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13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项目名称: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

3、建设性质:

新建

4、建设地点:

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

5、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程华敏

6、建设单位概况: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是于1992年经原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卫生局主管,成立的一所全民所有制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疗业务辐射全区约54万人加流动人口约11.8万人及周边县(市、区)共计67.57万人。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现有在编人员80人,其中临床医生30人(精神科医生22人),护士41人,现有业务用房840平方米(其中危房583平方米),编制床位100张,实际开放病床40张,病床使用率长期保持100%以上。

能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精神病专科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等,是遵义市各县(市、区)职工医保及居民医保的定点医疗单位,是红花岗区、汇川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单位,同时承担红花岗区精神残疾鉴定工作。

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已被确定为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遵义市示范区的执行单位,承担项目工作,已按项目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随着项目工作的逐步开展,就诊、住院病人将大幅度增加。

近五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年度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门诊人次(人次)

2192

2250

2463

3150

3686

住院人次(人次)

412

256

474

917

1387

业务收入(万元)

67

65

86

209

280

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项目规划用地13353平方米。

(2)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800.00平方米,,设置床位100张。

(3)本期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187.16万元。

除申请中央补助投资外,其余由红花岗区政府匹配解决。

二、编制依据

1、《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2、《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

3、《精神病专科医院组织编制原则》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试用本)》

5、现行建筑设计有关规范。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红花岗区概况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市的中心城区。

全区总面积624.4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3平方公里,辖区8镇8办,是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红花岗区自然环境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阳光充足,雨水充沛。

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年平均气温在15.2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84.4毫米。

红花岗区既是黔北的经济中心,又是黔北的交通枢纽,既是黔北的金融中心,又是黔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改革开放30年来,红花岗区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两个文明同步推进,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区”等。

(二)、深溪镇概况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所在地—深溪镇深溪村,深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东南郊,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3公里,是红花岗区东南门户,东、西、南三面与遵义县虾子镇、喇叭镇、龙坪镇接壤,北与红花岗区新蒲镇隔湘江而望;

镇域面积101.5平方公里,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07个村(居)民小组;

现有人口33909人,其中农业人口31504人;

现有耕地27305亩,其中田:

17695亩,土:

9910亩。

镇域平均海拔800-106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3℃左右,年降水量1106mm,地貌形态多样,有山谷、缓丘陵、低山等类型,岩溶地貌发达,土壤以石灰岩黄壤为主,土质肥沃,属主产粮区。

辖区内有大小水库5座,地表水系发达,湘江河由东注入向西流经2公里,水资源极为丰富;

205省道由西向东横贯全境,镇内8个村,村村通公路,镇村及村组公路共200公里,已进行泥石结构改造117公里,硬化改造5.3公里。

改造完成后镇域村组公路星罗棋布,交通极为便利;

境内设有邮政支局1个,程控电话和无线通讯网覆盖全镇;

镇域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坪桥基地一个,占地2700亩,目前落户基地的企业达24家,基地外乡镇企业6家。

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吸纳就业和吸引外资的能力明显增强。

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

矿产主要以优质石灰石和硅土两类为主。

旅游资源有被誉为"

西南石刻艺术宝库"

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杨粲墓、环境优美的福殿孔溶洞景点、有着美妙传说的龙桥寺九天洞、有着光怪陆离的洞中世界--明清宫、有着优质地下水资源的黑龙洞。

(三)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基本情况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是于1992年经原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卫生局主管,成立的一所全民所有制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疗业务辐射全区约54万人常驻人口加11.8万流动人口及周边县(市、区)共计67.57万人。

医院现有的业务用房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面积840平方米(其中危房583平方米),由于建设标准低,使用时间长,现己破旧不堪,加之使用面积小,功能不完善,无法改造,因此急需新建。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旧址所在地-海龙镇水源保护区,是遵义市中心城区100多万人口的饮水取水地,不能扩建医院,因此急需迁址新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医院现有的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布局及功能等已远远不能满足专科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辖区广大老百姓对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的诊疗、咨询、康复的需要。

由于受硬件的限制,很大一部份病人得不到及时住院治疗,流浪街头,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不能康复,给社会及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

按照2008年红花岗区残联对全区精神疾病的入户调查统计,全区共有重性精神病人(急需住院者)达300多人次,约60%未住院治疗。

另一方面,由于业务用房有限,很多科室不能规范设置,如心理咨询科、康复科、工娱治疗科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辖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无法满足广大老百姓对精神卫生的需求。

