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04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手抄报图片.docx

小学手抄报图片

小学手抄报图片(波板

快乐果盘手抄报欣赏

读书手抄报图片——读

《唱支颂歌给党听》手

中学生元旦节手抄报:

圣诞节黑板报设计图

关于班级的黑板报设计

小学生新年黑板报设计

我是语文的小主人黑板

关于描绘明天黑板报

我劳动我快乐黑板报

快乐的一家人黑板报设

《千里之行始于行规》

有关于植树的黑板报图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黑板

 随着近年来“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推广,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且采取多种措施,争取成为“绿色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

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全国共创建各级“绿色学校”16933所。

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曾于2000年和2003年联合表彰了两批共计284所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今年年底,还将表彰第三批全国“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不仅使老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之中。

与此同时,“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也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生态省、生态市、花园城市等重大环境建设工程的评价内容之一;有的地方政府还将其纳入地方行政工作目标和政绩评估系统中。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始于1996年。

当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中宣部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倡议。

什么是“绿色学校”?

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生态学校理念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自己的“绿色学校”概念,即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它以环境素养为核心,以绿色课程、绿色管理、绿色生活和绿色校园4个方面为基本领域。

  “绿色学校”创建伊始,并没有具体的文件可供指导,边工作边摸索经验。

2000年11月,《绿色学校指南》的基本思路第一次公开,经过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多次讨论、修改,《绿色学校指南》(暂定稿)于2003年3月出版。

在这份“指南”中,既有“绿色学校”创建指南、评估指南,还有“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管理指南。

同时,从2002年4月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开展了《中国绿色学校发展策略和运行管理研究》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结题,结题后将颁布新版的《绿色学校指南》和新的评估标准。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之所以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除了国家有关部门每两年一次对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进行表彰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外,对“绿色学校”理论的积极探讨、开展全国性培训、召开重大会议、加强国际交流等,都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国家环保总局曾组织多期针对省级“绿色学校”主管人员及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向他们宣讲“绿色学校”理念、创建“绿色学校”的具体思路和优秀案例;与国外环保组织积极合作,开展培训工作;开展全国性的相关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国“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多媒体大赛、环境意识———中国少年儿童环境绘画比赛等多项大型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组织召开重大会议,加强国际交流。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绿色学校”项目主管曾红鹰表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各地普遍存在环境教育培训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的培训只能满足平均每年两万人(次)的需求,还有大量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

各地在环境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比较匮乏,跨地区间的交流对于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教学非常重要。

此外,一些学校因为产生的污染轻,往往忽视环境管理工作,忽视环境友善行为的实施。

  毋庸讳言,经过8年的发展,“绿色学校”如今已成为涉及地区最广、参与学校和师生最多、影响面最大的全国性的环境教育项目。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有关官员表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全国有60多万所中、小学校,但目前拥有各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只占总数的2.5%。

而且,“绿色学校”目前只在全国中小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及幼儿园当中评选,没有包括大学。

希望通过继续努力,到2008年,全国各级“绿色学校”能够达到7万所左右,占学校总数的11%。

新氧气源于绿色健康生命源于自然

同处蓝天下共栖地球上——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共建绿色家园任重道远

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倡导全球绿色文明

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

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

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

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保护环境,始于手上,止于嘴上

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请让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绿色

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鲜花还需绿叶扶,学校更需同学护!

