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22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实验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指导书.docx

《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指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指导书.docx

实验指导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潮流计算》

实验指导书

 

 

编者:

顾秀芳

单位:

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

时间:

2006年5月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潮流计算》实验指导书

1、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骤;掌握节点导纳矩阵形成和修改的方法,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熟悉Matlab运行环境,了解Matlab基本编程语句和语法;运用潮流分析程序对给定网络的运行方式做潮流分析,并初步分析计算结果;

2、实验内容:

输入网络参数,包括节点号、节点导纳矩阵、节点功率等;输入潮流程序、调试并输出结果,绘制潮流分布图。

3、实验要求:

通过预习,对计算机潮流分析基本理论有深入了解;为程序准备必要的、准确的原始数据;熟悉Matlab运行环境,输入潮流程序,上机独立完成程序的调试,给出潮流分析的结果并按要求绘制潮流分布图。

4、实验步骤:

(1)熟悉原始资料:

根据计算要求,整理数据,包括:

计算网络中线路、变压器的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表示各节点的注入功率。

(以上数据均采用有名值计算)

(2)读通潮流程序:

完成程序的解释和说明,必要时附加对应的公式和程序语言的说明;

(3)上机调试:

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准确输入原始数据、节点编号、节点注入功率等信息;

(4)整理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作电网潮流分布图。

5、原始数据:

(1)网络接线示意图;

(2)导线、变压器型号及参数;

(3)节点负荷或发电机功率。

6、实验题目:

1)实验网络接线图及原始数据:

如图所示,3为平衡节点,1、2为P、Q节点,电压等级为110kV,节点处功率已将各线路充电功率考虑在内,3节点电压为115kV,角度为0。

表1-1导线型号参数的选择

线路型号

线路长度(

长期载流量A

1-2

LGJ-70

0.45

0.441

53.3

297

1-3

LGJ-150

0.21

0.416

47.62

472

2-3

LGJ-150

0.21

0.416

64.29

472

2)要求完成的内容:

(1)预习报告:

按照程序要求,对图中节点重新编号,计算各节点自导纳、互导纳,确定节点注入功率,分析程序中需要修改的地方。

(2)上机实验一:

重点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基本语句的含义;

(3)上机实验二:

在MATLAB环境下导入程序,输入原始数据,取允许误差ε=10-4;

(4)上机调试:

完成正常运行的潮流分析

1节点导纳矩阵;

2第一次迭代用的雅可比矩阵,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量、功率不平衡量(正常潮流);

3迭代收敛后各节点电压,支路功率,迭代次数,平衡节点功率;

(5)分析事故断线下潮流分布(只列出最后迭代结果),并判断线路的过载情况;

(6)实验报告需要完成:

正常运行及断线故障下的潮流分布图的绘制(潮流的标注请参考图所示);

潮流分布示意图范例:

 

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如何检查Y的正确性;

②如何判断潮流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7、参考文献:

(1)陈跃主编,《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

(2)李敏,代莹,陈金富,段献忠.潮流计算收敛问题研究综述.继电器.2006,11(3):

74-76

附录一:

潮流计算程序

程序说明:

此潮流程序选自《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潮流计算程序,应用于计算含平衡节点、PQ节点的电力网的潮流计算及分析。

程序要求整理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方可应用。

需要在程序应用前准备:

网络节点导纳矩阵、PQ节点数据等。

原始网络:

Clear%程序数据以上给定网络的数据,实验中需要输入实际的网络参数

G(1,1)=12.900;B(1,1)=-31.400;G(1,2)=-7.300;B(1,2)=22.5;

G(1,3)=-2.400;B(1,3)=4.700;G(1,4)=-3.200;B(1,4)=4.200;

G(1,5)=0;B(1,5)=0;

G(2,1)=-7.300;B(2,1)=22.5;G(2,2)=7.300;B(2,2)=-22.500;G(2,3)=0;B(2,3)=0;

G(2,4)=0;B(2,4)=0;G(2,5)=0;B(2,5)=0;

G(3,1)=-2.400;B(3,1)=4.700;G(3,2)=0;B(3,2)=0;G(3,3)=4.900;B(3,3)=-7.900;

G(3,4)=-2.500;B(3,4)=3.200;G(3,5)=0;B(3,5)=0;

