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514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8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古代文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教案.docx

《古代文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教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教案.docx

古代文学教案

《宋元文学》教案

一、《宋代文学》教案

【教学内容】

1)宋代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忧患意识和爱国主题的弘扬;

3)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

4)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

5)宋诗的特点。

主要介绍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使宋代文学由以诗、文为主变为以戏曲、小说为主,处在由雅变俗转变时期;宋代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外侮不断,爱国主义成为文坛的主调;宋代理学和佛、道教的盛行,导致文学也带有哲理的色彩。

宋词为中国词史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佳作如潮。

宋文经欧阳修、苏轼等人领导的古

文运动取得胜利,“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宋诗以其思想深邃和凝炼概括的特点,成为我国诗史上与唐诗双峰并立的另一大诗派。

第一章绪论

一、宋代文学产生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

史学: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哲学:

程朱理学,是把儒学发展到更高的高度。

绘画:

文同、范宽,明确了诗画关系

书法:

行书四大家“苏、黄、米、蔡”

科学:

火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

二、宋代文学是中国封建文学的大过渡

1、承上:

对传统文学进行了圆满的总结。

宋诗,唐以后又一块丰碑

宋词,宋代的时代文学,最高成就

散文,与唐代的散文构成了散文的第三个高潮,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

2、启下:

(新文学的开端)

宋杂剧:

对元杂剧的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宋话本:

明清小说的起源

第二章宋诗概况

[总貌]1、唐诗之后又一块不可企及的丰碑。

表现了更多功的创新精神。

2、作家作品:

全祖望《宋诗纪事》共收作家3800多人

3、宋诗:

人各有集,集各有诗,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一、北宋诗

1、沿袭期(960——1030)70年

其一,白体:

宋初三体王禹爯师法白居易

其二,西昆体:

杨亿师法李商隐

其三,晚唐体:

林逋师法贾岛,姚合

2、革新期(1030——1072)40年

苏爵钦:

梅尧臣《田家语》《汝坟贪女》

欧阳修:

形成了宋诗的重要特点《戏答元珍》《半乐亭游春》《画眉鸟》

其一,以文为诗(散文化特色)

其二,风格自然流畅,平易

3、繁荣期

其一,王安石“半山体(荆公体)写景

讲究对仗,用韵和取境

其二、黄庭坚“山谷体”

江西诗派。

第一、形成:

A、代表人物或主要人物都是江西人B、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C、“一祖三宗说”(祖:

杜甫,宗: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第二,理论1、主情说(主要抒发自已的性情,远离理实。

2、学问说(黄庭坚皆从学问中来)

第三,内容:

“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第四.艺术:

学古创新(尚硬好奇,去陈反俗,硬:

明白直露,奇:

造句,用僻字

其三苏轼“东坡体”

内容上:

1、政治讽刺诗《荔枝叹》“雨顺风调百答望,民不饥寒为上瑞”《忧国爱民》“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关心国计民生,对朝廷揭露,对百姓同情

2、写景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3、哲理诗,《题石林壁》、《游金山寺》

艺术上

A、体物精微敏锐(无难显之隐,有必达之情)

B、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贴切

C、以文为诗,达到了极致

D、富有理趣

第三章林逋、欧阳修的诗歌

一、林逋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

(1)众芳:

百花。

摇落:

被风吹落。

暄妍:

明媚美丽。

(2)疏影斜横:

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3)暗香浮动:

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4)霜禽:

寒雀。

(5)合:

应该。

(6)微吟:

低声地吟唱。

(7)狎[音“峡”]:

亲近。

(8)檀板:

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

金樽:

豪华的酒杯。

[译文]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二、欧阳修

欧阳修对诗风的革新

1、“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韩愈:

“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欧阳修则从作者遭遇的角度探究其原因,更为透辟。

欧阳修的诗论无论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

扭转了西昆体脱离现实的倾向。

2、以现实为题材的作品。

《食糟民》:

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

《边户》:

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同时又写了边民保卫国土,蔑视敌人的气概。

3、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的作品。

《戏答元珍》:

这是他贬官司夷陵第二年写的一首诗。

诗人以倔强傲霜的桔树自比,以芽出土的竹笋自况,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

同时又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感人。

4、欧诗风格。

欧诗的成就不如欧阳修文,但两者的风格是一致的,都具有委婉平易,流丽宛转的风格。

这种诗风显然是对西昆体诗风的矫正。

5、作品

《戏答元珍》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古诗今译】

我还以为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山城了呢,都已经是二月了,这山城的花儿还未见开放的迹象。

压着残雪的枝头好象还有经过一个冬天仍然没有落下来的橘子,春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嫩的新芽。

夜里,从远方飞来的归雁的叫声,又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带着病迈进新的一年,面对春色不免感叹时光与万物的变化。

我曾经在洛阳的名花丛中饱享过美丽的春光,山城的野花虽然开得迟一些,但也不必为此叹息。

 【赏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因直言论事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

一本题为《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

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作品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

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的寒冷,但实际上是暗喻政治环境的恶劣,言外之意该是说朝廷的关怀怎么就不能远度天涯光顾一下这小城呢?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

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自己不会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诗人抒写乡愁,感叹人生之短暂。

“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深刻地反映出了诗人心里的苦闷,贬诸山城兴起乡思之情,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结句含蓄地流露出诗人对眼前处境的自我慰藉及对前途充满的乐观信念。

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名扬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没有什么可感叹。

作品写景清新自然,抒情一波三折且又真挚,寓意深刻,感人至深,充满了奋发向上的信念,耐人思索回味。

《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作者及写作背景】

诗人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丰乐亭游春三首绝句,这里选一首。

诗中描写诗人尽情春游,如醉如痴,简直不肯放过春天的样子。

可以说,这是《画眉鸟》诗中“自在啼”的一个非常形象化的注脚。

【译文】

落日的余辉照着花树、青山,美不胜收,

广阔的原野绿草茵茵,一望无际。

游人哪管春天是否将要过去,来到丰乐亭前观赏落花也别有一番情趣。

第四章王安石的诗

一、王安石的生活道路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筑半山堂自居,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担任过宰相。

主持变法,力图通过新法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由于变法的程度很激烈。

所以尽管得到宋神宗赵顼(xu)的支持,还是引起了保守势乃至主张稳健改革的苏轼等人的反对,导致了长达数十年的新旧党争。

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从此退出了政坛。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元丰八年,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全部被废除,王安石忧愤成疾,次年病卒,年六十六。

有《临川王先生文集》一百卷,其中诗词四十四卷。

他不仅被列宁举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而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

王安石的诗歌——向唐诗的复归

王安石在诗歌上的成就超过了他的文章,今存诗一千五百多首。

他把诗歌当作是抒情述志的工具,偏重于抒写个人的情怀,反映的生活内容也更为丰富,所以其诗歌的艺术成就超过了他的散文。

王安石的诗风在56岁退居江宁以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的创作历程可以以此为界分成前后两期。

1、早期诗风的特点。

前期的诗宗法杜甫,学习杜甫关心政治时事,同情人民的疾苦,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这些诗作涉及的生活面很广泛,提出了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

王安石早期的诗歌,还喜欢借古喻今,如《商鞅》,替商鞅翻案,也是为变法正名。

《乌江亭》、《明妃曲》等等,《明纪曲》二首,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在遭遇坎坷,令人一洒同情的王昭君形象中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幽愤之情。

一扫历代描写王昭君这位绝代佳人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传统偏见,具有可贵的独创性。

大体上都具有政论性。

纵横议论,思想深刻,在当时影响很大。

充分体现了宋诗长于议论的特证。

2、“半山体”及晚年诗风。

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退出政治舞台以后,心情渐趋平淡,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沉。

在青山绿水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后期王安石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

晚年诗歌“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人们称为“王荆公体”。

王安石这类精工巧丽的抒情写景诗,被称为“半山体”,在南宋流传很广。

陆游说:

“卧听儿诵半山诗”,自己躺着听儿子吟诵王安石的诗,而把读半山诗作为自己日常的功课,杨万里说:

“半山绝句当朝餐”,余味无穷,吟诵王安石的绝句诗可当一顿早餐。

王安石这些诗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

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

《明妃曲》

明妃初出漢宫时,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态由來畫不成,当時枉杀毛延夀。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着盡漢宫衣。

