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918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docx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

 

中国矿业大学

2010级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考试论文

 

所学专业

考试时间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

任课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土木工程概论》试卷

得分

阅卷人

一、请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在以下各选题中选择一个,撰写一篇论文,谈谈你所认识的土木工程:

1.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材料应用的认识;

2.土木工程中的新技术、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3.对土木工程某领域(建筑、道路、桥梁等)或某方向(历史、现状、人文等)的认识:

4.谈谈你身边的土木工程问题(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设想解决方案,比如:

交通问题、古建筑保护、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等);

5.世界著名工程或著名工程事件(事故、灾难等)的介绍或原因分析;

6.其他你感兴趣的、与土木工程相关的选题。

二、具体要求

1.字数不少于5000字;(15分)

2.题目自行拟定,文章要求:

结构严谨、富有逻辑、内容充实,鼓励原创思想;

(60分)

3.论文要求统一用“A4纸”书写(字迹工整、版面整齐规范),版面严格参照科技论文格式(标题下列出作者单位信息<班号、学号、姓名>,文首列出100-2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文末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得低于15篇);(15分)

4.按时交卷。

课程结束,学习委员收齐交老师(10分)。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与历史人文价值浅析

摘要: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效益,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自然遗产.

关键字:

都江堰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价值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建此伟大的水利工程,其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科学的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一.工程概况

1.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攻占蜀郡后,欲以成都为堡垒,派大军顺长江而下进攻当时强大的楚国,但岷江之水并不经过成都,为保证伐楚成功,必须使岷江改道流经成都。

因此,兴修都江堰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自然条件

成都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时节,总是顺地势西下漫游,常给成都平原上的百姓带来可怕的洪涝灾害。

有些年份成都平原出现严重旱情,因地貌条件制约,又不易引岷江之水灌溉。

如何使岷江之水造福平原人民已成为了历史趋势.

二.工程设计

都江堰整体设计图

1.分水鱼嘴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

它位于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外江位在西,又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行洪;内江位在东,是人工引水总干渠,主要用于灌溉,又称“灌江”。

鱼嘴决定了内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关键。

内江取水口宽150米,外江取水口宽130米,利用地形、地势使江水在鱼嘴处按比例分流。

春季水量小时,四成流入外江,六成流入内江以保证春耕用水;春夏洪水季节时,水位抬高漫过鱼嘴,六成水流直奔外江,四成流入内江,使灌区免受水淹。

这就是所谓“分四六,平潦旱”。

在古代还使用杩槎来人工改变内外两江的分流比例。

杩槎是一种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覆竹席,内灌泥沙的截流物体。

当需要时,只要在一侧的江面放置若干座杩槎,便能减少该侧的水量。

一般在春季来水较少时使用这种方法截流外江,增大内江的水流供给,待春耕结束水位上涨后,再砍去杩槎,使水流恢复正常。

鱼嘴堤坝向下游延伸,形成金刚堤,内堤长650米,外堤长900米。

金刚堤再往下,分别是飞沙堰和人字堤。

在鱼嘴上游东岸还有百丈堤,全长1950米,将洪水与泥沙逼向外江,并起到护岸的作用。

鱼嘴、百丈堤、金刚堤,连同飞沙堰与宝瓶口协调作用,起着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功能。

2.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是在玉垒山延伸向岷江的山崖上人工凿开的缺口,距飞沙堰下口120米,位于古灌县城墙西门玉垒关下,开凿于都江堰创建时。

宝瓶口上宽下窄,底宽14.3米,顶宽28.9米,平均宽度20.4米,高18.8米,峡口长36米。

口内即内江流入的进水口宽70米,口外出水口宽40-50米,形如“瓶颈”,宝瓶口也因此得名。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

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宝瓶口左岸山崖上刻有几十条分划,每划间距为一市尺,名为“水则”,用以观测水位涨落,是中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足用的水则数随着都江堰灌溉面积的扩大而增加。

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为与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3.飞沙堰

飞沙堰起到溢洪排沙的作用,原名“侍郎堰”。

飞沙堰是金刚堤下段710米处的一个缺口,位于虎头岩对岸,宽240米,堰顶高过河床2米。

飞沙堰将超过灌区需要的江水自行排到外江,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涝;又能将水中裹挟的大量砂石利用离心力从这里湃到外江,避免淤塞内江、宝瓶口和灌区。