G(4,1)=-3.200;B(4,1)=4.200;G(4,2)=0;B(4,2)=0;G(4,3)=-2.500;B(4,3)=3.200;

G(4,4)=9.4600;B(4,4)=-12.250;G(4,5)=-3.76;B(4,5)=4.8500;

G(5,1)=0;B(5,1)=0;G(5,2)=0;B(5,2)=0;G(5,3)=0;B(5,3)=0;

G(5,4)=-3.760;B(5,4)=4.850;G(5,5)=3.760;B(5,5)=-4.850;%分别求各互导纳、自导纳,若题目给出阻抗,则需要先转换为导纳后计算;输入计算中也可利用导纳的对称性简化输入,如G(2,3)=G(3,2)

Y=G+j*B;%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delt

(1)=0;delt

(2)=0;delt(3)=0;delt(4)=0;

u

(1)=1.0;u

(2)=1.0;u(3)=1.0;u(4)=1.0;%设置P、Q节点的幅值和角度,若采用有名值计算,电压幅值采用额定电压数值,角度不论采用有名值或标幺值通常均设为0;

p

(1)=0.62;q

(1)=0.30;p

(2)=-0.1734;q

(2)=-0.084;

p(3)=-0.2231;q(3)=-0.105;p(4)=-0.15;q(4)=-0.0728;为P、Q节点的注入有功和注入无功赋给定值;

k=0;precision=1;设置迭代次数初始值k,赋精度初始值,此值应大于计算要求的精度,以进入以下循环;

N1=4;%P、Q节点的数量;

whileprecision>0.00001%判断精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继续迭代

delt(5)=0;u(5)=1.00;%平衡节点编号在程序设为最大,此处将平衡节点的电压幅值和角度赋值;

clear

G(1,1)=10.834;B(1,1)=-32.400;G(1,2)=-1.667;B(1,2)=5;

G(1,3)=-1.667;B(1,3)=5;G(1,4)=-2.5;B(1,4)=7.5;

G(1,5)=-5;B(1,5)=15;

G(2,1)=-1.667;B(2,1)=5;G(2,2)=12.917;B(2,2)=-38.75;G(2,3)=-10;B(2,3)=30;

G(2,4)=0;B(2,4)=0;G(2,5)=-1.25;B(2,5)=3.75;

G(3,1)=-1.667;B(3,1)=5;G(3,2)=-10;B(3,2)=30;G(3,3)=12.917;B(3,3)=-38.75;

G(3,4)=-1.25;B(3,4)=3.75;G(3,5)=0;B(3,5)=0;

G(4,1)=-2.5;B(4,1)=7.5;G(4,2)=0;B(4,2)=0;G(4,3)=-1.25;B(4,3)=3.75;

G(4,4)=3.75;B(4,4)=-11.25;G(4,5)=0;B(4,5)=0;

G(5,1)=-5;B(5,1)=15;G(5,2)=-1.25;B(5,2)=3.75;G(5,3)=0;B(5,3)=0;

G(5,4)=0;B(5,4)=0;G(5,5)=6.25;B(5,5)=-18.75;

Y=G+j*B%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delt

(1)=0;delt

(2)=0;delt(3)=0;delt(4)=0;

u

(1)=1.0;u

(2)=1.0;u(3)=1.0;u(4)=1.0;

p

(1)=0.2;q

(1)=0.20;p

(2)=-0.45;q

(2)=-0.15;

p(3)=-0.4;q(3)=-0.05;p(4)=-0.6;q(4)=-0.1;%设迭代初值

k=1;precision=1;%设迭代次数和精度

N1=4;whileprecision>0.0001%判断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form=1:

N1

forn=1:

N1+1

pt(n)=u(m)*u(n)*(G(m,n)*cos(delt(m)-delt(n))+B(m,n)*sin(delt(m)-delt(n)));

qt(n)=u(m)*u(n)*(G(m,n)*sin(delt(m)-delt(n))-B(m,n)*cos(delt(m)-delt(n)));

end

pi(m)=sum(pt),qi(m)=sum(qt);%计算PQ节点的注入功率

dp(m)=ps(m)-pi(m);

dq(m)=qs(m)-qi(m);%计算PQ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end

form=1:

