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915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6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环评表格 项目概况.docx

整理环评表格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项目概况

2.1.4井田布局及工业场地平面布置

工业场地布置在井田东南部,内设主井、副井、新副井及选煤厂等;中央风井(即西风井)场地位于井田西南部,距离工业场地约2km;工人村位于工业场地西部约2.2km处,中央风井西200m;北风井位于井田北部,距离工业场地约10km。

具体的桃园矿井田布局见图2.1—3。

桃园矿井工业场地现建有主井、副井和新副井3个井筒。

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中部,布置有主、副、及新副井井塔、皮带走廊、装车仓、圆筒仓、压风机房、变电所等。

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东侧、西侧和北侧,东侧布置有行政办公楼、车库、职工浴池等;西侧布置有矿井水净化站、机修厂、矿灯房、工具房等,北侧布置有料场、锅炉房、选煤厂、原煤储煤场等。

临时矸石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东南部,铁路专用线从工业场地中北部东西向穿过。

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2.1—3。

2.1.5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刘桥一矿现有职工人,其中井下人、地面人、管理人员人。

矿井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53d,日工作制度:

井下“四六”制、地面“三八”制,每天净提升时间16h。

2.1.6项目组成及生产设施

桃园煤矿井田内有立井井筒6个,分别是:

主井、副井、新副井、北副井、中央风井、北风井(副井、新副井、北副井、中央风井井筒内均设有行人梯子间)。

主井、副井、新副井、中央风井均位于井田南北走向的中部,倾斜方向的深部,中央风井位于10煤层露头处。

主井井筒净直径5.0m,净断面19.63m2,布置1对12t箕斗,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副井直达一水平-520m,井筒净直径6.5m,断面33.2m2,布置1对1t双层四车罐笼,担负一水平人员、物料提升;新副井直达二水平-800m,井筒净直径6.5m,断面33.2m2,布置1对1t双层四车罐笼,担负二水平人员、物料提升;中央风井井筒净直径5.1m,断面20.42m2,担负中央区回风。

北副井、北风井位于井田北部。

北副井井筒净直径5.0m,净断面19.6m2,布置1t矿车双层单车组合罐道单绳罐笼,担负人员、物料提升,井底水平标高-350m;北风井井筒净直径4.5m,净断面15.9m2,担负北八采区回风,井底水平标高-310m。

主要项目组成见表2.1—1,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1—2。

表2.1—1桃园煤矿主要项目组成一览表

类别

项目名称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矿井工程

桃园矿主井

井筒直径5.0m,筒深606m,井架总高47m。

桃园矿副井

井筒直径6.5m,筒深571m,井架总高32.1m。

桃园矿新副井

井筒直径6.5m,井筒深852m,井架总高31.5m。

中央风井

井筒直径5.1m,筒深382.5m,井架总高32.5m。

北风井

井筒直径4.5m,筒深382.1m,井架总高32.1m。

桃园矿北副井

井筒直径5.0m,筒深366.5m,井架总高26.5m。

矿内压风机房

M300-HV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4台,3用1备。

北部井压风机房

M200-2S-HV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1用1备。

西风井扇风机房

BDK-10-№32对旋轴流式风机2台,1用1备。

北部井扇风机房

MAF-2000/1140-1B轴流式风机2台,1用1备。

灌浆站

日灌浆量100m3/d,水土比4:

1。

选煤厂

采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选煤方法,主要包括主厂房、浓缩车间、压滤车间、带压车间、办公楼,设计规模为150万t/a

为坑口洗煤厂,没有单独外运系统。

辅助工程

矿井辅助设施

修理车间、材料库(棚)及消防材料库、综采设备库、油脂库、坑木加工房和矸石翻车系统,日用消防水池、水源井及泵房。

选煤厂辅助设施

煤样室、化验室,落地煤返洗系统,选煤水闭路循环。

临时矸石周转场

占地388m2,服务年限3年,堆存量160万t。

矿井水处理站

目前处理规模3000m3/d,采用一体化净水器,混凝过滤沉淀处理,用于井下防尘、地面浇花等生产用水;矿区拟对现有矿井水处理站进行扩建,扩建后处理规模为18720m3/d,

生活污水处理站

工业场地拟在矿井水处理站内新建一座规模为15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为曝气生物流化床(A2BFT)