绿色明亮了我们的眼睛,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足下绿的生命

创建绿色学校,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重在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2008年度绿色学校创建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此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继续高度重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把环境教育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形成立足于学校,渗透于课堂,影响于家庭,服务于社会的环境建设模式。

倡导校园绿色文明,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素养,争创泰州市绿色学校。

二、主要措施

我校的环保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被评为姜堰市绿色学校,以后的创建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

在今后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本年度,我们将巩固以往创建的成果,采取扎实的措施,在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上做文章。

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

1、突出课堂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环境教育应立足课堂,利用课内教育的主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

为了提高干部、教师关于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环境意识,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学习、考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

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材制定环境教育在各学科渗透的知识要点。

使环境教育能有目标、有计划、有内容、系统地全员参与,逐步探索、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

2、抓住活动关键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我们将立足于校园,适当走出校门,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强化环保教育,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

特别是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纪念日,开展活动。

每年的纪念日都有一定的主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如专题讲座、参观调查、纪念活动、征文竞赛等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并将环境教育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

学校还要成立环保督查小分队、义务植树小分队,树木修剪小组等环保活动小组,并配备辅导教师,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劳动。

利用学校的大扫除,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节约用纸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尝试一些现场调查环境质量活动。

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参加各种环境宣传活动。

重视每年的植树节、水日、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期间,组织学生散发环保资料、拾捡白色垃圾。

每学期开展环保教育周活动。

3、强化环境熏陶

过去的一年,我们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绿化进行养护,一年四季绿意萦绕,花团锦簇。

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的建设。

今年,我们要努力创造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做护绿的模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环境教育中,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以具体的行动来教育学生,以高尚的爱护环境的行为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从而营造一个保护环境的氛围,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4、常抓习惯养成

我们要把环境教育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在校的行为习惯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时时刻刻从每一桩小事做起,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弯弯腰,捡起一个洁净的校园”等。

在校园里设置废品回收箱,要求学生不乱扔电池,分类投放垃圾。

要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做到每天小检查、一周大检查、一月一评比。

从而使我们学校一年四季“绿”(草坪等)的常绿,“白”(墙壁)的常白,地面常洁,门窗常净。

总之,我们要在上级教育、环保等部门的指导下,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争创泰州市“绿色学校”。

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

-

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大市聚镇西山小学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创建市级绿色学校是我校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今天,是我校近年来最有意义的一天。

首先,我代表西山小学全体师生对在座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西山小学,原为红旗乡中心小学,其前身为西山国民初级小学,创办于1913年。

1994年12月通过省级督导评估,2000年12月被命名为绍兴市示范小学,2001年12月被命名为新昌县绿色学校,2002年3月学校制定了“绍兴市绿色学校创建规划”。

卫生、清洁工作,是西山小学历任校长一直高度重视的中心工作之一。

爱清洁、讲卫生,是西山小学学生的优良传统。

早在我们胡幕苏校长在的时候,西山小学的行为规范教育就得到了当时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同行中享有盛誉。

近年来,学校对照绿色学校标准,展开工作部署,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改善环境设施和环境教学设施;收集整理环境教育材料;编写环境教案;组建环境保护组织,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创建规划,成立领导小组,落实“绿色立校”发展策略。

根据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2年3月完成创建规划,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

2002年4月,少先队大队部发出了“绿色学习、绿色生活”倡议书,利用学校的少儿广播台分块进行学习交流。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领导小组。

组长:

学校校长。

副组长:

教导主任。

组员:

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生活指导、少先队大队长、当地村干部、学生家长委员会成员。

二、组织教师学习环境保护法和环保知识。

 学校环境教育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学校行政领导率先学习《环境保护法》、《环境与环境问题》以及有关文件,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认识环境教育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必须抓紧抓好。

学校教师通过学习环境保护科普知识,了解当今世界及我国的大气环境、水体情况、自然资源。

今年,结合当地的干旱缺水的现状,进行节约用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

让全体教师认识到现在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收集环境教育资料,编写环保教育的教案。

通过互联网收集绿色环保教育材料,整理成册。

有《花草与空气质量》、《捡起手帕,拒绝纸巾》、《京城餐馆拒绝一次性筷子》、《香港两学生一月省用上百塑料袋》等。

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方案,利用班队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教育,寓教于乐,将环保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之中。

四、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内涵。

在语文、数学、常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劳技、思想品德等课程中有丰富的环保素材,我们有意识地把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

