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56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docx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

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规划方案

根据《菏泽市教研室关于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见》,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提升我镇小学段教师课程能力和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制定《孙寺镇中心小学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第一部分愿景与使命

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底蕴是激励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我镇小学段发展的有力推手。

一、愿景

以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心。

从学生需要出发,强调课程的人文化、生活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课程的体系化、弹性化,寻求学生发展轨迹,形成学校发展特色。

让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让学生学会交往,做社会活动的小主人。

二、使命

提供丰富而适性的课程,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在智力、情感、道德、社会和身体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为在多样化社会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负责任的公民作好准备。

打造一支具有高度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善于做人,精于从业,乐于生活,努力成为一个运用知识、经验和研究以改进实践的学习型共同体。

第二部分目标与结构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满足学生需求出发,规范有效落实国家课程,积极构建立足学校现状、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力求达到课程成就教师,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课程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之目的。

二、课程目标

1、切实提高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学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课程与地方社会发展、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意识、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

4、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审议及评价制度,提升学校发展的专业品质和内涵质量。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动手、创新、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大学生对国家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的力度。

5、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能力,最终促进专业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6、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引导教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明确自身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角色、职责、任务与作用。

推进道德课堂的进行,提高基于标准的教学实施,实现高效课堂。

增强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结构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国家课程第一原则

学校课程设置遵循国家课程第一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要求。

2、基础性原则

树立全面的基础观,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的落实。

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能力和方法、注重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的养成。

3、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成课程有机整体,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品质,构建融人文、国学、科学、艺体为一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4、多样性原则

加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学校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增加课程的选择性。

(二)课程设置

以满足每个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丰富、快乐的校园生活。

通过课程的全面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按课程性质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统一的基本要求,它是依据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由国家组织专家开发的课程,全国各地各学校都要开设的课程。

主要课程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规定的课程,体现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教学统一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主要课程有:

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省情·礼仪·心理健康·综合知识。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课程由学校因校制宜进行开发与实施。

学校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具体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如下表:

科目或领域

语文

8

8

8

7

7

7

英语

 

 

3

4

4

4

数学

5

5

5

5

5

5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2

2

科学

 

 

2

2

2

2

音乐

2

2

2

2

2

2

美术

2

2

1

1

1

1

体育与健康

4

4

3

3

3

3

地方课程

 

 

2

2

2

2

校本课程

2

2

2

2

2

2

总课时数

25

25

30

30

30

30

(三)课程结构

学生需求

国学、人文、艺体…

书法、文明礼仪。

语文、数学、英语…

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

 

第三部分国家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1、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包括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品德、小学科学等在内的国家课程,加强课程管理,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现有国家课程框架下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以及教材的校本化处理等,使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有适切性,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的目标。

2、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并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延展为教学管理常规。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深入解读、解构课程标准、撰写学期课程纲要是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关键。

依据课标、教情、学情,站在课程的角度整体规划教学,把课程标准转化为学段目标、学期课程纲要、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对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建议、评价等进行系统化梳理,整合课程资源,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要素撰写课程纲要,开学第一课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平时通过有效的教学,保证课程的有序、高质量实施。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评价

1、学习行为评价

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袋。

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2、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重心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教师本人。

教学评价是一种专业行为,主要由教师自己或同事来完成。

广泛收集评价信息。

除考试成绩之外,还需要运用课堂观察、代表作(课程纲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教研论文)展示、教学档案袋、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与研讨等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教师教学的评价信息。

3、方案评价

《课程纲要》的评价。

《课程纲要》是指教师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要素撰写的每个学期的纲要式的课程规划方案。

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必须交教研组长,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与同行评议。

第四部分校本课程(包括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与评价

广武镇小学阶段,暂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归为校本课程,以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由学校进行实施的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以“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开发符合学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校本课程需求

中心校根据社会整体形势需求,广武小学段教育需要,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定德语基础出发,全镇小学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的校本课程:

小学低年级《弟子规》课程,中年级《三字经》课程,高年级《论语》课程。

各学校要对学校教育哲学、学生课程需求、社区发展需要以及可得到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选择设置校本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框架

1、各校按照中心校“三年规划”要求,开展国学教育的校本课程学习,强化评价(纳入各类考试)。

2、各校根据学校优势、环境、资源等,结合学校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打造2个以上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校本课程开发框架(学校结合实际进行扩展)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前期调查

