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043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择电梯需要注意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果同样9层住宅我们选择无机房的电梯再算一本帐:

综合成本:

土建不需要混凝土井道,只需要框架结构加砖墙,土建成本可以减少5万元左右;

如果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价格也只有20-22万。

这样综合成本大约只有28-30万。

更重要的是使用费低很多,一般该种主机的耗电只有普通VVVF的50%-65%,如果按9层1000KG。

1.0M/S电梯计算,电机功率只需要6.7KW,电费只有名牌VVVF电梯的40%,使用费就大大降低;

且无齿轮主机维保费也可以更节省。

特别在目前中国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既选择更好的电梯,又能够节约能源,再加上开发成本降低,使用费减少,为什么开发商一举四得的事情不去做呢?

住宅电梯选择之价格和配置

在中国住宅电梯的使用已经超过5万台,这是一个大市场,同时也是最值得研究的方面。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电梯选择和配置以及价格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其表现特点为:

1.选择品牌的误区。

许多开发商选择住宅电梯一味追求品牌,其实住宅电梯如果在2.5M/S以下,中国国产品牌已经完全过关,根本不用太多考虑品牌。

如果考虑品牌太多,那么无形中将增加很大成本。

2.价格便宜误区。

一些开发商只追求价格便宜,这样往往最终给住户造成后期费用的增加。

同时还会使开发商由于选择电梯太便宜从电梯质量造成使用故障多而使公司声誉造成损害。

3.对技术选择的误区。

现在开发商选择电梯时往往只考虑有机房和无机房,其实有机房电梯只是指普通电梯,这种电梯土建成本大,而且早已经过时。

为此选择有机房电梯时必须选择是小机房还是普通机房。

4.配置的误区。

一些开发商选择电梯只考虑VVVF,其实VVVF控制的电梯有采用PLC控制还是微机控制之分,目前一般为32位微机控制电梯,而PLC控制的电梯成本相应要低,但是无法再升级。

即使升级需要费用要大。

而如果采用微机及串行通讯接口控制的电梯,以后升级余地大。

为此我们认为选择住宅电梯应该选择VVVF控制的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比较好,这样土建成本就降低很多。

如果小机房电梯和普通机房电梯比较,设计更简单(小机房电梯就是将电梯井往上延升2.5M),施工也方便;

而普通机房都大于电梯井,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大出部分的承重。

而无机房电梯更能节约土建成本,而目前在中国已经使用的无机房电梯上海有26层,深圳有22层的无机房电梯,而无机房电梯目前中国的技术和部件可以匹配到35层以下。

在配置选择上一定要考虑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比如微机控制及串行通讯;

如果愿意多支付2万元那么就选用永磁同步无齿轮主机就更好了。

这样无论您的住宅档次有多高,就全能够满足了。

建筑设计中电梯的选型配置

电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选型配置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高层现代化建筑。

优良的选型配置意味着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意味着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电梯工程师和业主就应紧密配合选配合理的电梯,让电梯真正成为建筑物这曲凝固音乐的和谐地跳动的音符。

电梯选型配置时应认真了解建筑物的自身情况和使用环境,包括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

比如在作电梯交通分析时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1)建筑物用途,分办公楼、住宅、旅馆、百货商场、医院、图书馆、车站等,还有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建筑,如智能大厦。

即使是办公楼,也有公司专用楼、准专用楼、分区出租楼、分层出租楼之分。

(2)楼层数、楼层高度、电梯的提升高度。

(3)大楼的人数及在各层的分布情况。

(4)各层的有效使用面积及其用途(如会议室、餐厅、售货店、办公室等)。

(5)每人使用的地板面积。

(6)大楼周围或地下有无交通车站、地下街道等。

选型配置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很多,为了方便,下面将以影响电梯输送效率的因素为主线并兼顾其它相关因素进行讨论。

1. 

