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8563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简讯二…………………………………………………………………………()

简讯三…………………………………………………………………………()

简讯四…………………………………………………………………………()

简讯五…………………………………………………………………………()

 

“我们想走得更远”

——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安徽师大国培班侧记

他们是一批来自于安徽全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他们是一批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践行者;

他们的身影,活跃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

他们揣着教学中的困惑,抱着教育的理想,怀着求知的热情,聚集于安徽师大。

对他们来说,繁忙、紧张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生活的主色调,而放下手中的粉笔,被选送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是一种荣誉,一种机遇,更是一种责任。

2009年10月19日至29日,每天清晨,教室里总会响起悠扬悦耳的钢琴曲,那是培训班学员为当天授课教师作简介的课件在播放。

教室里坐满了学员,签到簿上的姓名也早已签满,学员们打开笔记本,眼睛里满含期待,静静地等待着专家的到来。

随着专家讲座的开始,沙沙的笔记声响起,精彩处,教室里会响起会意的笑声。

课间休息,大家争着向专家请教,与专家讨论,同专家拍照……

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重复。

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培训班学员在课余时间说的最多的几个词。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是培训班许多学员的共识。

来自马鞍山市当涂二中的学员陈宏宝老师,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他的笔记本上就写着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他是此次培训班的学习委员,他每天晚上要和同室学员顾文年上网查找明天上课专家的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前循环播放,供学员了解;

每当上课,他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前排,据说,与专家近距离、面对面,听课效果最佳。

专家上课,他全神贯注,一边听,一边记;

有时,放下笔来沉思;

课余时间,他主动向专家请教,当疑难得到解决,他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有人问他:

“为什么这么认真?

”他诚恳地说:

“我是当涂县中学语文唯一的市学科带头人,又是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经常在市县教研会上评课,作报告;

参与教育主管部门新教师培训工作,对青年教师有引领的责任,可我感觉‘名’难副‘实’,急需‘充电’;

此次培训机会难得,学当其时。

”在培训班,他和其它班委主动承担了擦黑板、打开水、倒茶水等任务,协助班主任布置、收缴作业,统计调查问卷等任务。

学员顾文年,来自地处皖北的亳州一中,是一名刚满三十岁的年青教师。

可不要看他年轻,他在当地也算是个“名人”,他的中学语文教学课件《雨霖铃》被评为全国一等奖,他曾参加过省优质课、省教坛新星的评比,能被选送参加省级比赛,在每个地市某一学科那是屈指可数的,是佼佼者。

可他两次都铩羽而归,教训惨痛。

这次参加培训,他深有体悟,觉得如果早两年就有这样的机会就好了,他说自己上课的“教育技术”还可以,输就输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课堂教学上不了层次,这次算是亡羊补牢。

这次培训,他主动配合班主任、班委将培训中所有与课件有关的任务都承担了下来,听课特认真。

他深信,通过这次培训,回去好好实践,自己的教学一定会如虎添翼。

学员刘勇,是当涂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参加培训时的心态可谓是求知若渴,听说在师大校园内有售上课专家的专著的书店,中午休息时间,他去书店一口气卖下一二十本教育教学专著。

他喜滋滋地说:

“多备点精神食粮,好好武装武装头脑,充实充实思想。

宣传委员朱飞,来自亳州二中,听课后感触很深,培训第三天,就写了一篇“学习心得”交给班主任,觉得此次培训思想触动大,不虚此行。

生活委员童燕、陈凤霞分别来宁国中学、阜阳四中,给培训班供应开水,给任课专家递茶,服务极为周到;

对学员的饮食起居也十分关心,当得知有许多学员水土不服肠胃弄毛病时,主动报告班主任。

班主任宫老师及时给大家提醒,避免病号的增多。

芜湖县一中的周起老师,是省作家协会的会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他把思想和激情化成了一本本诗集、散文集。

听了鲍鹏山教授的课,他感觉对自己启发大,准备回去好好地整理整理,让语文教学和文学创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学员高加友是郎溪县梅渚中学副校长,参加这次培训,他觉得对自己指导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他说:

“这次培训,让我进一步体会到‘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领导’的真正含义。

培训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培训班的学员中,教研室的领导、校级领导、学校中层领导不少;

