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033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来源于加工装置分离罐的排水、富气洗涤水等,含有较高的硫化物、氨的污水。

同时含有挥发酚、氰化物和石油类等污染物。

3.9污水单排量

企业(装置)每加工1t原油(原料)产生的污水量,即去污水处理厂进行末端治理的水量。

3.10综合能耗

加工每吨原料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合为标油的量。

3.11单耗量

装置每加工1t原油所使用或消耗的其他原辅材料的量,包括水、蒸汽、催化剂等。

3.12生产装置新鲜水用量

生产装置每加工1t原料所消耗的生产给水量(不包括循环水、软化水、脱盐水等)。

3.13假定净水

不经处理可以直接排放的废水。

4要求

4.1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石油炼制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

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

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指标要求

石油炼制业企业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1;

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2;

催化裂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3;

焦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4。

表1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年加工原油能力大于250万t/a;

-排水系统划分正确,未受污染的雨水和工业废水全部进入假定净化水系统;

-特殊水质的高浓度污水(如:

含硫污水、含碱污水等)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和预处理设施;

-轻油(原油、汽油、柴油、石脑油)储存使用浮顶罐;

-设有硫回收设施;

-废碱渣回收粗酚或环烷酸;

-废催化剂全部得到有效处置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综合能耗,kg标油/t原油

≤80

≤85

≤95

2.取水量,t水/t原油

≤1.0

≤1.5

≤2.0

3.净化水回用率,%

≥65

≥60

≥50

三、污染物产生指标

1.石油类,kg/t原油

≤0.025

≤0.2

≤0.45

2.硫化物,kg/t原油

≤0.005

≤0.02

≤0.045

3.挥发酚,kg/t原油

≤0.01

≤0.04

≤0.09

4.COD,kg/t原油

≤0.5

≤0.9

5.加工吨原油工业废水产生量,t水/t原油

四、产品指标

1.汽油

产量的50%达到《世界燃油规范》

类标准

符合GB17930-1999产品技术规范

2.轻柴油

产量的30%达到《世界燃油规范》

符合GB252-2000产品技术规范

表1(续)

五、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组织机构

设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3.环境审核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审核;

按照ISO14001(或相应的HSE)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4.废物处理

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物处置方法处置废物;

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废物转移制度。

对危险废物要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1.每个生产装置要有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

易造成污染的设备和废物产生部位要有警示牌;

对生产装置进行分级考核

2.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其中包括:

-开停工及停工检修时的环境管理程序;

-新、改、扩建项目环境管理及验收程序;

-储运系统油污染控制制度;

-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污染事故的应急程序;

-环境管理记录和台账

1.每个生产装置要有操作规程,对重点岗位要有作业指导书;

2.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其中包括:

-污染事故的应急程序

6.相关方环境管理

-原材料供应方的环境管理;

-协作方、服务方的环境管理程序

-原材料供应方的环境管理程序

表2常减压装置清洁生产标准

-采用“三顶”瓦斯气回收技术;

-加热炉采用节能技术;

-采用DCS仪表控制系统;

-现场设密闭采样设施。

1.综合能耗,kg标油/t原料

燃料油型≤10

润滑油型≤11

燃料油型≤12

润滑油型≤12.5

燃料油型≤13

润滑油型≤14.5

2.新鲜水用量,t水/t油

≤0.05

≤0.1

≤0.15

3.原料加工损失率,%

≤0.3

1.含油

污水

3.1.1单排量,kg/t原料

≤20

≤40

≤60

3.1.2石油类含量,mg/L

≤50

≤100

≤150

2.含硫

3.2.1单排量,kg/t原料

≤27

≤35

≤44

3.2.2石油类含量,mg/L

≤140

≤200

3.加热炉烟气中的SO2含量,mg/Nm3

≤300

≤550

表3催化裂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

-采用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

-设烟气能量回收设备;

-采用DCS仪表控制系统;

掺渣量比率

<

35%

35%-70%

>

70%

1.综合能耗,kg标油/t原料

≤62

≤65

≤73

≤68

2.催化剂单耗,kg/t原料

≤0.40

≤0.60

≤0.80

≤0.50

≤0.70

≤0.90

≤1.4

3.原料加工损失率,%

≤0.65

≤0.75

≤0.85

≥70%

1.含油污水

单排量,kg/t原料

≤120

≤160

≤250

石油类含量,mg/L

≤130

≤170

≤220

2.含硫污水

≤280

≤350

3.催化再生烟气中SO2含量,mg/Nm3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4.催化再生烟气中粉尘含量,mg/Nm3

≤180

≤190

表4焦化装置清洁生产标准

-焦碳塔采用密闭式冷焦、除焦工艺;

-冷焦水密闭循环处理工艺;