电梯类型的选择

每种类型的电梯都有其功能配置要求和适用场合,对其合理地选择是保证大楼高效交通的基础。

电梯按用途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船用电梯、汽车电梯、建筑施工电梯等,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

防爆电梯、冷库电梯、家用电梯、残疾人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电梯等。

比如观光电梯可以安装在室内或室外,外形有圆形、棱形等多种,乘客可以透过玻璃轿壁观赏外景。

再如残疾人电梯,它有普通残疾人客梯、轮椅平台电梯和楼梯升降椅等种类,其特点是轿厢尺寸、开门宽度、操纵盘等应适合乘轮椅的乘客或盲人进出和操作,一般还要设置语音报站和故障声音报警等功能。

轮椅兼用的自动扶梯有几个相邻梯级可以联动形成支持轮椅的平台。

电梯按驱动方式分为曳引驱动电梯、液压电梯、直线电机驱动电梯、齿轮齿条驱动电梯、卷筒驱动电梯、螺杆式电梯、斜行电梯等。

曳引驱动电梯又分为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

交流电梯经历了交流单速、交流双速、调压调速、变频调速等发展阶段,最终变频调速电梯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舒适感、节能、驱动设备小、噪声低、平层精度高、可靠性高、电路负载低而成为当今主流电梯产品。

直流电梯具有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大等优点,但需要直流电源和电机维护难,如今常用于无齿轮驱动的2.00m/s以上速度的电梯。

液压电梯具有井道结构强度要求低、井道利用率高、提升载荷大、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机房布置灵活等特点,常用于提升高度低于30m,速度低于1.00m/s的电梯,特别适合于一些旧楼增设电梯的场合。

液压电梯在欧美的使用量很大,但是因其能耗高、泵站噪声大(采用浸油式泵站可以降低噪声)、运行状态易受油温影响、需处理油管安全与泄漏问题等近来受到了无机房电梯的挑战。

直线电机驱动电梯利用直线电机原理,一般线圈装在整个井道,轿厢或对重装有永磁材料,采用光控技术或无线电波控制,适用于未来1 

000m高的超高层建筑。

斜行电梯的轿厢在倾斜的井道中沿导轨运行,是集观光和运输于一体的坡道交通工具,行程可以超过200m。

但为了安全其最高速度极限为4.00m/s,最大减速度极限为0.5gn。

电梯按操纵控制方式分为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如今发展到单梯集选控制和多梯的智能群控。

电梯按机房位置分为上机房、下机房、侧机房和无机房(曳引系统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等。

电梯按曳引机有无齿轮减速分为有齿轮驱动(包括V型带驱动)和无齿轮驱动等。

自动扶梯与电梯相比输送能力强,可有效使用建筑空间,层与层之间可连续输送乘客,适用于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车站、机场、剧院、码头等。

自动扶梯按其结构特点分为标准型、苗条型、加重型。

苗条型适用于客流量不太大且需要节省空间的场合,加重型适用于大客流量的公共交通。

按提升高度分为小提升高度、中提升高度、大提升高度自动扶梯。

按驱动装置的位置分为端部驱动式(或称链条式)和中间驱动式(或称齿条式),后者可以装设多组驱动装置,应用于大提升高度自动扶梯。

按驱动控制方式分为常速型和变频调速型,后者可以通过传感器在无人乘坐时实现低速运行或停止运行,乘客到来时自动恢复到额定速度,以节省能源和延长设备寿命。

按梯路线型分为直线型、多坡度型、螺旋型。

多坡度型一般中间设有水平段,在大提升高度时可降低乘客对高度的恐惧感,并能与大楼土建楼梯协调配置。

螺旋型可以节省建筑空间,具有装饰艺术效果。

自动人行道可进行水平运输,允许有小于12°

的倾角,适用于机场、大型超市(载运购物小推车)等。

按结构分为踏步式(最常见)、带式、双线式。

最近,日本研究了加速型带式自动人行道,即自动人行道以分段速度运行,乘客从低速段进入,然后进入高速平稳运行段,再后进入低速段离开,这样保证了乘客上下自动人行道时的安全,缩短了长行程时的乘梯时间。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合理搭配使用可有效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

2. 

