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147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docx

培训师基础知识重点

(使用说明:

A级为必须记B级也有考题)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A级知识点

1、道德的(性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

因此,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不同的道德类型。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五爱)为基本要求。

五爱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道德的体现形式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社会道德)是个人道德休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

(家庭美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4、(职业声誉)是培训师职业的生命。

5、(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的基顾工作,又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6、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0、培训师的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7、(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培训师最基本的要求。

8、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

答:

(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B级知识点

1、道德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这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总和。

2、职业道德:

提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3、职业态度:

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4、职业道德守则:

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5、职业道德与培训的关系是什么?

答:

(1)职业道德能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

它能激发培训履行职业责任的驱动力,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增强责任心和敬业意识。

(2)职业道德能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使培训师在职业动中很好的处理各种摩擦和予盾。

(3)赢得职业声誉。

职业声誉是培训师职业业的生命,是培训师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培训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尺度。

6、职业态度对培训工作的影响是什么?

答:

(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

培训工作者只有热爱培训工作,深刻理解和认识职业培训的任务、地位和作用,才能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也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7、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是?

答:

在实际工作中,培训师只有遵守职业道德守则,才能履行岗位职责,更好地为人才培训和企业发展服务。

(1)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

(2)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3)可以增加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则。

(4)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A级知识点

1、(《劳动法》)第一次将职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法律条款中,并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技能”的概念。

2、(《劳动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定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基本目标(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3、在(《劳动法》)中确立了“先培训、后上岗”的法律原则。

4、《劳动法》首次在法律中提出“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5、(《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6、职业培训内容包括(从业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其它职业性培训)。

7、《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提出“不得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规定。

8、《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规定企事业单位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千分之五)建立起一个师资队伍。

企业的教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在企业成本中提取。

9、第一个提到弹性学习制度的文件是(《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0、第一个提到效益较好的企业可以提取2.5%作为职工教育经费的文件《关于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11、我国人才管理方案是,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12、我国现行的人才评定标准(品德、知识、能力、业绩)。

13、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14、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15、《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职业能力包括(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16、我国实施的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是(以创业带动就业)。

17、第一个提到“技能岗位对接”的文件是(《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

18、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

也是境外就业的有效证件。

B级知识点

1、宪法的基本含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它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基本依据.

2、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的强制约束性文件。

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规章制度:

分为行政制度和企事业规章制度。

行政规章提国务院行政职能部门单独或会同其它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或其它领域的相关规定。

企事业规章指企事业单位针对某项工作需要制定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4、《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九次通过,自1996年9月1日施行。

具体内容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附则)五个部分。

5、《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12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审议通过,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共九章,六十八条。

内容包括:

总则、设立、学校组织与活动、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管理与监督、扶持与奖励、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和附则。

6、《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内容包括:

确立一个方针、树立一面旗帜、明确六大责任、建立五项制度、制定了十大政策,简称“116510“。

7、“确立一个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需要政府承提责任:

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承提就业援助等。

8、“树立一面旗帜”:

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努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反对就业歧视。

9、“明确政府的六大责任”:

(1)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2)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4)完善就业服务。

(5)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6)提供就业援助。

10、建立五项制度指:

(1)建立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

(2)建立对劳动者就业的公共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

(3)建立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4)建立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

(5)建立加强失业治理的失业保险与预防制度。

11、十大政策:

(1)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

(2)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3)金融政策。

(4)财政政策。

(5)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

(6)有利于区域统筹的就业政策。

(7)有利于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

(8)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

(9)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政策。

(10)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政策。

12、《就业促进法》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定三个方面内容:

(1)明角了国家能过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总方针。

(2)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三个主本在加强职业教育方面的职责。

(3)按照《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对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并针对目前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规定了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全安全特殊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3、职业培训行政法规: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颁布的各种职业培训方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便性,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

14、《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通知》于1981年2月21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

15、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6、《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9月国务院颁发。

17、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18、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19、2005年11月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