-设密闭采样设施;

-设雨水系统;

-处理部分污水处理厂废渣。

≤25.0

含吸收稳定≤30.0

≤28.0

含吸收稳定≤32.0

≤31.0

含吸收稳定≤35.0

2.新鲜水用量,t水/t原料

≤0.12

≤0.8

≤1.2

1.含

油污水

≤500

2.含

硫污水

≤400

≤1100

≤600

≤750

本标准所设计的各项指标均采用石油炼制业和环境保护部门最常用的指标,易于理解和执行。

5.1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

5.2以下给出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5.2.1原料加工损失率

5.2.2污水单排量

5.2.3污染物单排量

5.2.4新鲜水单耗

5.2.5取水量

5.2.6加工吨原油取水量

6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编制课题组

二OO三年一月

目次

1概述

2适用范围

3指导原则

4制定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6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7标准的实施

1概述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它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把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

在实践中,如何判断一个石油炼制业与目前清洁生产要求的差距,如何使企业在推行清洁生产中正确制定自己的清洁生产目标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具有时段性的统一标准,以帮助企业自我提高、自我改进,更好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以下简称“本标准”)的制定能够促进国内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

石油炼制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不仅提供各种石油产品,而且也为石油化工、化纤、化肥等工业提供原料。

石油炼制业生产各种石油产品,主要有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焦、燃料油和液化气。

目前我国炼油企业的总数为170个,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拥有62家炼油企业。

这62家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

全国炼油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从石油加工的类型来看可分为3种,一为燃料型,二为燃料-润滑油型,三为燃料-化工型。

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和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内第一种类型的炼油厂约占64.7%;

第二种类型的炼油厂约占26.5%;

第三种类型的炼油厂约占8.8%。

按生产规模划分,也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规模为400万t以上的大型炼油厂,占总炼油厂的47%;

第二种规模为100-400万t之间的中型炼油厂,约占总炼油厂的47%;

第三种规模为100万t以下的小型炼油厂,占总炼油厂的6%。

石油炼制业采用物理分离和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油和天然气加工成所需要的石油产品、工业原料和生活用品。

石油加工过程一般是在高温下进行,这就需要消耗燃料及冷却介质(水)。

产品精制用水和机泵轴封冷却水与油品直接接触,使水受到污染。

催化反应或化学加工将原料油中的有害物质硫、氮等分离转化为新的化合物,随气体排出或熔入水体。

不凝气放空,加热炉、锅炉和燃烧炉的燃烧,催化再生烟气、制硫尾气、挥发性原材料,中间及最终产物的储存及运输等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油品化学精制、汽油碱洗碱渣、工艺废催化剂、废水处理及设备检修等会造成废渣污染。

大功率运转机械的普遍应用、气体放空、气流及管线阀门噪声等构成了噪声的危害。

石油炼制业的污染物具有明显的特点,水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悬浮物;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烃类、氮氧化物、烟尘。

本标准是在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的28家企业调查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同时参考1998年至2001年的统计数据,结合前期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的成果,经有关行业专家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得出的。

本标准适用于燃料型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制订本标准的基本原则是:

要能够体现全过程污染预防思想,并基本覆盖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具体原则如下:

●符合清洁生产思路。

即体现全过程的污染预防,不考虑污染物单纯的末端处理和处置;

●依据使用范围确定各个指标的基准值分级;

●依据国内外的现有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并考虑其激励作用,设定基准值;

●对难以量化的指标,不宜设定基准值,但应给出明确的限定或说明;

●注重实用和可操作性,尽量选择石油炼制业和环境保护部门常用的指标,以易于企业和审核人员理解和掌握。

根据前述适用范围的要求,将各项指标分为三级:

●一级指标

达到国际上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或国内顶尖水平。

此项指标主要作为清洁生产审核时的参考,以通过比较差距,寻找清洁生产机会。

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指标采用公开报道的国际先进水平数据。

●二级指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此级指标采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两大公司2001年调查数据中的先进指标,同时参考有关1998年至2001的统计数据,结合前期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的成果综合形成。

●三级指标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即基本要求。

根据2001年我国石油炼制业实际情况及其有关的统计数据制订此级指标,是生产全过程采取污染预防措施所应达到的水平。

4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4.1标准制订依据

2002年度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项目名称:

《制革行业等30项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

4.2主要参考资料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手册》

《炼油工程师手册》

《催化裂化行业刊物》

《中国炼油技术》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年鉴2001》

199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油企业水量调查表

5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5.1基本原则

石油炼制业有多种原油加工方案,选择原油加工方案的主要因素是原油性质和市场需求。

不同的原油加工方案其装置组成有所不同,用同一指标对石油加工企业进行考核是不准确的。

所以在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的5项指标体系中只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量化指标。

