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065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课两练新人教版上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9分)

1.菌落是(  )

A.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B.一个或多个细菌、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C.指细菌的集合体

D.指真菌的集合体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细菌菌落的概念。

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小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对菌落的理解能力。

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并不是随意一大堆细菌或真菌;细菌菌落较小,真菌菌落较大;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不需要人工培养,照样能够形成菌落。

【拓展归纳】常考角度:

菌落及其观察

(1)考查菌落的概念:

主要记忆菌落的概念。

(2)考查菌落的特点及识别:

主要考查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及依据特点识别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3.(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使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的原因是(  )

A.高温是细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将培养皿和培养基中本身混有的细菌和真菌杀死

C.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高温灭菌的目的。

培养基和培养皿中混有细菌和真菌,会影响接入

细菌、真菌的生活,故培养皿和制作的培养基要在接种前进行高温灭菌,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原有的杂菌。

4.(2012·青岛学业考)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

该实验步骤是: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接种后的培养基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就会把接种上的细菌和真菌杀死,而无法探究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导致实验失败。

【互动探究】

(1)上题中,接种前的培养基都要高温灭菌,不灭菌会有什么后果?

提示:

如不灭菌,培养基和培养皿中原有的杂菌会大量繁殖,与要培养的细菌或真菌进行竞争,影响菌落的培养。

(2)上题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哪一个?

提示:

接种的是实验组,未接种的是对照组。

5.(2014·中山月考)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

A.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B.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C.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D.设置对照,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及要求。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要设计对照实验,保持唯一变量,取两套相同的培养皿,一组做实验组,另一组做对照组,两组应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易错警示】

(1)探究实验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2)对照实

验要确立好变量,保持唯一变量,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要完成步骤③,需要在何种条件下进行(  )

A.高温高压         B.冰箱保存

C.适宜温度D.以上选项都正确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识图:

首先根据图示,准确判断出步骤③应属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第四步——恒温培养。

(2)分析解答:

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培养基中含有水分和有机物,因此,必须将其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才能长出菌落。

【解析】选C。

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有机物等。

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菌、真菌才会大量繁殖从而形成菌落。

7.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很快就变质了。

其主要原因是(  )

A.空气中的灰尘落到牛奶里,使牛奶变质

B.夏天气温高,落在牛奶中的细菌和真菌大量生长繁殖,使牛奶变质

C.夏天的高气温使牛奶变质

D.长时间放置使牛奶变质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

牛奶中含有水分和丰富的有机物,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落入牛奶中,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使牛奶很快变质。

8.(2013·莱芜学业考)目前,菌棒(含有菌种与营养,如

图所示)越来越多地走出食用菌生产基地,进入我们普通家庭。

培养菌棒时,应将其放置于(  )

[来源:

学_科_网Z_X_X_K]

A.干燥通风处B.光照充

足处

C.温暖潮湿处D.阴暗低温处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真菌的培养条件。

真菌的生存需

要水分、有机物、适宜的温度,由于真菌是异养的,所以不需要光照。

9.下列不属于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的是(  )

A.水分B.有机物

C.适宜的温度D.无机物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

细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等基本条件,有些还需要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

无机物不属于细

菌、真菌生活的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11分)

10.夏天吃剩的饭菜很容易变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为了使剩饭保留的时间长一些,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探究。

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

取同一餐的剩饭,等量分装到4个相同的耐高温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好,然后分别将4个玻璃杯进行处理:

①微波炉中加热1分钟杀菌;②高压锅盖气阀后10分钟;③蒸锅水沸腾后10分钟;④不做任何处理。

然后,将上述4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每天进行观察比较。

请你思考:

(1)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

(2)设置第4种方式的目的是 。

(3)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

 

 。

如果不封,结果会怎样?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理解各步骤的操作意义,然后结合题干信息正确答题。

思路如下:

(1)确定题干中的对照组(不进行灭菌处理的一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灭菌的一组);

(2)分析每一实验步骤对实验的影响,得出答案。

[来源:

Zxxk.Com]

【解析】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

(1)上述4种灭菌处理方式中,②在高温高压下处理10分钟,能够有效杀死饭菜中的细菌、真菌,灭菌效果最好。

(2)④号不进行灭菌处理,起对照作用。

(3)本实验中,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口封起来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玻璃杯中。

