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088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精编Word格式.docx

四、体外诊断子行业未来受益于医疗服务价值回归..........22

1、免疫和分子诊断领域,以及POCT是未来发展的重点......23

2、基因诊断和基因测序等新技术推动分子诊断加速发展.....24

五、第三方独立实验室行业增速超过30%,受益分级诊疗制度..25

2015年国家医疗政策频出。

在养老方面,强调医养结合,老龄化初级阶段产业链核心是医疗服务;

重大疾病保险在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上不断完善,提高了患者的支付能力;

在医改方面,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将从规模和效益上极大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同时,也引导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流动,带动医药、器械市场结构的变化。

明显改变了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格局。

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加速发展趋势确定。

我们重点看好受益人口老年化和医改的慢病康复领域。

2014年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约3.5万亿元,慢性病治疗占医疗费用的70%左右。

特别是老年人口慢性病平均患病率为74.80%。

前三大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医疗电子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未来可以通过动态的检测,来实现全程疾病管理,从而改变生活方式,及时治疗有效控制病情。

减少费用支出,降低死亡率。

在慢病康复管理领域,我们最看好乐普医疗的互联网+全产业链布局,基于良好的竞争优势,在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取得突破后,管理平台也能延伸到糖尿病管理业务,甚至借助医养结合进一步延伸到居家养老服务领域。

看好受益医疗机构大发展、医疗服务价值提升趋势的IVD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业务等细分医疗服务行业。

独立实验室的竞争优势首先是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规模化累积形成技术平台优势,未来逐步向数据信息化优势发展。

2014年国内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收入规模约7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独立实验室的增速预计在30%左右,2020年独立实验室市场规模将超过338亿元。

行业的增长在于医疗机构的扩张,对存量医疗机构的渗透和融合,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新技术带来新的检测市场。

一、政策“红利”不断

2015年国务院为推动医疗体制改革,颁布了多项重大政策措施,其中有三大政策对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1、在养老产业方面提倡医养结合

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具体措施包括:

鼓励社会资本在社区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

举办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

支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接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发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

意见强调特别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企业;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

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11月,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

强调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与养老机构对接共建,实现医养有机融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健康养老服务。

政策整体重点突出医疗保障服务,现阶段养老产业链核心是医疗服务。

2、在居民重大疾病保障方面逐步提高保障程度

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

意见提出,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将实现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

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意见》最大亮点是改变了大病的界定标准。

“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主要测算依据。

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细化大病的科学界定标准”。

由以往按病种界定转向以高额医疗费用为标准。

起付标准以上的医疗费用均由大病保险报销,总体支付比例不低于50%,由各地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具体报销比例,医疗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原则上不设最高报销限额。

最终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保障程度。

主要慢病诊疗及康复是明显受益的细分医疗服务产业。

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2015年,所有试点城市和省份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为重心和突破口,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

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

《意见》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首次提出慢性病医疗管理机构体系,涵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

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支持慢性病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

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通过信息化、远程医疗等手段加强基层诊疗水平。

《意见》特别提出探索设臵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云认证。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将从规模和效益上极大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同时,也引导以优秀医护人员为核心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流动,带动医药、器械市场结构的变化。

也为将来诊疗流程的优化打下基础,有利于推动相关新型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

比如互联网与重大慢性疾病融合的管理平台、第三方独立实验室、血透中心业务、新型健康金融保险等。

综合梳理下来,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加速发展趋势确定,我们重点看好受益人口老年化和医改的慢病康复管理,受益医疗机构大发展、医疗服务价值提升趋势的IVD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业务等细分医疗服务行业。

根据《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

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

80岁年以上的人口数量为2339万人。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最新预测,到2050年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4.8亿元,占比高达36.5%。

我国已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的矛盾突出。

1、在轻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机构产业和养老地产业还处于培育期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预测研究2014》,2014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约4万亿左右,主要包括养老机构产业(2300亿)、养老服务产业(1.74万亿)、养老用品产业(1.6万亿)、养老地产业(2600亿)等细分市场。