提出五项计划和一个行动。

20、2006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决定》。

21、五项行动指

(1)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

(2)技能再就业计划。

(3)能力促创业计划。

(4)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

(5)国家资格导航计划。

22、一个行动指继续实施“技能岗位对接行动”。

第三章经济学基本常识

A级知识点

1、市场中商品交换的三个特点:

(1)商品的需求方,也可说买方。

(2)商品的供给方,卖方。

(3)交易的商品具有自身的价格和买卖的数量。

2、影响个人需求的因素有:

(1)价格因素。

(2)收入因素。

(3)相关物品的价格。

(4)个人嗜好。

(5)销费者的未来期望。

3、影响供给的因素:

(1)价格因素。

(2)投入价格因素。

(3)技术因素。

(4)预期因素。

4、市场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为谁生产。

(2)生产什么。

(3)为谁生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为原则。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7、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政府资源、准入性资源)。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9、经济学上讲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10、摩擦性失业:

在有工作状态下或暂时无工作状态下,找更好的工作。

11、结构性失业: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失业。

12、周期性失业:

每年相同时段内失业人数较多。

如:

大学生就业。

13、季节性失业:

某个季度不能再继续从事工作。

如:

雪糕工厂,冷饮企业。

14、失业者失去工作(四周)以上被认同为失业。

15、自然失业率一身应控制在(5%)以内。

16、(职业培训)是积极就业政策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积极就业的重要手段。

17、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道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B级知识点

1、市场:

可以理解为商品交换的场所。

现代的解释为:

一种商品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2、需求:

销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3、正常商品:

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

4、低档商品:

当消费者收入减少时,该商品的需求反而增加。

5、供给:

商家提供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6、市场经济特点:

(1)突出了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使社会经济充满活力。

(2)资源通过市场的选择与评比。

较好的与供给变化中的效用和效率相联系,可实现资源配置的较高效益和价值。

(3)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这种指导思想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7、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1)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

(2)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

(3)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

(4)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

(5)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

(6)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

(7)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

(8)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

(9)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

(10)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

(11)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8、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1)政府对职业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

(2)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由单一、呆板向灵活多样转化。

(3)市场竞争的市场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中。

(4)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

(5)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强化。

9、劳动经济学:

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

(1)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行和结果。

(2)对现在的和预期的劳动参与的决策。

(3)与劳动力资源报酬相关的公共政策。

10、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2)效用的最大化。

(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4)劳动力市场。

11、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指主体如何利用资源去生产物品和消费闲暇,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行为。

12、劳动力市场:

就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13、劳动力的需求弹性:

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减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14、劳动力的供给弹性:

指劳动力的供给量的增减对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15、失业:

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维持生活的岗位。

16、自然失业率:

在经济正常的情况下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17、充分就业:

指在自然失业率的范围内的就业水平,其内涵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充分就业。

18、积极的劳动力市政策:

是向失业者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就业培训。

即通过有效的职业培训使失业者失去充分就业的能力,全其顺利就业。

19、外部性:

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20、信息不对称:

指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对商品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

也称为信息不全。

21、知识经济:

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22、知识经济特征:

(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

(2)人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A级知识点

1、教育的特点(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公共性和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培训决策及其行为的基本准则。

3、现代教育培训可以概括为(教育终身化、法制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

4、现代教育培训的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5、素质教育培训的目标(坚持以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努力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展的新型劳动者。

6、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

(2)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

(3)与爱教育培训者相互制约的规律。

7、职业培训的特点:

(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

(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

(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

(5)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8、职业培训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某种学历证书,而是获得(某种技能)。

9、职业培训的类型有(就业前培训、学徒培训、转岗培训、岗位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劳动预备培训)

1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人才需求预测的标准和工具。

11、预测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专家调查法、趋势外推法、因果关系法、投入产出法)四个方法。

12、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指标有:

(1)教育培训基本统计指标。

(2)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3)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

(4)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

(5)教育培训经济效益指标。

13、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程序: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14、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

(1)搜集整理原始记录。

(2)建立统计台帐。

(3)制作统计报表。

15、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沃尔什)写了《人力的资本观》文章。

第一次提到人力资本的论著。

16、(舒尔茨)是人力资本论的创建者,(丹尼森)把教育因素算在人力资本因素中,并从人力因素中找出教育因素,细致地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17、企业培训师要特别关注和研究企业(培训投资、培训成本、培训投资效率、培训投资经济效益)的问题。

