示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论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着重说明价值实体和价值量。

第一节包括19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内容有交叉)

(一)前言:

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第1段);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第2-4段);

(三)商品的价值(第5-18段);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第19段)。

⏹P1开宗明义: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一、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1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是采取商品形式表现的“庞大的商品的堆积”。

(1)从《资本论》研究对象理解:

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这种生产关系总是与物(商品)结合在一起,生产关系物化在商品中。

(2)“庞大的商品堆积”表明商品关系社会已占统治地位。

⏹2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

(1)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在商品细胞内部,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

只有运用从商品入手的逻辑方法,才能够正确地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

(2)商品是资本主义最简单、最抽象的一个经济范畴。

只有从商品分析入手,才能逐步叙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比较具体的范畴,进而分析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如利润、地租等更为复杂、具体的范畴,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看,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

从商品出发,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一致。

二、商品的二因素

(一)使用价值是商品存在的前提

⏹1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首先是指物的有用性,是指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的属性

(2)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的社会有用性。

(社会使用价值)要通过交换来实现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物的使用价值,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共同点:

⏹是有用物;

⏹是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切社会形态财富的代表。

2作为物的使用价值的质和量

(1)质:

指它的自然属性的质量

(2)量:

是由社会尺度来衡量

3.作为物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作为物的使用价值一定要在人们的使用(消费)中间才成为实现

(2)作用:

作为物的使用价值,它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二)价值是商品的实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本质

⏹1商品的交换价值本质上,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X数量小麦=Y数量斧子

2价值

⏹价值实体:

抽象劳动

⏹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劳动可以分为三种形态

⏹凝结形态:

价值

⏹劳动流动形态:

劳动

⏹潜在形态劳动力

3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内容,交换价值是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4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P16/2

⏹劳动生产力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的关系。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劳动生产力提高,使用价值量增加;

⏹第二、劳动生产力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第三、劳动生产力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力提高,单位商品价值下降;

反之,劳动生产力下降,单位商品价值提高。

提问:

影响劳动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有几个?

P16/2/3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

⏹自然条件

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力:

劳动者从事劳动生产的能力。

其大小一般是通过劳动生产率来表现的。

⏹劳动生产率: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既然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也可以单个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劳动力,劳动者从事劳动生产的能力。

其大小一般是通过劳动生产率来表现的

⏹劳动生产率,指这种生产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它一定是实际的生产成果。

关系: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生产的能力越大,效率也就越高,能力和效率是正比例的关系。

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不一致,矛盾方面,生产能力很大,效率很差

⏹《资本论》中假定两者是一致的,两者通用。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P16/3

⏹首先;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一个物品只有使用价值,不是劳动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

⏹2一个物品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也不一定是商品;

⏹3一个物品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又是为别人提供使用价值的,也不一定是商品;

⏹4一个物品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而且是通过交换为别人提供使用价值的才是商品;

⏹5一个物品没有用,无使用价值,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第二、商品的二因素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要取得价值,就必须转让使用价值,要取得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第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作为价值,是人们的社会产物,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通过劳动两重性的分析,来说明价值由抽象劳动决定。

一、劳动两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

⏹P17/1

⏹提问:

哪句话说明了这个意思?

(1)古典劳动价值论有科学成分,也有庸俗成分

⏹1)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古典学派不区分是什么劳动创造的

⏹2)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