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省教坛新星、市教坛新星,全国优质课、省优质课获奖者更多。

这是一群全省高中语文教学的中坚,一群追逐教育梦想的骨干,一群带着期盼,负着重任的好学的学员。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教师称作“智者”;

韩愈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师,首先是因为他(她)是心智聪慧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能引领学生进入人生新境界的人。

在全社会普遍要求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今天,教师的思想,其实也是一种软实力。

思想决定行动。

做一个有思想力的专业化教师,是时代的召唤,社会的要求。

参与安徽师大培训班的学员,用他们孜孜不倦求学的姿态,勤勉好问的行动,勇于反思探索的精神,表明着自己的心声——“我们想走得更远”!

——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安徽师大国培班学员访谈

安庆九中语文教师方银莲踏进安徽师大参加培训时,身边和她一样来自全省各高中的77名语文教师,都在对着手中的日程安排表,低声说着什么。

有老师一不小心说大了声:

“课程这么满;

居然还有班主任和班委;

是不是百家讲坛的那个鲍鹏山?

”方银莲老师她早已习惯了一次次的大小培训,但他觉得这次的培训班有点与众不同,。

所有学员都安排住统一的双人间,学校给每位学员都免费配发了一张250元的食堂饭卡,生活方面无忧。

班里的绝大部分学员,不是省级教坛新星,就是特级教师,方银莲老师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然而从听完第一节课开始,她再无暇关心这些生活上的琐屑。

第一堂课鲍鹏山教授的精彩讲演,她和身边的教师们,都自觉地记起笔记,整个教室出奇的安静。

接下来的事情,更证实了她对这次培训班于众不同的判断

每天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5点半的培训课程,讲课的老师除了邓彤等一线教学名师,更多的是像陈文忠这样的知名教授。

他们的教学观点理论,每每在课余的分组讨论中激起强烈的火花。

参加国培计划的70多位学员,被责任心极强的班主任宫营老师分成了五组,每一组都指定了组长,负责组织课余的讨论,及时把学员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反映给她,以便为全体学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诸如“时间很紧张,课程太紧!

”这样的抱怨,让他们觉得亲切了许多,每天晚上除了整理白天宝贵的听课笔记,分组讨论,整理交流意见总汇,写听课感怀这些事之外,还要未雨绸缪地为毕业考核准备一篇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的论文。

有很多老师依照以往培训经验,在来之前就安排好了走亲访友的日程计划,可现在问起他们这些事,他们只是笑着说学习繁重,没有时间。

然而,抱怨归抱怨,这些各地的语文教学精英,难调的众口却一致的说这一次的培训收获很大。

一位淮北来的教师在采访过程中谈到“新教改”的问题,他指出06年安徽就开始实施新教改,然而改来改去,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

直到听了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才渐渐的觉悟到教改的新意,这些年自己又忙于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前显得有点孤陋寡闻,听到这些大家的理论,大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这次培训对以后的教学肯定意义非凡。

采访中,部分学员对安徽师大为此次培训所作出的努力深表感激。

26号下午安徽师大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领导,还要为所有的学员开一个座谈会,以便更好的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

来自宣城的贺双清老师在谈到这次培训的意义时,不无激动的说:

“以往的培训,基本全是一线老师关于具体教学技巧的培训,这一次培训除了技巧方法的讲授之外,更多的是关于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广,很值得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反思,革新。

很多我们平时教学中零星的感悟,在经过这些知名教授高屋建瓴的阐释之后,在学员中获得普遍的认可,教授们和全省各地的这些同行的一致观点,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远大而又清晰的目标,更好地指导新教改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校记者团史沈俊刘峰刘玉超)

——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国家培训感言

一、感谢国家对中西部教育的关注和培训,做好本职工作,起到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国家对中西部教育之所以如此关注,就因为与东部沿海比较,中西部教育相对落后,且许多教育精英“孔雀东南飞”。

面对现状,我们每个受训的老师都应该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

中西部要更快而持续的发展,“生命力”或许来自于人才的培养。

我们更应自觉的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更要尽快地提升自己,起到“骨干”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更优秀,从而更好地立足中西部教育,服务中西部。

