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969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组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课时

7、《蟋蟀的住宅》 

2课时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人,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学情分析:

两首古诗学生在三年级时曾经积累过,学习起来不会很困难。

但诗句的后两句有着一定的哲理性,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准备:

图片,庐山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理解诗中所含哲理。

风景画、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师: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

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

(放映庐山录像)

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3师:

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重点:

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

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1、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诗句的意思。

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合作学习)(课堂预计:

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

解决办法:

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

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

苏轼个人情况。

西林寺。

)播放庐山风景。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生汇报。

师:

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3、巩固

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

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引发感情:

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

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4、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

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

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

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

(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

(提示:

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

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5、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师检查背诵情况

6、总结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

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7、结束

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

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

好吗?

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察效果不同。

第二课时

《游山西村》

1.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并背诵。

2.理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所蕴含的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古诗学生已能达到流利背诵,但对诗句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说不清。

风景画、实物投影仪、课本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背诵《题西林壁》。

2.说说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诗意

1.自由读《游山西村》,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3.再次自由读古诗,思考诗中主要写了什么?

三、读懂诗句,感悟诗理

1.自由读古诗,读懂诗句。

〔学法尝试:

要读懂这几句诗,可以想一些办法。

诗句下面有一些词语的注释,读一读注释,·

也许会有帮助;

书上还有插图,看一看插图,说不定会受到启发,还可以与同学讨论讨论。

2.按照:

“学法尝试”中的思路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力争读懂诗句。

3.集体交流。

(1)从注释中知道了“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读懂了第一、二行诗。

(2)从插图中,了解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是怎样的景象,知道了“疑无路”的意思,知道了“又一村”是指什么。

〔学法反思:

课本中的注释对我们读通诗句有很大帮助;

课本上的插图对我们了解诗中描写的景象也作了提示,抓住这些,就是抓住了读懂诗句的根本。

4.感悟诗理。

(1)指名读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出示课本插图,思考:

“山重水复”与“疑无路”、“柳暗花明”与“又一村”之间的联系?

想象诗人心理活动的变化?

(3)指名回答。

(4)再次启发思考: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5)从诗人游山西村的经历、从你举的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柳暗花明:

绿柳成阴、繁花似锦的美景。

课后小结:

让学生明白诗所反映的哲理:

不但明白全诗的哲理,也要理解个别句子所反映的哲理。

“山重水复异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举个例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教学反思;

6爬山虎的脚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

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脚。

)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

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

(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累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

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

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

这是一种动态的美。

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

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

出示图片:

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脚的样像什么?

颜色是怎样的?

课文是怎么写的?

再读一读。

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

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

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

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

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交流话题四: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

(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

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

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

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

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

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

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

(2)要抓住特点观察。

(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

(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

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

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

牢固萎了

教学反思:

7.蟋蟀的住宅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

叫什么?

蟋蟀。

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蛐蛐)

“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

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

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

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请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

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

谁的住宅好?

(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

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反思;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

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

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2词句解析。

(1)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

这句话引出了下文:

由于病房生活的无聊,魏格纳无意识地用食指在地图上画大陆海岸线,借以消磨时光,引出了故事发生的起因。

(2)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

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