寄聲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

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

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

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

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

宫廷呢?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才是诗的主题。

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南北”者即中外。

《明妃曲》在艺术上颇堪注意之处,是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

第一部分中描绘王昭君的美貌,不在其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力,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得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

第二部分,着重写王昭君的内心情感。

前人于此,往往以抒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此诗除描写其身世可悲之外,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

这样的王昭君,就不是可悲,而是可敬。

第五章苏轼诗

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苏轼是继欧阳修而起的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

比起欧阳修来,他的成就更高、更全面,他的影响也更大。

他的诗词如同长江大河,气象阔大,风起涛涌,自成奇观。

以至他的老师(主考官)欧阳修在当年看他的诗文时极力称赞:

“读轼书,不觉汗出。

快哉!

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并预言“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的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

在诗词文书画等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其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其文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书法遒劲奔放,《黄州寒食诗帖》清秀绝艳,至今传诵;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其画以竹为主,为文湖州(文同)竹派的代表人物,开文人写意画先河,苏轼是我国古代具备多种艺术才能和在文学上有过杰出成就的伟大作家之一。

1、家学渊源的薰陶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州眉山人,出身在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父亲苏洵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后人称之为“三苏”)在政治见解和散文写作上,都给苏轼以很大的影响。

苏轼的母亲程氏从小教他读书,给他以品德上和学习上的薰陶,所以他自幼就有“奋历有当世志”。

父子三人进京赶考,苏轼21岁,苏辙19岁,父:

苏洵,个性沉稳,大器晚成,27岁始知读书为文,其文纵横恣肆,有汉唐之风,《六国论》论古讽今,传诵千古,他一生高枕云外,未曾出仕,对苏轼寄予厚望,从小悉心引导。

2、人生经历:

当苏轼21岁离开四川进京赶考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他22岁中进士,由于欧阳修、梅尧臣等前辈的揄扬,名重京华。

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学而优则仕,入仕后,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他在做地方官时,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

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

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

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

他生平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乌台:

即御史台,是宋代专门弹赅官吏的中央监察机关。

“乌台”:

因汉代的御史府树上多乌鸦,御史府又称“乌台”。

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摘取苏轼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把苏轼逮捕下狱(四个月),出狱后,由黄州官吏看管。

苏轼在黄州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

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海南的昌化),到65岁才遇赦北归,迁往内地。

第二年到达常州时,突然发病,不治而死,享年六十六岁,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3、逆境中的创作高峰

在政治事业中,苏轼是不幸的。

但在文学上,他的成就是盖世的。

苏轼的贬谪生涯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艺术上进入了更精深华妙的新境界,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因避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

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在他的一生中,他给我们留下了2700多首诗,350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在很大程度上,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4、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在生活上,苏轼却更多地采取佛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

他喜欢读《庄子》,他向往陶渊明诗中归真返朴的追求和隐逸生活的恬静,他精通佛理,深研禅学,与许多和尚交往密切。

他是用佛家和老庄思想来作为对付政治迫害和困苦遭遇的精神武器。

政治上他不随流逐波,生活上他却是“随遇而安”。

不管在什么处境下,都能勇敢地面对人生。

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

正是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才使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力。

第二节苏轼诗歌内容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在他的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他这种坎坷的人生遭际,使他在诗歌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现存苏诗共2700多首,按其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政治讽刺诗、写景咏物诗、论诗、题画诗。

1、政治讽刺诗,如《苏枝叹》(针砭时弊,同情人民疾苦。

(忧国爱民)“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对朝廷的揭露,对百姓同情)《荔枝叹》“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忧国爱民)(《山村五绝》)

2、写景咏物诗,《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理趣,诗中有哲理)

3、题画诗。

(诗情画意结合)如: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极善于观察和捕捉自然景物千变万化的不同特征,以妙笔构成独特新颖的意象和境界)

4、抒发情感诗。

(以文为诗,清远雄丽)

《游金山寺》抒情、写景、议论结合

二、艺术特征:

1、体物精微敏锐(无难言之隐,有必达之情)风光、人情、物观

2、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贴切

3、以文为诗,达到了极致

4、寓有理趣

第三节作品赏析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释】

①子由:

苏轼弟苏辙字子由。

渑池:

今河南渑池县。

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

即指奉闲。

③据苏辙原诗自注:

“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④蹇驴:

跛脚的驴。

苏轼自注:

“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赏析】

有一次苏轼和其弟苏辙(子由)路经池渑,路上马死了,两人骑着蹇驴到渑池一僧寺寄宿,并在寺壁上题诗。

后来子由写了一首《渑池怀旧》的诗。

东坡旧地重游,当初接待全心全意的老僧却已死,寺里替老僧盖了一座新塔,当年东坡兄弟题诗的庙壁也坏啦!