N1

forn=1:

N1+1

pt(n)=u(m)*u(n)*(G(m,n)*cos(delt(m)-delt(n))+B(m,n)*sin(delt(m)-delt(n)));

%

程序中m

i,n

j,,j=1,2,….N+1,

qt(n)=u(m)*u(n)*(G(m,n)*sin(delt(m)-delt(n))-B(m,n)*cos(delt(m)-delt(n)));

%

end

pi(m)=sum(pt),qi(m)=sum(qt);

dp(m)=ps(m)-pi(m);

dq(m)=qs(m)-qi(m);

end

form=1:

N1

forn=1:

N1

ifm==n

H(m,m)=-qi(m)-u(m)^2*B(m,m);N(m,m)=pi(m)+u(m)^2*G(m,m);

J(m,m)=pi(m)-u(m)^2*G(m,m);L(m,m)=qi(m)-u(m)^2*B(m,m);

JJ(2*m-1,2*m-1)=H(m,m);JJ(2*m-1,2*m)=N(m,m);

JJ(2*m,2*m-1)=J(m,m);JJ(2*m,2*m)=L(m,m);

else

H(m,n)=u(m)*u(n)*(G(m,n)*sin(delt(m)-delt(n))-B(m,n)*cos(delt(m)-delt(n)));

J(m,n)=-u(m)*u(n)*(G(m,n)*cos(delt(m)-delt(n))+B(m,n)*sin(delt(m)-delt(n)));

N(m,n)=-J(m,n);L(m,n)=H(m,n);

JJ(2*m-1,2*n-1)=H(m,n);JJ(2*m-1,2*n)=N(m,n);

JJ(2*m,2*n-1)=J(m,n);JJ(2*m,2*n)=L(m,n);

%

end

end

end%计算jocbi各项,并放入统一矩阵JJ中,对JJ下标统一编号

JJ

form=1:

N1

PP(2*m-1)=pp(m);

PP(2*m)=qq(m);

end%按统一矩阵形成功率不平衡

uu=inv(JJ)*PP';precision=max(abs(uu));%判断是否收敛

forn=1:

N1

delt(n)=delt(n)+uu(2*n-1);

u(n)=u(n)+uu(2*n)*u(n);%将结果分解为电压幅值和角度

end%求解修正方程,得电压幅值变化量(标幺值)和角度变化量

k=k+1;

end

forn=1:

N1+1

U(n)=u(n)*(cos(delt(n))+j*sin(delt(n)));

end

form=1:

N1+1

I(m)=Y(5,m)*U(m);%求平衡节点的注入电流

end

S5=U(5)*sum(conj(I))%求平衡节点的注入功率

form=1:

N1+1

forn=1:

N1+1

S(m,n)=U(m)*(conj(U(m))-conj(U(n)))*conj(-Y(m,n));

end

end%求节点i,j节点之间的功率,方向为由i指向j,

S%显示支路功率

附录二:

Matlab基本程序语言介绍

一、MATLAB简介

MATLAB是矩阵(Matric)和实验室(Laboratory)两个英文单词的前三个字母的组合。

它的首创者是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计算机系的系主任CleverMoler博士。

现在MATLAB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图形处理、符号运算、数学建模、小波分析、系统辨识、实时控制和动态仿真等研究领域。

在国外,MATLAB已经成为大学生及研究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计算机语言,并且成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运算等任务的得力助手。

二、MATLAB语言环境介绍

1、菜单栏区

菜单栏区主要包括文档(File)菜单、编辑(edit)菜单、视图(View)菜单、网络(Window)菜单和帮助(Help)菜单。

2、常用工具栏区

常用工具栏主要包括新建M文档按钮、打开按钮、剪切按钮、复制按钮等。

可以将鼠标箭头放在按钮上识别。

3、窗口区

窗口区主要包括工作区(Workspace)、指令窗口(CommandWindow)和指令历史窗口(CommandHistory)。

4、开始导航区

开始导航区由开始(Start)按钮(在屏幕左下方)进行引导。

利用导航区可以运行所有MATLAB软件的工具以及访问相关文档。

三、MATLAB基本命令及语句

1、MATLAB输入命令的常用方式有两种:

