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126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坐标广东高考语文容易读错字音的成语的意思文档格式.docx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论语·

述而》: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

作谓语、定语、分句;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7暴露无遗

暴露:

显露,显现;

遗:

遗漏。

全都暴露出来。

周恩来《评马歇尔离华声明》:

“美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已原形毕露,蒋介石政府的卖国外交亦暴露无遗。

形容坏人坏事或社会的黑暗显露出来

8暴殄天物

暴:

损害,糟蹋;

殄:

灭绝;

天物:

指自然生物。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尚书·

武成》:

“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动宾式;

作谓语、宾语;

表示不爱惜财物,随意糟蹋

9暴戾恣睢

暴戾:

凶恶、残暴;

恣睢:

任意做坏事。

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史记·

伯夷列传》:

“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

或是暴戾瓷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不暇细表。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形容为人凶恶残暴,任意干坏事

10卑鄙龌龊

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他们里面的坏人,的确是天地间最坏的东西。

背信弃义,杀人放火,横抢武夺,卑鄙龌龊,什么都干得出来。

形容坏人毫无人格

11比肩接踵

犹比肩继踵。

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清·

戴名世《序》:

“其间名臣巨儒、魁奇俊伟豪杰不群之士,比肩接踵而出。

”又《序》:

“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2鞭辟入里

鞭辟:

鞭策,激励;

里:

最里层。

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盛宣怀《上张香帅书》:

“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朱自清《山野掇拾》

连动式;

作谓语、补语、状语;

形容分析透彻

13便宜行事

便宜:

方便,适宜。

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萧相国世家》:

“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既然大权交代于你,你就得~。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作主语、宾语;

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采取适当处理方式

14别出机杼

别:

另外;

机杼:

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魏书·

祖莹传》: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词人务以相胜,似不若别出机杼。

◎宋·

楼钥《跋李伯和所藏书画薄酒二篇》

作补语、定语;

形容思维独特

15兵不血刃

兵:

武器;

刃:

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荀子·

议兵》:

“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作定语、状语;

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16病入膏肓

膏肓:

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左传·

成公十年》: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17并行不悖

悖:

违背,冲突。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礼记·

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但风雅之事,又怎么能够和卫道的精神~呢?

◎巴金《家》九

紧缩式;

用于物2013-07-1121:

34:

01

18波浪起伏

【释义】指海面上风浪很大。

比喻情况危急,波涛汹涌,正处于风口浪尖。

19不落窠臼

窠:

鸟巢;

臼:

舂米的石器。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吴可《学诗》诗:

“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明·

胡应麟《诗薮·

内编》四:

“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作主语、谓语、定语;

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

20不容置喙

不容许插嘴。

他的文章没读过三遍~。

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

21不胫而走

胫:

小腿;

走:

跑。

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

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作谓语、状语;

比喻不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

22步履蹒跚

蹒跚:

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

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唐·

皮日休《上真观》:

“天禄行蹒跚。

含贬义

23参差不齐

参差:

长短、高低不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周南·

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汉·

扬雄《法言·

序目》:

“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礼生见他们~,也只好由着他们敷衍了事。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24差强人意

差:

尚,略;

强:

振奋。

勉强使人满意。

《后汉书·

吴汉传》:

“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

‘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

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

含褒义,形容尚能令人满意

25缠绵悱恻

悱恻:

悲苦的样子。

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

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晋·

潘岳《寡妇赋》:

“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的忠臣。

◎朱自清《经典常谈·

辞赋》

作谓语、定语、状语;

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发泄

26长吁短叹

吁:

叹息。

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

形容发愁的神情。

《乐府群珠·

无名氏<金字经>》:

“短叹长吁三两声。

少可有一万声~,五千遍捣枕槌床。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作谓语、宾语、状语;

用于人不如意时

27称心如意

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朱敦儒《感皇恩》词: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

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五

指合符心意

28处心积虑

处心:

存心;

积虑: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

《谷梁传·

隐公元年》:

“何甚乎郑伯?

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如此者~,已非一日。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作状语;

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29窗明几净

几:

小桌。

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苏辙《寄范文景仁》诗:

“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

~,是一间雅洁的书房。

◎华而实《汉衣冠·

序幕》

形容房间清洁干净

30吹毛求疵

求:

找寻;

疵:

毛病。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韩非子·

大体》: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若~,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

作谓语、定语、宾语;

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31大笔如椽

椽:

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象椽子那样大的笔。

形容著名的文章。

也指有名的作家。

《晋书·

王珣传》: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

‘此当有大手笔事。

~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语法】:

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32大腹便便

便便:

肥胖的样子。

形容肥胖的样子。

边韶传》:

“边孝先,腹便便。

室如悬磬待遗秉,~乃空洞。

姚鼐《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

含贬义,形容官僚等

33动辄得咎

辄:

即;

咎:

过失,罪责。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韩愈《进学解》: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小厮因~,只得说道:

“请问主人:

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指做事往往获罪

34斗转参横

北斗转向,参星打横。

指天快亮的时候。

三国·

魏·

曹操《善哉行》: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宋史·

乐志》:

“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

二人坐了许久,看看~,大约已是半夜光景。

吴趼人《痛史》第十回

作定语;

指天将亮2013-07-1121:

49:

34

35度德量力

度:

估量;

德:

德行。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隐公十一年》: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又想:

“倘或被他二人一个不留神,误碰一下子,恐怕吃不住。

”便自己~,退了下来。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含褒义

36断壁残垣

残垣:

倒了的短墙。

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

形容残败的景象。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

“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作宾语、定语;

37繁文缛节

文:

规定、仪式;

缛:

繁多;

节:

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它繁琐多余的事项。

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

“仪者必又曰:

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以及唠叨的碎话。

◎鲁迅《坟·

看镜有感》

作主语、宾语、分句;

含贬义,比喻烦琐、多余

38反躬自省

躬:

自身;

省:

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乐记》: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这次事故,你是有责任的,你应该~。

用于有过失的人

39犯而不校

犯:

触犯;

校:

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论语·

泰伯》:

“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惠养民道:

“~,何以罚为?

”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复杂式;

40方枘圆凿

枘:

榫头;

凿:

榫眼。

方枘装不进圆凿。

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战国·

楚·

宋玉《九辨》:

“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比喻格格不入

41放荡不羁

羁:

约束。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王长文传》:

“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作定语、宾语;

42飞扬跋扈

飞扬:

放纵;

跋扈:

蛮横。

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

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北史·

齐高祖纪》:

“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雄?

◎唐·

杜甫《赠李白》诗

含贬义,形容人很骄横

43分道扬镳

分路而行。

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河间公齐传》:

“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亦向广西进发,~,为国效力去了。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

用于书面语

44焚膏继晷

膏:

油脂,指灯烛;

继:

继续,接替;

晷:

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以致损明。

张潮《虞初新志·

三侬赘人广自序》

作谓语、状语、分句;

45封妻荫子

君主时代功臣的妻得到封赠,子孙世袭官爵。

旧时指为官的荣耀。

《旧五代史·

唐书·

明宗纪八》:

“封妻荫子,准格合得者,亦与施行。

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

46风流倜傥

风流: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倜傥:

卓异,洒脱不拘。

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明·

许三阶《节侠记·

私仰》:

“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傥,名倾六辅。

其中虢国夫人,更~,玄宗常与相狎,凡宫中的服食器用,时蒙赐赉,又另赐第宅一所于集庆坊。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回

含褒义

47风声鹤唳

唳:

鹤叫声。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

“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郁达夫《出奔》

作谓语、定语、补语;

用于战争等

48否极泰来

否、泰:

《周易》中的两个卦名。

否:

卦不顺利;

泰:

卦顺利;

极:

尽头。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周易·

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周易·

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

“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亏你真心耐,志诚捱,小姐的心回意转,张生你~。

◎明·

崔时佩《西厢记·

月下佳期》

含褒义2013-07-1121:

51:

09

49负隅顽抗

负:

依靠;

隅:

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凭借险阻,顽固抵抗。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孟子·

尽心下》:

“有众逐虎。

虎负嵎,莫之敢撄。

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死不投降。

◎徐海东《奠基礼》

含贬义2013-07-1121:

38:

16

50刚愎自用

愎:

任性;

刚愎:

强硬回执;

自用:

自以为是。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宣公十二年》:

“其佐先谷,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尚书·

仲虺之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来了。

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

◎茅盾《子夜》十

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51高屋建瓴

建:

倒水,泼水;

瓴:

盛水的瓶子。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高祖本纪》:

“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

◎《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比喻居高临下

52功亏一篑

亏:

欠缺;

篑:

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旅獒》: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指功败垂成

53供不应求

供:

供给,供应;

需求,需要。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巴金《忆觉醒与活动》:

“当时在成都新的书报很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

用于人或商品2013-07-1121:

41:

56

54蛊惑人心

蛊惑:

迷惑。

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元史·

刑法志》:

“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却胆敢把这个反天逆地、阻碍进化、~的邪说谬论说将出来。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55股肱之臣

【释义】:

股,大腿;

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出处】:

太史公自序》: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56官运亨通

官运:

官场中的运气;

亨通:

顺利。

指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

“正碰着官运亨通,那年修理堤工案内,得了个异常劳绩,保举免补本班,以府经补用。

形容仕途一帆风顺

57光风霁月

光风:

雨后初晴时的风;

霁:

雨雪停止。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

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黄庭坚《豫章集·

濂溪诗序》:

“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胸无城府,~,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

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58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

形容回家心切。

明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形容回家心切

59鬼鬼祟祟

祟:

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

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我看瑞贞这些日子是有点邪,~,交些乱朋友。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60海市蜃楼

蜃:

大蛤。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天官书》:

“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隋唐遗事》:

“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好不热闹。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作主语、宾语、定语;

61含情脉脉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

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李德裕《二芳丛赋》:

“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补充式;

形容用眼神传递情意

62含英咀华

咀:

细嚼,引伸为体味;

英、华:

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早预蓬莱道山之选。

陆游《答建宁陈通判启》

63汗流浃背

浃:

湿透。

汗流得满背都是。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陈丞相世家》:

“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后汉书·

伏皇后纪》: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

指满身大汗

64呼天抢地

抢地:

触地。

大声叫天,用头撞地。

形容极度悲伤。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肖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彼等何辜,忍令其~而死也。

◎《清史稿·

韩朋赋》

形容极度悲伤

65户枢不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