矿内工业锅炉房

3台SHL-10/13-W型蒸汽锅炉,1台SHL10-1.25-AⅡ型蒸汽锅炉,总容量40t/h,3台塔式水膜除尘器,1台卧式水膜除尘器。

烟囱高50m。

北部井锅炉房

2台DZL-4-1.25-AⅡ型蒸汽锅炉,1用1备,2台水膜除尘器。

烟囱高30m。

瓦斯抽排站

桃园矿现有瓦斯抽排站一座,位于西风井场地内南侧,矿区拟将现有系统改造为高浓度瓦斯抽采系统,并配套建设瓦斯气储罐1座(民用燃气);另外在现有抽排站南部新建一座低浓度瓦斯抽采系统,并配套建低浓度瓦斯分解系统1套。

储运工程

场外公路

进矿公路占地面积73.64亩,全长2.5km、煤运公路占地面积89.47亩,全长3km。

铁路专用线

占地137.287亩,全长15km,(依托铁运处)

铁路装车站

开放式单点装车

装车仓

3个直径15m的圆筒仓,容量均为2500t。

1个直径15米的中煤仓,容量为2500吨。

缓冲仓

1个直径15m的圆筒仓,容量为2500t。

矸石仓

1个直径10m的圆筒仓,容量为2000t。

转载点与栈桥

均为封闭式

储煤场

原煤存煤场地相对较小,储煤能力2.5万吨。

公用工程

行政公共设施

生产行政办公楼、区队办公搂、综合楼、生活福利联合建筑、单身宿舍、门卫室

桃园矿供电

工业场地内设一座35KV的变电所,总容量3.2万KVA。

两回路电源均来自南坪220KV变电所

北部井供电

北部井内设一座35KV的变电所,总容量1.26万KVA。

两回路电源均来自矿内35KV变电所

供水

生活用水取自第一含水层,井下防尘剂地面部分生产用水利用净化后的矿井水。

矿内共设置10座水源井,井深100m,井径0.273m,井距100-500m,单井涌水量50m3/h。

排水

工业场地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及处理达标后的生活污水和多余矿井排水,排入附近四沟。

矿井水处理后部分综合利用,其余外排。

 

表2.1—2桃园煤矿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型号或说明)

设备状况

矿井生产设备

1

摩擦式提升绞车

1

JKM-3.25/4Ⅱ

正常

2

摩擦式提升绞车

1

JKM-3.25/4

正常

3

摩擦式提升绞车

1

JKMD-3.5×4(Ⅲ)-E

正常

4

单绳缠绕提升机

1

2JK—4×1.8/16

正常

5

对旋式风机

2

BDK-10-№32

正常

6

轴流通风机

2

MAF-2000/1140-1B

正常

7

螺杆压缩机

4

M300-2S-HV

正常

8

螺杆压缩机

2

M200-2S-HV

停用

9

离心式水泵

6

MD500A-57×11

正常

10

离心式水泵

7

MD420-93×10

正常

11

变压器

2

SZ9-16000/35

正常

12

变压器

2

SZ9-6300/35

正常

13

蒸汽锅炉

2

DZL-4-1.25-AⅡ

正常

14

蒸汽锅炉

3

SHL-10/13-W

正常

15

蒸汽锅炉

1

SHL10-1.25-AⅡ

正常

选煤厂生产设备

1

入选皮带机

1

B=1200,197.88t/h

正常

2

重介旋流器

1

3GDMC1200/850A,330-350t/h

正常

3

精煤脱介筛

2

SLG3661W

正常

4

中煤脱介筛

1

ZKB3642S15㎡,140-180t/h

正常

5

矸石脱介筛

1

ZKB3642S15㎡,140-180t/h

正常

6

精煤永磁磁选机

2

CMS10.5/30N,220-300m3/h

正常

7

中煤磁选机

1

HMDA-6

正常

8

矸石磁选机

1

HMDA-6

正常

9

煤泥旋流器

1

SDMC350

正常

10

末精煤离心机

2

LLL1030×550A筛缝0.5㎜Y280M-6V155KW

正常

11

沉降过滤式离心机

2

LWZ1200×1800

正常

12

原煤合格介质泵

1

300ZJ-I-A70(68)

正常

13

扫地泵

2

65ZJL-A36,90m3/h

正常

14

浓缩机

1

NJ30C/浓缩池直径30m

正常

15

循环水泵

2

300ZJA-I-A56,900m3/h

正常

16

快速隔膜压滤机

2

KM300/1600,设计产量25-30t/h

正常

17

隔膜压滤机

1

KZG650/2000-U型

正常

18

带式压滤机

2

DY30Xs7(CPF型)

