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33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docx

焦化厂托管运营方案

 

焦化二厂

生化污水处理站

托管运营方案

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二月

焦化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

其主要来源有:

剩余氨水、煤气冷凝液、甲醇分离水及生活污水。

废水中含有很高的氮和酚类化合物以及大量的有机氮、CN-及硫化物等等。

焦化废水水量大,污染物复杂、浓度高,随着焦化二厂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保护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

公司把污水回用列在其发展计划之内,可见其对污水处理和回用的重视。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焦化二厂为使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委托88888888888安装有限公司进行污水厂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88公司受甲方委托,对全厂内、外环境进行详细周密的考察后,结合国内外焦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编制了该运营方案。

1工艺运行和管理

1.1整体工艺控制

污水厂工艺控制由工艺管理员负责,工艺管理员需根据每日进出水水质情况及主体工艺运行情况合理调控各工艺段运行,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1.1.1进水水量

85m3/h~120m3/h,24小时连续运行

1.1.2进水水质

指标

COD(mg/L)

挥发酚(mg/L)

氰化物(mg/L)

硫化物(mg/L)

氨氮(mg/L)

油(mg/L)

悬浮物(mg/L)

BOD5(mg/L)

含量

<2500

<350

<30

<50

<300

<50

<200

<700

1.1.3出水水质

处理出水部分用于熄焦用水、煤场喷洒,需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指标

COD(mg/L)

挥发酚(mg/L)

氰化物(mg/L)

pH

氨氮(mg/L)

油(mg/L)

悬浮物(mg/L)

BOD5(mg/L)

含量

<150

<0.5

<0.5

6~9

<25

<5

<70

<20

 

剩余部分出水用语厂区绿化及补充循环水,需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指标

COD(mg/L)

挥发酚(mg/L)

氰化物(mg/L)

pH

氨氮(mg/L)

油(mg/L)

悬浮物(mg/L)

BOD5(mg/L)

含量

<100

<0.5

<0.5

6~9

<15

<5

<70

<20

1.1.4工艺流程

1.2工艺段运行控制

1.2.1粗格栅工艺控制

(1)根据水量及渣物量灵活调节格栅自动启、停液位。

(2)当自控系统故障时,应及时切换粗格栅机为人工控制。

1.2.2提升泵工艺控制

(1)泵站内水位由粗格栅后液位计测得,泵启动水位应大于1m。

(2)当污水流量为较大时,启动备用泵。

1.2.3细格栅工艺控制

(1)细格栅、螺旋输送机根据格栅机前后水位高差值自动运行或手动操作。

(2)根据水量及渣物量灵活调节格栅自动启、停液位。

(3)对分离出的栅渣及时清除。

1.2.4沉砂池工艺控制

(1)搅拌机24小时连续运转。

(2)根据沉砂量,合理安排排砂次数,保证及时排砂。

(3)经常巡查沉砂池的运行状况,及时调整进水量和出水量。

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目测分砂机排出水浊度,掌握沉砂效果。

1.2.5预处理工艺控制

(1)保证隔油设施的24小时连续运行。

(2)根据刮渣量,合理安排刮渣频率,保证及时排渣。

1.2.6调节池工艺控制

(1)保证调节池的24小时正常曝气及连续运行。

1.2.7生化段工艺控制

(1)好氧段24小时连续曝气,二沉池吸刮泥机24小时连续运行,污泥回流泵站24小时连续运行。

(2)经常检查与调整回流消化液和回流污泥系统,根据运行情况调整消化液回流量和污泥回流量。

(3)经常观察池体的泡沫发生状况,判断泡沫异常增多的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4)每天测定池体混合液的MLSS,掌握池内污泥浓度,如出现异常,应调整污泥回流量,回流污泥浓度和剩余污泥量。

(5)每天测定厌氧段、缺氧段及好养段DO,调整充氧量及运行频率,控制回流比,保证各工艺段DO处于正常范围。

(6)每天测定池内混合液SV30值,以便及时发现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

(7)经常观察二沉池液面,看是否有污泥上浮现象,及时采取针对措施,避免影响水质。

(9)根据池内污泥浓度做好排泥工作,防止污泥沉积,堵塞排泥管。

(10)定期刷洗二沉池三角堰。

由于池堰、池壁长期流水又露在空气中,会在其上积累一些污物,生长一些藻类等,不仅影响环境也会影响出水水质。

(11)出水三角堰的校正:

出水堰应保持水平,但在使用几年后,由于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堰板常发生倾斜,使出水不均匀,影响沉淀效果,所以应及时校正出水堰成水平。

1.2.8污泥脱水工艺控制

(1)污泥、絮凝剂投加系统

投加时需根据溶解箱内注入水量计算需投加的药液量,絮凝剂配制药液浓度为1‰。

污泥投加泵运行后,运行药剂投加泵。

观察絮凝效果,调整絮凝剂投加量,当投药后的污泥迅速絮凝,絮体颗粒结实,泥水分离快,分离液清澈,出泥成饼时,即可确定药剂的投加量。

(2)脱水机辅助设备

脱水机运行期间贮泥池慢速搅拌机必须连续运行。

脱水机运行期间冲洗水水泵连续运行。

脱水机运行期间皮带运输机必须连续运行。

定期排空脱水机空气压缩泵内积水。

(3)脱水机

根据消化池排泥量确定脱水机运行时间。

脱水机工作水压不低于6bar,脱水机工作进气气压不低于4bar。

脱水机上滤带张紧压力为1—3bar,下滤带张紧压力为2—4bar。

上下滤带张紧压力差为1—1.5bar。

压力参数在上述范围内适当调整。

2生产保障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2.1生产运行保障

(1)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三班两运转的方式,做到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转。

(2)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制定详细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将设备故障率降到最低。

(3)设备发生故障后,半小时内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工作,保证关键设备故障后短时间内修复运行。

(4)工艺管理员随时对厂内各工艺段工艺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工艺问题立即采取有效调控手段,保证出水达标。

(5)要求甲方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工作,及时采购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做到及时抢修,保障生产正常运行。

2.2安全生产保障

(1)每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2)做好厂内各工艺段安全防护措施,并每月检查防护设施有效性,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在危险地段悬挂明显警示标志。

(4)制定安全可靠的操作规程,杜绝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操作错误造成人、财、物的损失。

(5)建立安全保障小组,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必须有保障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作业,发现违规操作应立即制止,出现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降低人、才、物的损失。

(6)建立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出现突发紧急事件立即启动该预案。

并及时将厂内发生的各类事故立即汇报相关领导。

3化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3.1化验室管理制度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严禁在实验室高声喧哗。

(2)进行实验分析作业时必须穿工作服,触碰危险药品应做好防护措施,严禁穿拖鞋。

(3)实验所用物品必须按项目分类摆放整齐,物品及玻璃器皿使用后立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所有试剂瓶应保持整洁,标签填写正确规范,字迹清楚,药品配制日期清楚。

(4)化验员应在上班后立即进行采样分析工作。

每个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现行国标,行标和质量手册所指定的分析方法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分析方法。

(5)在进行蒸馏、回流的实验时,化验员应尽量留守化验室,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应保持实验室大门完全打开。

如遇水压变化或停水未能及时停止加热,或停水后未及时将水龙头关闭造成事故者(如加热液喷出,加热容器爆裂,实验室被淹等),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处理。

(6)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要及时准确,认真填写标定记录及标准溶液配制记录,并放置于指定的位置,便于查验。

(7)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化验员对仪器设备及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负全面负责化验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性能。

仪器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报告技术主管。

设备故障检查只能在技术主管同意下进行,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乱动。

(8)对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且无正当理由者及不服从工作安排的人,停工检查。

并写出书面检查。

(9)原始记录表的填写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守有效数字及其运算的规律,做到书面字迹清楚、规范、准确无误,用钢笔或铅字笔填写。

当原始数据由于计算错误确需更改时,应将错的数据划一横线,在其右上方写上正确数字。

在审核原始记录表时发现不当,经指出后拒不改正者,可拒收其记录。

对数据不真实者,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

(10)工作人员必须妥善保管实验室钥匙,防止实验室仪器及危险药品被盗。

(11)每日分析完毕后,及时清洁实验用具台面地面。

关好水、电源、气、门窗。

(12)未经部门同意,不允许下班后继续工作。

(13)未经同意,不得将实验室以外人员带入实验室。

不能将实验室物品擅自外给、外借,造成后果的后果自负。

(14)如遇非本部门人员擅自进入实验室,本室人员应主动询问、盘查,核实。

无论上、下班时间,严禁在仪器上干私活,若有科研课题方面的工作,必需报技术主管同意方可进行,如有违反,视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3.2化验操作规范