如果不封起来,灭菌后,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照样能够进入玻璃杯中,起不到灭菌的效果,使实验无法进行。

答案:

(1)② 

(2)起对照作用

(3)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进入玻璃杯中

如果不封口就达不到灭菌的效果了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201

4·盐城月考)下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

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D.B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解析】选C。

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大,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由此可判断,A处为细菌的菌落,B处为真菌的菌落。

2.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是为了(  )

A.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黏稠

B.为细菌等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

C.使培养基具备香味,容易吸引细菌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存提供无机盐和水分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培养基的配制。

牛肉汁主要含有蛋白质等有机物,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主要是为细菌等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

3.某小组的同学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吗

B.细菌和真菌在什么环境中多一些[来源:

学_科_网Z_X_X_K]

C.什么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D.为什么密封的食物中细菌和真菌繁殖很慢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要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真菌存在情况,就需要选择不同环境,D选项中“密封的食物中”只是一种环境,“细菌和真菌繁殖很慢”与分布多少不一致,故不符合题目要求。

4.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主要原因是(  )[来源:

学科网ZXXK]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B.空气中没有漂浮的细菌

C.盐分过高,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不会使肉腐烂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

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有些还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腌肉盐分过高,不利于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故不易腐烂。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5.(12分)在餐馆吃饭时,有些人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不愿意使用消毒筷,他们说,一次性筷子没人用过,要比消毒筷卫生。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初二(10)班的王琳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并分析回答问题:

(1)配制细菌所需要的含各种成分的培养基。

(2)将培养基进行             处理。

标号为甲和乙。

(3)用    棉棒擦取一次性筷子在甲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然后 。

(4)将两个培养皿放入恒温箱进行               。

(5)定时进行观察,并作记录。

(6)推测实验结果。

 。

(7)分析回答:

要想使该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应该如何改进?

  。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及对照实验的设计。

细菌、真菌的培养需要经过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培养等步骤。

(1)由于细菌的生存需要多种条件,如水分、温度、有机物等,因此在培养基内应添加细菌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以利于接种细菌的生存。

(2)接种前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基内的各种细菌、真菌,排除实验因素外的干扰。

(3)接种时用两个无菌棉棒分别擦取一次性筷子和消毒筷,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内,如果再添加一个灭菌

后不进行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就会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4)接种后把培养皿全部放在温度适宜的恒温箱中培养,然后比较菌落的数量。

(6

)相同时间后,如果甲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菌落,乙培养基表面菌落较少,则可以说明一次性筷子上的细菌比消毒筷上的多。

答案:

(2)高温灭菌

(3)无菌 用无菌棉棒擦取消毒筷后在乙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4)培养

(6)相同时间后,甲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出现大量菌落,而乙培养基表面菌落较少

(7)添加一组灭菌后不进行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对照

【拓展归纳】实验设计的常规解题思路

6.(10分)(能力挑战题)(2014·临沂月考)某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见

图示):

他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几天后,乙肉汤仍然保鲜,甲肉汤变质。

请问:

(1)实验前,要把甲、乙两个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来源:

学&科&网]

(2)乙能保鲜的原因是                     。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4)实验后,该同学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将乙装置放到冰箱中,几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

                     

                           。

置于冰箱中的肉汤会一直保持新鲜吗?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点:

(1)分清两套装置的区别是什么,造成的结果是细菌可以进入甲装置,细菌无法进入乙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等微生物的有无,不能认为是玻璃管的直和弯,这只是表面现象,是创造变量的条件。

(2)细菌、真菌生存需要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低温能够抑制细菌、真菌的繁殖。

【解析】本题通过细菌和真菌来考查对照实验。

甲装置和乙装置的区别是玻璃管分别为直管和弯管。

甲装置为直玻璃管,细菌或真菌可以进入,而乙装置为弯曲的玻璃管,外界的细菌或真菌不会进入。

答案:

(1)将肉汤中原有的微生物杀死

(2)乙装置内无微生物

(3)有无微生物进入

(4)因为冰箱的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 不会

【科海拾贝】

嗜极端菌挑战生存极限,南极冰下90米依旧有生命

英国科学家近日于南极冰下湖的泥浆里发现了距今10

万年的生命迹象。

这些证据表明在某种极端恶劣条件下,生命仍有存活的可能。

而南极冰下湖封闭、营养贫乏的环境,亦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在地球及其他行星上最严酷的

地方,生命是如何生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