预计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将达到7.7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2.3万亿元。

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形成全球最大养老产业市场。

我们认为当前4万多亿是潜在的市场规模,或包涵了医疗健康产业的部分。

当前阶段我国还处于初级老龄化阶段,退休养老群体以40、50后为主,消费水平有限,家里子女较多,拥有单位福利分房。

现阶段养老机构产业和养老地产业还处于培育期,规模有限。

以养老机构产业为例,截至2014年,养老机构产业市场规模约2300亿元。

2014年末全国养老院床位共计约551.4万张,每千人床位数仅为约25张,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40张,假设每张床位价格为3000元/月,使用率100%情况下,届时养老机构的潜在市场规模约3700亿元。

养老机构产业实际收入规模并没有达到潜在的市场规模水平。

我国养老机构以非营利性为主。

专业养老机构盈利周期长。

一般需要4-5年的时间,其中建设时间1年左右,运营2-3年后才可能盈利。

2014年全国养老床位虽然有超过500万张,但养老床位空臵率超过50%;

51%的养老机构只能保持盈亏平衡,40%的养老机构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剩下9%的养老机构虽然实现盈利,但其中80%盈利率不超过5%。

极少数高端养老机构通过收取高额押金方式凭借金融杠杆实现较高盈利能力。

根据养老机构的经营数据显示75岁之后有进入养老院的刚性需求。

入住养老院人均月消费3000元左右,养老院入住率超过70%才能盈利。

成本主要是人员工资和租金,装修或者房屋投资成本摊销。

现阶段养老机构产业还主要体现为重资产经营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特别是对赢利性养老机构的激励政策。

目前财政补贴只面向非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对于公司制的养老机构只免除营业税,无财政补贴,盈利还需要缴纳所得税。

因此目前大部分养老院属于非盈利性质,对于需要高投入的设备或者并购扩张都是障碍。

机构养老的质量取决于服务管理团队,人员的素质专和业技能决定了服务的质量,服务管理质量与环境是影响入住率的主要因素。

而入住率和政府补贴及相关优惠政策是决定养老机构是否盈利的关键。

从二级市场投资角度看,我们认为养老机构产业还处于市场培育和盈利模式探索期。

未来能够不断复制的轻资产管理输出模式以及高端养老市场中采用高额押金制养老模式的企业值得投资者研究。

前者规模容易做大,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后者的高押金制赋予了金融的高杠杆性,具备高盈利性。

2、在轻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产业和养老用品产业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

养老服务产业主要包括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特殊护理需求、非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针对老年人的家政服务需求。

根据国家老龄委相关估计,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00万人。

潜在护理需求超过万亿;

根据OECD的调查结果显示还有约10%比例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服务。

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计,2015年除护理服务外,上门为老人进行家政服务等子领域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

养老用品产业,根据理实国际研究院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来看,老年保健品、康复及护理用品、助行视听用品、老年家居用品这四大类现实老年用品,将是未来5年内刚性需求最强的产品。

目前中国老年用品市场需求达1.6万亿元,但市场供给规模仅为4000亿元,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其中日本有4万多种,中国仅有2000多种,差距甚大。

我们判断受益于居家养老占主导的市场特点,养老服务产业和养老用品产业是养老产业中潜在市场规模最大的两个子行业。

发展A股上市公司中,南京新百在养老服务领域具有明显业务优势。

通过收购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机构获取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服务优势。

鱼跃医疗是聚焦家用医疗器械和康复护理产品的龙头公司,在家用制氧机、家用血压计、高端轮椅、助行设备等方面市场份额居前。

另外,爱尔眼科基于强大的连锁网络,通过手术治疗老年人白内障疾病。

一方面受益医疗保障覆盖面拓展带来的渗透率提高,另一方面患者对视觉清晰度需求提升带来的高端晶体植入手术比例增加,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3、现阶段居家养老为主,倡导医养结合,慢性病防治是最受益子行业

与美国注重社区养老,产业链以养老地产为核心不同,我国目前国家养老政策的导向更偏向日本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医养结合,产业链以医疗服务为核心。

