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49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docx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

反思“留守儿童”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

其绝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入学的问题,他们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由此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这部分孩子远离父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道德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少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分析了“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日常行为和交往、心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与对策。

然而,我们真正理解“留守”的含义吗?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仅仅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吗?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仅仅是挑战吗?

我们到底期望什么样的“留守儿童”教育,拯救性的还是预防性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留守儿童”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

反思一:

我们是否真正理解“留守”的含义?

对于“留守儿童”的含义,目前基本已达成共识,即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或管理的儿童。

客观地说,“留守儿童”问题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源于这一群体种种不良学业、心理、道德生活问题的“高发性”。

然而,“留守儿童”就是“问题儿童”吗?

“留守”就一定意味着问题吗?

如若对此作肯定回答,其结果是相当有害的。

不幸的是,现在相当多的认识正是循此思路,一提起留守儿童,首先浮现于脑海的便是他们的种种问题行为。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群体呢?

如何认识“留守”呢?

我们认为,留守不一定就代表着问题,留守儿童未必就是问题儿童。

将留守贴上问题的标签无异于将留守儿童推向问题儿童。

其一,根据社会标签理论,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

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这个人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将会“变成”什么。

因为标签会改变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改变了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影响到他的发展,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别人对他的反应及他对别人的反应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二,将留守视为一个贬性的称谓也容易使教育者推卸责任。

一旦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教育者往往把责任推向“留守”本身,认为是留守的性质使然,从而放弃作出积极努力寻求解决办法的尝试。

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样无异于将留守儿童推向问题儿童。

不可否认,“留守”确实给儿童们带来了生活与教育上的一些困难,对此,社会要给予广泛的关注。

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留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困难,“留守”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蕴藏着巨大的教育空间。

我国一贯重视德育教育,但其实效性却一直值得怀疑,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多数停留于简单的说教层面。

其实我们的身边就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的种种艰辛和磨难,留守儿童父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可贵精神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而这些有效的教育素材有多少真正进入了孩子们的教育生活呢?

我们可否借此契机,升华亲子之情,培养留守儿童自律、自强、自立的品格呢?

反思二: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仅仅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吗?

基于上述对“留守”的认识,我们不仅要追寻:

“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根源在哪呢?

当前的研究成果,不少学者采取实证研究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了“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决策。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也为我们以后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然而,进一步思考后,我们不仅要问,这些研究的假设正确吗?

即“留守儿童”种种问题的出现仅因为父母外出吗?

仅因为他们“留守”的特性吗?

我们认为,“留守儿童”种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的外出,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学业上分析,我国“留守儿童”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而言,绝大多数农村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促进子女学业发展方面作用有限。

学校和留守儿童自身努力才是决定他们学业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父母的外出并不直接对其学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从心理及德育上出现的问题上来分析,我们也难于论证其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于心理,父母的外出的确使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使他们容易出现自卑、沉默、悲观等消极情绪,但主要原因还应该是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

受现实困难及自身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大多未能认识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如给足零花钱、买来新玩具、新衣服、苛求高分数⋯⋯事实上,关爱子女还需倾听孩子心灵深处的呼唤。

于德育,不可否认,父母的外出使儿童道德教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力量。

但这同样与父母对该问题的忽视有关。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的弊病及各种不利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顽疾根深蒂固;学校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情境进行德育教育,缺乏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和关怀,缺乏真实的道德体验,教育方法上多停留在“知识”、“灌输”、“对话”、“大道理”等说教层面,这些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校德育的低效性。

社会舆论忽视道德,文化服务场所无视道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不健康的影视书刊、为赚钱不择手段的电子游戏厅和放映黄色录象的录象厅处处可见,这些腐蚀着孩子纯洁的心灵,危害着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诚然,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更高的可能性。

家庭教育是肃清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对儿童的各种不良影响的最后屏障。

我们在看到父母的外出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同时,还应看到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父母本身教育观念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弊端及社区教育的缺乏等,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反思三: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在正确理解“留守”的含义,明确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之后,我们要进一步追寻: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首先,应尽快建立以家庭、学校为主,临时监护人、社区为辅的共同关爱网络。

其一,家庭应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时空上的离去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及情感上的疏远。

关爱子女并不等于给足零花钱,买来新玩具、新衣服,而是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给予关爱。

其二,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留守儿童主渠道的作用。

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教育与管理小组,并营造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完成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此外,还要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将学校教育的主导意识渗透到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当中。

其三,临时监护人和社区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应努力净化社区、村落的生态、文化环境。

其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重点应放在其心理及思想层面。

在此,我们并不是说无需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业,而是相比较而言更应关注思想及心理层面的问题。

关爱他们,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就要求学校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后,要给予留守儿童实实在在的爱,还必须努力解决基础教育本身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大幅撤并,一个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往往要覆盖几个甚至几十个村庄,大量的农村小学生不能再在家门口上学,而是要“长途跋涉”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以外的中心小学去念书。

这给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上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而寄宿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用寄宿制的办法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省分散管理的社会成本,还有利于保证留守儿童充裕的学习时间,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

同时,寄宿的集体生活,可以发挥学校的替代作用以弥补留守儿童在父母那里缺失的亲情与关爱,学校管理和老师指导也能及时到位。

对于保障孩子身心安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都很有好处。

可见在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是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教育滞后的有效途径。

 

晴朗的天空

尊敬的读者朋友,请允许我冒昧地向你提出几个问题:

当你七、八岁上小学时,长时间地离开过父母吗?