轿厢容量(额定乘客人数)和额定载重量

在传统的电梯交通分析计算中,使用的是轿厢容量而不是额定载重量。

简单看来大的轿厢容量输送能力就高,但实际上过大的轿厢容量会导致停层概率增加,乘客数量多而使出入轿厢的时间长,在没有客流高峰时设备运行费用大。

因此轿厢容量应根据大楼的用途、规模和客货流选取。

一般国内以13人(1 

000kg)为参考基准,结合具体情况上下浮动。

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

最多的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圆整到最近的整数,或按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表3结果取其中较小的数值。

为了防止乘客过多或货物过重而引起超载,GB7588-1995第8.2条规定了额定载重量与轿厢最大有效面积的关系。

我们注意到,因电梯安装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社会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

人的体重和每人所占用的轿厢面积不同;

由于装潢使得整个轿厢地板面积不能完全被乘客利用,于是在交通分析计算中常以80%的轿厢容量来计算。

轿厢尺寸应参照GB/T7025-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确定。

住宅电梯轿厢应考虑运送大件或重件物品如家俱、钢琴、担架。

对于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的选择应考虑大型单体物件的最大自重,以及小型物件一次运输的总重量。

为了安全电梯可以安装超载报警装置。

3. 

电梯额定速度和加减速度

电梯额定速度和加减速度关系到轿厢运行时间(乘梯时间),简单看来其数值越大,电梯输送能力越强。

但实际上额定速度的选取还应考虑楼层高度、停站数、额定乘客人数和群控调度(最小的可能停站间距)等方面。

对于楼层高度不高且停站数多的大楼,由于受到加减速度的限制,高速的电梯运行时有时达不到额定速度;

由于电梯的速度越高,安全装置投资也越大,价格就贵,过分地追求高速度就会浪费。

实践中常根据大楼的提升高度H(m)来选择额定速度v(m/s),一般v=(0.25~0.45)H(低速时取下限,高速时取上限);

此外一般还要求从大楼的主楼层到最高层单程运行时间不超过40s。

加减速度的选择应参照额定速度,一般速度越高,加减速度越大,但是为了保证强输送能力应有下限值,为了保证舒适感应有上限值。

电梯按额定速度分为低速梯、中速梯、高速梯、超高速梯。

日本横滨的里程碑大厦于1993年安装了三菱电梯公司12.50m/s当时世界最快的电梯,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厦目前正在安装东芝电梯公司1 

000m/min的电梯,而通力电梯公司正在测试17.00m/s的高速电梯。

在选择额定速度和加减速度时还应考虑:

(1)选择高调速性能的电力拖动系统,一般选用变频调速交流驱动或直流驱动,此外还应注意拖动系统的启动延时和停站前的微动平层时间对输送效率的影响。

(2)应使加减速度、平层准确度、噪声满足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的要求,确保乘坐舒适性。

(3)加减速度变化率是影响舒适感的重要因素,其值不应大于2.00m/s3。

(4)高速电梯必须保证可靠的安全装置。

4. 

轿厢开关门总时间和乘客出入轿厢时间

在电梯的交通分析计算中,轿厢开关门总时间和乘客出入轿厢的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停站数较多时的累积时间对输送效率的影响非常可观,必须尽量缩短这些时间。

轿厢开关门总时间为单次开关门时间乘以停站数。

其中开门时间是指从轿厢第1次平层(第1次制动)到门打开90%所用的时间,关门时间是指从发出关门指令到门关闭联锁打开的时间。

GB/T10058-1997中的表1限制了最长的开关门时间。

门要求启闭迅速,但为了避免门系统在动作开始和结束时的冲击,门机应具优良的调速性能,目前主要采用变频调速门机和直流门机,并选择钢丝绳或齿形带传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开关门调速曲线,而且安全、可靠、低噪声。