以北京市推行“9064”的养老模式为例,90%的家庭养老、6%的社区养老、4%的机构养老。

医养结合既体现在为居家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也包括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

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健康检查、慢病管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

从医疗与养老服务关系看,医养结合是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本质是对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

从北京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结构看,医疗保健也是主要支付项目。

从国家老龄委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共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00万人,生活失能状况主要集中在高龄人群中。

72-86岁年龄段失能人口占全部失能老年人口的57.44%。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两周患病率是43.2%,城市是53.4%,农村是34.8%。

人均患有2-3种疾病。

我国老年人口慢性病平均患病率为74.80%。

老年人主要的慢性病依次是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缺血性心脏病。

因此我们认为医疗服务受益国家医养结合的政策导向,凭借清晰经营模式是人口老龄化首先受益的产业。

其中最值得关注慢病康复子行业。

借助互联网+的新业务模式受益医养结合的养老趋势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披露:

近十年来,我国一些主要的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200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2012年显著上升到25.2%和9.7%。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

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中国在心脑血管、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世界各国。

现阶段中国高血压患者2.36亿,高胆固醇3200多万,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及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构成的41%,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

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仅在药品上的花费就达到2277亿元。

当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1.14亿。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增加4000多万,达到1.54亿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将达到280亿美元。

由于糖尿病可以引起一些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糖尿病眼病等,糖尿病的早期防治也刻不容缓。

2014年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约3.5万亿元,中国慢性病治疗占医疗费用的70%左右。

城市慢性病患者每年约花去其收入的一半,农村慢性病患者每年约花去其收入的1.3倍来治疗慢性病。

慢性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

国家实施的慢性病防控的重点策略是积极关注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四大类慢性病。

随着医疗电子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可以通过及时的检测,来实现动态的管理,从而改变生活方式,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肿瘤疾病则有赖于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限及生活质量,成为真正的慢病。

2、乐普医疗打造心脑血管疾病全产业链发展的医疗服务平台

在慢病管理康复方面,我们最看好乐普医疗,公司有望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重大慢性病高发趋势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增长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于良好的竞争优势,在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取得突破后,管理平台也能延伸到糖尿病管理业务,甚至借助医养结合进一步延伸到居家养老服务领域近2年公司基本完成了心脑血管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建。

业务领域从心血管发展到心脑血管;

治疗产品从单一器械发展到器械与药品双核心;

从治疗产品发展到以心脏标志物为主的体外诊断产品;

从产品制造发展心脑血管疾病专科医疗服务;

以实体医院为支撑,借助先进可穿戴设备,进行动态监测,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实体销售平台及时配送治疗产品。

最终围绕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形成器械、药品、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四位一体的平台型企业。

公司对平台上各业务链,采取全员合伙制,各业务链骨干均有股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1)乐普医疗的现有业务情况

心血管器械:

心血管支架国内占有率第一。

药品业务:

具备成本优势,从原料到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未来发展以并购为主,涵盖心血管药,抗凝、心衰等领域。

移动医疗布局:

优加利远程心电监测iholter心衰病人的管理(移动心脏标志物器械);

智能心衰仪,已获注册证;

高风险心脏病管理(移动心脏标志物器械);

胸痛病人的管理(正在研发的无线听诊器);

糖尿病人的管理(手机血糖检测仪,正在研发的无创血糖仪和连续测试血糖仪);

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无袖带血压计);

心血管的网络医院总部:

拥有东直门医院全科门诊部,有全中国知名专家坐诊。

联合国内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排名第一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并购了电商平台,连接接线上线下的端口,构建了术后病人和心衰患者两个互联网社区。

IVD业务:

第三方独立检测,面向三甲医院的高端医学检查中心,包括了肿瘤基因,心血管、产前无创筛查或批证。

(2)乐普医疗的竞争优势

1、器械、药品业务齐全,器械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原料到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2、远程心电监测:

