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040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具的家》评课稿.docx

《文具的家》评课稿

2022年《文具的家》评课稿

2022年《文具的家》评课稿1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猜两个谜语,好吗?

不过老师有要求,听好:

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谜语:

小小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铅笔)。

身体有圆也有方,常在铅笔盒里装,要是写错一个字,它会马上来帮忙。

(橡皮);(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

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尺子、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写“文”字,出示田字格。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具”字吗?

你在哪里见过“具”?

如:

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同学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就记住了这个字,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5课,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翻开书P82页,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现在让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你们的生字读的怎么样?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跟读,如果他读错了,我们纠正了再读

  

(2)在读这些生字的时候,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次,仔,所”平舌音。

我来点你来读。

  (3)会读了,很了不起,如果能把他们记住才更了不起呢。

谁有好办法把它们记住吗?

  预设:

生1:

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2:

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

“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

上面的“撇”就像手绢。

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去字头上一把刀:

  生3:

海—三点水——每。

  “新”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吗?

斤字旁断斯斧

  我们以这个“新”字作为火车头,开给它组词开火车怎么样?

  看看哪一列火车的车厢最多。

  还想玩是吗?

那我们再选一个字作为火车头,“文”

  三、研读课文,人物对话

  1、生字会读会记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预习的时候就让同学们标好了自然段,现在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啊?

(6个自然段)

  2、老师这里有一幅书上的插图,从图上你都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预设:

生1:

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

  既然是咱们书上的图啊,写的就是书上的人物,她叫什么?

(贝贝)

  生2:

贝贝和她的妈妈在说话,妈妈说:

“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

“我也不知道。

  师:

你观察到了人物,还完成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那我要请同学来模仿一下,妈妈是怎么说这句话的?

  指名读这句话。

师:

我要采访一下,妈妈你当时心情怎样呢?

  (有点生气,有点责备,有点吃惊)她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呢?

  3、师:

你很了不起,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

那咱们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关于这幅图的呢?

(1到3自然段)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的1到3自然段看看妈妈和贝贝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请三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4、现在谁能用上书上的话说一说,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呢?

  因为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你一回到家就干嘛?

请两个同学说。

你们知道吗?

刚才这两位同学用上了一组关联词(一……就……),谁还想来用用这组关联词?

  上课铃声一响,我们就……

  怪不得,妈妈要生气了,因为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齐读)(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所以妈妈生气责备地说:

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课件)

  5、谁再来说一说,贝贝为什么每次都要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呢?

  谁能找到书上的话说一说?

出示1、2自然段。

  写“次”,学生描红一遍,写一遍。

  原来她的铅笔,只用了一次,她的橡皮只擦了一回,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怪不得妈妈要生气了,妈妈说:

你怎么(齐读)

  6、那贝贝是怎么回答妈妈的呢?

  看看贝贝的表情,看来对于铅笔橡皮的去向,贝贝是真的不知道,所以她眨着大眼睛,对妈妈说:

我也不知道。

(出示对话)

  现在我请两个同学来演一演妈妈和贝贝,一位同学读旁白,咱们来读读第3自然段妈妈和贝贝的对话,其他同学是评委,认真观察和倾听。

  师: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感受到了人物的心情,从而读好了人物的对话,希望下次咱们再读人物的对话时也能像刚才一样去体会,这样咱们的朗读才能更吸引人哦!

  接下来我们请所有的女同学扮演妈妈,男同学扮演贝贝,老师来读旁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还有时间,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找”

  先请同学们观察,然后告诉老师,这个字要怎么写,指导学生书写。

努力爱一个人。

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2022年《文具的家》评课稿2

  教科书分析:

  1、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小女孩贝贝在妈妈的教导下,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文让学生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故事短小,主要情节以对话形式呈现,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朗读。

  2、树立单元整体意识,是一个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注意教科书以人文主题和知能主线结构单元的编写特点,要注意第一学段主要通过人文主题结构单元的编写特点,建立单元教学整体。

该课文是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组织学生感悟主题就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课文结合内容配有两幅插图,既呈现了课文文字内容,又重现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景。

要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并以此评价学生能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这个教学目标。

  4、课后“读一读,记一记”除了扩大学生词汇量,起到积累语言的作用外,还提示了要在会认字教学中组织学生口头组词,达到提供词语的语言环境、了解字义来记认会认的字的目的,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目的。