再也见不到旧日的题诗啦,东坡百感交集而作此诗,感慨人生在世如飞鸿。

1、前四句: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佑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

所以在诗里写道: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

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

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

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

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

这就是诗的前四句。

2、后四句:

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

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

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

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

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

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

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

这就是苏轼:

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是写诗人对往事的眷念。

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飞鸿在雪地上踏出爪印一样。

如老僧新塔,坏壁旧题,都是泥上爪印而已,感叹人生无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难以磨灭的。

全诗比喻新奇,属对工巧,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

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

《游金山寺》写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是他到杭州赴任途经镇江时写的。

到镇江他曾到城外长江中的金山寺,拜访了宝觉、圆通二位长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难怯,苏轼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观赏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全诗写游金山寺的所思、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仕途奔波的厌倦和立意辞官归隐的决心。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这一开头充满了磅礴气势。

苏轼的家乡在四川眉山,古书称长江之水发源于四川岷山。

一个人失意的时候,心情忧郁的时候,最容易想家。

所以当他登高远眺的时候,他的目光一接触到浩荡东流的江水,就会设想逆流而上直到大江的源头,设想天际遥远的家乡,也同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当年他得到了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名列进士榜上的第二名,可以说前程如花似锦,然而后来的仕宦生涯却不顺心,他面对眼前波涛起伏的江水,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宦海中的沉浮。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以丰富的想象描述登临所见的壮丽景色。

“闻道”说明是听来的,这样“潮头一丈高”乃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

苏轼以“一丈高”画出江浪排空的奇景,巍巍壮观。

由于天冷水涸,汹涌的潮头如今只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中泠”是泉名,在金山西北。

据詹佑成《水经记》称:

“中泠之水为天下点茶第一。

”作者谈到山水名胜,意在增强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石盘陀”是堆垛在一起的巨大石头,只有在江面上才能看到的奇景。

它又引起了作者“古来出没随涛波”的遐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这一堆堆的巨石,水涨而“没”,水落而“出”,依然故我,岂不是历史的见证?

诗人心潮起伏,想到自己的仕宦生涯,不就像潮涨潮落那样浮沉不定吗?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这里鲜明展现了诗人登上金山之巅,向远处家乡深情眺望的生动画面。

以上八句写的是白天所见的景象,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羁愁畏晚寻归楫”开始,转入暮景和夜景的刻画,更为奇丽壮观。

作者心怀乡国,到了傍晚旅愁更深,思念更苦。

作者“寻归楫”未成,因为“山僧苦留看落日”。

一个“苦”道出了宝觉、圆通二僧的情意,也预示着落日的景象一定十分迷人。

果然,江中落日景色美不胜收,诗人用“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这一联对偶刻意描摹。

看,微风轻拂,辽阔的江面上泛起了细密的波纹,片片晚霞,在半空中燃烧,那鱼尾般的颜色,火红而艳丽。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这是入夜以后不同时间的两种景色:

一是新月高挂,洒下淡淡的光辉;—是二更时分,月亮消失,一片漆黑。

这漆黑的深夜会使人兴致索然,增添倦意。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这一奇观使诗人惊呆了。

那团从江心冒出的光焰,似通红的火把熊熊燃烧,在夜幕下分外耀眼,它照射着金山,惊动了栖息在巢中乌鸦。

作者躭心人家说他虚构,特意在诗句下加注“是夜所见如此。

”苏轼偶来金山见到了,这怎能不叫他惊讶万分!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心的火光惊动了他的心灵,引起了他的幻觉。

诗人目睹奇观,百思不得其解。

“归卧”,说结束观赏回居室,虽卧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