因此急需新建一所功能齐全的县级精神病院。

由于地处东南部,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对滞后,而且财力也严重不足,导致出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非常滞后的现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明显不足,特别是精神病院的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就遵义市而言没有一所功能齐全的精神病院,多数以收容为目的,由民政系统管理。

遵义市中心城区仅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一所精神病院,条件非常简陋,己完全不能适应精神卫生的发展需要,十多年来,政府无任何投入,因此急需获得国家资金的投入,以改善基础设施及病人的住院环境,确保医疗安全。

随着各种压力的不断增加及自然灾害的频发,精神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按照《精神病学》教材2008年版统计的全国发病人数计算,遵义市700万人口,精神病性障碍(含抑郁症)约10.5万;

红花岗区按54万常驻人口及11.8万流动人口及周边县(市、区)共计67.57万人口计算,精神病性障碍(含抑郁症)约3.7万。

由于社会的歧视,一方面精神病人不愿就医,另一方面精神病院的建设与发展相当滞后,遵义市中心城区仅海龙精神病专科医院一家,根本无法承担众多的住院患者,该院现已是人满为患。

精神病人的就诊难、住院难的现象相当严重。

因此急需新建一所适应精神疾患就医需求的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第三章需求分析

一、辖区人口和精神医疗机构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疗辐射人口67.57万人,按照《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每万人1.48张床位的标准,遵义市红花岗区应该有精神病床规模为100床,根据《贵州省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备选项目建议方案表》,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迁建后100张床位。

二、国家相关标准和需求面积

根据《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100张床位精神专科医院每床面积58平方米,总面积5800平方米,本期建设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部门名称

应有比例

应有面积

急诊部

门诊部

12

696.00

住院部

54

3132.00

医技科室

14

812.00

工娱疗室

4

232.00

保障系统

8

464.00

行政管理

院内生活

三、人力资源配置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现有在编人员80人,其中临床医生30人(精神科医生22人),护士41人。

以满足100床人员配置要求。

四、整体分析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旧址所在地—海龙镇,地处红花岗区西北部,距区政府所在地10公里,是于1992年经原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卫生局主管,成立的一所全民所有制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现有的业务用房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面积840平方米(其中危房583平方米),2010年门诊人次3686人,住院人次1387人。

由于建设标准低,使用时间长,现己破旧不堪,使用面积小,功能不完善,加之旧址用地面积限制,无法改造,另汇川区、新浦新区均无精神卫生机构,两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由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因此急需迁址新建。

第四章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规模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本次新建门诊、病房综合楼设计面积5800.00平方米,设置床位100张。

功能

建筑面积

设备配置参照国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100床标准设置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13353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5800.00平方米;

建筑密度:

19.70%;

容积率:

0.43;

绿化率:

38%;

停车位:

病床数:

100床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业务综合楼58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该项目的土建及水、电工程等。

三、项目建设条件

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选址在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这里交通便利,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完善,工程地质条件优越,施工条件较好,施工用水、用电有保证,进料方便,具备建设条件。

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建设用地面积:

拟建场地用地面积:

13353平方米,根据医院建设规模计算医院床均用地面积可达133平方米,满足用地要求,其余用地可做医院的发展预留用地。

二、项目选址

本项目所选场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距城市中心区13公里,车程约20分钟,距深溪镇镇政府不到1公里。

南侧为改道后的205国道,场地与205国道之间为城市绿化带减少交通噪音干扰。

北侧、西侧均为城市规划公共绿地,东侧为城市规划商业金融用地,现状均为农田。

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选址于红花岗区深溪镇深溪村,占地约20亩,由政府无偿划拨。

这里距区政府13公里,境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辖区内无工厂,无污染,空气清新,适宜于精神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三、建设条件

(一)场址情况

 拟建场地成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178米,南北宽约75米。

场区地形东南低西北高,征地范围内最高标高为879.46m,最低标高869.00m,相对高差为10.46m。

遵义市红花岗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二)气象和地质条件

1、气象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据遵义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1083.4mm、最大日降水量173.1mm;

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5-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低气温-6.5℃。

2、水文

评估区地表水属乌江系湘江支流深溪小河上游,地表水不发育,深溪小河发源于深溪东侧板桥沟,上游从南向北径流,在深溪北侧转折向北西,在平桥下游约一千米汇入湘江河;

全长约11km,属小型河流。

3、地质

场地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区域地质构造位于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凤冈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成份、乐安(深溪)向斜中段南翼。

该向斜从南向北各段摺曲轴向北偏转,由北东45°

转至北东25°

,总体呈北东-南西延伸、北翼略陡、南翼缓的宽缓向斜构造;