如语文阅读中指导学生欣赏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词语、句子和图片欣赏;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通过运算认识绿化造林,消灭害虫天敌的作用;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描绘可爱的校园和美丽的大自然、开展写生活动,制作以环保为题材的纸贴画、叶贴画、手抄报。

五、加强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工作和室内的美化、洁化工作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

学校绿荫环抱,桂花飘香。

教学楼视野开阔,远离厂矿企业和交通要道,环境幽静,无噪声干扰。

净化、绿化、香化、美化、自然化,五化结合;校园、学园、花园、乐园,四园相统一。

整个校园分为六个区,即教学区、生活区(室内活动区)、教师宿舍区、室外活动区(操场)、劳动实践区和绿化区。

是理想的学习场所。

学校教室内的课桌椅,由于是购置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厂家,高矮和长短参差不齐,高年级与低年级的桌子高度基本一样,不适合于学生的身高特征,既影响学生的学习姿势,影响学生的势力,又有碍雅观。

因此,我们对课桌作了整理,低、中、高统一为不同的高度。

六、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环境,增添环保设施一年来,学校平整青草地,购买卫生设施、环保光盘教材,宣传图片,环保手册。

油漆课桌椅,粉刷墙壁,改善学习环境;建立学校网站,开通ADSL宽带网,做到互联网进教室,建设校园局域网和校园广播系统,增添环保教育设施。

累计投入资金3万2千元。

七、成立环保组织,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少先队大队部成立环保小队,进行社区环保宣传。

广泛开展 “保护环境,净我校园”活动:

同学们有的清理草坪中的垃圾,有的为花草浇水,有的清理周边张贴物,使学校和周边环境时时保持清洁、卫生。

组织学生开展“五个一”环保系列活动:

读一篇环保方面的文章;作一次环保的专题调查;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感想;进行一次主题性的环保班队会;参与一次环保宣传活动;参加一次环保实践活动。

设置“珍惜资源、回收垃圾”的收集箱。

学生不随便乱丢、乱倒、乱画、不大声喧哗,自觉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形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潜意识中得到不断地加强。

自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的垃圾明显减少。

学校的花草自由生长,尽情开放。

    八、拓展绿色教育内涵    

(一)绿色时间。

1、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确保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不拖堂,不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

3、确保学生课堂中的知识内化时间,规定教师集中讲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确保学生的思维活动时间,要求教师提问后耐心地等待。

    

(二)绿色空间。

1、学校和周遍环境的绿色化、文明化、清洁化。

2、安全、安静,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活动空间。

3、拓展学生知识的应用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4、创设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切忌教学讲解过细。

    (三)绿色教育行为。

1、树立没有不称职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的观念。

让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地发展,都能在学校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不歧视、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错。

九、形成师生废品回收意识,减少垃圾产量一年来,各中队成立废物回收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收入,所有收入作为少先队活动资金的一部分。

除用作少先队活动费用外,更多的是用于赞助贫困学生。

十、指定专人作好创建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西山小学                     

绿色学校创建指南

(简要)

一、“绿色学校”的概念

“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

通俗阐释:

1、        绿色学校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

2、        绿色学校是一所环境教育成果丰硕的学校。

3、        绿色学校是一所对环境负责任的学校。

4、        绿色学校是一所倡导先进环境文化的学校。

5、        绿色学校是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创有特色的学校。

6、        绿色学校是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学校。

7、        绿色学校是一所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先进文明学校。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

1、创建“绿色学校”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2、创建“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3、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4、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起点和标志。

学校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

5、学校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向当地、全国乃至国际社会介绍和交流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四个原则:

(一)整体发展原则即学校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以及通过建立机构、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档案、交流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有效地持续不断地改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共同参与原则即要求校长、中层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自己的职责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

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人员的有效参与。

(三)循序渐进原则即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本地区本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原则即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师生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四、创造校园先进环境文化氛围,突出绿色学校特色。