一般关门时间比开门时间长,因为GB7588-1995第7.5.2条和第8.7.2条门运动期间的保护要求在平均关闭速度下门的动能不应大于10J,同时在使用者连续控制下进行关闭的门,最快门扇的平均关闭速度不应大于0.30m/s。

如果门不触及乘客(如采用可靠的三维立体光幕保护)我认为可以使用较快的关门速度。

对于玻璃轿门应注意快速开门时门扇缩回入口处的安全保护。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通过群控、分层段(区)减少可能的停站数,这对控制开关门总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两扇中分门比两扇旁开门开关门时间短,但是旁开门因门扇少占井道和轿厢宽度可以使开门宽度更大。

中分门常用于客梯(必要时采用4扇门),而旁开门常用于货梯。

开门宽度增加,开关门时间就会增加,但另一方面有利于乘客进出,缩短乘客出入轿厢的时间。

一般开门宽度参照额定载重量(或轿厢容量)来选取。

为提高开关门效率,可以采用直接停靠、提前开门、快速关门和按客流量自动控制开门保持时间(需有候梯厅客流监测装置)技术。

直接停靠就是在运行曲线中取消了低速平层段,轿厢从额定速度按一定减速度减到零速,此时正好是平层位置,如有偏差可用再平层技术调整。

提前开门就是电梯尚未完全停止,门就开始打开,此时为了安全需在厅门口的井道设厅门护脚板,防止乘客的脚插入井道。

另外,轿内设置关门按钮可以人工缩短开门保持时间。

轿门入口保护(如光幕保护)、自动重开门、本层顺向外召唤重开门、到时强迫关门等控制功能也对开关门总时间有一定影响。

比如在门关闭过程中门保护装置触及或感应到障碍物时,门反向开门但不完全开足(有限行程),一旦障碍物去除门重新关闭,从而节省开关门总时间。

乘客出入轿厢的时间与轿内的乘客人数、开门宽度、轿厢面积与形状、候梯厅和轿内乘客的混杂物程度以及乘客行动敏捷性等因素有关。

宽大于深的轿厢可以方便乘客的出入和货物的装卸(但对病床电梯轿厢往往窄而深以方便病床进出)。

在轿内和候梯厅采用语音即时报站装置可以及时提醒乘客提前作出出入轿厢的反应。

5. 

电梯的台数

早期大楼内电梯的设置台数是由经验确定的,即按照大楼的人数、房间数以及电梯的主参数进行估计。

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基于电梯在客流高峰情况下往返一次运行时间的手工计算的交通分析法(常规计算法),这是一种开创性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被用作简单的验算。

但是这种方法仅是粗略的计算,没有涉及多台电梯的负载及运行间隔均匀的问题(群控调度)。

20世纪90年代,运用计算机编程的分析法和仿真法被开发。

如今人们正在研究利用计算机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来描述电梯交通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而完成大楼电梯的整体配置。

乘客的候梯时间(根据大楼用途有不同的评定范围)和乘梯时间(一般不超过90s)是评定电梯服务质量的2个重要指标,也是交通分析的重要内容。

交通分析就是根据大楼的用途,考虑大楼内外人员的实时流动情况,结合电梯系统本身的特征如主参数、操纵控制方式等经过计算得出满足大楼输送要求的电梯台数及分配。

交通分析时必须掌握大楼的客流状态,如上行客流高峰、下行客流高峰、上下行客流平衡、上行客流较下行客流量大、下行客流较上行客流量大、频繁的层际客流、空闲时的客流等状态。

除了交通分析外,选择电梯台数时还应注意:

(1)应考虑到大楼完成数年后客流交通的变化;

(2)台数设置应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低配置;

(3)大楼一般不能只配1台电梯(单元式住宅楼除外),否则一旦停机大楼交通就会瘫痪。

为便于理解交通分析,我们介绍常规计算法。

分析法和仿真法由于更侧重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在此不再赘述。

(1)找出大楼客流高峰。

对于办公楼客流高峰一般出现在早晨上班到达时间(典型的上行高峰)、下午下班回家时间、午饭到餐厅就餐时间;