除西部边缘局部倒转,倾角大于70°

外,其余部位岩倾角一般为20°

-30°

属发育宽缓的向斜构造。

四、交通条件

东面只与深溪至兴隆村6米宽乡村公路相邻,根据《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规划》在用地南侧是规划中的205省道。

可保障项目的顺利建设和项目完成后的正常运行。

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为该项目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五、公共设施条件

给水:

拟建项目用水,已经得到深溪镇人民政府承诺,可保障提供供水服务,满足医院用水。

污水排放:

对于红花岗区精神病院专科医院排放的污水,将经过医院污水处理站消毒、处理,达到标后,排入连接医院的排污管网由镇政府统一规划安排,接入集镇排污管网。

用电:

拟建用地用电已经接通,已经得到深溪镇人民政府承诺。

保证医院正常用电。

六、征地拆迁条件

拟建项目用地周边无不适用医院建设的用地,也不涉及到拆迁和移民。

目前已办理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手续正在办理中。

七、施工条件

利用拟建场地东面(深溪至兴隆村)6米宽乡村公路作为拟建项目的交通条件。

且当地的建材、施工队伍都能满足拟建项目的施工要求。

因此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选址,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完善,资源丰富,施工条件较好,施工用水、用电有保证,进料方便,具备建设条件。

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

一、总体布局

根据场地东西长、南北窄的形状特征,确定医院的主轴应沿场地的长向即东西向发展。

出入口设于深溪镇至兴隆村的道路上,门诊综合楼东西向面对深溪镇至兴隆村道路设置,综合病房楼则南北向面向205省道。

并预留后续发展的医技楼和病房楼,在主轴方向顺应医院空间序列关系,从门诊到医技再到病房的合理流线。

在场地东北角与东南角分别设置后勤入口和车行入口。

(一)环境绿化设计

本规划的景观设计本着为病人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的原则,主入口处设人行绿化景观广场,以连廊为轴线,两侧连接各处绿化景观内院,为病人提供赏心悦目的住院景观环境。

(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道路交通规则以“人车分流、车行通畅、人行舒适”为设计宗旨,车行道路及停车位环绕医院外围设置,贯通整个规划区域,方便病患出入看病就诊。

并独立设置了人行系统出入口。

(三)竖向系统规划

 场地高差较大。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合理确定道路标高及坡度,减少土石方量,增加室外空间的多样性。

道路设计均结合自然地形标高处理与市政道路标高,尽量寻求平衡点,在局部高差较大地段采用高挖低填的方式减缓坡度,场地坡度尽量控制在1%—4%之间。

二、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2、《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

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国标版,征求意见稿);

5、《精神病专科医院组织编制原则》;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9、《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参考图集》;

10、有关工程建设的其它标准、规范

(二)平面设计

本方案建筑均为条形,门诊综合楼东西向面对深溪镇至兴隆村道路设置,综合病房楼则南北向面向205省道。

门诊综合楼地上3层,一层设置门诊诊室、司法鉴定、放射科室和功能检查室,二层设置检验科室、心理咨询诊室,三层工娱疗室和行政办公室。

门诊综合楼中间为交通体,以连廊与综合病房楼连接。

综合病房楼为3层局部1层的建筑,设3个护理元,主要交通体结全连廊一侧布置。

(二)立面造型及色彩

每一类建筑都有自己的建筑语汇特性,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表情,医院建筑由于其平面功能及开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个通行的模式:

以水平线条为主,追求平衡、大方。

在本工程的设计中,除了继承传统的成功经验外,还在体型对比、虚实对比、高低错落方面作了不少的考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病人都来自多色彩的生活环境,只有多色彩的病房空间环境,才能使病人消除对单一的“白色”病房所产生的陌生、紧张等不良心理。

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

色彩对病人的潜在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广泛注意,“色彩疗法”与众所周知的“音乐疗法”一样,越来越为医学界所重视。

有研究表明,紫色环境可使孕妇感到安慰;

淡蓝色环境对发烧病人有退烧效果;

褐色环境可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

而植物的青绿色对人的心理起镇静作用,有洁净感,生理上起降低血压和平缓脉搏的作用。

本建筑外墙的主导色彩为浅灰色,配以对比较强的白灰色线条,使建筑给人以亲切、和谐感。

室内色彩,根据各房间功能的不同,灵活配色。

以符合“色彩疗法”的原则。

(二)剖面设计

门诊综合楼一层层高:

3.6米;

门诊综合楼二层层高:

门诊综合楼三层层高:

综合病房楼一层层高:

综合病房楼二层层高:

综合病房楼三层层高:

(五)装修设计

本工程除一层大厅、公共电梯厅及报告厅等重要部位需要二次装修外,其余部位均与土建施工同步完成。

1、外墙:

外墙面采用复合保温陶瓷板(墙体保温、隔热及外装饰一体化)。

2、内墙:

所有内墙除卫生间贴200×

300毫米瓷砖外,其余均为乳胶漆墙面,顶棚刮瓷。

3、楼地面:

所有卫生间、污洗间和洗涤间的楼地面按1%坡度坡向地漏,其最高标高比其门洞口标高低20mm。

凡设有地漏的房间和部位均应作防水层,采用1.2厚RPA高混合分子防水涂膜,有淋浴的房间防水层墙面上翻1800mm,其余为1200mm。

4、门窗:

外门窗采用断热桥型塑钢型材,中空玻璃节能门窗。

外门窗及玻璃幕墙应承受的基本风压,高度系数均按国家荷载规定取值,缝隙漏气量、水密性、开闭性能均能达到合格标准,宽度及高度方向制造公差控制在2mm之内,对角线方向最大误差不超过3mm。

三、建筑设计特殊要求

1、病房门向病区走廊开,开后要能靠墙,在走廊观察病人遮不住工作人员的视线,门上要留一个小窗(双层钢化玻璃),是工作人员可观察病房内病人的情况;

2、病室内不能留有外露的电线和电源插座(除抢救室外。

病区应设公共厕所2间。

3、餐厅:

餐厅和配膳室相连,二者之间有窗口发放饮食和食品,病人用食品柜每人一格,并标明床号,为病人贮存食品用,平时加锁,定时取用。

4、配膳室设有开水器且有将开水转换为温水的装置(防烫伤)。

5、监护室:

墙壁及地面防撞,物体固定安装。

6、盥洗间:

定时开放,洗漱完毕后,室门加锁,室内地面无积水,地砖防滑,有冷、热水管,自来水管道不能暴露在外。

7、浴室:

应铺防滑地砖。

淋浴间电热水器应设入吊顶内,冷热水管埋入墙壁内。

且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如防烫伤、小心滑倒等),病区内淋浴热水器宜使用电热热水器,热水器在吊顶及墙壁内穿管暗敷。

8、更衣室:

设在病房一端入口处,应按工作人员的数目配备更衣柜,门要设锁,室内保持整洁,出入随手锁门,严防病人进入。

晾晒区域:

设有固定晒衣器。

9、电源总开关应设在病区外,若病区末端配电箱,应将其安在护士办公室内,末端配电箱设置门锁。

内其他地方禁止设置电源开关。

10、厕所:

坐式和蹲式马桶旁有扶手装置,有通风设施,地面防滑、防潮,其中男公共厕所还应配备手动或感应小便器。

厕所及淋浴间墙壁设有竖行拉杆,有警示标志。

脸盆为固定式,无暴露水管。

四、无障碍设计

1、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2、设计内容:

本项目为民政性医疗建筑,为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的残疾人使用的便利性、特对本项目无障碍功能作如下设计。

1、在本项目邻主干道的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宽1.5m、长6m、坡度5.0%,坡道两侧设扶手。

2、走道按设计要求大于1.8M,可满足残疾人双向轮椅通行。

3、本项目房间门宽均≥1M,可满足轮椅从不同方向进出,平开门在关房的门扇均设有拉手。

4、主要楼梯均设有扶手,扶手起点与终点水平延伸0.3M,扶手高0.85M,距墙面0.45M。

5、为方便残疾人,在部分楼层设标准的残疾人厕所,轴线尺寸为1.8X2.1米,外开门净宽为0.8M,其座便器高0.45M,洗手盆高0.7M,放物台高0.6M,座便器两侧设高0.7M,洗手盆边缘设0.05M抓杆,在座便器旁墙面高0.4M处设救助按钮。

五、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用地面积:

六、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设计依据

A、国家现行设计标准、规范: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B、自然条件:

(1)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抗震设防按Ⅵ度采用。

(2)基本风压取值WO=0.3KN/M2;

基本雪压取值SO=0.2KN/M2。

(3)场地区域稳定,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适宜建筑。

2、设计要求

(1)、使用荷载

病房:

2.0KN/M2

诊室:

办公室:

设备房:

2.5KN/M2

走廊:

楼梯间:

3.5KN/M2

电梯机房:

7KN/m2

上人屋面:

不上人屋面:

0.5KN/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