正常

19

自动加药系统

1

BAWJ-300T

正常

20

带式压滤机滤液泵

1

150ZJ-I-C42,Q=283m3/h,H=13m

正常

21

精煤皮带机

1

TD75-1200,415.15t/h

正常

22

中煤皮带机

1

TD75-1000,Q=200t/h

正常

23

矸石皮带机

1

TD75-1000,Q=98.40t/h

正常

24

煤泥皮带机

1

TD75-1200

正常

25

浓缩机底流泵

2

TZJD-100-430,220m3/h80.2m

正常

26

博后筛

2

BHS3082,Q=522.73t/h

正常

27

精煤泥离心机

1

主电机Y250M-4,55KW

正常

2.1.7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有关桃园煤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3。

表2.1-3桃园煤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数量

1

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

160

2

服务年限(年)

96

3

可采储量(万吨)

7738.1

4

水平数目(个)

2

5

资产总额(万元)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的现状。

108,764.37

6

通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前期报批或备案的文件之一,在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的同时,也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作为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

负债总额(万元)

99,373.40

7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资产负债率

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91.37

内涵资产定价法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即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8

产品产量(万吨)

159.88

(2)环境影响后评价。

9

总产值(万元)

68,134.22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做重点分析。

10

A.环境影响报告表税金(万元)

835.71

1.环境的概念11

净利润(万元)

(5)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合理性;-8,409.66

12

年工作天数(天)

353

13

员工人数(人)

4281

2.2井田概况

2.2.1井田范围

桃园矿井田面积29.45km2,北界为F1断层,南部以第10勘探线为界与祁南煤矿毗邻,西界为10煤层露头线,东界至32煤层-800m水平投影线。

矿井走向南北长约15km,倾向东西宽1.5~3.5km。

该矿由12个拐点组成,拐点坐标见表2.2-1。

表2.2-1桃园矿井田拐点坐标表

序号

X

Y

序号

X

Y

1

3705883.698

39498987.283

13

3719693.800

39500447.199

2

3707383.711

39499497.276

14

3715723.794

39503407.246

3

3708133.717

39499637.272

15

3713963.783

39503627.259

4

3708993.725

39499977.268

16

3712833.778

39503907.269

5

3710133.737

39500577.265

17

3711833.771

39503857.275

6

3711923.753

39501207.257

18

3710783.762

39503587.280

7

3713113.762

39501317.249

19

3709133.743

39502487.284

8

3715433.783

39502177.239

20

3708543.739

39502517.288

9

3716513.789

39501887.230

21

3707183.726

39501897.294

10

3716723.783

39500837.222

22

3706823.721

39501577.294

11

3717413.784

39500387.214

23

3705643.711

39501197.299

12

3719263.791

39499467.195

24

3705223.709

39501257.303

2.2.2地层特征

淮北煤田在地层区划分上属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徐宿地层小区。

本区地层出露较少,多为第三、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

区内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青白口系(Zq)、震旦系(Zz)、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白垩系(K),新近系(N)、第四系(Q)。

项目矿井内无基岩出露,均为厚层松散层所覆盖,经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1、奥陶系(O)

本系地层揭露不全。

98观1孔揭露116.20m,大致为本系的中部地层。

为浅灰~深灰色,局部显肉红色调,隐晶~细晶质石灰岩,局部含泥质或白云质。

2、石炭系(C)

A:

中统本溪组(C2b)

98观3孔揭露地层厚度26.75m,下部为灰黑~黑色的泥岩,上部为灰色的粉砂岩夹薄层泥岩以及青灰~灰白色隐晶质结构的石灰岩。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B:

上统太原组(C3t)

矿井内本组地层未连续揭露。

98观3孔揭露本组地层厚度172.76m(大致为二灰以下地层)。

岩性由浅海相石灰岩和过渡相的砂岩、粉砂岩、泥岩、薄煤层组成。

其中石灰岩占地层厚度的35%左右,三、四、八、九等四层石灰岩厚度较大。

一灰为本矿重要标志层。

本组含有薄煤层,局部有可采点,属极不稳定煤层。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二迭系(P)

(1)下统山西组(P1sh)

