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094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docx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TPE-D型系列数字电路实验箱

数字逻辑电路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实验三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

 

实验四集成计数器及寄存器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2、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双踪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74LS20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

74LS86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74LS04六反相器1片

三、预习要求

1、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2、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线位置及各引线用途。

3、了解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

   实验前检查实验箱电源是否正常。

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cc及地线不能接错(Vcc=+5v,地线实验箱上备有)。

线接好后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可通电实验。

实验中改动接线须先断开电源,接好后在通电实验。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⑴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只,插入面包板(注意集成电路应摆正放平),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S1~S4(实验箱左下角的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输出端接实验箱上方的LED电平指示二极管输入插口D1~D8中的任意一个。

⑵将电平开关按表1.1置位,分别测出输出逻辑状态值及电压值填表。

输入

输出

1

2

3

4

Y

电压(V)

H

H

H

H

L

H

H

H

L

L

H

H

L

L

L

H

L

L

L

L

 

表1.1

2、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⑴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5接线,输入端1、2、4、5接电平开关

输出插口,输出端A、B、Y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⑵将电平开关按表1.2的状态转换,将结果填入表中。

表1.2

  

输入

输出

A

B

C

D

LL

HL

HH

HH

HH

LH

LL

LL

LL

HL

HH

LH

 

3、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

⑴用74LS00双输入四与非门电路,按图1.3、图1.4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

分别填入表1.2,表1.3中。

输入

输出

A

B

Y

L

L

H

H

L

H

L

H

图1.3

图1.4

图1.3

1.3

输入

输出

A

B

Y

L

L

H

H

L

H

L

H

图1.4

⑵写出两个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4、逻辑门传输延迟时间的测量

用六反相器(非门)按图1.5接线,输入80KHz连续脉冲(实验箱脉冲源),

用双踪示波器测输入、输出相位差。

计算每个门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的tpd值

注:

表中“1”表示为高电位,“0”表示低电位。

图1.5

5、利用与非门控制输出

用一片74LS00按图1.6接线。

S接任一电平开关,用示波器观察S对输出脉

冲的控制作用。

图1.6

6、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并测试验证。

⑴组成或非门:

用一片二输入端四与非门组成或非门

------

Y=A+B=A∙B

画出电路图,测试并填表1.5。

输入

输出

A

B

Y

0

0

1

1

0

1

0

1

A

B

Y

0

0

1

1

0

1

0

1

表1.6

表1.5

⑵组成异或门:

①将异或门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表达式;

②画出逻辑电路图;

③测试并填表1.6。

五、实验报告

1、按各步骤要求画出逻辑图。

2、回答问题:

⑴怎样判断门电路逻辑功能是否正常?

⑵与非门一个输入接连续脉冲,其余端什么状态允许脉冲通过?

什么状态时禁止

脉冲通过?

⑶异或门又称可控反相门,为什么?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2、验证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3、学会二进制的运算规律。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元器件: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3片

74LS86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74LS54四组输入与或非们1片

三、预习要求

1、预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预习用与非门和异或门构成的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3、预习二进制数的运算。

四、实验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功能测试

 

⑴用2片74LS00组成图2.1所示逻辑电路。

为了便于接线和检查,按图中注明的

芯片编号及引脚对应的标号接线。

⑵图中A、B、C接电平开关,Y1、Y2接发光管电平显示。

⑶按表2.1要求,改变A、B、C的状态填表并写出Y1、Y2的逻辑表达式。

⑷比较逻辑表达式运算结果与实验是否一致。

 

表2.1

图2.1

输入

输出

A

B

C

Y1

Y2

0

0

0

1

1

1

1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0

1

0

2、测试用异或门(74LS86)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可知,半加器Y是A、B的异或,而进位Z是A、B相与,

故半加器可用一个集成异或门和二个与非门组成如图2.2。

⑴在实验箱上用异或门和与非门接成以上电路。

A、B接电平开关S、Y、Z接电平显示。

⑵按表2.2要求改变A、B状态,将实验结果填表。

表2.2

输入端

A

0

1

0

1

B

0

0

1

1

输出端

Y

Z

3、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⑴写出图2.3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⑵根据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

⑶根据真值表画出函数Si、Ci的卡诺图。

图2.3

Y=Z=X1=X2=

X3=Si=Ci=

 

BiCi-1

Ai

00

01

11

10

BiCi-1

Ai

00

01

11

10

Si=Ci=

 