(1)取样时应将待取试样充分摇匀后取样。

(2)化验器具使用前应用蒸馏水清洗三次后再用待取试样润洗三次方可取样。

(3)比色皿使用前应用蒸馏水清洗,后用待测液润洗三次并用擦镜纸将投射面擦净后测定,比色完成后应及时用蒸馏水清洗比色皿。

(4)移液管的选取应按移液管量程与待取试样量相当或接近。

(5)对移液管、滴定管等量具读数时视线应与移液管、滴定管等量具内液面凹液面平行。

(6)对移液管、滴定管等量具读数时应待量具内液面凹液面稳定不上升或下降后读数。

(7)使用移液管取样时不能用洗耳球将试样从移液管中吹出,应待其自然流出。

(8)进行滴定读数时应先关闭滴定开关确认完全关闭后再进行读数,读数准确后方可将滴定瓶移开。

(9)用容量瓶、比色管等带有标线容器取样时,待试样添加至接近标线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样。

(10)使用天平称量时应将天平玻璃门关闭后再读数,并保证天平放置平稳。

(11)强碱性药品用玻璃瓶存放时应用橡胶塞。

(12)稀释硫酸时,应在耐热玻璃容器内进行,并只能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倒边搅拌,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13)化验操作过程应做到迅速精确。

(14)对于规定反应时间的化验,必须严格按照化验规定时间进行化验。

(15)实验方法步骤必须严格遵循检测标准执行。

3.3化验室仪器、药品、试剂管理使用管理

(1)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由专人负责保管,严格分类安全存放。

易燃、易爆等物品存储库房需要具备通风、防爆、防火、衡压等安全措施并保持整洁。

(2)化验室试剂需保证至少三天的存量,发现不足应及时按相关标准配制,如因需自行配制的药品不足而无法进行实验则追究前两班化验员责任。

(3)实验室试剂、器皿以及其他耗品按需要计划购买,实验室不存储过多实验物品,药品应保证一星期用量,做好药品器具入库出库登记。

玻璃器皿轻拿轻放,使用后及时清洗、晾干,规类存放。

(4)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保管和清洁维护。

每班实验完成后应填写药品使用情况及实验器具完好率表。

(5)仪器使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发生故障及时检查处理,不允许仪器带故障使用。

(6)仪器使用后,要恢复到要求位置,做好清洁,加盖防尘罩。

(7)计量仪器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质量。

(8)对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其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9)对于保存期限较短的试剂应少量配制,每周指定化验员对其浓度进行一次标定。

3.4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制度

3.4.1污水的采样

(1)污水采样方法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各水质指标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保存。

实际采样位置的设置。

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的1/2处采样。

(2)注意事项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

当需对油份进行测定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用于测定悬浮物、BOD5、硫化物、油类、余氯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采样后应做好采样记录。

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

(3)本厂采样点

进水:

细格栅前

出水:

接触消毒池末端

3.4.2水样的保存

冷藏或冷冻:

样品在4℃冷藏或将水样迅速冷冻,贮存于暗处,可以抑制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作用和化学反应速度。

主要项目的水样保存方法及时间

(1)COD玻璃容器,用硫酸酸化至pH〈2,在2-5℃暗处冷藏,可保存一周。

(2)BOD玻璃容器,在2-5℃暗处冷藏,尽快检测。

(3)NH3-N玻璃容器或聚乙烯材质容器,用硫酸酸化至pH〈2,在2-5℃暗处冷藏,尽快检测。

(4)TP硅酸玻璃容器,不需添加保存剂,可保存数月。

(5)SS玻璃容器或聚乙烯材质容器,不需添加保存剂,可保存24小时。

4生产和设备管理

4.1运行员工巡检规程

4.1.1巡视时间

每两小时对全厂设备及工艺状况进行一次巡检,每次巡视时间不少于20分钟,并做好原始记录。

4.1.2巡视路线

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格栅—沉砂池—预处理—调节池—A2/O—二沉池—浓缩池—污泥脱水间—加药间—消毒间—文丘里排水

