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840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品德行为综合评价制度Word下载.docx

其本人是唯一的自己活动全过程的参与者、体验者,因而,离开了“当事者”,“旁观者”难免犯主观性的错误。

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培养人、教育人,因此,评价必须以学生本人“心服口服”为结果,才有助于优良品德的形成,所以评价过程应当是他人评价与本人评价的综合过程。

2.因数

品德定量评价首先遇到的是确定因数问题,因数的确定有几种方法,目前一般认为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设计的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目标体系来确定因数为好,因数采用二级目标分类制。

A级目标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因数可以确定五大项:

A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A2,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A3,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A4,勤劳俭朴、尊敬父母;

A5,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B级目标是在上述每大项中列出若干出现率较高的具体项。

(见表8-1和表8-2)。

表8-1    

初中生思想品德评定目标体系

一级

目标

序号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序号

二级目标

A1

自尊自爱

注重仪表

B1

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B2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提倡穿校服。

B3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

B4

不看宣传色情、凶杀、迷信的坏书刊、录像,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

B5

拾金不昧,不受利诱。

A2

真诚友爱

以礼待人

使用礼貌用语,要讲普通话。

尊重全体教职工,回答师长提问要起立,遇到教职工要行礼或主动问候。

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帮助有困难的邻居。

待客热情,起立迎送,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拆他人信件,不看他人日记,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妨碍他人休息、工作要道歉。

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叫污辱性绰号,不欺辱年幼体弱的同学,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

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

A3

遵规守纪

勤奋学习

升国旗、奏国歌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爱惜粮食,节约水电。

认真值日,保持校园、教室整洁。

不在教室和楼道内吵闹、喧哗。

不在黑板、墙壁、课桌等处涂抹。

乱刻乱画,损坏东西要赔偿。

按时到校,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请老师先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问,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做弊。

参加各种集会按时到达,安静听讲,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A4

勤劳俭朴

尊敬父母

按时作息,外出和到家时,要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住宿。

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主动帮助家长收拾房间、洗衣、洗刷餐具等。

生活节俭,不乱花钱,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

体贴帮助父母,尊敬祖父母、外祖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对长辈有意见有礼貌地提出。

不顶撞、不闹脾气。

经常把学习情况告诉父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A5

遵守公德

严于律己

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乘车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和师长让路、让座,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员有礼貌。

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爱护文物古迹。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要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要保持肃穆。

观看演出,比赛时,不起哄,结束时鼓掌致意,对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要加以劝阻。

尊重外地人,遇有问路,认真指引。

表8-2 

高中生思想品德评定目标体系

站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烫发,不佩带首饰,不穿高跟鞋。

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遇到外宾,不卑不亢。

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敬老爱幼、尊重妇女、帮助残疾人,帮助有困难的邻里。

尊重教职工,回答师长提问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发生矛盾要进行自我批评。

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

妨碍别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道歉。

守信守时,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升国旗,奏、唱国歌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安静。

不在教室、楼道吵闹、喧哗,爱护校舍和各种公物,借阅书刊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按时到校,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

下课时请老师先行,上课认真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做弊。

按时参加各种集会,安静听讲,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主动帮家长做各种家务和其他劳动。

体贴、帮助父母,关心照顾长辈和兄弟姐妹;

对长辈有意见,有礼貌地提出,不顶撞,不闹脾气。

经常把学习、生活情况告诉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乘车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让座,购票购物按顺序,对营业员有礼貌。

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爱护文物古迹。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要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要肃穆,观看演出、比赛不起哄,对违犯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劝阻。

这种目标体系是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依据。

其优点是:

突出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或者说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考虑到了品德定量评价的固有特点与规律。

3.权数

如果对一个学生的品德按照上述A级目标五大项加以评定(相当于“总评”或总分)这就涉及到把诸因素等量齐观的问题。

即是否加权的问题。

加权的根据有两条:

一是全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在品德结构中的地位不同。

二是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接受不同内容的教育,或在不同形势下有不同教育重点,基于这两条,加权是合理的。

4.定量形式

定量形式有:

“百分制”、“四等级制”(优、良、及格、不及格或很好、好、较好、差)、“五等级制”(5分、4分、3分、2分、1分)。

百分制是人们所熟悉、较精确的方法。

但考虑到品德的特点,一般不宜适用。

最好是灵活采用各种形式。

(1)评等级和评分相结合,采取“评等级(具体目标评定)→评分(综合运算)→评等级(最后评定)”的办法,评分便于运算,评等级便于评定。

(2)评等级和写评语相结合。

一方面,等级只能表明综合值,不能表明其突出特点和事实。

另方面,在A级和B级目标体系中较抽象的目标还难以用数字、等级来表明。

(3)品德评价必须与评比、评选、奖惩、定期总结工作和其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评价的各种心理障碍,有助于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5.常态