  学情分析:

  1、虽然是进入第7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课堂学习操作已经比较熟悉,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只有学习的刺激对的注意力集中持久和学习兴趣的维持还是不够的,因此,除了不断提出学习任务刺激注意力集中和学习兴趣外,还是需要设置激励性的活动来维持的。

  2、到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由于会认的字以及生活中认识的字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这会给学生会写字的记认造成干扰,因此,在写字教学环节中,加强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记认字形细部尤为重要。

  3、课文讲述的故事讲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学生是熟悉的,这有利于对本课主题的感悟。

  设计理念:

  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转方式,实实在在向全体。

  简简单单教语文:

目标导向,以学定教;反馈评价,順学而导;遵循规律,落实素养。

  踏踏实实转方式:

让学生直面应答性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给予充裕时空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

  实实在在向全体: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3、认识偏旁斤字旁,能正确认读“具”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由“新、平、些”分别组成的12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文”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具”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由“新、平、些”分别组成12个词语,正确读写“文”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

“具”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文”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课后练习PPT。

  学生:

每人一套“具”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个单元,了解了夏日里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偷采莲蓬的事,欣赏了夏日荷塘的美景,知道了夏日下雨前的一些物象,感受了夏夜小动物互帮互助的美好感情,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夏日。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个单元的课文,它们又会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感受什么呢?

请看老师板书这个单元的第1篇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

15文具的家(“具”注音)

  2、出示任务:

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

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文具有些什么吗?

(预设:

铅笔、橡皮、尺子……)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家。

文具的家是什么呢?

通过文具的家,课文给我们讲了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些什么呢?

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和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的读音。

  导语:

我们新交了一些生字宝宝朋友,可不要忘记了一些原来的生字宝宝朋友哦。

  PPT出示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语文找到办法好让

  

(1)出示任务:

自由读读这些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

指名读,相机正音。

齐读。

  (3)小结:

这些红色字体的字,就是以前已经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二)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

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自然段。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能读准课文

  1、导语:

(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

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

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

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

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或:

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归类指导,如,提出并读准“次”后,全找出平舌音的一起学习。

  预设:

翘舌音:

查;后鼻韵母的:

平;平舌音:

次、仔、所。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4、小结:

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

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

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

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

“具、具、具,文具的具”。

齐读,自由读。

  3、“具、次、丢、新、每、平、些、检、查、所”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

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4、学习读通顺课文。

  

(1)导语:

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

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词语间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务: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用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

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已经回家了。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

1、顿号、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

  (五)认识偏旁斤字旁。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习什么新偏旁?

  2、反馈指导:

  新(“亲”“斤”)斤字旁

  3、小结讲解:

同学们找得真准确!

“新”字的斤字旁。

“斤字旁”取义的字,大多与斧头有关。

如“新”字,本义是用斧头砍柴,后来才引申为新旧的新;又如“斩断”的“斩”字,就是用斧头砍头的意思,“断”本义是用斧头割断,截开。

  4、PPT示,齐读一遍:

  “新”字——“斤”,斤字旁

  5、小结:

今天我们又交了一个偏旁新朋友:

斤字旁。

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六)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

(注:

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导语:

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了,让我们齐读课题。

  

(一)释题

  提问:

我们读了课文,知道课题《文具的家》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吗?

(预设:

这个“家”指的是文具盒)你们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

(预设:

句子:

贝贝想起来了,……这些文具的家)

  小结:

围绕着“文具的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1、结合图一,了解课文内容。

  

(1)看图说话。

(PPT示图画一)

  出示任务1: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

图上画的是谁的家?

书桌上怎么样?

  个体观察思考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

图上画的是贝贝的家。

(注:

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问题2:

书桌上乱七八糟地放着书本、练习本和书包。

  (3)继续看图说话,出示任务2: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

书桌上乱七八糟的,说明贝贝做了什么?

她现在在做什么呢?

  个体观察后同位交流,班级交流汇报。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

书桌上乱七八糟的,说明贝贝刚才找文具。

  问题2:

贝贝现在在与妈妈说话。

  (5)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出示任务:

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

在序号上打“√”。

你是根据哪句话判断的?

用横线画出来。

  (6)反馈指导。

(交流汇报句子时,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预设:

  第1、2、3自然段。

  句子: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儿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擦,就找不着了。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

“我也不知道。

  追问:

第1、2自然段说明了贝贝怎么样?