离开父母又是什么感受?

上你上小学,遇到困难又怎么去解决?

这里我要说的就是过早离开父母而独自上学的“留守儿童”问题。

我是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小学教师,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促使我拿起笔把我所见所思的现象写出来,以引起大家的思考与共鸣。

我期盼着我们对此能做点什么。

  我所在的镇巴县渔渡中心小学是一所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去年全校一至六年级1008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36%,我所带的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46名,其中“留守儿童”有29名,占全班人数的63%。

今年全校1200名学生,“留守儿童”253人,占21%。

仅我所带的一年级

(2)班共有学生56名,其中“留守儿童”21名,占全班的37.5%。

比例如此之高,着实让我感到惊心,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1 形成问题的原因

  “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父母一方陪读;二是父母都离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三是把孩子托给亲戚朋友管理;四是在校食宿;五是在校外租房食宿。

第一种情况不属于“留守儿童”,我也没有把他们统计在内,但这种情况家长付出的太多,从人力、劳力、损失更大,仅孩子上学一项就要花费他们全年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入。

因为他们不但吃住花钱,还失去了收入。

我专程登门拜访了许多家长,他们讲了很多原因,有的家长叫苦连天。

所以部分家长就选择了后四种情况送孩子读书。

这就是“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之一。

  天下父母都是这么狠心吗?

让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不足。

他们是被形势所迫啊!

一方面他们为了发家致富而远走他乡,少则一年回来一次,多则几年回来一次;另一方成是因为学校的布局调整。

过去渔渡镇辖区有初级小学22所,完小8所,布局调整后,现有初级小11所,完小3所,以往孩子是在自己家附近上学,而今许多学校人去楼空,少数学校人满为患。

当地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初终和愿望是好的,但是把教育负担全部转嫁到这些农村家长和孩子们的身上了。

现在每逢学校开会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到底在哪里去上学?

这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上学难。

为了建设好初级小学每个村民人均都投资了好几百元,可如今他们的孩子却不能在这些学校上学,这实在是不公平的。

由此,我想到媒体报道:

美国有一个家庭住得偏远。

孩子上学极为不便,所以要求政府派教师到他家里去教这些孩子,理由是他做为纳税人,孩子有权利接受教育,政府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派了一名教师去了他家。

反过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我们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应有所反思。

  送子女上学接受学校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

为了让孩子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会做人,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想方设法米完成自己的责任,特别是离学校路程远的学生,一旦到了入学年龄,其父母抛家舍园,也要把孩子送往学校。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恰当不过了,但不是每个家庭和每位家长都能承载这种负担的。

由于他们离集镇较远,相当一部分人经济微薄,只好把孩子托付他人管教,谁知对这些儿童来说负面影响该多大啊!

  让我们思考一下,七、八岁的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多少,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学习自觉性有多高,有无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里不需要过多去阐述道理,现让我把目睹现实的例子来说说吧!

  一天快上早操了,张阳同学还没有进教室,我立即到宿舍去查看,结果他尿床了,裤子全都打湿了,没有换的:

有一次放学后马武同学还在教室坐着不走,我问他怎么也不回答,我耐心地询问,他才吞吞吐吐的说:

“我上厕所时把裤子扯破了,不好意思回去”;还有一段时间,马小英同学情绪十分低落,我经多方调查,才知道受高年级同学及社会上闲散人员的恐吓,问她要钱,还不许告诉家长和老师;蒲林和马健同学上课经常睡觉,经查询,结果他们晚上在网吧玩……我遇到的不只是个别偶然现象,而是经常有的事实,这些事实对于孩子来说该有多大的影响啊!

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养成教育,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有好的思想品质;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又何谈安心读书?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此时,要是父母在他们身边那该多好啊!

  2 想办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困难

  “留守儿童”问题已形成,作为教育工作者怎么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呢?

我认为:

一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重新布局,大力投入,把初级小学的硬件搞上去,因地制宜,让孩子真正能够就近上学,不能一刀切,一味的撤并学校,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给教育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二是学校把全体教师组织起来,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承担起教师和亲人的双重角色,使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人去关心,去照顾,使父母之爱能重返孩子身边。

  我期望着“留守儿童”的心中永远是晴朗的天空。

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务工父母的一块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关爱、帮助、责任

正文:

当今,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何谓“留守儿童”呢?

