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07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

C.

D.

【答案】D(两个“亡”字都当“失去”讲)

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近,奚不之晋?

 ②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 ③则必将犀玉之杯 ④游于不用之国 ⑤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⑥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⑦一虱过之 ⑧争肥饶之地 ⑨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 ⑩何不试之以足

A.①/②⑤⑦/③④⑥⑧⑩/⑨

B.①/②⑤⑦⑩/③④⑧/⑥/⑨

C.①/②⑤⑦/③④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⑦⑩/③④⑥⑧/⑨

【答案】B(①动词,去,往,②⑤⑦⑩代词,③④⑧结构助词“的”,⑥助词,不译,⑨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二、(9分)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自知其益富

B.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也

【答案】B(B是使动用法,其它是意动用法)

6.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彝酒者,常酒也。

B.臣相剑者也。

C.子必危矣。

D.曾从子,善相剑者也。

【答案】C(ABD是判断句,C不是)

7.下列寓言故事按出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揠苗助长 ②守株待兔 ③杨布打狗 ④三虱争讼

⑤坎井之蛙 ⑥郢书燕说 ⑦邯郸学步 ⑧望洋兴叹

⑨以五十步笑百步

A.①②⑨/③④⑦/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④⑥/⑤⑧/⑨

C.①②⑦⑨/③④⑤/⑥⑧

D.①⑨/②③④⑥/⑤⑦⑧

【答案】D(《孟子》/《韩非子》/《庄子》)

三、(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

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

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

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主人对曰:

“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

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

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

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

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

勉学篇》,有删改)

8.下列对文言文划线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

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

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

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答案】 B(B项“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说法错误,古代一般指农业,有时也指根本事物、本身的行业等。

9.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B.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C.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D.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答案】 A(“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

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

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D.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

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

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答案】 B(“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特指梁朝贵族子弟。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答案】 

(1)有的凭家世馀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

(2)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著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参考译文】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

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

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毛诗》和《论语》。

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着这天赋的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

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

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从此怠惰,就成为庸人。

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货财,工匠则精造器用,懂技艺的人则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则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则研究议论经书。

然而常看到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羞於从事工技,射箭则不能穿铠甲,握笔则才记起姓名,饱食醉酒,恍惚空虚,以此来打发日子,以此来终尽天年。

有的凭家世馀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遇到婚丧大事,议论得失,就昏昏然张口结舌,像坐在云雾之中。

公家或私人集会宴欢,谈古赋诗,又是沉默低头,只会打呵欠伸懒腰。

有见识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无处容身。

为什么不愿用几年时间勤学,以致一辈子长时间受愧辱呢?

梁朝全盛时期,士族子弟,多数没有学问,以至有俗话说:

“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

”没有人不讲究熏衣剃面,涂脂抹粉,驾着长檐车,踏着高齿屐,坐着有棋盘图案的方块褥子,靠着用染色丝织成的软囊,左右摆满了器用玩物,从容地出入,看上去真好似神仙一般,到明经义求取及第时,那就雇人回答考试问题;

要出席朝廷显贵的宴会,就请人帮助作文赋诗。

在这种时候,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佳士”。

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施之世事一无所用,外边披上粗麻短衣,而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外边失去虎皮外表,而里边肉里露出羊质,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条干涸的水流,落拓兵马之间,辗转死亡沟壑之际,在这种时候,真成了驽才。

只有有学问才艺的人,才能随处可以安身。

从战乱以来,所见被俘虏的,即使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还能给人家当老师;

虽是历代做大官,不懂得书牍的,没有不是去耕田养马,从这点来看,怎能不自勉呢?

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有位客人追问我说:

“我看见有的人只凭藉强弓长戟,就去讨伐叛逆,安抚民众,以取得公侯的爵位;

有的人只凭藉精通文史,就去救助时代,使国家富强,以取得卿相的官职。

而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学习又怎么值得崇尚呢?