4.1.3巡视方式

巡视采用步行,严禁使用任何交通工具。

4.1.4巡检汇报

(1)发现工艺异常,应及时汇报工艺管理人员。

(2)发现设备、仪表及电气自控系统异常,应立即关停设备,并及时汇报设备管理人员。

(3)发现不明身份人员应上前询问,如遇不法份子应保证自身安全并及时通知保安班组及上级领导。

(4)将巡检时发现的异常状况记录在相关的运行记录上。

4.1.5巡视内容

(1)粗、细格栅

1)粗格栅栅条有无脱落、电机链条是否断裂、运行声音有无异响。

2)皮带输送机皮带有无偏位。

3)有无阻碍设备正常运行的阻碍物。

4)清扫出栅后地上渣物。

(2)污水泵站

1)污水泵运转声音有无异响、有无大的震动、出水量是否正常。

2)提升泵站内水位是否正常。

3)提升管道是否漏水。

4)观察集水井内有无工业废水进入(进水颜色异常、泡沫过多等异常情况)。

(3)沉砂池

1)砂泵运行温度是否正常、声音有无异响、盘根有无漏水(异常呈流状)、排砂有无堵塞。

2)搅拌机电机温度是否正常、声音有无异响、叶片转动是否正常、池内有无大的漂浮物。

3)砂水分离机电机温度是否正常、声音有无异响、是否正常出砂。

(4)生化段

1)曝气是否正常。

鼓风机电机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大的震动。

2)水下推流器运转有无异响(刺耳、声音过大等异常)、震动,有无出现摇摆等异常情况。

3)DO仪、pH仪及MLSS仪显示是否正常。

4)污泥颜色、浓度、形状(正常污泥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有无大量泡沫出现。

5)有无大的漂浮杂物及大块污泥漂浮于池内。

(5)二沉池

1)吸刮泥机运行是否平稳;电机声音有无异响、温度是否正常。

2)刮渣板是否正常刮渣

3)出水堰板渣物是否清理。

4)出水堰出水是否均匀。

5)池面有无细小或大块污泥絮体上浮,上清液是否清澈。

6)池面有无大量气泡冒出。

7)二沉池池水是否清澈。

(6)回流剩余污泥泵站

1)回流泵运转声音有无异响、出水水量是否正常。

2)剩余污泥泵运转声音有无异响。

3)套筒阀是否正常出水、有无堵塞。

4)回流污泥浓度。

(7)污泥浓缩池

1)刮泥机运行是否正常。

2)上清液是否澄清。

(8)加药间

1)药液是否充足。

2)加药量是否稳定。

3)各管路有无泄漏情况。

(9)消毒间

1)药品是否充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有无管道泄漏。

(10)在线监测室

1)门窗是否锁好。

2)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3)数据是否超标,水量是否正常。

(11)配电房

1)查看并抄录各设备电流电压是否正常。

2)查看并抄录功率补偿柜上各数据是否正常。

3)配电房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4)配电房室温是否过高,以及时启停散热设备。

5)雨天门窗是否关闭。

4.2中控室管理制度

(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牌和专用拖鞋,检查好微机、PLC设备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严禁戴手套操作设备。

(2)严禁带小孩进入中控室,严禁赤脚、赤膊、戴头巾(围巾)进行操作,严禁饮酒后上班。

(3)上班时间必须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严禁擅离工作岗位或私自顶班(岗)工作;严禁打闹、睡觉,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非因工作关系,严禁到其它部门(岗位)串岗。

(4)交接班时必须严格检查运行记录填写情况,检查物品是否齐全。

交代设备是否有异常情况需注意,有无临时性运行调整。

在接班人员未签字接班前上班人员不得打卡下班,并将情况与上级领导反映听从领导安排。

(5)中控室内严禁烟火。

(6)中控室内所有设备、器具严禁自行拆除、搬动。

(7)确保中控室内和PLC柜、模拟屏、监控系统整洁、干净;操作台设备安装有序。

(8)做好中控室清洁卫生工作,不乱扔废弃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9)严禁使用中控室电脑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私自对中控室电脑系统、程序进行修改、删加。

(10)运行记录的填写必须在每两小时巡检后立即填写。

4.3在线COD监测仪管理制度

我公司运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每次巡检,发现数据超标,无法发送数据及仪器故障时,及时汇报相关领导。