飞沙堰遵循“低作堰”的原则,即堤顶低作与对岸标准台顶等高,使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的内江水漫过堰顶流入外江。

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堰体会自行溃堤,让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内江水位达到水则十四划时,流量为385立方米每秒,即够灌区春耕用水。

若飞沙堰堰顶高度与此水位相齐,则内江水超出十四则时,多余的江水即可从飞沙堰溢去外江。

此外,飞沙堰下游不远的宝瓶口有很好的控水作用,即便内江的流量高达3000立方米每秒,宝瓶口的进水量也在700立方米每秒左右。

沿金刚堤而下的急流受宝瓶口限流所阻,在口外形成一个洄水沱,即伏龙潭。

加上飞沙堰对面突入内江的虎头岩对水流、砂石的导引作用,洪水便连同大量泥沙翻过飞沙堰,排往外江。

据当代实测,岷江内江流量超过1000立方米每秒时,便有40%的洪水和98%泥沙从飞沙堰排出。

飞沙堰顶高的调节,加上宝瓶口的限流、虎头岩的导引,即可保证引水区既有足量清水,又无洪涝威胁。

4.三次排沙

第一次排沙:

在渠首分流处,由于内江处在凹岸,外江处在凸岸,根据这种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因此随着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冲到了外江,小部分流到内江,实现了第一次排沙。

这就叫做“凹岸引水,凸岸排沙”。

第二次排沙:

利用内江北岸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水向南”的作用,把流到内江的泥沙逼向位于分水堤尾部的飞沙堰排走,实现第二次排沙,这叫做“正面引水,侧面排沙”。

第三次排沙:

江水中还有的部分泥沙就利用离堆对江水的顶托和宝瓶口的束水作用,形成横向漩流,将泥沙回旋到飞沙堰排走,实现了第三次排沙。

5.其他附属设施

百丈堤,位于岷江左岸,上起观音岩,下至内江河口上游,因长百丈而名。

用竹笼装卵石筑成。

百丈堤的作用是使鱼嘴上游岷江左边的凹岸变成直岸,使江水顺流,以利鱼嘴分水和排沙。

洪水期,使主流指向外江,减轻洪水对鱼嘴的冲力;枯水期,使主流指向内江,使内江取水量得到保证。

金刚堤,上起鱼嘴,下至飞沙堰,靠内江的一侧叫内金刚堤,靠外江的一侧叫外金刚堤。

《水经注》已有“金堤”之称,说明金刚堤的历史相当悠久。

其作用是保护鱼嘴,保证内、外江分流。

平水槽,位于分水鱼嘴和飞沙堰之间,是内江的头道旁侧溢流堰。

其作用一方面是溢洪,另一方面能使内江中段保持一个较低的水位,这个水位与鱼嘴水位之间的落差又产生较高的流速,对飞沙堰排沙有利。

人字堤,位于飞沙堰与离堆间,因堤形如“人”字而得名。

作用是护岸兼溢流,是内江的第三道旁侧溢洪道,与宝瓶口、离堆和飞沙堰配合运行,控制内江的洪水量。

 

三.效用与岁修制度

1.效用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

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

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都江堰初成时以航运为主、灌溉为辅。

《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利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岷江和长江因之得以通航,岷江上游盛产的木材还可以漂运成都,使得成都从秦朝时起便成为蜀地交通的中心。

除了水运之利,都江堰于农业灌溉的效益随着灌溉渠系的发展愈加为世人所倚重。

岷江左岸水源流出宝瓶口至玉垒山东侧之后,沿李冰开凿的两条干渠流向成都。

西汉时,蜀郡太守文翁新开一条干渠将岷江水引至成都平原东部。

东汉时,“望川原”上“凿石二十里”,使灌渠延伸过现在双流的牧马山高地。

同时岷江右岸的引水渠系在李冰时代开辟的羊摩江基础上不断向成都平原西南部延伸发展。

经过上百年开发,到汉朝时都江堰灌区已经从秦朝时的郫县到成都一线,发展到彭县、广汉、新都一带,灌溉面积达“万顷以上”(汉朝1顷约合今70亩)。

《汉书·地理志》提到成都平原时称“民食稻鱼,无凶年忧,俗不愁苦”。

到唐朝时,益州大都督长史高俭广开支渠,此后灌区渠系经过多次整修愈加繁密,灌田面积继续扩大。

都江堰的功效从此转为以农田灌溉为主。

宋朝时都江堰灌区又有显著发展,据王安石的《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可知,当时灌区至少已达1府、2军、2州共12个县,其中仅陆广负责的灌区就有1.7万顷(约合今137.7万亩)。