通过收购尤加利拥有国内唯一医用级远程心电实施检查系统,技术性能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15年累计1500万份病历数据。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最大的慢性疾病,危险性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构成的41%),只有过硬的技术水平才能避免医疗纠纷。

医用级的检测系统构筑了较高的竞争壁垒。

3、公司拥有1000多人的学术营销队伍,为医生提供技术支持,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将患者培育成客户。

在线下先上相结合的平台型业务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国内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4、拥有珍贵的心脑血管垂直电商的牌照,目标患者规模2.9亿人。

(3)乐普医疗未来的亮点

可吸收支架1500例完全可降解支架临床植入完成,未来有望率先推向市场植入式起搏器新品的推广,启动进口替代进程面对分级诊疗的医改趋势,未来公司很可能通过并购布手段布局基层心脑血管专科医院。

手机血糖仪获取批证,糖尿病业务拓展顺利,迈向中国重大慢病管理领域领军企业。

实现>

30%的业绩增长目标。

四、体外诊断子行业未来受益于医疗服务价值回归

我国体外诊断(IVD)主要包括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等。

市场规模约360亿元,仅占全国卫生费用总支出1%,但在临床诊断中往往能起70%的作用。

其医疗应用,可以贯穿初步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有效性评价、确诊治愈等疾病治疗全过程。

根据EvaluateMedTech预测,2020年体外诊断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规模最大的领域,销售额达716亿美元。

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体外诊断系统专业委员会预计,未来5年我国的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年均增幅将在15%-20%之间。

2014年我国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市场规模为363亿元。

我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使用量仅为2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达到25-30美元。

我国人口占全世界总量约23%,但体外诊断市场份额却只占全球的5%,行业增长空间显著,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1、免疫和分子诊断领域,以及POCT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未来IVD发展趋势。

从诊断类别的增长潜力来看,免疫和分子诊断发展空间大。

预计到2020年免疫诊断仍保持20-25%的市场份额,而分子诊断将从目前8%增长到30%。

另外POCT也将是行业重要亮点。

床边检测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万孚生物、理邦仪器、美康生物等A股上市公司积极介入,多种新品已经推出,一旦成熟完善,未来几年也将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

在我国免疫诊断是近年IVD行业中规模最大、新增产品最多、增速较快的领域。

根据KaloramaInformation的预测,2015年我国免疫诊断产品市场规模约95亿元。

未来行业增速预计在18%左右。

国内免疫化学发光业务未来面临两大机会,一方面是三甲医院高端市场的进口替代,另一方面是基础医疗机构化学发光业务的普及。

2、基因诊断和基因测序等新技术推动分子诊断加速发展

分子诊断技术是IVD重点发展方向。

它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转录介导的扩增(TMA)、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

其中PCR是基础性技术平台,前沿领域基因测序技术是分子诊断加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同时也加速了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

精准医学以患者的基因组信息为基础设计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以癌症、遗传性疾病为代表的重大疾病具有治疗效果好和副作用小的特点。

更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实现治未病的效果。

鉴于基因检测极大推动对重大疾病形成颠覆性治疗方式,发展前景广阔。

基因测序产业上游包括仪器和耗材。

目前因具备技术壁垒最高而形成以美国2-3家企业为首的寡头垄断格局。

国内华大基因通过收购,打通了上游产业链。

达安基因没有自己的测序设备,但在试剂国产化方面具备优势。

预计未来仪器的发展具备超摩尔定律的特性,技术发展速度更新快,检查成本下降更快。

长期看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上游未必是寡头垄断格局。

中游包括测序服务(样本制备、检测和分析),信息解读(测序及临床大数据存储、解读)。

基因检测具有数据庞大和数据高度复杂性的特点。

基因解读和最终治疗方案形成要基于基因检测数据和临床大数据的累积、结合及分析解读,这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所在。

我们未来产业链的核心应该是处于应用端的企业,累计分析的数据库越大,壁垒越高,这是有可能出现寡头垄断的企业。

下游应用包括生殖健康领域的无创产前检测、肿瘤个体化治疗及早筛、药物开发、生命科学(农业基因组学)等。

无创产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