”我回答说:

“人的命运坎坷或者通达,就好像金玉木石;

钻研学问,掌握本领,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

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光亮好看,是因为金玉本身是美物;

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

但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

同样,我们不能将有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

况且,身怀武艺的人,也有去当小兵的;

满腹诗书的人,也有去当小吏的,身死名灭的人多如牛毛,出类拔萃的人少如芝草。

埋头读书,传扬道德文章的人,劳而无益的,少如日蚀;

追求名利,耽於享乐的人,多如秋草。

二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另外,我又听说:

一生下来不学就会的人,是天才;

经过学习才会的人,就差了一等。

因而,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

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

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

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

(2)题。

(8分)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日射①

(唐)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注:

①日射:

太阳光的照射。

(1)《山亭夏日》和《日射》所描写的景物环境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两首诗中的“蔷薇”各自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

(1)高诗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等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夏日风光图,写出了夏天蔷薇院中环境清幽、淡雅、明丽的特点。

李诗写出了风吹窗扉,春回蔷薇院,弥漫着空寂、冷落、凄清的环境氛围。

(2)高诗中的“蔷薇”花开满架,一院飘香,调动视觉、嗅觉等感官,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机,表达了作者闲适自在的情怀。

李诗中女主人公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红艳的蔷薇,生趣盎然的景物与冷寂、凄清的氛围构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凸显女主人公孤寂落寞的心情。

13.填写名篇名句。

(任选5题)(5分)

(1)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3)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

(《孟子》)

(4)好读书,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

(5)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6)不应有恨,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1)势拔五岳掩赤城 

(2)久在樊笼里 (3)达则兼济天下 (4)不求甚解 (5)茕茕孑立 (6)何事偏向别时圆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

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

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

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

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

“杨侍读德业优深,孤之穆生也。

”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

“吾弗如也。

”由是知名,累迁夏官府都上士。

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迁掌朝下大夫。

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

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长史,名为明干。

迁尚书左丞,坐事免。

后历荆、洛二州长史,每听政之暇,必延生徒讲授,时人称之。

数年,高祖谓谏议大夫王达曰:

“卿为我觅一好左丞。

”达遂私于汪曰:

“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也。

”汪以达所言奏之,达竟以获罪,卒拜汪为尚书左丞。

汪明习法令,果于剖断,当时号为称职。

炀帝即位,守大理卿。

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岁馀,拜国子祭酒。

帝令百僚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蜂起,皆不能屈。

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而大悦,赐良马一匹。

大业中,为银青光禄大夫。

及杨玄感反河南,赞治裴弘策出师御之,战不利,弘策出还,遇汪而屏人交语。

既而留守樊子盖斩弘策,以状奏汪,帝疑之,出为梁郡通守。

后李密已逼东都,其徒频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频挫其锐。

炀帝崩,王世充推越王侗为主,征拜吏部尚书,颇见亲委。

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

(节选自《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无不颠踣颠踣:

跌倒,仆倒

B.长更折节勤学折节:

改变志行

C.二人推许之曰推许:

推让赞许

D.颇见亲委亲委:

亲信倚重

【答案】 C(推许:

推重赞许。

1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B.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C.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D.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答案】 C(原文句读:

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

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A.杨汪浪子回头。

年少时杨汪好与人打架,长大后知错即改,开始勤奋学习,专心研究《左氏传》,通晓《三礼》,并积极向人求学。

B.杨汪颇受器重。

高祖即位后,让他掌管军事,封他为平乡县伯;

炀帝时,担任过大理卿、国子祭酒等,所作所为颇受皇帝赏识。

C.杨汪为人耿直。

王达想借推荐杨汪做左丞之机,向他索取良田,杨汪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把他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因此获罪。

D.杨汪善于断案。

高祖时,他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非常称职;

炀帝时,杨汪任大理卿,断案准确无误,受到皇帝的大力赞赏。

【答案】 B(“让他掌管兵事”时,高祖还未即位。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蜂起,皆不能屈。

(2)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世充平,以凶党诛死。

【答案】 

(1)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

(通儒硕学:

学识渊博的儒者;

萃焉:

汇集在那里;

论难:

设辩问难;

蜂起:

蜂拥而起;

屈:

折服,使屈服,难倒。

(2)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

王世充被平定后,杨汪被按凶党罪处死。

(及:

等到;

僭号:

僭称国号,称帝;

