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139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6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煎:

烙煎饼的鏊(à

o)子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蒸:

蟹黄和烧麦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蒸熟的

炒:

藜蒿和腊肉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

拌:

香椿和豆腐相拌后的入味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6.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C.摩托车驾驶员要佩戴头盔,主要是发生事故时对头部起保护作用。

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7.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2021年3月1日下午,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

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被不断的PS。

关于图片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

B.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客服自身重力做了功

D.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8.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心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9.2021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

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

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10.如图所示,用一个重为18N的动滑轮来提升物体,在实际工作中匀速竖直向上的拉力为3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A.一定等于30%B.一定等于70%

C.可能大于70%D.一定小于70%

11.图示为某温度报警器的原理图,总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电流表示数减小到某一值时,装置报警.开关s闭合后

A.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增大

B.当温度降低时,R0的电功率将变大

C.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增大R0的阻值,可使热敏电阻在更高温度下报警

12.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下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13.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

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是

A.在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B.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值

C.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

D.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

14.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21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6.如图所示,是同一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物质在丙图时处于_______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若将底面磨平的2个丙图物质紧压在一起时,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再把它们分开,这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

17.汽车上的方向盘实质是一个________杠杆(选填费力、省力或等臂);

当轿车行驶时,驾驶员以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选填汽车、地面或乘客).夏天汽车开着空调,车窗的_____(选填内或外)会出现水珠;

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现象.

三、作图题

18.在下图中,请作出入射光线AB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

19.在图中,画出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

(________)

四、实验题

20.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θ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斜面倾斜角θ越________,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3)实验过程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________.

(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________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________.

2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由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本次实验小红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小红实验时虽然也是蛮拼的,但操作还是存在几个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

________.

(3)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4)当水温升到90℃时,小红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若计时第2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②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说明此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2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1)现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__________。

(2)小明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位置。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3)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小明在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Ω;

当通过的电流为0.3A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W。

(4)如果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R更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要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则对实验电路还必须进行哪两方面的改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3.“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驱车外出旅游.当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效率为40%.已知汽车整车质量为1375kg,油箱容积为50L.(汽油热值q=3.3×

107J/L,g=10N/kg)

(1)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该车加一满箱汽油,按照以上速度最多可以匀速直线行驶多远的路程?

24.为反对浪费,响应“光盘行动”号召,达到“且吃且珍惜”之目的,小明为自家开的餐厅的餐桌设计了“光盘仪”。

餐盘放在载盘台上,若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规定量,人一旦离开餐桌,提示器就会发出提示音,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6V不变,提示器的电阻R0=50Ω,传感器R1的阻值随载盘台所载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开关S闭合后,问:

(1)根据表中数据,当载盘台所载质量是100g时,流过传感器R1的电流是多少?

此时提示器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电功率各是多少?

(2)在第

(1)问的基础上,通电500s,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6A时,提示器会发出提示音。

若空餐盘质量为100g,求此时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考点:

声现象.

分析:

A中是禁止调头的标志;

B是限载20t;

C是禁止鸣笛;

D是表示车速是80km/h,故C是与声现象有关的.

2.A

【解析】

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地球,地球遮住了太阳照向地球光,便形成了月食;

其中选项A的原理为光的直线传播;

选项B原理为光的折射;

选项C的原理为光的折射;

选项D的原理为光的反射;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光现象,属于易错题,解决该题的关键是能够区分日常自然现象中的光现象,理解并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形成原理.

3.A

由于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在蜡烛距透镜为16cm,在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成的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即大于20cm,故A是正确的.

4.B

物态变化。

A中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B中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C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D中的冰冻衣服变干是冰直接升华形成的,故属于液化现象的是B。

5.A

o)子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良好导热性,选项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蟹黄和烧麦是通过热传递(热对流)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蒸熟的,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藜蒿和腊肉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香椿和豆腐相拌后的入味是扩散现象,即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也就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本题考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的理念,属于基本知识考查,学生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6.A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形状、状态等物理量无关,选项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汽车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向前运动撞向汽车前部而受伤,安全带将人系在车上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摩托车驾驶员要佩戴头盔,头盔质地较硬,发生碰撞时不易发生形变,故发生事故时能对头部起保护作用,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本题考查交通法规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要离开生活现象,学会把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7.B

【解析】飞行过程中,黄鼠狼与啄木鸟的相对位置不变化,故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A选项说法正确;

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选项说法错误;

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在自身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故啄木鸟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C选项说法正确;

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得高度有关,质量不变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高度减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选项D说正确;

答案选B。

本题考查力学综合问题,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力平衡、判断力是否做功、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影响因素等,考查知识较多,但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考查。

8.C

A.图中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

B.图中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故B错误;

C.图中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和吸盘的面积S,大气压强P=

,故C正确;

D.图中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9.D

因为浮标从春季至夏季始终漂浮,漂浮物浮力等于重力,浮标重力从春季至夏季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

因为海水密度减小,由F浮=ρgV排可知,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则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答案选D。

10.D

【解析】在忽略绳重及摩擦的情况下,

若不忽略摩擦和绳重时,机械效率将小于70%,答案选D。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难度不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所给选项是一个范围,这就考虑不等式的问题,简单处理就是忽略次要因素进行计算,然后考虑其他因素选出正确答案。

11.C

分析电路图可得:

热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总电压保持不变时,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其分配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导致电流表示数变大,选项C符合题意;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热敏电阻阻值,故比值减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

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阻值增大,导致总电流减小,从而引起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减小,选项B不符合题意;

因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电流表示数减小到某一值时,装置报警,故增大定值电阻R0,可使热敏电阻在更低温度下报警,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本题是电路动态分析题,解决该类型的关键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串并联电流中电压与电流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

解题时要学会从题中获取所需信息,即热敏电阻阻值变化特点.