①直接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逐条输入MATLAB命令,适用于命令行很简单时;②m文件工作方式,适用于命令行很多时,易于把握程序的具体走向,易于程序的修改和维护。

每次运行时只需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输入m文件的文件名就可以了。

注意应将m文件放在MATLAB的默认搜索路径下(X:

\MATLAB6P1\WORK,X表示MATLAB所在的硬盘),这样就不用设置文件的路径了,否则应当用路径操作指令path重新设置路径。

注意:

MATLAB中变量、文件名、函数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可以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混合组成,名称区分大小写,尽量避免特定意义的默认变量,如:

i,j,pi,ans,inf等。

例1:

在MATLAB桌面执行“File/New/M-file”命令,或单击“New/M-file”快捷键按钮。

例:

A=[123;456;780];

B=[230;587;1036];

C=A+B

invC=inv(C)

输入完毕,单击保存按钮,键入“test”,建立test.m文件(注意路径)

运行方法:

(1)在命令窗口键入“test”;

(2)在输入M-file窗口中,选“Debug-Run”。

观察MATLAB工作空间Workplace变量。

运行结果:

C=

353

91313

17116

 

invC=

-0.23720.01090.0949

0.6095-0.1204-0.0438

-0.44530.1898-0.0219

数据格式的显示:

A=[1,2;4,5];

B=[3;5];

X=A\B

1)数据格式选择:

short:

显示5位定点格式;long:

显示15位定点格式;shorte:

显示5位浮点格式;long:

显示15位浮点格式

2)数字显示选项:

loose:

语句之间加入间隔行,增加语句的可读性;compact:

压缩多余的行,使得窗口中显示出更多的语句行.

2、矩阵的形成:

两种方法:

①行中各元素无符号:

例:

B=[123;234]

②行中各元素以逗号隔开:

例:

B=[1,2,3;2,3,4]

书写语句时,分号用在每行命令的结尾,则MATLAB执行完该行命令时不会显示本行的计算结果。

(上机试验)当分号用在[]内时,表示矩阵中该行的结束;

若矩阵未指明变量,则在CommandWindow中以ans作为默认变量。

矩阵的使用:

例:

C=[353;91313;17116];

D=C(2,2)%提取第2行第2列的元素

E=C([2,3],[1:

3])%提取第2、3行,第1列到第3列的子矩阵;

C(2,:

)=[123]%对C矩阵的第2行赋值,注意赋值的矩阵的维数,与要求赋值的结构相对应。

C(2,:

)=[]%删除第二行的元素

3、常用函数

*复数的形成:

1.B=a+j*b2.B=a+i*b

*复数矩阵的形成:

两个实数矩阵相乘得到:

例:

A=[2,3;4,5],B=[2,4;5,1],C=A+j*B

运行结果:

A=

23

45

B=

24

51

C=

2.0000+2.0000i3.0000+4.0000i

4.0000+5.0000i5.0000+1.0000i

*sum函数:

进行矩阵元素的求和。

格式:

B=sum(A),B=sum(A,dim)

B=sum(A):

计算每一列元素求和;若是1*N(或N*1)阶矩阵,则将各元素相加。

例1:

C=[353;91313;17116];

D=sum(C)

结果:

C=

353

91313

17116

例2:

A=[123];B=sum(A)

例3:

A=[1;2;3];B=sum(A)

*转置:

B=Aˊ

例:

A=[123;456];B=Aˊ

*实数的绝对值以及复数的模:

B=abs(A)

返回数组或矩阵相应元素的绝对值。

如果是复数矩阵,则返回复数的模值。

若复数为:

A=C+jB,D=abs(A),其中D=(C2+B2)1/2

例1:

实数数组:

A=[1,2,-3];B=abs(A)结果:

B=123

例2:

复数矩阵:

A=[1+j*2,2-j*3;1-j*2,-3-j*4];B=abs(A)

运行结果:

B=

2.23613.6056

2.23615.0000

*求复数的共轭:

B=conj(A)

例1:

A=[1+j2]

B=conj(A)

例2:

A=[1+j*2,1-j*2;1-j*3,1-j*4];B=conj(A)

运行结果:

B=

1.0000-2.0000i1.0000+2.0000i

1.0000+3.0000i1.0000+4.0000i

*矩阵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

含义:

在MATLAB软件中,利用max函数求解矩阵的最大元素,用min求解最小元素。

以max为例说明:

格式:

C=max(A),C=max(A,B)

其中:

C=max(A)函数用来求解单一矩阵A的最大元素。

例1:

A=[1,2,3,4]

C=max(A)

例2:

A=[1;2;3;4]

C=max(A)

例1、2结果相同。

C=max(A,B)函数用来求解矩阵A、B中的最大元素。

例:

A=[1,9;8,2]

B=[3,4;6,5]

C=max(A,B)

运行结果:

c=

39

85

*+、—、*:

矩阵的加、减、乘(注意:

+、—运算需要满足矩阵具有相同的维数;A*B乘法运算能够运算的前提条件是A的列数与B的行数相同)

*矩阵的除法:

矩阵右除A/B表示的是方程X*B=A的解A×B-1,矩阵左除A\B表示方程A*X=B的解A-1×B.

例1:

执行以下命令:

A=[1,2;3,4];

B=[3,5;7,9];

X=A/B

X是XB=A的解。

例2:

执行以下程序:

A=[1,2;4,5];

B=[3;5];

X=A\B

X是AX=B的解。

运行结果:

X=

-1.6667

2.3333

*求逆:

B=inv(A),注意求逆的矩阵必须是方阵.

例:

A=[12;45];B=[3;5];X=inv(A)*B

上述求解AX=B的解也可以用实现。

运行结果:

X=

-1.6667

2.3333

与X=A\B相同

*矩阵的形成:

两种方法:

①行中各元素无符号:

例:

B=[123;234]

②行中各元素以逗号隔开:

例:

B=[1,2,3;2,3,4]

基本语句练习题目:

求解方程的解:

x-y+z+2t=1

x+y-2z+t=1

x+y+t=2

x+z-t=1

程序的编写:

a=[1,-1,1,2;1,1,-2,1;1,1,0,1;1,0,1,-1]

b=[1;1;2;1]或:

b=[1,1,2,1]'

c=inv(a)*b

运行结果:

c=

0.8000

0.9000

0.5000

0.3000

*求矩阵的行、列数:

d=size(A),[m,n]=size(A)

将矩阵A的行数和列数赋给变量d或m,n

*求矩阵的长度:

d=length(A)

计算矩阵的长度(列数)

四、获取帮助命令

1)help命令

·help:

列出最原始的帮助项目,每项对应MATLAB的一个目录名;

·helpfunc:

根据用户指定的项目,func给出相应的帮助信息。

注意:

help必须小写,func查找项目不区分大小写。

2)查询命令

·lookforabc:

系统按照已设置的MATLAB路径在所有文件中查找字符串。

3)who:

列出当前工作空间中的变量;

4)whos:

列出当前工作空间中的变量的详细信息;

5)%:

注释符,在一行的某处键入%,则该行%以后的部分将视维注释部分而不再执行;

6)clear:

清理内存变量;clc:

清除工作窗中的所有显示内容;...:

续行符号。

7):

既可用作矩阵的下标,又可以应用于行循环操作等。

j:

k:

等价于[jj+1j+2…..k]

矩阵的关系运算:

>:

大于;<:

小于;==:

等于;>=大于或等于;<=:

小于或大于;~=:

不等于

3、循环语句:

1)for-end循环

一般形式:

Forvariable=expression

statement

end

2)条件转移结构

if条件式

条件块语句组1

else

条件块语句组2

end

条件语句的另一形式:

if条件式1

条件块语句组1

elseif条件式2

条件块语句组2

…….

elseif

条件块语句组n-1

else

条件块语句组n

end

·while-end循环

其表达式为:

while表达式

循环体语句

end

四、程序的调试

调试程序的步骤:

调试程序的步骤:

1、在程序可疑处设置断点;

2、执行程序;

3、检查程序运行至断点处的各个变量的值;

4、进行处理;

5、恢复执行;

6、结束调试状态;

7、取消断点。

进入建立命令文件的窗口,有Debug菜单和Breakpoint菜单,这两个菜单是专为调试程序提供的。

Breakpoint菜单中选项:

Set/Clear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