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0679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Word格式.docx

  A.侥幸/角色车辙/折戟沉沙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癖好/否极泰来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蛊惑/余勇可贾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干涸/曲高和寡徜徉/逢场作戏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音近字。

  A.侥幸(jiǎo)/角色(jú

e)车辙(zhé

)/折戟沉沙(zhé

)瞠目(chēng)/交口称赞(chēng);

B.盘踞(jù

)/拮据(jū)癖好(pì

)/否极泰来(pǐ)摒弃(bì

ng)/敛声屏息(bǐng);

C.怆然(chuà

ng)/创伤(chuāng)蛊惑(gǔ)/余勇可贾(gǔ)诘问(jié

)/开花结果(jiē);

D.蹩脚(bié

)/别扭(biè

)干涸(hé

)/曲高和寡(hè

)徜徉(chá

ng)/逢场作戏(chǎng)。

  [复习建议]

  语音复习,关键在平时.要多留心别人、广播、电视的语音,勤奋、词典,练好自己的口耳,记少不记多,突出重点。

上几节复习课,可帮助疏理知识点、了解命题形式,但不要把希望只寄托在几节复习课上。

如果养成了平时说普通话的习惯,那复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若在方言重的地区,要有意识地练习讲普通话。

同时,要克服语音复习无用的思想。

如果经常练读音,对养成和保持普通话语音的口感和语感是十分有利的。

从字音考题来看,多是考查常见字的读音,只要平时注意了,得分就不难。

  二、字形

  《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从各省考题看,考查的字有音同形异字:

其—奇,滑—猾,筚—荜,起—启,辐—幅,阵—镇,须—需,首—手,理—里,杆—竿,偏—片,叠—迭,做—作,拔—跋,嘻—嬉,理—礼,至—置,佑—沽,踏—沓,示—事,计—技等;

有音同形近字:

滑—猾,筚—荜,辐—幅,杆—竿,拔—跋,嘻—嬉等;

有音异形近字:

戳—戮。

  例3(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

A“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

“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

“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例4(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

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

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解析】答案:

本题吸取了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

因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用。

A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是正确的。

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以客观题形式考查,且都是考查别字,有的放在词语中考查,有的放在句子中考查。

一个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义定音,以义定形,在要把字形识记与词汇积累结合起来。

要特别注意容易混淆的别字,如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异形近字等。

还要留意媒体中的错别字,以及自己平时习惯性写错的字。

这样复习才会有效。

要坚持勤,坚决摒弃网络等媒体滥用汉字的恶习,提高自己对汉字的辨别与识记能力。

如果平时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得分是不难的。

  三、词语

  [考查重点]《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词语包括实词、虚词两大类;

熟语,包括成语、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考题涉及了词语选用、使用正误的辨别等命题形式,一般性实词与虚词、成语等有分别设题的,也有合在一题命制的。

  例5(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B.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遏止次序善于

考查词语(实词)的选用。

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

遏制:

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

重点是“止”,使停止。

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

善于:

范围广/擅长:

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

第③句,应该选用“擅长”。

考生不必逐空选择,只需要选出自己最拿手的两空即可。

选择时,组词造句法最为适用,也最为实用。

如:

维持秩序/按次序入场。

  例6(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B.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D.国事况且荣誉

C。

考查现代汉语词语(实词和虚词)的选用。

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

共商国是/国事访问;

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

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例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考查成语的选用,能力层级为D级。

A.寻根究底:

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B.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

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论宏议:

崇,高;

宏,大。

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D.明日黄花:

明日,指重阳节后;

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例8(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

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

(脱胎换骨)

本题考查熟语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熟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

熟记其意义和用法。

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A.驴唇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近义词:

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

名不副实:

副,相称,符合。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

指空有虚名;

徒有虚名。

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B.打开天窗说亮话: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直言不讳:

讳,避忌,隐讳。

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

C.画虎不成反类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D.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脱胎换骨:

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词汇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历来是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没有丰富的语汇积累,无从阅读和写作,有的考卷中还命制了两道题来考查。

复习中,对于词语的选用,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运用扩词法、造句法、语感法、近义词区别法等进行选择。

其中,同音近义词难度稍大,主要从适用对象、范围、词法功能、附加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词义轻重等方面加以辨析,这种辨析,还要特别注意语境的要求。

在词汇积累中要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要注意比较近义词的细微区别;

在阅读中要注意作者所用的词语,采用换近义词的方法,不仅可加深对语句的理解,也可提高自己的语言鉴别力,更为自己积累了词语,这样积累的词语也是最活的,最有用的,可谓一举多得。

成语的运用也主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

另外还要注意适用范围和对象(如“明日黄花”、“春秋鼎盛”)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四、标点

  [考点要点]《考纲》要求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例9(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

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

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A.是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