另外,石油炼制业中的某些生产装置在资源能源消耗和产污方面占有较大比重,且同类装置的可比性大于石油炼制业,所以在本标准特制定了3类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在执行本标准时,既要达到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同时凡建有3类生产装置的企业还要达到相应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

3类生产装置为:

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焦化装置。

这3类生产装置在石油炼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应用较为广泛。

虽然它们只是石油炼制业中的一部分,但就其产污量来说,这3类生产装置的产污总量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占所有石油加工装置的70%。

所以,上述3类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能基本衡量出石油炼制业主要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状况,且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对于石油炼制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新建项目的清洁生产评价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5.2指标确定

清洁生产标准的制订在国内乃至国际尚属首次,因此没有现成的标准或要求可借鉴。

本标准的制订严格按照清洁生产的定义,根据石油炼制业的特点,分别对石油炼制业和3类生产装置就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5项指标提出了标准。

把石油炼制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2.1石油炼制业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定性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量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

●产品指标(定量指标)

●环境管理要求(定性指标)

5.2.1.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对于石油炼制企业来讲,生产装置只是企业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公用工程,如:

动力车间(有锅炉)、油品储运车间、循环水场、火炬系统等。

由于石油炼制企业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原料、工艺路线和装置组成的不同,以及企业之间所包含的公用工程设施的范围不同,在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这两方面无法用同一指标衡量,因此对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不做具体描述。

作为清洁生产企业,应具备基本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措施,所以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中提出了清洁生产企业(无论是一级、二级、三级)应具备的基本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装备。

5.2.1.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石油炼制业消耗的资源能源主要是原油、水、蒸汽、电等。

按石油炼制业

常规考核方法,将蒸汽、电等指标统一为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为:

kg标油/t原油。

含硫污水本身是软化水,由于与油品直接接触使水中含有硫化物和氨氮,通过汽提将硫化物和氨氮去除后,完全可以回用于生产装置,节约取水用量。

所以石油炼制业的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为以下几项:

●综合能耗;

●净化水回用率(含硫污水);

●取水量。

5.2.1.3污染物产生指标

(1)水污染物产生指标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指污水处理厂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及总量。

参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考核下列污染物:

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

石油炼制业的污水单排量和污染物单排量是反映清洁生产的指标之一,所以本标准提出了污水单排指标和主要污染物单排量指标。

(2)气污染物产生指标

石油炼制业的气污染物主要有加热炉烟气、催化再生烟气等。

因加热炉烟气、催化再生烟气的技术指标在生产装置的清洁生产标准中已有体现,在此不再重复。

5.2.1.4产品指标

石油炼制业的产品很多种,直接进入市场的产品主要为车用汽油和轻柴油。

本标准只对上述2种产品提出要求。

面对汽、柴油质量标准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结合《世界燃油规范》Ⅱ、Ⅲ类标准的实施进度和国内先进企业的生产规划,本标准将汽油和轻柴油的一级指标定为部分产品达到《世界燃油规范》Ⅱ类标准。

5.2.1.5环境管理要求

在环境管理要求这个指标中,无论是达到一级、二级还是三级水平,首先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并且按照《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指南》的要求进行了审核,同时本项指标对环境管理机构、生产管理、相关方管理、清洁生产审核和环保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级指标:

要建立国际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或相应的HSE管理体系;

二级指标:

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建立相关方管理程序、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各种环境管理制度,特别是固体废弃物转移制度;

三级指标:

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有操作规程,建立相关方管理程序、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必要环境管理制度。

5.2.2常减压装置

具体定为以下3项: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定性指标);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定量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

5.2.2.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常减压生产装置是石油炼制业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它采用蒸馏的方法,从原料油中分离出各种石油馏分。

目前国内常减压装置基本采用成熟先进的同一种工艺,从生产工艺和装备上很难分出三级档次,这里只对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改进部分提出要求,未对指标分级。

由于此类指标难以量化,这里只作定性描述。

采用“三顶”瓦斯气回收技术,将初顶、常顶、减顶不凝气引入加热炉做燃料,这样对节能、安全、环保均有利。

现场安装可回收式密闭采样设备,加热炉采用节能技术。

5.2.2.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常减压装置消耗的资源能源主要是原油、新鲜水、蒸汽、电等。

按常减压装置常规考核方法,将蒸汽、电等指标统一为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为:

kg标油/t。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选择以下项:

●综合能耗(kg标油/t原料);

●新鲜水用量(t水/t油);

●原料加工损失率(%)。

5.2.2.3污染物产生指标

废水是常减压装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产生量受原料性质、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生产操作管理等因素影响。

本项指标包括:

●含油污水单排量;

●含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

●含硫污水单排量;

●含硫污水中石油类含量;

常减压装置产生的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