目前品德的评价,主要靠人们的模糊综合判断能力,有的学校或班级对学生的要求偏高,评定偏严,也有的学校或班级对学生的要求偏低,评定偏松,所以,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评定出来的结果,无法相互比较。

为把不同学校或班级评定的结果转换成可比值,事先必须规定各等级的比例关系,这就是事先确定“常态”。

常态如何确定为宜呢?

这里可借鉴常态曲线下基线上不同的σ单位界线之内的面积比例(+2σ以上为0.0228,+1σ~+2δ为0.1359,+1σ~-1σ为0.6826,-1σ以下为0.1587),优秀生可定为5%左右,良好生可定为15%左右,及格生可定为7%左右,不及格者可定为10%左右,这种比例关系大致符合于人们的直觉判断(即两头小,中间大)。

6.表格

编制这种表格应该体现“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还要简便实用。

品德定量评价的具体表格应包括下列项目:

行为规范得分、品德等级得分、品德等级和操行评语。

(1)行为规范得分=基础分+加分+奖励分-减分+少减或免减分。

①基础分:

分值为40分,凡能熟记相应年级行为规范细则并能理解行为规则的社会意义的学生,可得基础分。

②加分,加分的标准是:

在学生品德评定目标体系25个B级目标中,凡做得好的加2分,做得较好的加1分。

③奖励分,奖励分的得分标准是:

(A)被评为校、县、地(市)、省级三好学生的依次得2、3、4、10分,(B)连续三年被评为校和校级以上三好学生的分别得5分、10分;

(C)在道德行为方面有突出好的表现的可酌情给2~5分。

④减分,只对有较严重的过失行为的学生减分,其扣分值一般不超过2分,受学校以上记过处分者,可视情节轻重扣5~10分。

减分由班主任掌握,确定所减分值后,通知学生本人。

⑤免减、少减分,因有过失行为而需要减分者,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可视改正情况给予免减或少减行为规范得分的处理。

免减、少减的处理由班委会提议,经班主任同意,通知学生本人。

(2)品德等级得分评定方法

①学生品德等级采用加权综合评定法,由学生本人、小组评议结果和班主任评定意见按0.2、0.4、0.4分配权重,计算等级评分结果。

②学生品德等级采用四级分等法,依次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各等级的分等标准为:

优秀: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都做得好,品德等级评定分数在85分以上者,或在某方面有突出好的表现。

良好: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基本能做到,品德等级得分在70~84分之间。

及格: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基本能做到,或在某方面做得不好,有严重缺点,或有错误但已改正,品德等级得分在60~69分之间。

不及格:

对评定内容规定的大部分不能做到,或在某方面有严重错误,有违法行为,且不接受教育,品德等级分数在60分以下。

③品德等级评定分数=自评分数×

20%+小组评定分数×

40%+班主任评定分数×

40%

(A)学生自评品德等级分数,即本人的行为规范得分。

(B)小组评定分数,即小组成员对被评学生按品德评定目标体系所打分的平均分。

评分体系为A级目标五大项所含的25项B级指标,满分均为4分。

对照指标内容,被评学生做得好或有突出好的表现,可得4分;

做得较好的可得2~3分;

基本做到,但常有违犯者得1分;

做不到的得0分。

将每个小组成员给被评定学生按照25项指标评定的等级分数累加,除以小组成员人数,即为小组评定分数。

(C)班主任评定分数,采用综合评分法,即教师根据自己对被评学生的日常观察,按品德评定综合目标体系给学生打分。

五项A级目标各得20分,所计分数之和即为对被评学生的班主任评定分数。

(3)品德等级

按照上述四级分等法的分等标准,给学生划定品德等级。

品德等级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

凡在品德等级评定中评为优秀,不及格者需经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复核、认可后,方予登记。

(4)操行评语

班主任是操行评语的评定主体。

撰写操行评语应以下列五方面为依据,即①学生行为规范得分;

②学生所在小组的评议意见;

③班主任日常观察记录;

④科任老师的反映;

⑤学生家长意见。

操行评语的内容包括学生的优点、缺点和今后努力方向三部分;

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评语要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空泛,一般化。

操行评语也是每学期进行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