即父母在外务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

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

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已占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50%——60%,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难题。

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

教学也是如此。

我在此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

(一) 管理难

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

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

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

如:

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

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不力

现今,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这也是造成儿童留守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

而教师又不能长期加班加点帮其辅导,这也就造成课后再辅导的难题。

当然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一般认为的家庭课后辅导,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对孩子生活与做人常识的教育,同时,其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 学习吃力

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主动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这些孩子均学习吃力。

尽管在校期间老师的督促约束。

可回到家,爷爷奶奶又督导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

学校与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收效甚微。

我个人认为:

要缓解这些“留守儿童”学习吃力的现状,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应用参与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形成互动,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使他们逐渐改掉以前的厌学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留守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他们有的还要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同伴的奚落(父母离异留在农村的孩子),时间久了,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伤害和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

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就至关重要,特别是家庭教育必须到位,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既宽松又不失紧张,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情趣。

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各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 “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

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发现留守儿童具有这样的个性特征:

(一) 外强中干型

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极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

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呵护,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

而老人们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要么无暇顾及。

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心理依恋。

平时生活中的解不开的疙瘩,同学中的小矛盾,都愿意告诉老师。

下课时愿意到老师的办公室去坐坐。

有时也会抱住老师的胳膊撒娇。

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希望能从同学相处中得到快乐。

而一旦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那颗脆弱、敏感、易碎的心,马上有了反应,伤心流泪、情绪低落、急躁易怒,甚至厌学、仇恨父母。

这类孩子的学习大多不够稳定,时好时坏,受情绪影响很大。

(二) 放任自流型 

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

他们的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来说较富裕。

因而这些孩子的零花钱大多比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好吃懒做、乱花钱的毛病。

小卖部中的食品、玩具是他们的最爱。

他们上半周当大款大吃大喝,下半周便节衣缩食,甚至连生病、买作业本的钱都没有,于是就靠借债过日子。

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更是一团糟。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天高皇帝远”你想管也“鞭长莫及”。

于是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反正老师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打不得,骂不得,一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架势,指一指,转一转,一旦老师稍有放松,便当起了“坐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养老院”,吃饱、喝足、混天黑。

(三) 天天向上型 

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时间较短,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

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还不算错的收入,积攒着辛苦换来的每一分钱。

为的是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不走自己没有文化的老路。

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淳朴和节俭,从不乱花钱,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

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喜静不喜闹,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三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矫正方法

(一) 平等的爱,担负起“师长”的责任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

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千万不能随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爱”。

陶行知先生说过: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融入心灵深处。

”由于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成长环境,出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不同。

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不能因为家长的身份、地位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

这就要对学生的角色定位,切实担负起“师长”的责任,善于走进每位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是出于教育人的需要。

(二) 真情的爱,抚平受伤的心灵

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陶行知教导我们:

“教育是叫人化人,化人者也能为人所化。

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同学,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

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会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起天赋与个性。

老师要用真情的爱,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让每个留守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

“没有常识,也没有教育。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为了赏识而来人间的。

”对一名后进的留守学生,老师只要对他们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就能让他体验成功和快乐。

是啊,真正自暴自弃的学生是没有的,只要老师不用暴力语言伤害学生,不抛弃学生,学生是不会自我抛弃的。

(三) 真挚的爱,加大帮扶的力度

师爱的职业收获是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

“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启发我:

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真挚的爱。

只有老师拿出真挚的爱,才能加大对留守学生帮扶的力度。

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首先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以居住地集中为片进行登记,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动态档案,本着需要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给予帮助。

其次是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力度。

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与子女定期联系制度,要求家长每周要和子女电话联系至少一到两次,并经常进行书信交流。

我还为每位留守儿童准备一份成长记录袋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学习及思想等情况。

留守儿童一旦有困难,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四) 无私的爱,搭起潜能的平台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提出: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至少八种不同的智能,但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

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潜能。

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为留守学生搭起发挥他们潜能的平台。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新课程标准及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每一位留守学生,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

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

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思考

反思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

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

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

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

留守儿童。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

即便在经济大省广东,农村中也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中的63.6%在隔代教育中成长。

该省妇联的相关数据表明,六成半在外工作的父母平均一年在家不到10天,接近一成留守儿童曾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这些“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

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

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孩子正处在受教育的年龄,由于远离父母,心理和生理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由于父母大多打工繁忙且往返车费较高,几乎近半数的打工人员半年或一年,甚至多年才回家一次。

平时每月寄一点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生活习惯等知之甚少,无力管教,导致留守儿童教育上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