二、各位授课教师深厚的学养及不同风格,让人深受启发

给我们授课的教授、教师对所从事的专业深入探究,他们对科研的严谨,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都给我们已深深的启发和影响。

他们学有所长,研有所重,尽管风格各异甚至互有冲突,但这却更好地启示我们:

教学教育要敢于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深入探究,在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中走出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告诉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既要做山中的苦行者,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总结;

又要跳到山外,审慎地观照,综合理解,清醒地认识到教科研只有更多的路,没有唯一的路,我们在选择时又要不断地开拓创新。

三、学习让人更加“清明”

培训前,我虽然看过不少新课程新理论,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混沌迷茫,行动上更存在一种“欲飞难飞”的迟疑或力不从心。

但通过这十来天的高强度密集地培训和交流,我内心的混沌开始清晰,迷茫变得坚毅,同时也坚定了“求稳求变”的决心,知道自己既要稳步地前行,又该更加勇敢地开拓创新。

在未来的教学教研中,更要发挥“骨干”的作用,让自己起飞,也影响大家飞得更高更远。

四、朝圣与传道

在穿越安师大的一个晚上,我倦怠了灯光与霓虹后,独自一人走向幽静的山路,偶一抬头,继续教育学院高高地悬在仰望的头顶。

我紧一步慢一步登上仰望的台阶,像一个朝圣者,在幽深中滋生许多虔诚。

顺着向上的山路,我又一次来到了“皖江中学”旧址,久久凝视着这一大片岁月的砖墙。

暗淡的灯光中,刘希平、阿英、陈独秀、高语罕、蒋光慈……一个又一个往日的名字凸显在文物碑上,深嵌入这历史的山顶。

他们在社会黑暗,民族危亡之时,像一个个从“新文化”中归来的朝圣者,远离世俗的灯光,默默而清贫地在这偏远的山顶,前驱在狭窄的山路,虔诚地“传道”,用他们“民主科学”的信念点燃青少年心中燎原的大火,照亮民族前行的路。

几十年之后,当千万人逃避清贫和孤独,像“飞蛾扑火”,沉醉在灯红酒绿的浮华时,我们这些新世纪的“传道者”,难道不该成为新世纪的“朝圣者”,更虔诚地教书育人?

因为在这炫目的五光十色中,标示前行的是“责任”!

总之,此次培训让我更加清晰明白地知道要做教育教研的“学者”,更要做教书育人的“行者”。

最后感谢安师大精心地组织,感谢各位教授、教师尽心地施教,感谢班主任宫老师的细心安排!

此次培训,我受益多多!

  (培训班学员  方胜)

文学院组织召开国培班学员座谈会

10月26日晚上七点,安徽师大文学院小会议室,室内春意盎然,欢声笑语。

参加2009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安徽师大高中语文学科培训班的部分学员,被邀请参加交流培训心得、提出建议意见和畅谈教育大计的座谈会。

会议由安徽师大副院长张树文主持,安徽师大文学院教授、《学语文》主编李平,安徽师大文学院副教授钱奇佳,国培班班主任宫莹老师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学员代表发言踊跃。

来自当涂二中的学员陈宏宝首先发言。

他谈了三点体会:

一、此次培训实行五免——培训免费、吃饭免费、住宿免费、长途电话免费、房间配备电脑上网免费,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的关怀,对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视;

临来之际也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回去将培训内容传达给其它教师;

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教师节去北京三十五中上午听了五节课,下午与教师座谈,他在肯定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谈了对教育的忧虑,为了民族的未来,教育是到了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三、此次培训获益良多,在教育思想层面,教育理念层面,教育技术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来自宿州市第二中学的学员陈煜发言。

他说:

“此次培训,肩负着学校领导的重托。

我们学校语文组是一个有着六十多名语文教师的大组,对语文教学怎么教,教什么,教研怎么搞,学生语文怎么学等许多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困惑,在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研方向等方面亟需得到指导。

