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23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docx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

国际自贸区案例研究与平潭自贸区战略展望

2015-1-29稿件来源:

平潭网  从前年开始,上海自贸区正式起步。

到去年年底,国务院确定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由贸易区。

实际上,中国这些动作,预示着我们国家在新一轮开放战略里面,以自由贸易区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大幕基本上已经拉开了。

我把改革开放的四次大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四个特区的开放,我简单地把它归纳为外生的,我们主要靠“引进来”,通过外资力量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次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内生的,我们靠“内功”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让中国企业国际化。

  编者按:

  1月22日,在我区干部大讲堂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学科带头人张鸿教授来岚,为我区干部带来了有关自贸区的精彩演讲。

区领导林江铃、陈昌明、林共妙、陈文波到场聆听。

  张鸿结合自己多年来深厚的国际贸易研究经验,从自贸区的定义入手,对世界上主要自贸区进行案例分析,说明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战略意义,梳理了从WTO到FTA转变过程等重要问题。

同时,立足于平潭目前发展阶段,为平潭自贸区下一步建设给出自己独到的建议。

  以下为根据录音整理的部分演讲内容,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1.什么是自由贸易区?

  什么是自由贸易区?

它实际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类型。

什么叫区域经济一体化呢?

简单来说就是区域权利的放弃。

按照主权放弃的程度,我们可以把区域一体化划分成五个阶段: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而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阶段。

自由贸易区(FTA)是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它是指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及进口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区域内完全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

目前这种区域性安排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是一个国家实施多双边合作战略的手段。

除了上面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外,还有一种“境内关外”自贸区,它是指在一国领土划定一部分范围视同境外,对其中进口的不流入国内市场的商品免扣关税。

北美自由贸易区属于第一种类型,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则属于第二种。

为了与前面的国家与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区相区别,后者又被人称作自由贸易园区。

为什么要搞“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

因为整个中国与国际接轨,风险相当大,我们还没有完全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

所以,我们先在四个地方把它推到国际前沿。

这些“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主权是我们中国的,但经济上又在关境之外。

全世界一谈起自由贸易区,都会想到成本的洼地和避税的天堂。

  那么自由贸易区和以前的保税区有什么区别呢?

它实际上是保税区的升级版,保税区是要受海关监管的,可不办入关手续长期存货。

而自由贸易区则是一线全部放开,与国外的商品进出口免除海关监管。

  2.自由贸易区有哪些好处?

  在自由贸易区里,与海外经济来往没有海关监管,时间节约了,成本也大幅降低了。

还有个好处就是关税工厂,在关税比较高或海关限制比较严的国家,企业如果把工厂设在自由贸易区,就可以回避关税。

不仅如此,自由贸易区与保税区相比,特别利于中转,不需经由海关。

  为了回避关税壁垒,全世界的跨国公司都愿意到自由贸易区去投资,所以自贸区是全世界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

概括起来自由贸易区有四个特点:

一个叫货物进出自由,不受海关监管;第二投资自由,原则上除了该国家严令禁止之外,基本大部分都可以做;第三是金融自由,资金要很容易地进出;第四是贸易便利化,贸易非常地便利,手续非常简单。

  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我们一般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类叫自由港,代表是香港和新加坡;第二类叫综合性,代表是韩国的釜山和仁川;第三类是贸易区,巴拿马的科隆;第四类是出口加工型,台湾的高雄;第五类是工贸结合型,阿联酋的迪拜。

这些都是代表性的自贸区。

  换句话说,我们平潭未来发展的方向该往哪个方向靠,我们是做自由港还是做出口加工型,你的目标是什么?

不同的自贸区方向不一样,但关税都比较低,手续比较简单,进出非常自由。

  第一个有代表性的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自由港,实行仅次于香港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具体表现在自由通航、自由贸易,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

目前,全球超过90%的货物可以自由进出新加坡而不需要缴纳关税,应税货物只有酒类、烟草产品、石油产品以及车辆等四大类商品。

新加坡最大的优势是税制简易,税负低。

此外,新加坡在全球178个国家中交税简易度全球排名第二,这是新加坡最大的竞争力。

  第二个比较有名的是迪拜。

它实际是贸工结合、以贸为主的典型,把出口加工和中转结合在一起。

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外资企业不受要有担保的限制,外资可100%独资。

外国公司可享受15年免除所得税,期满后可再延长15年。

无个人所得税,进口完全免税,货币可自由兑换,不受限制。

注册手续简便,一小时就能够完成所有相关申请表格的填写和提交。

但制造加贸易的模式有点问题,主导没有了,成功概率相对比较低。

从长远来看,它并不一定是可持续、重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是台湾地区高雄自由港。