环境文化氛围包括:

操场文化、卫生间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以及校园专设的面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显著标牌、中小学生环保守则、环保宣传栏等。

五、创建“绿色学校”的6个步骤:

1、学校做出关于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并予以公布。

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机构。

2、制定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3、实施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4、定期自我检查与纠正

5、申请验收或命名

6、不断改进

(一)学校做出关于创建“绿色学校”决定,成立相应机构

学校决定创建“绿色学校”应形成正式文件,并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机构,职责明确。

将形成的正式文件,报告当地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主管机构登记备案,得到当地主管机构的指导。

向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公布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同时将此信息向社会公布,以得到学生家长、社区、媒体和有关机构的支持和指导。

(二)制定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1、计划前,学校首先应对照“绿色学校”创建评估标准,对学校内部环境及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2、依据调查报告制定计划。

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在人力、经费有保障的条件下,从课堂渗透、课外和校外以及社区活动、学校环境管理、校园绿化美化四个方面来考虑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

(1)环境教育课堂渗透。

环境教育具有跨学科、综合性、与社会实际问题和学生个人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符合世界教育改革逐步走向综合性的发展趋势,能够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校应参照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所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要求摘选和集中。

依据环境教育的特点由学科教研负责人组织本学科任课教师编写本学科的渗透方案。

教务部门应协调各学科教师就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和课堂观摩进行交流,以加强环境教育教学在各学科知识、意识、技能、价值观、参与范畴的渗透。

可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利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设立的综合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所提供的课程机会,拓展环境教育的空间和教育的形式,增加环境教育,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环境教育课外、校外和社区活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8条指出: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

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中学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中小学校要设置多种服务岗位,让更多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要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创建“绿色学校”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各种课外、校外和社区的环保活动,参与学校、周围和社区的环境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小学的德育内容。

(3)学校内部环境管理。

实行节纸、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及回收利用,推行绿色消费等有益于环境的行动和学校管理制度。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妥善处理污染物,遵循水、大气、噪声、放射性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环保法规。

保障师生的安全、卫生和健康要求。

(4)绿化美化校园。

学校应制定和实施全校的绿化美化等措施和计划。

同时还要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对健康、卫生和环保等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相关的计划。

(5)创建“绿色学校”计划的内容。

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目标和要求

*计划实施时间和工作进度安排

*计划执行与相关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经费预算及分配

*检查或考核的方法和要求

(三)实施创建“绿色学校”计划

组织培训、充实所需的资料和设备、建立“绿色学校”档案等措施是实施创建绿色学校计划的基本保障,并为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和外部的评估验收提供依据。

1、培训。

对象为教职员工。

内容为三个方面: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绿色学校”和环境管理体系基本概念。

2、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所需的资料和设备。

包括有关环境类书刊、幻灯片、录像带、专题教学资料或教学资料库、光盘、挂图、标兵、计算机、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和活动场地,保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

充分利用校园已有的条件和资源开展环境教育。

3、信息交流。

将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信息,如计划、行动方案及取得的经验等,通过通讯、简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不同的形式不断向学校内部和外部传播,并将外部的相关信息传达到校内。

要使信息渠道畅通。

4、“绿色学校”档案。

档案是学校创建过程的记录,也是对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进行评估的依据。

“绿色学校”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项目等有关文件;

2)学校内部的环保规章制度等有关文件;

3)会议记录、大会发言稿、备忘录、有关活动实施报告、自我检查评估报告、总结;

4)各种环保和环境教育活动实况录像、图片、网页和多媒体内容;

5)有关本校创建“绿色学校”的相关新闻报道材料等;

6)教师有关环境教育的教案、多媒体软件、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书籍等;

7)学生的环保作品、宣传资料、广播稿、问卷调查表等;

8)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类图书资料的整理以及使用情况登记;

9)各种获奖证明;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