清朝时,灌溉范围达到14个州县约300万亩。

到了民国时期,1937年(民国二十七年)统计的灌溉面积为263.71万亩;1938年(民国二十八年)出版的《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述受益于都江堰的田地“计有川西14县之广……约520余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扩建和改造都江堰的灌溉系统。

1960年代末,灌溉面积达到678万亩;到1980年代初,灌区扩展到龙泉山以东地区并建成水库近300座,灌溉面积扩大到858万亩;此后进一步的灌区改造将灌溉区域扩大到1000多万亩,总引水量达100亿立方米,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2.岁修制度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证了整个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时,诸葛亮设堰官,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水经注·江水》)。

此后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县令为主管。

到宋朝时,制定了施行至今的岁修制度。

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

因此需要定期对都江堰进行整修,以使其有效运作。

宋朝时,订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断流岁修的制度,称为“穿淘”。

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

淘滩深度以挖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堰体高度以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为准。

明代以来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

四.历史变迁与相关古迹

1.堰首位置

自都江堰建成以来,堰首枢纽的位置一直在变化。

一方面是因为每年岁修更换竹笼都会使堰首位置发生微小的改变。

如果堰首遭遇大洪水被大规模破坏,再次修复后的位置变化就更大。

另一方面,岷江河道也在不断改变,河道的变迁加速了堰首位置的变化。

古时岷江没有现在这样弯曲,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岷江杩脚沱以下逐渐曲向左岸,杩脚沱以上则摆向右岸,这导致堰首位置缓慢下移,有向离堆拉近的趋势。

2.技术变革

自秦以降,都江堰一直以竹笼盛装卵石结合木桩构筑。

元朝时吉当普首次引入铁石结构,此后对都江堰主体结构的争论在明清两代一直不休,都江堰整修也一直在竹笼、铁石两者间反复。

直到近代,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引入彻底平息了双方的争论。

竹笼结构的堰体很容易为岷江的急流冲刷损坏,每年都需要投入人工加以整修。

随着都江堰灌区的发展,岁修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据记载,1335年岁修中重点维修的工段达133处,竹笼需更换上万条。

岁修所需的劳力和物资都是向灌区农户摊派得来,加上胥吏的盘剥,使“民不堪命”。

为减少岁修工程量并减轻灌区民众负担,元初的李秉彝提出改造工程结构的设想以谋求“一劳永逸”。

元朝后期,四川肃政谦访使吉当普在这一设想的基础上提出用永久性工程代替简易的竹笼结构,以从根本上减轻民众负担。

在他的主持下,大修从至正元年(1335年)十一月开始历时5个月。

吉当普以锚铁浆砌条石结构代替传统的竹笼卵石简易结构,对“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又首次铸造“万六千斤”的铁龟代替鱼嘴。

这次工程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铁石材料建筑,是都江堰历史上非常重大的改革,堰体结构和筑造思想都发生了实质上的剧变。

自吉当普首次实践铁石结构之后,明清两代先后共有四次采用铁石结构大修都江堰枢纽。

铁石结构的优点很明显。

由于铁石堰体的整体性和重量,它比竹笼结构能抵御更强的水流冲击,因此一次修建之后不需要像后者那样每年都要较大规模的整修。

但是它的缺点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同样让人难以承受。

修建铁石结构耗费甚大,而且往往由于基础处理不够深,并不能如预计的那样长久使用,寿命最长的不过40年。

另外,竹笼的构筑能够直接就地取材,能够利用蜀地产竹和江边多有卵石的优势。

而灌区周边冶铁和采石却都相当不便。

因此构筑铁石结构平均下来的花费相比采用竹笼结构并无很大优势。

民国时,近代的设计施工方法以及新型建材逐渐传入中国。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成都水利知事周郁如用条石修砌鱼嘴,以水泥建筑鱼嘴基础。