围绕台湾南部的发展,台湾在高雄建设了个出口加工型自由贸易区,相当于过去出口加工型的一个升级版。

它最大的竞争力,一是专门制定了《自由贸易港区管理条例》,专门制定法律把自贸区的一些做法标准化;二是海空运一体化、港口运营管理私有化。

高雄通过市场化运作、民间运作、海空运联动,使得中转的效率非常高。

在税收方面,头五年免除营业税、商品税和企业所得税,5年后的企业所得税也只扣18%。

  第四个是釜山自贸区,也是代表性的。

韩国先后设立了9大经济自由区,其中综合型的釜山自贸区是代表,它分为新港湾·物流·流通区、商务居住区、海洋运动娱乐休闲区、专业教育研发区、知识产业区等5个区,区域之间互相联合。

按照企业类型与规模,分别给予入区企业5年到7年优惠租税减免。

如关税,进口固定资产5年内减免100%。

  这就是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贸易区。

不同自由贸易区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吸引外资。

保税区是为了方便国内企业,而自由贸易区主要是方便外部企业。

所以自由贸易区的重点,一定是放在吸引外部投资上。

福建吸引台资或者外来投资,它跟出口加工区或保税区的一个区别就在这里。

  3.中国为什么设立自由贸易区?

  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前,我国内地还没有自由贸易园区,仅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六大类、100多个具有部分自贸园区功能的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

为什么在保税区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自由贸易区?

这是中国战略性的一个考量,如果说特区开放主要是解决中国的温饱与小康问题,那么自由贸易区的开放,是要使我们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冲刺,所以它是有很多战略性意义。

  我个人认为有四个战略性意义,第一是经济全球化,全世界的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美国波音飞机、苹果手机就是证明。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没有国界,哪里成本低,就往哪里去。

自由贸易区的本质是降成本,打造成本的洼地。

过去是国内生产、全球销售,现在是全球生产、全球销售,这就要求国家贸易非常便利,规则非常透明。

  第二,中国正面临着“第二次”入世。

WTO想主导高标准新规则的谈判,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以收益不平衡为由拒绝就新规则进行谈判。

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将谈判重心转移到双边上。

TPP、TTIP、TISA等巨大FTA(自由贸易协定),都是努力和尝试。

  美国于2009年启动“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试图通过TPP在2020年建立起一个环太平洋的统一大市场。

该协定不仅要求成员相互全部免除关税,甚至还要全面开放包括农业和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实现资本、人员更为自由的流动。

2013年,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该谈判要将美欧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一半,如果在预期的两年内顺利谈成,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贸易规则、标准和格局。

  TTIP和TPP的联手,将共同抑制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进攻性地位,有可能再次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驱赶到国际贸易体系的边缘。

这两个自贸区的共同特点是,不包括中国。

  还有就是诸边服务业协议(TISA)。

“入世”后,世界贸易组织对一个国家的服务业开放是没有强制性要求的。

TISA是在全球国际化的“服务业”领域之间开辟了第一条国际通道。

TISA覆盖了全球70%的服务贸易,年贸易规模可达4万亿美元,但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未参加。

  TPP、TTIP、TISA将颠覆全球经济秩序,有可能架空世贸组织(WTO)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中国有可能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

TTIP和TPP谈判几乎把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一网打尽”。

TPP现已有12个成员国,已把东盟、日本与美国连在一起,我国排名前10位的贸易伙伴基本上都拉进去了。

如果TPP和TTIP最终达成协议,那么除中国和金砖国家之外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到这两大贸易区之内,中国届时处境将十分被动。

与WTO一致同意不同,新的谈判是伙伴关系。

  第三是以开放倒逼市场化的改革。

改革到现在,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有四次大的开放实际都是倒逼,这次自由贸易区是更大的倒逼。

所以中央政府给上海自贸区的任务之一就是:

为中国将来加入TPP先行先试做好准备。

  TPP的设计则直击中国秘笈的软肋——提升要素价格和削弱国家资本主义行为。

如果直接遵守其中的环保、知识产权、劳工保护以及国有企业等条款,就等于自废武功。

但并不是说它们制定的所有游戏规则都是错误的,一些合理的规则同中国自身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兼容的。

  所以我们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而开放(国际化)不过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市场化而已。

因此设立上海自贸区也正是本届政府力图推动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通过开放,倒逼力度和效果应该更强。

  第四是为国家战略与中国经济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服务。

我们下一目标是服务业,但我们的服务业开放程度比较低。

过去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现在需要将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业需要竞争需要开放,但无论对外资还是民营企业,我们开放领域非常有限。