住宅楼出现在早晨出去上班时间和傍晚回家时间;

旅馆出现在就餐时间,会议厅开会或闭会时间,中午前退房结帐时间;

医院出现在病人探视时间;

百货商场出现在星期日接近中午时间(由于使用自动扶梯而使电梯客流高峰呈现不确定性,一般平均按电梯承担10%~20%的客流,自动扶梯承担70%~80%的客流,步行为10%的客流)。

(2)确定电梯的服务形式。

电梯的服务形式主要有:

单程快行(典型的上行高峰服务形式),单程区间快行,各层服务或隔层服务,往返区间快行,单程高层服务,单程低层服务。

(3)计算单梯往返一次运行时间(RTT)。

该时间包括乘客出入轿厢时间,开关门总时间,轿厢行驶时间,损失时间(一般取乘客出入轿厢时间与开关门总时间之和的10%)。

在计算以上这些时间时涉及以下几个变量:

①乘客人数r,取轿厢容量的80%;

②单次开关门时间;

③额定速度与加减速度;

④轿厢服务层数n(除基站外);

⑤可能的停站数f,包括短区间可能的停站数和快行期间的停站数,应用概率论计算,例如对于单程快行服务形式f=n[1-(1-1/n)r]+1;

⑥层高与楼层数。

(4)验算输送能力。

若大楼配置电梯数为N台,则电梯在主端站的运行间隔时间INT=RTT/N,乘客平均候梯时间AWT=(50%~65%)INT。

一般对于办公楼要求INT≤40s,住宅楼INT≤90s,旅馆INT≤50s。

每5min内N台电梯的总输送能力HC=300rN/RTT(人),如果HC超过或等于乘客在高峰期间5min内的到达数则设计就满足了。

有时还希望算出高峰期间HC占大楼全部人员的百分比,使之不小于大楼客流高峰期间5min的百分比到达率A(例如对于上行高峰状况,指在客流最集中的5min内到达建筑物门厅准备上行的乘客数与大楼乘客总数的百分比,一般对办公楼A=14%~20%,住宅楼A=3%~7.5%,旅馆A=10%~15%)。

下面介绍自动扶梯理论输送能力的计算。

自动扶梯的主要参数有提升高度H(m),输送能力Q(人/h),梯级运行速度v(m/s),梯级宽度B(m)及梯路倾角α(°

)。

自动扶梯的理论输送能力是指每小时输送的乘客数,计算式为:

Q=3 

600nvφ/t级

式中:

n--每一个梯级上站立人员的数目(当B=0.6m时n=1,当B=0.8m时n=1.5,当B=1.0m时n=2);

φ--梯级运行速度对自动扶梯满载的影响系数,φ=0.6(2~v);

t级--两梯级间的节距,m。

一般认为自动扶梯的实际输送能力是理论输送能力的60%。

如果客流量超过了实际输送能力,则乘客在自动扶梯前的候梯区排成了队。

6. 

电梯的操纵控制方式

电梯的操纵控制又称为逻辑控制,用于电梯调度。

优良的操纵控制可以减少电梯可能的停站数,使负载和运行间隔均匀,从而缩短候梯时间和乘梯时间,节省能源,延长电梯寿命,所以操纵控制方式是电梯选型配置非常重要的内容。

目前对于单梯一般采用微机集选控制,2~3台电梯采用并联,更多电梯时采用群控。

集选控制就是将单台电梯各楼层候梯厅的上下召唤信号与轿厢内的指令信号综合在一起进行集中控制,从而使电梯按相应的方向控制原则自动地选择运行方向和目的层站。

集选控制具有一系列基本功能,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

集选又分双向集选和单向(上或下)集选控制,一般住宅楼可以采用下集选控制。

并联控制用于2~3台电梯的协调调度,是最简单的群控。

这些电梯共享一个厅外召唤信号,按照预先设定的调配原则自动分配某台电梯前去应答。

一般设置一台在底层待命的基站梯,一台停留在最后停靠层站的自由梯(备行梯)。

并联控制也有其一系列调度原则。

群控是针对排列位置比较集中的共用一个信号系统的电梯组而言的,根据梯组厅外召唤和每台电梯负载情况按某种调度原则自动调度,从而使每台电梯处于最合理服务状态,提高输送能力。