虽然还是由于基础处理不深,堰体当年就被特大洪水全部冲毁,但开创了应用水泥等近代材料修筑堰体的先河。

1936年,四川省水利局长张沅主持都江堰大修,重新设计鱼嘴,采用巨型条石构筑,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并且成功处理了鱼嘴的基础问题。

在采用近代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之外,张沅还秉承传统的杩槎、竹笼等护堰手段层层设防。

这次修建的鱼嘴非常成功,奠定了现代鱼嘴的基础,直到1974年因修筑外江节制闸才被主动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鱼嘴、离堆、宝瓶口,以及所有分水堤、导水堤和渠岸都以混凝土进行加固和保护。

灌溉渠系也进行了系统整修和大力发展。

最重要的变化是,都江堰原有的自流分水系统逐渐被人工控制的水闸系统所代替。

现在都江堰的面貌与古代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

3.相关古迹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玉垒山麓,是纪念李冰父子的祀庙。

它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崇德祠,后来几经兴废,清代重建后命名为二王庙。

庙内有许多与李冰父子以及都江堰工程相关的匾额、对联和石碑。

主要建筑有李冰殿、二郎殿、送生堂、圣母殿、老君殿、魁星阁等,依山势布局,穿插于山林之间,从各处殿宇都能俯瞰到都江堰的全景。

整个庙宇崇楼丽阁,雄踞江边,气势巍峨。

二王庙的建筑有五大特点:

一是占地少,仅10072平方米;二是建筑密度高,达到60%;三是不强调中轴对称,这与大多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相悖;四是上下高差大,有63米;五是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令人赏心悦目。

伏龙观:

在离堆北端的最高处有一伏龙观。

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降服江中的孽龙,锁在离堆下的伏龙潭中,后世便立庙祭祀此举。

伏龙观的前身名叫“范贤馆”,该观始建于晋代,北宋初期改名为伏龙观。

现存的三重殿宇,均为清代重修。

大殿内有李冰石刻雕像,是1974年在江心发现的,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高2.9米,重4.5吨,胸前有题记和造像年月,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安澜桥俗称索桥,所谓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横跨岷江都江堰上。

旧时以竹为缆,木桩为墩,承托竹索,连贯而成。

上铺木板,旁设缆索,全长500余米。

桥始建于宋代之前,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年间重建。

玉垒山,李冰当时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首先开玉垒山,引水灌田,便使玉垒山的主峰和我们脚下的这块山丘分隔开了,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小山堆,这便是离堆的由来。

左侧并排立着11块石碑,依次为“神禹峋嵝碑”,“道都符碑”和“佛教梵文碑”,意在借助儒、释、道三教的神力以镇水,通称“镇水碑”。

也有说镇水碑不是镇水,而是镇压下面的孽龙的。

孽龙若没有上面碑的神力镇压,便又会兴风作浪。

五.历史与人文价值

1.历史价值

诸侯群雄争霸,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一举统一华夏大势所趋。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王毅然挥兵率先取蜀,使秦最终统一了天下。

李冰任蜀郡守,深知都江堰不仅仅是水利设施,更是中华民族从割据走向统一的一项重大举措。

自此“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蜀为天府之国也由此而来。

都江堰,一个无坝引水工程,除庞大水网河渠外,主要是渠首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引水口,以分流分沙,泻洪排沙,引水输沙,保证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了。

李冰不仅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而且总结出一套“水经”。

“蜀守李公凿离堆以利蜀,刻‘深淘滩,低作堰’六言于石,立万世治水者法。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

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水利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与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相比,其构思、设计、选址独具匠心;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不与水敌的治水方略自树一帜;规模效益,绝无仅有。

经过两干多年的发展,都江堰已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效益,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

都江堰治水经验,就地取材,采用"竹笼"、"杩槎"、"干砌卵石"、"羊圈"等独特的工程技术,年年进行防洪和岁修,费省效宏,这一独创的河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防洪抢险之中。

自汉代以来,在治理突发性洪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科学原理至今仍作为抗洪抢险的先进方法而被广泛运用。

2.人文价值

都江堰的功能美、形式美、景观美、人文美是水工美学的宝库,诠释着人文水利的内涵。

都江堰沿江布置的各类景观如:

二王庙、安澜索桥、茶马古道、伏龙观、离堆古园、南桥等。

这些景观形态各异,布局奇巧,风格古朴,又紧紧围绕水的主题,景观是人文水利的载体,文化、哲学是人文水利的内核,都江堰巧妙地把两者融为一体。

二王庙内苍绿青翠、思幽怀古;伏龙观上观水迎风、见证宝瓶;安澜索桥临水凌空、远地近天;南桥上看宝瓶口碧浪搏天,听涛声震撼;离堆古园显川派园林神韵;茶马古道怀想南方丝绸之路。

张大千用都江堰作为《长江万里图》的开卷,神曲《流水》的整理加工者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曾在都江堰二王庙和青城山中皇观悟道;历代著名诗人均为都江堰的美所折服,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唐代诗人杜甫在“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中赞道:

灌口江如练,蚕崖雪似银。

名园当翠巘,野桌没青苹。

宋代诗人陆游在“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英惠王像”诗中写道:

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

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

决江一支溉数州,至今禾黍连云种。

这些文化巨匠,在诗文、绘画、音乐等创作方面,从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汲取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忽如神来的灵感,留下了不朽的名篇,同时又为都江堰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氛围和哲学底蕴,成为都江堰美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是都江堰美学的辩证法。

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已成为生态水利和人文水利的重要内容,大家都在引水、植草、种树、造景。

有些景观苍白无力、人云亦云、千景一面;有些景观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发人深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观赏价值,百看不厌、常盛不衰,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水景观的生命力就在于突出唯一性即地方特色、文化氛围和哲学底蕴。

如何营造、发掘、展示滨水景观的文化氛围和哲学内涵,都江堰给出了极好的范例,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1)、全面展示地方特色

展示地方特色就是展示历史底蕴和民俗风情。

都江堰的水工建筑:

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充分展示了都江堰的历史底蕴和地方特色,这些工程载体是特殊的人文符号,抓住这些符号,就突出了地方特色;对能展示历史底蕴和民俗风情的史实和传说,应认真考证、分析,去粗取精,真正把握其内涵,调动一切手段进行展示,人文其内,景观其外,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精心营造文化氛围

在水利工程景观设计中必须依托水的优势、突出水的特点,必须从水利工程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园趣、乐感、文蕴、哲理的水景观。

充分调动文化载体:

诗文、绘画、音乐、雕塑、碑刻、楹联等手段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的罗列、无序的堆砌;表达一个完整的情节、一个贯彻始终的“动机”;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以求达到动人心弦的初衷。

(3)、深入发掘哲学内涵

哲学无处不在,哲学无时不有。

李冰在成都“修七桥,上应七星”,搞的是天地对应,在整体的平面设计上就已经赋予了哲学内涵。

关键在于如何将哲学的内涵外现和物化,这里应将标题点化、场景赋情和气氛烘托结合起来,方能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

深入发掘水景观哲学内涵,目的在于突出人文水利的教化功能,使人们游览之余,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动。

山水、水工建筑在陶冶人的性灵上具有特定功能。

六.结束语

都江堰的工程设计是科学的,注重乘势利导、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的创建,融入了中国的道家思想,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创造了“天、地、人、水”和谐共荣的光辉典范,巧妙地融合了人文与哲学内涵,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水利生态工程,在人类向21世纪跨越的伟大进程中,都江堰将显示出她更加辉煌的新姿。

     

   参考文献

1.冯广宏《都江堰文献集成》巴蜀出版社ISBN9787807520184

2.四川省水利志

3.成都市志.成都新方志.巴县志.灌县志.水利

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5

5.[晋]常、、《华阳国志》商务印书馆1939

6.四川省水利电力厅都江堰管理局编都江堰研究史四川省科学出版社1987

7.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都江堰水利发展与文化丛书—数字都江堰工程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7.1

8.马兆、、《李冰守蜀治水之功绩》说文月刊1943.9第95—106页

9.王绍良历史的都江堰是变化的都江堰

10.郑钧都江堰枢纽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DOI:

CDMD;1.2009.083506

11.郑钧都江堰卵石推移质输沙规律研究

    12.曲兆松都江堰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