用事:

掌权;

平:

被平定;

诛死:

被处死。

杨汪字元度,本是弘农郡华阴县人。

曾祖父杨顺,迁居河东。

父亲杨琛,任仪同三司,等到杨汪显贵后,被追赠为平乡县公。

杨汪小时,凶悍粗野,好与人打群架,被他打的人,没有不跌倒的。

长大后才改变志向读书,专精《左传》,通晓《三礼》。

开始作官,任北周冀王的侍读,冀王很看重他,常说:

“杨侍读品德、学业都十分好,是我的穆生啊。

”此后,杨汪又向沈重讨教《礼》,到刘臻处学习《汉书》。

二人推重赞许他说:

“我们不如他。

”他因此出了名。

多次升迁到夏官府都上士。

到隋高祖当北周丞相时,让他执掌军事,升迁他为掌朝下大夫。

隋高祖受禅登基后,封他为平乡县伯,食邑二百户。

他历任尚书省的司勋、兵部二曹的郎官、秦州总管长史,有聪明能干的名声。

升任尚书左丞,因事被免职。

后来历任荆州、洛阳二州的长史。

常常在听政的闲暇,必定邀请学生,讲授经史。

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几年后,高祖对谏议大夫王达说:

“你为我找一个好左丞。

”王达于是私下对杨汪说:

“我要推荐你当左丞。

如果事情成功了,你当送我良田以相回报。

”杨汪把王达的话报告给高祖,王达最终因此获罪,最后还是授杨汪为尚书左丞。

杨汪熟悉法律,善于分析判断,当时称为称职。

炀帝即位后,杨汪任大理卿。

杨汪到任了两天,炀帝将要亲自去看看囚徒。

那时关了两百多人,杨汪通宵研究案情,审理问题,第二天早晨报告炀帝,委婉细致地说明了事情,完全没有遗漏错误,炀帝很赞赏他。

一年多后,授国子祭酒。

炀帝令文武百官都去向他学习,与杨汪讲论问题,天下的学识渊博的儒者大多汇集在那里,大家设辩问难蜂拥而起,都不能难倒他。

炀帝让御史记下他们的问答,报给他。

炀帝看了记录,很高兴,赐杨汪良马一匹。

大业中(605~616),任杨汪为银青光禄大夫。

等到杨玄感在黄河以南谋反后,赞治裴弘策出兵抵抗,官军作战不利,弘策退回,遇到杨汪,两人屏退旁人窃窃私语。

继而留守樊子盖杀了裴弘策,用这种情况告发杨汪。

炀帝怀疑杨汪,把他调出京都当梁郡通守。

后来李密已经逼进东都,其部下频频进犯梁郡,杨汪领兵抵抗,频频挫败李密军的锐气。

炀帝死后,王世充推举越王杨侗为国主,调杨汪当吏部尚书,很被亲近重用。

等到王世充自己称帝后,杨汪又当权。

六、(15分)

18.下列语句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谁,请写出来。

①他,少年从戎,立志报国,跃马于大江南北,为收复中原而“挑灯看剑”,抒写理想抱负,以豪放词风闻名词坛。

②他,头戴峨冠,身佩兰草,徜徉在汩罗江畔,为民生多艰“长太息”,当国家衰亡之时,仍以纵身一跃坚守着理想。

③他,善于用十四行诗抒写人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天才,创造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脍炙人口。

④他,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标志人物,擅长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一曲《滚绣球》感动古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辛弃疾 屈原 莎士比亚 关汉卿

19.请描述下面木版年画画面内容并说明反映了怎样的人文精神或年心理?

【答案】 画面上一个胖小子健硕丰腴,新衣新裤,抱着一条胖胖的大鱼。

“鱼”与“余”谐音,表明每逢年的来临,人们心中油然生发的是对未知的新的一年的幸福的企盼,希望来年生活富足与吉祥,年年有余,祈福是最基本的年心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以________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

她有着__________________,“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

在她的性格中,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如逼死尤二姐等;

有也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老少尊卑的喜欢。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也自有其__________________之处,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的气。

可以说,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刻画始终是与贾府的矛盾及其演变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