比如说,上海的医疗服务水平全国最为先进,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外商独资医院的设立受到限制。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总体市值大约在5000亿美元左右,但遗憾的是其中70%属于外资。

当中国用户和市场成就了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时,真正赚钱的是海外投资人。

目前的金融支持主要依赖银行,由于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客户,因此,安全是第一位的,全世界大都如此,需要担保。

服务业由于轻资产,缺少担保,因此需要有创业板、风险投资等资金渠道来解决服务业的发展问题。

但我国这些渠道都受到严格的监管。

  实际上,上海自贸区跟中美投资协议(BIT)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2013年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过程中,中方宣布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主要谈判围绕着三大核心问题:

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公平竞争。

不出意外的是,这些核心要件条条都与中国目前的制度与国情存在着冲突。

  所谓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

简单地说,只要是国内企业能做的,外国企业就可以做,这就是“准入前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是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都以清单方式列明,即“法无禁止即合法”。

全世界许多国家在投资准入上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但中国目前是采取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

  4.展望中国自贸区战略平潭面临伟大的机遇!

  习总书记指出: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

从国内来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从我国更好应对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规则变化与挑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所以福建自由贸易区该向上海学习什么呢?

它核心主要做了几件事情:

第一是扩大服务业的开放。

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上海自由贸易区指导性文件。

上海自由贸易区重点不在制造业,而是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开放。

上海自由贸易区在平潭复制,它具体提出了具体开放6大领域18个行业,这六大领域包括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社会、专业服务等全部一体化。

很多原先不能干的服务业,在自贸区都可以先行先试。

  第二是负面清单。

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最具亮点的一项,负面清单被外界寄予厚望。

2014年修订的新版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共计139条,比2013版减少了51条。

其中,取消了14条特别管理措施,放宽了19条特别管理措施,并列出了31条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措施。

2014年,上海自贸区还放开27条外商经营限制,19领域允许外商独资。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内大量的法律法规要改,观念要改,一定要从事前审批,改成事中事后监管。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什么?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由注重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国际高标准实施投资准入各阶段的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三是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程度,实施金融制度和海关监管制度创新。

  上海自由贸易区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它免于惯常的海关监管,“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在上海自贸区实行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先进关后报关等监管创新制度;金融制度创新上,借鉴负面清单、工商一口气受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境外投资管理制度等国际通行规则;事中事后监管,政府逐步从审批中解放出来,专心监管功能;服务业也扩大开放,出台了23项措施。

  在中国,国外自贸区建立之前就已解决的市场管制、投资审批、利率市场化、货币自由兑换等问题,反而成了自贸区要去突破的方向。

这些问题可能不是一个自由贸易区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除上海外,在福建、天津等其他自由贸易区同步试验。

  第三是中国自贸区未来之路,以开放促改革。

习总书记强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经验,是我们在这块试验田上试验培育出的种子,要把这些种子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对试验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

  对平潭来说,自由贸易区是个伟大的机遇。

自由贸易区作为开放倒逼改革的压力测试平台,目标是营造一个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尽可能优惠引进外资,不是过去的单纯靠优惠政策的招商引资(筑巢引凰)。

政府管理经济要与国际接轨,逐步脱离过去特殊监管区的模式。

  我谈几点对平潭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一以自由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为目标。

在争取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以香港、新加坡为样板,打造中国内地的“小香港”。

利用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国际货物进口、旅游度假、免税店等。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

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从事前审批为主转变为事后监管为主。

这是根本性的改革,而且难度很大,涉及观念、政府部门设置、人才等方面。

通过负面清单、事中事后监管等一切措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打造成本的洼地。

三是利用先行先试,打造现代服务业。

鉴于我国很多服务业仍然限制比较多,而中央又给予了自由贸易区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充分利用好这种政策,有利于形成先发优势。

比如医院、养老院、旅游旅行社。

四是管理的透明化。

按照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管理非常透明。

目前负面清单在不断改进之中,除了削减条款之外,还有就是一部分限制类写清楚了是怎样限制,程序是什么,规定是什么。

自由贸易区的改革,对于我们就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改革。

如果我们按照负面清单来管理的话,成本就会大幅度地降低。

张鸿教授分析了中国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背景、动因,并带领学员探讨了今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目标、政策和发展规划。

张鸿教授的讲课富有激情,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张鸿教授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研究上有卓越建树,他在《国际贸易》、《外国经济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

还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上海市曙光学者、宝钢优秀教师、长宁区领军人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学名师等奖励或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