下部以太原组顶部一灰之顶为界,上部以铝质泥岩之底为界。

地层厚度113~128m,一般在115m左右。

为本矿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其次为泥质岩或煤层。

上部色较浅,多为灰~浅灰~浅灰白色,局部略呈灰绿色调;下部色较深,一般为灰~深灰色。

10煤层上砂岩含岩屑,胶结疏松;10煤层下部砂岩层面有大量云母,常与粉砂岩或泥岩薄层组成互层状,具缓波状~水平状层理,见有底栖动物通道等。

底部为厚20m左右的海相泥岩,灰黑色,致密均一,具水平层理。

本组含10、11两个煤层(组)。

10煤层为本矿主要可采煤层。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底界为铝质泥岩之底,上界为K3砂岩之底,地层厚度184~245m,一般225m左右。

由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自下而上,岩石颜色逐渐变浅,砂岩粒度逐渐变粗。

下部:

6煤组至铝质泥岩段。

本段含煤层数多,含煤性较好。

含有6、7、8、9等四个煤层(组)。

底部普遍发育一层铝质泥岩,浅灰~铝灰岩,具紫、油黄等杂色斑块,含菱铁鲕粒,块状构造。

上部:

在粉砂岩和泥岩中,含较多瘤状及姜状菱铁质结核。

在煤层附近植物化石较丰富。

本段含煤性较下部差,含4、5两个煤层(组)。

本组含4、52、61、63、71、72、82等七个可采煤层,其中71、82煤层为本矿主要可采煤层。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h)

矿井范围内揭露不全,未见顶界,揭露最大厚度350m,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细~粗粒结构的长石石英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硅质胶结,具交错层理,层面上可见蜂窝状构造。

下部:

自底部的K3砂岩到1煤层(组),以具紫、油黄色杂斑的泥岩、粉砂岩及灰绿色、浅灰色细~中粒砂岩为主,泥岩、粉砂岩中含较多的菱铁鲕粒;煤层附近多为灰~深灰色的泥岩、粉砂岩,产丰富的植物化石。

上部:

1煤组以上地层,泥岩、粉砂岩灰到灰绿色,夹暗色紫色花斑,泥岩质不纯,砂岩灰白色,常显浅绿色调,见有斜层理。

本组含1、2、3等三个煤层组,其中32煤层为可采煤层。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4、新近系(N)

(1)中新统(N1)

下段:

本段地层为坡积、残积堆积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全层厚度0~47.30m,平均22m。

主要岩性为砾石、砂砾、粘土砾石、粘土夹砾石、砂层、砂质粘土、粘土及钙质粘土等,在砂质粘土中混杂着较多的钙质团块和砾石块。

上段:

厚度61.5~121.1m,平均94m,为湖相沉积,主要由灰绿色粘土和砂质粘土组成。

分层厚度大、塑性强、分布稳定,具45º静压滑面,局部含有石膏聚结体和单晶体。

与下伏渐新统呈假整合接触。

(2)上新统(N2)

地层总厚60~120m,平均95m。

底部以灰白色、棕黄色中细砂、细砂为主,含有砾石及粘土质砾石。

中部为棕红、棕黄色中细砂、细砂及少量砂砾层,其间夹有粘土、砂质粘土、泥灰岩和钙质粘土。

上部为棕红、棕黄和褐黄色细砂、粘土质砂、砂质粘土及粘土层。

为河湖相沉积,与下伏中新统呈整合接触。

5、第四系(Q)

(1)更新统(Q1-3)

厚度35~80m,平均52m,由黄、灰黄和褐黄色中、细砂、粉砂、粘土质砂夹砂质粘土或粘土组成,北部砂层较多,南部粘土类层增厚。

底部有一层中粗或中粒砂夹小砾石。

(2)全新统(Q4)

厚度25~57.80m,平均32m,北部厚南部薄。

灰黄、浅黄色粉砂、粘土质砂及砂质粘土、粘土相间组成。

含有丰富的螺蚌化石,主要为河流相及河漫滩相沉积。

与下伏更新统呈整合接触。

区域地层划分简表见表2.2—2。

表2.2—2区域地层划分简表

岩组名称

厚度(m)

主要岩性

 

 