18、培训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1)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济思想。

具体包括(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劳动价值学说等教育经济思想)。

(2)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

具体包括(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

19、(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经济思想)是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培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0、培训经济学的主要指标有:

(1)培训办学条件指标。

(2)受训者的数量和质量指标。

(3)培训微观管理水平指标。

(4)培训的经济效益指标。

B级知识点

1、教育:

凡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展展人的智力、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

2、教育目的:

指人们对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期望。

3、素质教育培训:

是全面贯彻常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训活动。

4、素质教育的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2)促进学生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3)贯穿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

(4)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职业培训:

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指在把一般的人培养成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合格的劳动者,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活动。

6、职业培训体系的内容有(职业需求预测;职业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劳动监察。

7、教育和培训的联系:

(1)它们都是一种传授人类生产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的社会活动。

(2)它们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3)它们都是一种由教育者发起的活动。

(4)教育和培训都需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训其综合素质。

8、教育培训统计:

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的研究运用各种教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和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探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

9、教育培训统计大体上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所谓描述统计主要是研究解决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简缩和概括,进而描述数据的全貌。

所谓推断统计是指在描述统计基础上,研究利用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对全局情况做出推断或判断。

1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指标:

(1)未来人才需求的数量、规格、质量指标;

(2)人力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吻合程度指标;(3)员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指标;(4)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趋势指标。

11、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

(1)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

(2)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

(3)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

(4)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

12、教育经济学: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和收益等的学科。

其内容包括(观察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推算教育培训对象的分类数量;控索把各种教育形式组成有效结构的计划方法,使其内部协调,并对其它部门的需要取得协调;分析影响教育人员的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因素;总结教育发展的可计量的经济效益等。

13、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一般性理论问题。

(2)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和成果。

(3)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教育与经济。

(5)教育投资。

(6)教育成本。

(7)教育投资率。

(8)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14、培训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在培训领域内的特殊运用。

15、人力资本:

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16、人力资本内容包括:

一是教育和培训的费用;

二是医疗卫生保健费用;

三是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

四是用于国外移民、智力引进、国际人才交流的费用。

五是用于提高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精神,增加竞争实力的费用。

17、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二是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来实现的;

三是人类的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人们要树立时间具有经济价值的观念。

四是教育使个人收益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18、贝克尔人力资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是在人力投资时,即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未来的经济效益。

二是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三是收集信息、情报、资料的工作是人力资本活动的内容之一,具有经济价值。

四是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19、经济:

一是指社会生产方式。

二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三指必要的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0、培训:

根据现代生产和科技能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进行专业的培养和训练。

21、培训投入:

又称为培训投资、培训资本、培训经费。

指向培训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的表现形式。

按投资对象可分为(各类教育学校的投资;成人教育投资)。

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投资、企事来单位投资和个人投资)。

22、企业教育培训投资:

企业用于智力开发、提高职工文化、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投资。

23、培训成本:

培养每名学员所支付的全部费用。

24、培训的经济效益:

又称为经济收益和办学效益,指培训的劳动耗费同所得的经济效益,在数量上的比值或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A级知识点

1、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开发员工的职业技能、开发员工的职业品质、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

2、职业品质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

3、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种类有(岗前开发培训;在岗开发培训;转岗开发培训;员工业余自学)

4、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是(需求分析;制定开发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方案;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督导;培训效果评估)。

5、(培训转移)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评价的重点。

6、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技能结构)。

7、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强调尊重人。

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范筹包括(招聘人员、合理使用、培训提高、考核激励)等工作。

9、(员工考评)是企业人力资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工作。

10、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激励为主、和谐人际关系、开发人力资源、培育团队精神)。

11、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提取“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一观点。

B级知识点

1、人力资源指: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

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

2、人力:

指人的素质得到综合发挥产生的作用力,包括人的现实劳动能力和潜力。

3、人力资源开发:

是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