12.C

A.如图反映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A选项错误.

B.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B选项错误.

C.如图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选项.C选项正确.

D.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D选项错误.

13.D

【解析】本题涉及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方式和目的,考查学生对实验目的的认识。

初中物理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实验主要有“长度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等,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的实验有很多,比如“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等,其中就包括“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4.A

能源的利用.

A中的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是正确的;

B中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不对;

C中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即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能源都属于二次能源,故C不对;

D中的化石能源不是取之不竭的,而是用一点少一点,故D是不对的.

15.吸收反射

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白色物体反向所有色光.

16.固体凝华放出引力

【解析】根据物质的微观解释,物质处于固态时,分子排列有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仅限于某一位置附近,物质处于液态时,分子间距离较为自由,没有形状,物质处于气态时,物质分子自由的充满所能够到达的空间,分子间距离较大,故物质在丙图时处于固体状态,物质由甲图此时物质处于气态直接变成丙图此时物质处于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此过程分子距离减小,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也降低,故能量减小,是放出热量的过程;

若将底面磨平的2个丙图物质紧压在一起时,用很大的力也很难再把它们分开,即两物体相互吸引的现象,故可以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物态变化,解释物质的微观用到分子动理论知识,物态变化中吸放热也可从组成物质的分子距离及剧烈程度解释,该题属于基础考查。

17.省力地面外扩散

汽车上的方向盘是轮轴,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

当轿车行驶时,若说驾驶员运动选择的参照物一定与驾驶员位置发生变化,故驾驶员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夏天汽车开着空调,汽车内温度低,汽车外温度高,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附着在车窗的外侧,故车窗的外侧会出现水珠;

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液化现象和扩散现象,要求学生学习物理的同时能结合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18.

【分析】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也就是折射光线向发现偏折,如图所示:

19.

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水平面上,故力的示意图作用点标在水平面上,A对水平面的压力垂直于水平面线下,故作一条竖直线下的直线末端带上向下的箭头,在线的末端写上字母F,作图如图所示:

20.13.681%大平行(保持一致)斜面倾斜角θ小车重

(1)在第一组实验中小车重为5N,斜面的高度为0.2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5N×

0.2m=1J;

在第二组实验中拉力大小为3.6N,斜面的长度为1m,则拉力做的总功W总=FS=3.6N×

1m=3.6J;

在第三组实验中有用功为3.5J,总功为4.3J,机械效率

斜面倾斜角θ越大,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⑶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应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故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平行.⑷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要用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要保持斜面倾斜角度θ不变,斜面的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小车重力.

本题考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结合实验顺便考查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从实验数据总结结论难度不大,关键是学生会用语言表述.

21.水银读数时视线倾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杯底、酒精灯的火焰没有正对加热的烧杯底部计时表(秒表)94小于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因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实验时温度计的选择必须最大值大于100℃,从表格中数据可知应选择水银温度计;

(2)图中实验时,错误有: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了;

测量结果不准确,测量值偏大;

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面齐平;

酒精灯的外焰未放在杯底的正下方;

(3)实验中需要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故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4)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对应90℃上面第4格,故读数为94℃,即此时水的温度是94℃.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水在1标准大气压时的沸点为100℃,由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故说明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实验中涉及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水沸腾的特点和概念、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从表格和图像中提取信息等,是综合考查题型,属于中等难度.

22.

电阻R处断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50.48增加一节干电池(换一个电压高于3.8V的学生电源)电压表换接0~15V的量程

(1)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此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应该减小,故滑动变阻器接线时应接在左下接线柱,即A点,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小明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位置,即等于电源电压,其原因可能滑动变阻器短路(阻值为零)或定值电阻R开路;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表格中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5Ω,故小明在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5Ω;

当通过的电流为0.3A时,对应电压为1.6V,此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UI=1.6V×

0.3A=0.48W

(4)如果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R更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要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因灯泡的额定电压大于电源电压,故为了完成实验电源应增加一节电池,同时电压表换用0-15V量程。

本题通过电学实验综合考查了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实物图的连接、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设计、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电路改变时注意事项,属于电学的综合考查。

23.

(1)

(2)600km

(1)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P=FV=0.08GV=1100N×

30m/s=33000W;

(2)一满箱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m=3.3×

107×

50=1.65×

109J,因为η=W/Q,所以对汽车做的功为:

W=ηQ=1.65×

109×

40%=6.6×

108J,而W=FS,所以汽车可以行驶的路程为:

S=W/F=6.6×

108/1100=6×

105m=600km.

24.见解析

(1)分析电路可得电路为串联电路,有表格可得当载盘台所载质量为100g时,对应传感器R1的阻值为100Ω,又R0=50Ω,故得R总=R1+R0=100Ω+50Ω=150Ω;

此时电路电流

此时提示器两端电压U1=IR0=0.04A×

50Ω=2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