参加这次培训,不仅自己要学好,还要将培训的内容和精神带给组内其它同仁。

高加友是来自郎溪县梅渚中学的副校长,他认为安徽师大文学院应担负起领导安徽语文教学的重任。

比如说,现在中学使用的教辅用书,许多是湖北、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大学或教育机构编写的,在语文实行安徽省内命题的今天,这种状况着实让人尴尬。

安徽师大有着很强的实力,完全可以担负起这个重任。

来自休宁中学的学员刘定成,早年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他对母校极有感情。

他深情而自豪地说:

“安徽师大文学院许多老师,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和声望,安徽师大文学院的实力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来自歙县北岸中学的吴正利,宁国中学的童燕,毫州市第二中学的朱飞也纷纷发言。

他们畅谈了此次培训感想和体会,表示一定要将培训获得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去,做一个研究型的语文教师。

文学院教授李平老师作了总结。

“学员发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会认真总结;

安徽师大文学院《学语文》编辑部编写的《徽典一号》的出炉,就是面向安徽中学语文的,我们的宗旨是为安徽语文教学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和向导,它的服务对象也只面对的是安徽,表示我们的针对性和诚意。

对学员关于培训的收获,我认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在‘悟’,希望学员能够加强内省,学会思考,为安徽的语文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学校为培训班学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10月19日,来自安徽全省的77名参加“2009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安徽师大培训班”的学员,陆续报到。

安徽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学院为了让参训学员能够安心学习,在学员吃住等后勤保障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这次培训是全免费的,学员在报到时,每人都领到一张饭卡,供学员在师大师生食堂就餐用。

学员入住的房间整洁干净,配备了全套生活用具包,包内装有两条毛巾、两块肥皂、牙膏牙刷、漱口杯等物品。

房间24小时热水供应,饮用水供应充足,每天有服务员清扫、整理。

学员普遍感到满意,称之为“关怀无微不至”。

培训班班主任宫莹老师,在班委分工之时,将两名生活委员分别安排在学员居住的两处,以便及时了解、反馈学员的建议和意见,并经常去探望、了解、征询学员意见,对少数学员水土不服等原因造成的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给予了帮助,及时告诫了全体学员。

这些措施,保证了学员正常的出勤,使学员能够身心愉快地完成培训任务。

细致的安排、周到的服务,为参训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简讯五则]

[简讯一]10月24日下午,安徽师大文学院资深教授杨树森先生给国培班的学员进行了一场名为《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逻辑视角》的精彩讲座。

杨教授着重从逻辑角度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议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地位、从公务员考试看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和逻辑修养与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杨教授关于议论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痼疾,发人深思。

[简讯二]10月25日上午,芜湖一中特级教师,全国知名的“点拨式教学法”创始人蔡澄清先生的弟子胡寅初老师,来到安徽师大国培班,进行了一场名为《例谈新课程下的语文点拨教学》的讲座。

胡老师对“语文点拨教学法”、“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要义”、“语文点拨教学的过程与操作”、“‘点拨——创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举例说明了新课程下语文点教学的运用。

胡老师的讲座,引发了学员关于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弘扬和发展的思考,引起大的反响。

[简讯三]10月25日下午,安徽师大附中高级教师严景东老师,来到国培班教室,给学员了开了一场名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应对策略和操作方法》的讲座。

严老师运用《蜀道难》、《抄检大观园》、《烛之武退秦师》等课件,具体说明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是如何整合的,并对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技术含量高”的讲座,很实用。

[简讯四]10月26日上午,安徽师大国培班邀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中原先生,给学员作讲座。

张教授讲座的题目是《中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他着重反思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语文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理解的逻辑问题,二、彰显人文的语文学科,三、关于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四、倡导五种学习方式,五、教学评价的实施。

张教授,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他的课,给学员有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学员对新课程的辩证思考。

[简讯五]10月26日下午,安徽师大国培班邀请了淮南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俆宏杰来到教室,给全体学员讲授《新课程与教师的文化素养——谈谈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养成与提升》。

徐老师共谈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文化与“教师的文化素养”,二、校园文化张扬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三、语文教学与“教师的文化素养”。

徐老师告诫学员:

面临现实,语文教师要敢于迎接挑战,提升自身素质,担负起教师的文化使命。

徐老师的课,学员感同身受,深受鼓舞。

报送: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

省教育厅师范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