B.冒号统辖范围应该到句末,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

C.括号应在引号外。

  例10(重庆卷)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只填序号)(4分)()

  看到“好朋友”①三个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②小朵。

忘记了我们是③什么时候认识的了,可能大概④是一个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的日子吧。

“物以类聚”⑤一语似乎是为我们两人⑥诞生的,因为⑦我们都是属于⑧排骨级的人物。

唯一不同的是她比我更瘦——⑨我充其量算是一个肉排,因此⑩,小朵别号“金箍棒”⑾,大家都亲切地叫她——⑿棒妹儿。

  

(1)语段中③④⑥⑦⑧⑩处,必须删去的一处是;

不能删去的一处是。

  

(2)语段中①⑤⑾三处引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

②⑨⑿三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

  [解析]答案:

(1):

④;

⑩。

(2):

⑾;

⑨。

(1)小题是考查修改病句和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力。

(2)小题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考查了引号和破折号的应用。

其中①处和⑤处属于引号用途的引用,⑾处是引号用途中的“表特殊含义”。

②处和⑿处属于破折号用途中的“语义停顿”,⑨处属于“解释说明”。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在《考纲》中有明确的要求,但多数试卷中没有专门设题考查,是否进行专项训练,可根据各省(区市)的《考试说明》来确定。

即使没有专门设题考查,对标点的复习也要予以重视,要明确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因为写作中明确要求“标点正确”。

平时阅读都要注意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写作中,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注意书写的规范。

如果一篇文章的标点符号一塌糊涂,不仅影响内容的表达,还直接影响作文评卷的得分。

  五、病句辨析

  [考查要点]

  考点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其常见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敷余、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09年18套卷中,除上海、福建两套卷没有专门设题外,其他16套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辨析病句的能力。

  例11(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A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可在后一分句“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的关联词“如果”前加“我们”。

B项缺谓语导致“学”与“活动”不搭配,应该为“开展学雷锋活动”。

D项语序混乱或句式杂揉,将“为期两天”提至“这次”之前作定语,或将“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改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意见交流”。

辨析语病除要掌握《考试大纲》里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外,还应注意句中可能出现的标志词:

两面词、否定词、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和并列短语等等;

考生可采用提取主干法(如B项)、语感审读法(如D项)来初步判别。

  例12(湖南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溶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是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解析]答案:

A“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句式杂糅。

B“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中,有并列不当的成分。

D“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谓语与宾语不搭配。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一个常考题,也是复习的难点。

解答这一类题,不仅要语法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语感。

复习中,要适当了解一点语法知识,适当做一些病句辨析训练题,可先做分类辨析训练,再做综合辨析训练,以提高对《考纲》中提出的6种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能力。

要注意的是在做题中要注意修改,要多读修改后的语句,而不要去多读那个病句。

否则,就不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反而破坏自己的好语感,而产生病句多疑症。

同时,在平时的阅读中也注意辨别,也写作中注意不写病句。

这多管齐下,才能提高自己的“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六、语言表达连贯

  考点要求:

语言表达正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09年高考中,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设题考查的试卷多放在主观表达题中考查。

“语言表达连贯”作选择题考查的有8套卷,其中湖南卷是将连贯与对联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例13(全国卷Ⅰ)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②④⑥①③

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

而⑤不能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

因此排除C和D,“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

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如本题也可以这样思考:

③⑥照应前文“忠义、勇敢”,⑤②照应前文“聪明”;

注意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④中的“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指代的就是前文③⑥⑤②的内容;

①照应后文“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做到话题一致、中心一致、色调一致,使句序合理,衔接与呼应自然;

注意用排除法。

  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连贯的基本要求,一是陈述对象的一致,二是前后内容的照应,三是结构形式的一致。

复习中,要了解这些基本要求,加强训练。

连贯的实质,是“言之有序”,阅读中,要关注语段内的连贯有序问题,写作中,也要注意这一点。

连贯题有衔接题,也有排序题,解答时,衔接的问题,要分析所给语境语段与所列选项语句的特点,进行排选;

排序题,要先从打乱了语序句中找出第一句,这是关键的一步,找出这一句的方法,首先要辨别所给语句是记叙性的,还是议论性的,或是说明性的;

再看它们是围绕一个什么话题或中心来写的,还可看有没有标志性词语;

解决了这些问题,最后才排序。

复习中,要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

做题中,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

  “能识记常见文学常识”,包括“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与“识记文学体裁常识”等;

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09年18套卷中,有北京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和上海卷5等套中出了“识记常见文学常识”的试题;

其中北京卷以选择题形式命制,其他卷都以填空题形式出题,且与名句名篇默写在一个题号内。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18套卷,每套都出了试题来考查,而且都考查了古诗和古文的默写。

  例14(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曰:

“知者不惑,,。

”(《论语·

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

,,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