每个轿厢都有轿内选层按钮,而厅外召唤按钮是共用的。

每个电梯组一般最多设置8台。

群控的调度原则一般有以下几种:

(1)固定程序的调度原则。

根据大楼客流可能的变化把梯组分为几种工作模式,每种模式针对一个交通特征,由一种固定程序来控制。

各固定程序的转换可自动或手动完成。

(2)分区调度原则。

分为静态分区和动态分区。

静态分区就是按电梯台数和建筑物层数分成相应的运行区域,无召唤时各梯停在自己所服务区域的首层。

静态分区又分为共用分区和定向分区。

动态分区是按一定顺序把电梯的服务区域接成环形,分区根据电梯运行状态不断更改。

动态分区还有一种闲梯控制程序,即当某段客流量需求较高时,就把闲梯派到那段电梯的前面。

(3)心理待机时间评价方式。

就是把乘客等待时间这个物理量折算出在此时间中乘客所承受的心理影响,分为最小等待时间调度原则、防止预报失败调度原则、避免长时间等候原则等。

(4)综合成本调度原则。

综合成本的含义是轿厢中乘客人数与轿厢从一层到另一层之间运行时间的乘积(简称人·

s),它综合反映了电梯运行成本,对电梯运行时间、效率、能耗及乘客心理等多种因素给以兼顾,体现了一定的整体优化意义。

此外,近来一些基于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智能型群控调度方法在电梯上也得以应用。

如基于专家系统的群控、基于模糊逻辑的群控、基于计算机图像监控的群控、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群控、基于遗传基因法则的群控等。

这些群控方法适应了电梯交通的不确定性、控制目标的多样化、非线性表现等动态特性。

总而言之智能群控方法有数据的采集、交换、存贮功能,也有分析、筛选和报告功能;

能适应当前的交通状况,也能预测未来交通需求。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电梯的智能群控能与大楼所有的服务设备如暖通、电动门、照明、给排水、消防、保安、电信等的控制结合成整体智能系统。

目前先进的群控往往采用串行通讯的分散布置的高位数多微机网络控制,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控制的可靠性,此外还增加了故障诊断和处理功能。

在电梯的操纵控制方面,一些标准的或可选的功能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下有利于提高电梯的输送效率。

对于单台电梯有:

下行集选、满载控制、防止恶作剧功能、消除无效指令、开关门时间自动控制、按客流量控制开门时间、强迫关门、光电装置、副操纵箱、电子触钮、灯光报站、自动播音、轿厢和候梯厅多功能信息显示、停电应急装置等。

对于群控电梯有:

最大最小功能、区域优先控制、特别楼层集中控制、满载预告、已启动电梯优先、"

长时间等候"

召唤控制、高峰服务、分散备用控制、主层停靠、多种运行模式、即时预报功能、群控备用电源运行、不受控电梯处理、故障备份等。

7. 

电梯服务楼层方面的分层段和分层区

对于客流量较大的高层建筑,常把建筑沿高度方向上分成几个相邻的层段,每个层段由相邻的层楼组成。

每个层段由1个或多个电梯组专门服务,有时还有一台电梯服务于从底层到最高层的所有楼层。

高层段的电梯在其服务最低楼层以下到大楼主端站间为直达快速运行。

低层段的电梯速度较低,高层段的电梯速度较高。

分层段的优点是:

(1)减少了可能的停站数,缩短了往返一周所用的时间;

(2)高层段可以使用较高速度电梯;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