(2)本设备实行专人管理,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不得擅自修改仪器基础数据。

(3)观察仪器试剂、样品是否有渗漏,及时处理或报技术部,由技术部通知厂家进行修理。

保持仪器及周边环境干燥、清洁。

每周一对仪器进行彻底清洁。

(4)每周一检查试剂量,不足时,及时报技术部,由技术部通知区环境监测站配送试剂。

(5)每半月打印一次前半月在线监测数据下发至中控室。

4.4设备管理

污水处理厂想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必须使各类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和保持应有的技术性能,正确操作、保养、维修设备是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

为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4.1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包括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三个部分。

根据以上三部分资料和记录,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可对设备运行状况和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下一步维修保养提出要求。

同时,可以此为依据定出设备维修或者更新计划。

4.4.2熟悉设备性能

操作人员应通过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及向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学习、咨询,并通过长期操作、观察,积累经验,熟悉并掌握设备性能,做到正确合理操作设备。

4.4.3确定设备运行最佳方案

在保证完成污水处理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设备无效及低效运转,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节约电力,降低能耗。

4.4.4做好设备的巡回检查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备分布分散,且大部分处于露天或半露天位置,因此,在通过中控室24小时监控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并严格执行2小时一次的巡回检查制度。

4.4.5保持设备良好的润滑状态

润滑油脂除了使设备在运转中减少摩擦、磨损之外,还有防腐、防漏及降温等功能,因此,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润滑油加注要求对设备加油。

4.4.6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按照设备说明书并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与保养条例,保养工作可分为:

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停放保养、换季保养。

其内容应包含清洁、调整、紧固、润滑和防腐等内容。

5安全生产管理

5.1安全教育制度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方法主要采用培训及现场会等形式。

重大节假日必须进行教育。

(2)本厂对新录用的职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填写安全教育手册。

(3)对电气、机修、污水处理、泥处理、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操作训练,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

(4)公司建立每月不低于两次安全活动教育学习日,对职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制度,结合职员文化生活,开展和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5)在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新设备,或工人调岗时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6)在污水厂特别注意变配电设备的操作条件、消化区的防爆防火条件、曝气设备旁的防噪音措施、污水污泥池的防人落水措施、下井下池的防毒措施、格栅垃圾等区域的卫生条件。

5.2安全生产制度

5.2.1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2)凡发生伤亡事故和重大事故苗子,应该严格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分析,采取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

对重大工伤事故发生后,除立即组织抢救外,必须保护现场,立即按规定逐级报告。

(3)对重大工伤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查清事故责任,拟定防范措施,以书面于15天之内上报。

(4)对事故责任者(包括领导),应根据责任轻重、损失大小、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

(5)对因工负伤的职工、死者家属,要全力关怀,给予慰问,按国家规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2.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运行员每天上班前,对所操作的机器设备、工具进行检查,并清理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1)生产班每周对所管机具,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本班组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

(2)每月由分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查出问题要排出整改计划,对重大事故隐患,本单位不能解决的,除采取必要措施外,应向上级报告。

(3)在法定假日前,组织安全大检查和专业检查,对突出问题要进行重点复查,查出问题的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5.2.3操作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根据当班工作具体内容,操作班班长必须向操作班员工提出安全生产的注意事故和重点预防要求,并组织检查工具、现场是否安全有保障,如发现存在不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清除。

当天作业结束后必须妥善放置工具、设备,并清理现场。

5.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3.1粗、细格栅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上班工作时必须使用安全用具及劳防用品,必须穿工作服,严禁穿拖鞋凉鞋上班。

(2)设备传动部分必须有防护外壳或防护罩,防护装置不得卸置不用。

(3)在粗、细格栅旁工作时工作服拉链,袖扣必须紧扣,不得带手套操作,女工头发必须盘起。

(4)在机电设备上进行清洁保养工作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在有明显断路点悬挂警告牌,钥匙和熔丝等要妥善保管,没有明显断路点时要拉脱二道以上电源开关,不得带电进行修理工作。

(5)下粗格栅井清理渣物时,必须严格遵守《井(池)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3.2提升泵站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上班工作时必须使用安全用具及劳防用品,必须穿工作服。

(2)在机电设备上进行清洁保养工作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在有明显断路点悬挂警告牌,钥匙和熔丝要妥善保管,没有明显断路点时要拉脱二道以上电源开关,不得带电进行修理工作。

(4)在维修、保养提升泵时,应注意防止跌入提升泵集水井中。

(5)需下井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井(池)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3.3沉砂池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上班工作时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