⑷填写表2.3各点状态。

表2.3

Ai

Bi

Ci-1

Y

Z

X1

X2

X3

Si

Ci

0

0

0

0

1

0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⑸按照原理图选择与非门,接线进行测试。

将结果记录在表2.4中,并与表2.3数

据进行比较,看逻辑功能是否一致。

4、测试用异或、与或和非门组成的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全加器可以用两个半加器和两个与门一个或门组成在实验中,常用一块双异或门、一个与或非门和一个与非门实现。

⑴画出用异或门、与或非门和非门实现全加器的逻辑电路图,写出逻辑表达式。

⑵找出用异或门、与或非门和与门器件按自己画出的图接线。

接线时注意与或非门中不用的与门输入端接地。

⑶当输入端Ai、Bi、Ci-1为下列情况时,用万用表测量Si和ci的电位并将其转换为逻辑状态填入下表。

表2.4

Ai

Bi

Ci-1

Ci

Si

0

0

0

0

1

0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表2.5

输入端

被加数Ai

0

0

0

0

1

1

1

1

加数Bi

0

0

1

1

0

0

1

1

低位来的进位Ci-1

0

1

0

1

0

1

0

1

输出端

和数Si

向高位进位

Ci+1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图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2、总结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实验三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时序电路分析,设计及测试方法。

2、训练独立进行实验的技能。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双踪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

74lS73双J-K触发器2片

74LS175四D触发器1片

74LS10三输入端三与非门1片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

三、实验内容

1、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1)按图5.1接线。

(2)由CP端输入单脉冲,测试并记录Q1—Q4状态及波形(可调连续脉冲)。

(3)试将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改为减法计数,参考加法计数器,要求实验并记录。

2、异步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1)按图5.2接线。

QA、QB、QC、QD4个输出端分别接发光二极管显示,CP端接

连续脉冲或单脉冲。

(2)在CP端接连续脉冲,观察CP、QA、QB、QC、QD的波形。

(3)画出CP、QA、QB、QC、QD的波形。

3、自循环移位寄存器——环形计数器

(1)按图5.3接线构成环形计数器,将A、B、C、D置为1000,用单脉冲计数,记

录各触发器状态。

改为连续脉冲计数,并将其中一个状态为“0”的触发器置为“1”(模拟干扰信号作

用的结果),观察计数器能否正常工作。

分析原因。

(2)按5.4接线,与非门用74LS10三输入端三与非门重复上述实验,对比试验结果,总结关于启动机会。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内容要求的波形及记录表格。

2、总结计数器电路特点。

 

实验四集成计数器及寄存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逻辑功能和各控制端作用。

2、掌握计数器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双踪示波器

2、器件

74LS90十进制计数器2片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集成计数器74LS90功能测试。

74LS90是二-五-十进制异步计数

器。

逻辑简图如图6.1所示。

74LS90

具有下述功能:

①直接置0(R0

(1))·R0

(2)=1),

直接置9(S9

(1)·S9

(2)=1);

②二进制计数(CP1输入QA输

出);

③五进制计数(CP2输入QDQCQB输出);

④十进制计数(两种接法如图6.2(A)、(B)所示);

按芯片引脚图分别测试上述功能,并填入表6.1、表6.2、表6.3中。

图6.2十进制计数器

 

表6.1功能表

R0

(1)R0

(2)R0(3)R0(4)

输出

QDQCQBQA

HHLX

HHXL

XXHH

XLXL

LXLX

LXXL

XLLX

表6.2二一五混合进制

计数

输出

QA

QD

QC

QB

0

1

2

3

4

5

6

7

8

9

表6.3十进制

计数

输出

QA

QD

QC

QB

0

1

2

3

4

5

6

7

8

9

2、计数器级连

分别用2片74LS90计数器连成二-五混合进制、十进制计数器。

⑴画出连线电路图。

⑵按图接线,并将输出端接到数码显示器的相应输入端,用单脉冲作为输入脉冲

验证设计是否正确。

⑶画出四位十进制计数器连线图并总结多级计数级连规律。

3、任意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

采用脉冲反馈法(称复位法或置位法),可用74LS90组成任意模(M)计数器。

6.3是用74LS90实现模7计数器的两种方案,图(A)采用复位法,即计数计到M异步

清0,图(B)采用置位法,即计数计到M-1异步置0。

图7.374LS90实现七进制计数方法

当实现十以上进制的计数器时可将多片级连使用。

图7.4是45进制计数的一种方案,输出为8421BCD码。

图6.4

(1)按图6.4接线,并将输出接到显示器上验证。

(2)设计一个六十进制计数器并接线验证。

(3)记录上述实验各级的同步波形。

四、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内容和各实验数据。

2、画出实验内容1、2所要求的电路图及波形图。

3、总结计数器使用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