1、中心学校:

国学教育:

①低年级《弟子规》

②中年级《三字经》

③高年级《论语》

2、学校校本课程:

1、中心校:

国学教育

2、学校:

德育:

 

智育:

 

综合:

学生发展需求:

家长期待:

教师课程能力:

兴趣+专长

 

三、校本课程实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规划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兴趣发展需求,遵循学校指导思想,依据学校资源,确定学校的校本课程结构,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和特长能力,自主申报课程。

领导小组依据民主与自愿的原则,确定各课程的负责教师。

4、各课程负责教师向全校学生进行宣传、介绍本课程,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协调,确定各课程的学生人数,并确定上课时间及地点。

5、各课程负责教师根据要求,编写本《课程》、《课程纲要》,交由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6、各课程负责教师制定科学可行的本课程实施方案,开始上课。

四、校本课程评价

全镇小学段国学经典教育的校本课程:

小学低年级《弟子规》课程,中年级《三字经》课程,高年级《论语》课程,纳入考试,学生成绩纳入对学校的评价。

(一)教师评价

1、认真备课、讲课、撰写教案。

每次活动后,各团队教师要上交本次活动的教案。

2、各团队教师要对每次活动及时进行记录,填写活动记录表,并上交存档。

3、每次活动要对学生进行点名,记录考勤,评价课堂表现,并如实记录。

4、各团队教师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互相协作,主动管理、维护课堂纪律,组织课堂教学。

5、各团队教师制定有形成果展示方案,组织面向全校师生的校本课程有形成果展示一次,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形式灵活。

6、学期结束,学生与家长对所学课程进行量化评分,评选出最受欢迎课程,领导小组对课程负责教师予以奖励。

(二)学生评价

学校层面上倡导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从“课前准备、课堂表现、知识技能掌握、成果展示”等多个个方面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等级。

第五部分组织机构与保障制度

一、组织机构

1、建立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广武镇中心学校小学段课程建设委员会:

主任:

徐晓宾负责课程建设全面工作。

副主任:

陈玉旺负责课程规划方案制定、课程实施指导。

委员:

叶延斌协助副主任做好课程规划方案制定、课程实施指导工作。

康丽焕、张百安负责课程实施指导、评价,校本本课程审议、评价等。

2、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分层管理的要求,建立上下协调的教学组织系统,即:

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

明晰各级组织职责、权力以及相互关系,强化学校行政系统的质量管理责任,通过教学课程实施指导、教学目标落实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办法加强对课程实施质量的全程管理。

3、加强课程规划的宣讲、解读,引导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整体育人功能,进一步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育人目标的定位,明确教师自身的努力方向和所需承担的课程建设任务。

二、保障制度

1、学校建立“教师课程申报制度”。

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个人或教师小组的课程计划。

2、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

做到认真负责审议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一要审《纲要》内的项目是否齐全;二要审授课时间是否确定;三要看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与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紧密联系;四要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授课对象;五要看课程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六要看课程评价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探索与创新。

对审议内容要作好详细记载,经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后,确立所开课程,并公告审议结果。

3、学校建立“学生选课制度”。

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学校将拟开设课程目录向全体学生公布,指导学生结合家长选择,参加校本课程学习。

4、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根据教学流程管理要求对课程实施随机和定期检查,努力发挥教师在监控过程中的自主追求、主动提升的主观能动作用。

5、学校建立“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核心。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6、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每学期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将课程理论学习,师德与育德培训,教改实践,信息技术运用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必修项目,做到有培训,有反思,有评价,开发教师的多元智能,促进教师多元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课程执行力。

7、学校建立“课程研究制度”。

学校课程责任组织,要关注教师课程的执行力,提高课程的研究力,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学科研讨、课程实施效果的评议研讨活动。

同时学校要发挥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组织家长对学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进行反馈和评价。

8、学校建立“课程考核制度”。

融态度、能力、合作、创新、成效为一体的评价依据,坚持团队评价和教师个体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通过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9、学校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建设、校外人力资源引入的资金投入,强化在日常管理中的利用率,提高利用效益,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

学校开辟课程实施专项经费。

校本教材的编制、拓展课程的开设、专家指导引领、课程特色项目的评比、课程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展示、家长以及社区资源的利用等,都需提供经费,确保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孙寺镇中心小学

2016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