系~新近系

全新统

上段

0~6.7

砂土、亚砂土与粉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互层、砾石

中段

10~18

亚粘土夹小砂姜、砂姜粘土与粉砂、细砂互层

下段

20~50

粘土、亚粘土与亚砂土、粉砂互层,夹少量砂姜,顶面为古土壤层

上更新统

30~130

砂质粘土,细杂色粘土、亚粘土

中更新统

100±

粘土、亚粘土、砂层、含铁质结核

下更新统~上新统

≥200

粘土、粉砂岩、泥灰岩、砂岩、砾石

古近系

始~渐新统

大汶口组

353.6

泥岩、砂质页岩夹薄层石膏

官庄组

≥349.3

砖红、浅灰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砂质页岩夹少量泥岩

 

 

上统

王氏组

>392.5

灰、红褐色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与泥岩

下统

青山组

316.4~376.4

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夹凝灰质粉砂岩、粗砂岩

上统

泗县组

>608

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及石灰岩

中下统

义井组

>461.6

砂泥岩互层、细砂岩、中粗粒砂岩、含煤层

 

 

上统

石千峰组

>310

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或砂岩,粉砂岩,泥岩,含钙质结核

上石盒子组

150~660

粉砂岩,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

下统

下石盒子组

139~305

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和煤层组成;下部含铝质泥岩

山西组

31~140

泥岩,粉砂岩,砂岩及煤层

上统

太原组

110~150

灰岩,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及薄层煤层

中统

本溪组

3~40

泥岩,铝质泥岩,局部夹薄层灰岩

中统

老虎山组

34~41

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夹薄层~中厚层灰岩

下统

马家沟组

150~200

豹皮状白云质灰岩,灰岩

萧县组

250

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

贾汪组

3~18

杂色页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韩家组

20

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

武系

上统

长山组

21.6~66

灰岩、白云质灰岩、鲕状含海绿石白云质灰岩、底为竹叶状灰岩

中统

徐庄组

84.6~146.2

鲕状含白云质灰岩、石英粉砂岩、砂灰岩

下统

毛庄组

59.3~120.9

灰岩、钙质页岩、长石石英粉砂岩互层

桃园煤矿位于宿南向斜西翼的北段。

矿井内被F2断层所切割分成南、北两块,并且以F2断层为界,地层走向发生了变化。

其以北为北北西向,其以南为北北东向。

矿井总体为一走向近南北、向东倾的简单的单斜构造,仅局部有小幅度的波状起伏,地层倾角北部较陡(一般23°±,局部达40°),南部较缓(一般小于23°),地层倾角呈有规律变化。

断层不太发育,全矿井共查出落差≥10m断层12条。

小构造局部较为发育,在矿井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已揭露出落差<10m的断层313条。

局部发育岩浆岩,主要侵入于中部煤组及10煤组。

陷落柱在本矿井也已发现。

2.2.3水文地质

1、地表水

本矿地表水体包括河流与沉陷区积水。

桃园煤矿地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为21.20~27.10m,一般23.5~24.5m之间。

矿内没有大的河流,但人工沟渠较多,纵横成网,最大的为运粮河,自北向南流入浍河。

浍河为中小型季节性河流,在祁南矿中部流过,距桃园矿南部边界仅2.5km。

矿内沟渠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每年7-9月雨季时,水位较高,枯水季节(当年10月至次年3月),沟渠水量很少甚至干涸。

自1967年新汴河开挖以后,增强了区域内泄洪能力,矿区从未发生过洪灾。

据桃园水文站观测资料,2000~2005年浍河流量0~437m3/s,水位标高20.30~26.50m。

据祁县水文站观测资料,1996~2006年浍河最高水位标高21.95m。

本矿经十多年的开采沉陷区面积已达7.85km2,部分沉陷区长年积水。

目前地表水体对矿井充水无影响。

2、含、隔水层(组、段)

本矿含煤地层均被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松散层由第四系和新近系组成,其厚度受古地形控制。

松散层两极厚度205.50~333.50m,一般为280~300m。

F2断层及43孔附近古地形为一低盆,松散层沉积较厚。

通过松散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其与区域水文地质剖面对比,可分为四个含水层(组)和三个隔水层(组),各含、隔水层(段)水文地质特征见表2.2—3。

现自上而下分述之。

⑴第一含水层(组)

一般自地表垂深3~5m起,底板埋深27.9~42..80m,平均32m。

含水砂层总厚10~30m,一般22m。

岩性主要由浅黄色少量浅灰色粉砂、粘土质砂、细砂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