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89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

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六.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1.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2.的依据及其内容

(1)依据:

a.近代中国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

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斗争的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b.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必须处理好的内容: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三者的关系:

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的统一。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成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工业化、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或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个步骤:

第一步:

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四马分肥”,即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第二步:

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

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

其意义在于:

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他们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既避免了激烈的阶级对抗,减少了改造的阻力,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总之,和平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不仅再次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新的理论概括,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范畴,从更深的层次上使人们科学地理解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也为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这是从生产关系的性质上界定我国社会性质的: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都已经确立)

(2)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上界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水平的:

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成熟、不完备)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

在现实中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发展动力。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总方针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目的——

(1)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2)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二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三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础地位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2.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三点内涵

(1)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依据三点: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四、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分配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所谓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4)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八.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表现在四点:

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是中心环节、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目的、衡量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要求

管理民主——政治保证

十.统筹区域发展

(1)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2)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重视统筹区域发展,并对此作出了重大决策。

(3)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十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2)环境友好形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十二.建设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2.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4.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

(1)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2)所谓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三.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议行合一制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认为是议行合一制。

基本特征:

1.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不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权,不受它们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选举、决定、罢免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均就自己的工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八个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六.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