(预设:

说明了贝贝天天丢东西。

  (7)感情朗读第1、2、3自然段。

  ①出示任务:

自由朗读第1、2、3自然段,注意读好问句和答句。

  个体练习后,班级交流汇报。

  ②反馈指导。

  重点反馈指导问句和答句。

  (8)小结:

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读懂了句子和自然段的意思了。

故事开头讲了贝贝老是丢文具,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那么,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我们接着学习。

  2、结合图二,了解课文内容。

  

(1)(PPT示图画二)出示任务:

观察图画,读读课文,想一想:

图画画的是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说说判断的理由。

  个体学习后同桌交流,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

(在说说判断的理由过程中穿插感情朗读指导。

  预设:

  第4、5自然段。

  理由1:

图画画的是妈妈抚摸着贝贝的头跟贝贝说话。

第4自然段说的是妈妈跟贝贝说话。

  理由2:

图画中的房子不是真的房子。

这提示的是妈妈说让贝贝给文具找房子。

  过渡语:

同学们真会观察、读书和思考!

通过图画和读书,读懂了第4自然段的意思。

那么,贝贝给文具找到了家吗?

  (3)提问:

贝贝给文具找到了家吗?

你是根据哪句话知道的?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

贝贝给文具找到了家了。

  问题2:

句子: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追问:

文具的家是什么呀?

(预设:

文具的家就是文具盒。

  (5)小结:

我们通过图文结合,读懂了第4、5自然段,知道了贝贝在妈妈的帮助下知道了要给文具找个家——文具盒。

从此,贝贝还会不见文具吗?

  (三)想象图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1、出示任务:

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这个自然段的意思,你会画一幅怎样的图画?

  个体读书思考,同桌交流会画一幅怎样的图画,最后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小结,然后PPT出示想象图画。

  3、导语:

通过读书想象图画,同学们读懂了第6自然段的意思。

那你们猜一猜,从此,贝贝还会不见文具吗?

你是根据哪些词语猜出来的呢?

  出示任务:

朗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

从此,贝贝还会不见文具吗?

你是根据哪些词语猜出来的,用小圆圈点出来。

  4、反馈指导。

  预设:

贝贝不会不见文具了。

词语:

仔细检查,是不是都回家了。

  5、感悟主题。

  

(1)导语:

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你知道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要养成一个什么样的良好习惯呢?

  出示任务:

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你知道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要养成一个什么样的良好习惯?

用句子“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我知道……”说一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通过贝贝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总结:

  同学们,真会读书!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不但了解了词句的意思和课文的意思,读懂了故事,知道了要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比如,一看二写三对照四改正的良好写字习惯,养成了,就会让学习更顺利;养成了就会让学习成绩更好。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

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1、导语:

同学们,课文我们学习完了,让我们再接再厉继续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的练习。

(翻开课本P84)

  火车头的字就是我们这一课会认的字中的三个,车厢是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你们能不能通过读一读,把这些词语都记下来吗?

  出示任务:

读一读,把词语记下来。

  个体练习。

  同桌互练:

一人不按顺序读字,另一人背读词语。

  2、反馈指导,

  班级汇报,指名检查(关注学习较慢的学生)。

  3、小结:

组词是我们学习生字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在学习会认读的字的时候就运用了这个方法,它不但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的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词语,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识字。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学生说记字方法中说到的字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方便对照记认会写字的细部。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

左右结构:

次、找、让;独体字:

文、平、办;半包围结构:

包。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文”“平”“办”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文”“平”“办”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文”“平”“办”,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次”“找”“让”。

  

(1)观察并说说“次”“找”“让”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次”“找”“让”。

分别提示:

左窄右宽。

“次”字,矮在“欠”中间,“欠”的第一撇接近“冫”的提,第二撇穿插到提下方;“找”字左右基本等高,第四笔斜横在提手旁的横、提中间起笔,第六笔撇穿插到提的下方,斜钩要舒展;“让”字左右基本等高,右边“上”最后一横,创插到言字旁下方。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包”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包”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包”。

分别提示:

“包”字横折钩的折要稍微靠里,竖弯钩在撇的尾部起笔,注意封口和舒展。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一、朗读课文。

  二、背记“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板书设计:

自由不仅为滥用权力而失去,也为滥用自由而失去。

2022年《文具的家》评课稿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